Adv.Mater.綜述: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

2020-12-17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最近開發的各種雷射器方面的技術進步為材料加工開闢了新的途徑。材料的雷射加工能快速和局部集中能量,同時產生電子和熱力學非平衡的條件。雷射誘導的熱量可以局限在空間和時間上,從而可以很好地控制材料的操作。金屬氧化物對於從微電子到醫藥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近日,維吉尼亞理工學院Shashank Priya、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Keon Jae Lee、韓國材料科學研究所Jungho Ryu(共同通訊作者)等人通過簡要概述雷射材料相互作用的原理,回顧了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的各種應用。最後總結了雷射輔助金屬氧化物加工的最新進展。

圖1 Adv.Mater 將該文作為封面文章進行了鄭重推薦

金屬氧化物的應用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其應用可以從微電子到醫藥。目前大量的研究進行了金屬氧化物薄膜及其納米結構的合成、組裝控制和直寫。本文除了提供給大家一個關於控制雷射材料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的綜述外,還對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和納米結構的不同的應用進行了綜述。關於雷射輔助加工金屬氧化物陶瓷的的最新研究進展也做了介紹。

圖2 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中的雷射誘導現象及其在各種功能器件中的應用

金屬氧化物呈現出獨特的且廣泛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從而在科學和技術發展上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和興趣。金屬氧化物包含至少一種金屬陽離子和氧陰離子,且可以合成成不同的晶體結構,並且能夠提供不同的電子性能。其性能從絕緣體到半導體到導體,均可以實現。金屬氧化物可以實現定製以獲得在一定條件下(如溫度、頻率和壓力)理想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其實現途徑有摻雜、加偏壓或改變化學計量比。不管是簡單的陽離子還是複雜的多陽離子的金屬氧化物,均可以通過不同的應用場景來實現其不同的應用,包括介質電容器、鐵電存儲器、鐵電傳感器和激勵器、多鐵鐵電材料器件、光催化、氣體傳感器透明屏幕、光電子、自旋電子器件、場效應電晶體、紅外探測器、熱敏電阻器、能量電池、太陽能電池等。

圖7 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中的雷射誘導現象及其在各種功能器件中的應用

圖3 a在雷射誘導半導體材料時,不同時間跨度下的能量躍遷,b不同波長的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薄膜所得到的雷射穿透深度的對比圖

圖解:c,不同的雷射誘導能量對材料進行加工時所產生的熱效應及其應用

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在設計功能器件時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些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的傳統製造方法是通過沉積液體-氣相、離子蒸汽或等離子前驅來實現的。在以上選擇的方案中,液相前驅體合成技術是最有吸引力的合成技術。因為該技術具有速度快、處理溫度低、無需真空、成本效益高和具有規模生產的特點。溼法化學處理工藝,如Sol-gel技術和金屬有機沉積技術,是通常用來沉積生長金屬氧化物的技術。共沉澱和熱液反應的處理方法是合成金屬氧化物納米結構更為常用的處理辦法。在以上所有的處理辦法中,對固溶驅動層或納米結構進行熱處理或退火也是獲得理想行為的通常採用的辦法。熱處理過程可以促使實現以下目標:(1)通過分解殘餘溶劑和有機粘結劑來移除含水骨骼;(2)提高相的純度和化學均勻性;(3)有效地控制化學計量比、成分(摻雜)和缺陷的濃度/類型;(4)改變結構(非晶/晶體)、顯微組織(晶粒尺寸、形貌、方向、晶體/晶格點陣缺陷、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率)(5)提供薄膜/基材的界面結合能;(6)減少界面應變和殘餘應力;(7)提高顆粒間的結合能力或燒結能力和緻密化能力;(8)納米結構的尺寸控制。通過其他合成方法,如使用氣相和離子化的氣體或等離子前驅體,同樣需要進行熱處理一實現上述目標。

