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南海片區(下稱三龍灣南海片區)召開交通規劃建設會。會上總結了過去一年三龍灣南海片區的交通基礎設施規劃狀況,同時提出,在廣佛全域同城,尤其是建設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的背景下,三龍灣南海片區將在交通規劃上加速構建「10-20-60」通達灣區、暢連廣佛的對外交通體系,實現10分鐘對接廣州南站、20分鐘直達廣佛核心、60分鐘互聯灣區城市。
目前片區內30項在建及近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包含骨幹路網、軌道交通、內部道路等,項目總投資合計超300億元。
「基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三龍灣南海片區作為對接廣州的重要門戶,其交通規劃和標準有更高的要求。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外聯內暢、四通八達。」三龍灣南海片區建設局局長、南海區副區長盤石表示,三龍灣南海片區正在打造一座以連接為功能、以創新為使命、以開放為擔當的廣佛科技城,通過交通網絡的延伸,實現與廣州南站、廣州中心城區、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廣州兩個啟動區、佛山中心區域的通達。
「八橫七縱」骨幹路網
架起連結廣州及大灣區的骨架
三龍灣南海片區地處南海區、荔灣區、番禺區、順德區交界處,緊鄰廣州南站,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因此也成為了廣佛全域同城化建設的重要戰略空間,粵港澳大灣區廣佛極核的關鍵連接點。同時,依託於廣州南站的附身,這裡也成為了佛山融入灣區發展的第一站。實現兩地跨市域城市軌道、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對接,是三龍灣南海片區交通規劃中的重中之重。
為此,三龍灣南海片區規劃了「八橫七縱」骨幹路網,形成片區便捷通達對外通達的主幹路網結構。橫向方面,三龍灣大道將連接佛山中心城區於廣州番禺區,總投資5億元,2019年底啟動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完工;長江路提升改造正在施工,長江路東延已經與廣州市進行了多次對接,基本達成接通意向,近期將開始啟動前期研究工作。
縱向方面,港口路向北經玉蘭路接快捷路,連接廣鋼新城,向南經碧桂路到達機器人谷,串聯起整個科創軸線,目前分別由廣州、佛山兩市交通部門牽頭研究線路設計方案。
三龍灣南海片區骨幹路網打通後,將實現10分鐘對接廣州南站和廣鋼新城,20分鐘直達廣佛核心區,30分鐘通達白雲機場和佛山西站,60分鐘互聯灣區城市的目標。
「三橫四縱「軌道交通網絡
成為拉動灣區資源流動動脈
三龍灣南海片區在建及規劃包括城際鐵路、地鐵、有軌電車等多種類軌道交通,總體規劃構建片區全覆蓋的「三橫四縱「軌道交通網絡,全面對接、加速推進廣佛軌道交通「一張網、一張票、一座城」,實現30分鐘廣佛都市生活圈。
根據規劃,近期市區兩級將重點推進「兩橫兩縱」軌道交通建設。這四條軌道線路在南海片區共有18個站點。
兩橫包括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南海新交通試驗段工程。前者將西起南莊,東至廣州南站,在三龍灣南海片區設有林嶽西站、林嶽東站2個站點,計劃2021年底開通運營。後者起點千燈湖(蟲雷)崗站,終點林嶽西站,未來延伸至廣州南站,在南海片區設有6個站點,正在加快實施,力爭年底達到試運營條件,而東延接入廣州南站,目前兩市正在對接設計方案。
兩縱方面,則有規劃中的佛山地鐵11號線、佛山地鐵4號線。其中,11號線將南起順德容桂,北至荔灣鶴洞,將串聯起順德區、南海區、荔灣區。據了解,這兩條線路正在報批過程中,預計今年可以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
初步統計,按照現有軌道交通建設時序鋪排,預計2025年片區城市軌道交通4條,合計18個站點,密度達到0.87公裡/平方公裡,與深圳福田中心區相當,遠超目前香港的0.23公裡/平方公裡。
縫合區域通道
完善內部重點片區路網
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涉及禪城、南海、順德三個區的統籌規劃,如何打破區域邊界也成為交通規劃中必須考量的問題。
在三區銜接方面,在主幹路網對接建設的基礎上,三龍灣南海片區將加快實施倫桂路-環鎮西路對接五鬥橋、港口路接碧桂路、南社路對接工業大道等道路工程,解決三龍灣內部背靠背發展問題,實現內部區域無縫銜接,支撐片區城市開發和高效聯繫,提升片區道路交通品質。
在南海片區內部片區連結方面,重點完善文翰湖片區和林嶽南片區交通路網,疏通片區道路節點,構建內聯外通的高效通道。文翰湖片區是南海片區三大板塊的核心,該片區定位為國際科創小鎮,規劃以季華實驗室為龍頭,把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科創型企業聚集。按計劃三年內完善板塊的道路交通系統,加強板塊與周圍城市支路和主幹道的互聯互通,重點加快建設環島南路(季華實驗室)隧道工程、林蔭大道下穿泰山路隧道工程,謀劃實施櫓尾撬南路、黃猄湧北路項目。林嶽南片區定位為廣佛科創軸上的大廣州南站CBD,集聚商務和服務功能,計劃三年內完善林嶽TOD周邊道路。
採寫:南都記者關婉靈 通訊員 許貴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