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繼續,但各地新增病例較此前已明顯下降。舉國抗擊疫情的救援力量得以緩一口氣。
作為數字經濟的代表,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陸續回歸主業。從上陣抗疫情,到發揮各自業務特長幫助經濟復甦,以阿里、騰訊領銜的網際網路巨頭交出的答卷如何?
阿里是中國市值第一的網際網路企業,也是本次疫情中反應最快,參與最深的民間救援力量之一。幾乎阿里動物園的大部分動物都參與其中。
阿里巴巴全集團上陣抗疫情
淘寶:第一時間要求商家不得對口罩等防護物品漲價,守住了網購平價口罩的局面。線下沒法開業的,上淘寶直播雲開業。
全球購:啟動全球直採口罩運回國,出資10億,在有利的時間窗口內從世界各地買回了大量救援物資。
菜鳥:開拓綠色通道,免費運送了4000多萬件救援物資,而且是直接送到醫院。
盒馬:武漢門店貨架不空,價格不漲,跟中百等超市一起成為民生物資供應點,共享就業緩解了一些人找工作的難題。
餓了麼:組織騎手到醫院等場所給醫護人員送一日三餐。
阿里健康:推出在線義診,也給疫情地區送慢性病藥物,讓他們不斷藥。
飛豬:所有因疫情取消的出行訂單,對住宿、餐飲損失進行補償。
釘釘:方便學生上網課、企業在線辦公。
支付寶:第一時間推出健康碼,還給商家免息貸款,給商家提前支付貨款,網購一發貨就能收到回款,改善資金流。
可以看到阿里幾乎所有的核心業務,都是疫情救援和產業經濟的一部分。公司業務與經濟產業、民生服務、應急救災的大體系吻合度高。
阿里巴巴與產業經濟、國家應急體系的契合度更高
相比較而言,市值緊隨阿里的騰訊,也是第一時間出手,但參與度略淺一籌。騰訊先是宣布捐贈150萬隻口罩給疫情,首批10萬隻第一時間發貨。後來隨著口罩等防疫物資的緊缺,捐贈的貨源越來越難找到。
騰訊的健康碼、雲課堂也隨後推出,成為不少人的選擇。雖然相比阿里在推出時間上晚了一些,也不失為一支科技救災力量。騰訊還與鍾南山團隊、清華大學等合作,推出了AI防控疫情。這項成果雖然目前還沒有看到,但估計已經在進行當中。
騰訊還有一個重點工作是維護疫情當中的信息安全,防止各種謠言的傳播。可以看到在這方面騰訊快速清理了一批微信文章,防止了各種不良信息的擴散。
騰訊積極抗擊疫情,但產業網際網路還在起步期
從兩大巨頭對比來看,騰訊的業務還是在消費級網際網路,在信息管理、輿情維護方面有貢獻,在疫情無法外出的情況下,通信軟體的使用時長也會增長,另外就是出錢捐贈方面力度不小。
不過這也暴露出騰訊在產業網際網路方面還路途漫長。雖然自《騰訊沒有夢想》以來,馬化騰對騰訊進行了一次大手術,但是這次在物資採購、運輸、醫療、商業、供應鏈、復工複課等方面,騰訊的抓手略顯薄弱。畢竟產業網際網路涉及線上線下的複雜體系和運用,不是簡單的做個線上產品這麼簡單,不經過多年積累是很難突破的。
大災中往往蘊含大機,從這次疫情阻擊戰中可以看出巨頭們的實力基本盤、責任擔當,以及未來十年的基本走勢。預計阿里會在產業網際網路方面更加高歌猛進,成為國之重器;騰訊的優勢還是在消費級網際網路方面繼續一馬當先,成為個人娛樂、通訊的主要工具。
在他們的巨頭光環背後,今日頭條、抖音、美團、拼多多等新秀也在快跑。兩超多強的中國網際網路格局會繼續多年。
那麼問題來了,百度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