圖4 a-c生長和雷射退火ZnO的結果,d-e排水源Vs閾值電壓,f示意圖截面,g In2O3 NW基電晶體的俯視圖,

圖解:h NW電晶體的門檻電壓,i排水源電流 Vs閾值電壓的日誌

依照慣例,金屬氧化物及其納米結構的熱處理,一般是放在箱式爐或者熔爐中進行,其溫度範圍一般為300~1000℃進行熱處理,具體的熱處理制度取決於材料系統、熱動力學和所期望得到的效果。這一熱處理工藝所伴隨的問題是熱堆積(熱功率)、長時間的熱處理以及樣品一般比較小、相比較於整個爐子來說,熱浪費比較大。同時大部分的能量用來升高爐溫和樣品的溫度以及對爐子和樣品進行降溫上面。此外,這一熱處理工藝幾乎對熱敏感材料不適用(如Si、玻璃、非晶材料和聚合物等)。此時高溫會造成顯微組織的改變和熱膨脹係數的不匹配,從而導致機械失效。而且,建立在傳統熱處理工藝基礎上的熱處理辦法不能在空間上產生熱處理效應,需要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在電子電路系統設計的時候進行物理隔離。這些措施限制了金屬氧化物薄膜或納米結構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製造工藝的直接融合製造。

圖5 a 雷射掃描用來合成TiO2薄膜的工藝路線;b 雷射幹涉隨功能Z的融合曲線;

圖解:cd 雷射掃描一道後的熱影響區的光學照片;e 雷射大面積來回掃描TiO2表面的結果;f 雷射輻照MnO3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結果;g J-V曲線;h光電效應的譜線;i 光轉換效應的變化

作為一種替代傳統熱處理工藝的新技術,雷射輻照熱處理工藝提供了一種解決上述困境的熱處理辦法,並且能夠實現金屬氧化物和納米結構在晶片、集成電路上的高度集成。雷射熱處理技術是基於聚焦的雷射能量的光熱效應在遠程上對一指定位置的溫度場來進行可控的加工。不同的雷射熱處理參數:如雷射強度、脈寬和掃描速度可以調節以達到理想的熱效應。這一處理工藝具有顯著的快速和局部熱效應的特徵,從而可以實現對材料性能的精確調控。雷射輻照的冷卻速率可達到或大於10exp(6)°C/s exp(-1),是傳統熱處理工藝的好幾個數量級,從而保證了材料的快速製造和能量的最小損失。由於雷射能量可以在平面和厚度方向上均實現指定的區域的加工,從而使得雷射可以對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進行選擇性的退火不會對局部的基材和相鄰的位置產生熱幹涉。而且,應用雷射還具有效率高、從而造成用於熱處理工藝所需要的能量的利用效率比較高,能量損失少。

圖6 a Ag電極直寫在PET上的光學照片;b 柔性MCN熱敏電阻在PET板上的照片

圖解: c MCN粒子在雷射輻照時的形貌變化示意圖; d-g樣品在600次脈衝,0-75mj cm exp(-2)時的SEM照片截面圖;h電阻和熱常數在MCN薄膜沉積在PET上,通過130℃的常規熱處理和雷射在35-555mj cm exp(-2),600次脈衝下的結果;i 熱敏電阻在距離為0,1 10mm時的指尖溫度探測的結果,j 計算得到的商用和雷射輻照CN熱敏電阻的溫升情況。

基於雷射的加工,其應用範圍涉及到通信和材料加工。傳統上,雷射在製造工藝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非常廣泛的應用,如切割、焊接、直寫、打孔等。在最近,雷射加工還拓展了新的應用領域,如增材製造(3D列印)、微納製造技術等。這一新的製造工藝尚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在當前,準分子雷射正廣泛地應用於商業、大面積器件的應用上,包括製造用於高端薄膜電晶體顯示器的低溫多晶矽薄膜和液晶顯示器的退火、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活性基材OLED的背板和OLED電視以及聚合物柔性顯示器件的製造等。

雷射系統運行在連續模式和脈衝模式下,其雷射波長為紫外、可見光、紅外等,其範圍廣泛,從而使得調控金屬氧化物的性能和功能成為可能。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及其納米結構已經廣泛的應用於太陽能電池、鐵電、熱敏感器件、電晶體、光催化、氣體傳感器、透明傳導導體等,見圖2所示。除了上述非常重要的目標要調控物理和化學性質之外,雷射輻照還會帶來非常有趣的現象,如結構變形和轉變、抗磁轉鐵磁電致變色開關、變換偏置的改性、潤溼性轉換、P-型到n-型傳導的轉變、電阻轉換、金屬到絕緣體的轉換、電致變色開關等。

在過去幾十年裡,雷射輻照已經開始應用於代替傳統熱處理工藝進行功能金屬氧化物薄膜在低溫環境下和短周期條件下的孕育和生長。雷射輻照能量的吸收導致快速的光熱效應和/或光化學效應,從而影響薄膜的再結晶和生長動力學。早期的研究也顯示了多種氧化物如ITO、Ga2O3、ZnO、TiO2、VO2、WO3、BaSrTiO3(BST)、Pb(Zr、Ti)O3(PZT)、La(1-x)SrxMnO3(LSMO)的多晶演化、織構和外延生長。處理的工藝有化學沉積、脈衝雷射沉積和濺射。雷射處理時大的溫度梯度和高的擴散速率導致外延生長的速率是傳統工藝的好幾個數量級,且時間短。而且,雷射輻照技術還可用於複雜納米結構的處理,如納米線(如ZnO和TiO2)的生長和納米柱的生長(如Fe2O3、Ag(ZnO))、直寫多種電極(Ni/NiO)、精細結構的直接刻寫(如ITO)和微器件的直寫(如TiO2、Cu/Cu2O)。

在這裡本文主要聚焦於理解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薄膜及其納米結構在功能系統和器件中的應用。文章首先討論了雷射-材料的相互作用,包括基本的雷射原理、光熱效應及其作用、影響因數(如材料特徵和雷射參數)對雷射誘導材料的影響。緊接著,對雷射輻照金屬氧化及其納米結構進行了綜合性的綜述,其對功能、性能和應用的影響。進而,比較有趣的現象,如雷射輻照造成的鐵磁轉換、潤溼性轉換、金屬-絕緣體的轉換也進行了介紹。最後,對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的適用性和雷射輔助薄膜的生長、納米結構的選擇性生長和直寫、直接織構化和層狀直寫以及金屬氧化物的微器件的最新進展也進行了討論和介紹。

文獻連結:Haribabu Palneedi Jung Hwan Park Deepam Maurya Mahesh Peddigari GeonTae Hwang Venkateswarlu Annapureddy JongWoo Kim JongJin Choi ByungDong Hahn Shashank Priya Keon Jae Lee Jungho Ryu,Laser Irradiation of Metal Oxide Films and Nanostructures: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s (Adv.Mater.,2018,DOI: 10.1002/adma.201705148)

相關焦點

  • Adv.Mater.:「剛柔並濟」構建氧化物鐵電褶皺結構
    褶皺的形成主要利用硬質膜/彈性基體中薄膜與基體存在的熱膨脹差異,當膜/基複合體系受到外界影響(如力、溫度、溶劑等),可在表面形成壓應力,當應力達到臨界值後材料表面產生力學失穩而形成褶皺。基於褶皺的形成機理,薄膜層應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因此目前褶皺薄膜層主要以高分子和金屬材料為主。然而很少有功能氧化物薄膜被應用於褶皺結構中,這極大限制了微納米尺度褶皺的應用範圍。
  • 基於納米疊層設計紫外雷射反射薄膜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基於共蒸界面納米疊層的「集高反射率和高雷射損傷閾值於一體」的反射薄膜設計方法。在這種設計方法中,採用兩種材料交替的納米疊層作為一層具有高折射率和大光學帶隙的等效層,取代傳統組合膜系設計中的高折射率膜層。在保持總光學厚度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改變納米疊層中兩種材料的厚度比例,可以調節納米疊層薄膜的(平均)折射率和光學帶隙。
  • ...Adv. Mater.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用於...
    成果簡介近日,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通訊作者)團隊報導了基於可穿戴纖維/織物的壓電納米發電機和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基本分類、材料選擇、製造技術、結構設計、工作原理以及潛在的應用前景的綜述。同時還總結和討論了阻礙其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潛在困難和艱巨挑戰。
  • 頂刊綜述IF=71.189梯度納米結構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變形機理
    該論文綜述了梯度納米結構金屬和合金的力學性能和變形機理;評估了梯度納米結構金屬材料領域的最新技術,涵蓋了從製造和表徵到潛在的變形機制等;討論了由結構梯度引起的各種變形行為,包括應力和應變梯度,新位錯結構的累積和相互作用以及獨特的界面行為,為梯度結構材料發展的未來方向提供了的重要見解。
  • 納米金屬及其氧化物對汙水生物處理系統中微生物的影響
    這種納米金屬及其氧化物暴露造成的汙泥沉降性的下降可能是由於活性汙泥中納米材料的沉積以及絮體表面因吸附部分納米材料而造成的表面斥力的改變。絮體汙泥多孔鬆散,納米金屬及其氧化物暴露濃度以及暴露時間的改變共同影響著絮體汙泥的形態結構,懸浮汙泥系統通常採用汙泥體積指數(SVI)來反映納米材料對汙泥沉降、凝聚性能以及鬆散程度的影響。
  • 綜述| 超平整低損耗的表面等離激元貴金屬薄膜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文版2019年第12期出版香港城市大學雷黨願和西安交通大學張磊課題組綜述文章,從製備、表徵和應用三個方面出發,系統地介紹了當前超平整表面等離激元貴金屬薄膜的研究進展與前沿應用。
  • 雷射清洗在矽表面製備超低反射率的表面微納結構
    黃金龜甲蟲 是自然界中可以自動改變反射率的一種生物雷射輻照用於微納結構製備和在Si基材表面進行沉積時的動力學示意圖在採用雷射在材料表面進行輻照時經常會沉積大量的粒子。如果雷射加工是在空氣中進行的話,將會在沉積的表面生成大量的外來的氧化物顆粒。
  • 非晶矽表面雷射誘導周期性表面結構製備用於探測的分層反射塗層
    雷射輻照的偏振方向和樣品的掃描方向均給與了顯示。而且,表面等離子體由貴金屬納米結構支撐的表面等離子體可以為非輻射衰變提供有效的通道,從而導致猝滅發光和需要仔細地優化介質空間納米結構發射器的空間。
  • 【綜述】碳納米材料的結構應用多樣性
    利用在1000℃下的H2催化下合成的三種不同結構的碳材料(碳球、竹狀碳納米管、直碳納米管),可通過大氣壓力化學氣相沉積(APCVD)來改變其流量。 形成方法: 雷射蒸發石墨法:該方法是在使用金屬催化劑的情況下,用脈衝雷射轟擊石墨表面,在石墨表面[2]上製備納米級碳材料。
  • Chem:原位SERS研究金屬氧化物納米...
    近年來,隨著等離激元金屬納米結構合成與組裝技術的飛速發展,SERS被廣泛應用於檢測金屬表面的催化反應。而金屬氧化物材料SERS活性不佳,因此使用SERS檢測其表面的化學反應鮮有報導。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由於其表面能較高,在傳統製備過程中很容易團聚且產物粒徑不均勻,很難有效地對其進行下一步定向組裝和功能化等。
  • 飛秒雷射組裝一維納米材料及其應用
    本文從一維材料傳統納米組裝技術和雷射直寫組裝技術兩個方面,對一維納米材料組裝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揭示了該領域所面臨的挑戰,並展望了該領域的發展趨勢。  2關鍵技術進展  隨著納米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已經能夠製備出眾多具有優異性質的一維納米材料。
  • 華僑大學陳愛政教授Adv. Mater:介孔二氧化矽納米粒的結構和表面...
    然而,原型MSNs藥物負載率低,在診療和組織工程方面也存在相容性和降解性問題。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良,驅使其進入創新的應用領域。Wu教授合作對MSNs過去20年的關鍵研究情況和最新突破進展進行了系統綜述,結合超分子組件、金屬物質及偶聯物,重點討論了表面修飾、矽質骨架改造和孔結構調控對MSNs物理化學性質的優化,闡明涉及反應動力學和影響因素的機理作用。此外,文章對先進MSNs複合材料的工程學應用進行展望,並探討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面臨的多重挑戰。圖1.
  • 進展|單原胞層強磁性鈷氧化物超薄膜的實現
    過渡金屬氧化物具有耐酸、耐腐蝕、熱穩定性優異、空氣穩定性好以及可與矽半導體工藝相結合等優勢;同時,該材料具有多自由度強關聯耦合的特性,使其對多種物理場非常敏感。因此,過渡金屬氧化物是發展下一代高靈敏、低功耗、多功能電子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
  • Nano Research發表我校王鳳雲課題組在金屬氧化物納米纖維場效應...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特聘教授王鳳雲課題組與香港城市大學何頌賢副教授課題組合作,利用廉價易行的靜電紡絲法製備了形貌可控、大面積Mg摻雜In2O3納米纖維薄膜FET,這一成果以「High-performance enhancement-mode thin-film transistors based
  • 朱夢劍&戴佳鈺|當雷射邂逅石墨烯,原子尺度結構調控成為現實
    近日,國防科技大學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南大學以及中科院金屬所和物理所等團隊首次利用雷射輻照在三層石墨烯中實現了從ABC堆垛到ABA堆垛的有序結構相變,並對雷射驅動不可逆相變的微觀物理機制進行了細緻的研究,為實現石墨烯納米器件的性能調控和原子製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 理化所等發現液態金屬焊接納米顆粒效應
    近期,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究小組,首次報導了液態金屬焊接納米顆粒效應。: 1800406)的論文中(封面文章),研究組首次發現,將包裹有金屬納米顆粒的液態金屬小球置於鹼性溶液中時,原本分散的顆粒會以自組織方式被連接成納米多孔網狀結構且易於剝離下來(圖1)。
  • JMCA 量子點-碳基納米複合材料:製備及在儲能器件上的應用
    石墨烯在複合材料中不僅可以提高電導率,擴大電極的表面積,還可以緩衝放電/充電過程中金屬氧化物量子點體積變化帶來的應變。除了負極外,量子點的應用也擴展到了儲能設備的其他組件:電解液,隔膜,正極。
  • 物理所實現單原胞層強磁性鈷氧化物超薄膜
    大面積且適宜與矽基半導體材料兼容的強磁性超薄量子功能材料對開發下一代納米甚至亞納米尺寸、高性能自旋電子器件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學界陸續發現了以Fe3GeTe2和CrI3等為代表的兼具鐵磁性和垂直磁各向異性的範德瓦爾斯二維材料,掀起了低維磁性材料研究的熱潮。
  • 《中國科學報》:南京大學團隊在鈉金屬薄膜和等離激元光子...
    現代工學院李濤研究組在超透鏡成像獲得重要進展:密集波導陣列實現亞波長自成像5月27日,南京大學研究團隊與北京大學、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等單位合作,在鈉金屬薄膜和等離激元光子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們利用金屬鈉所具有的低熔點特點,發展了獨特的液態金屬旋塗工藝,製成金屬鈉薄膜,首次揭示金屬鈉膜的優異光波段等離激元特性。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
  • 雷射蝕刻鋁合金板和利用太陽能來進行淨化金屬汙染的水
    圖解:雷射腐刻的,能量吸收的,導水金屬表面,持續的一直與太陽光成直角,提供了一個廉價的,有效的途徑來利用太陽光來純化水,這一技術是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Chunei Guo實驗室所發展的。通過使用超快雷射來轟擊金屬表面來腐刻金屬,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為大家展示了一個技術來純化水,而不會浪費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