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完成「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有時間節點的任務
總的要求是, 「十三五」主要約束性指標實現目標要求,汙染防治攻堅戰有時間節點的重點任務按序推進,其中屬於省、市考核的事項確保按期完成。
1.大氣方面:完成PM2.5濃度較2015年下降18%,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完成省下達任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減排量達到省要求。淘汰行政區域內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35—65蒸噸執行特別排放限值,6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0月1日起,水泥行業執行安徽省地方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
2.水方面:全市地表水國控斷面達標比例100%,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消除劣Ⅴ類。化學需氧量較2015年累計減排8%,氨氮累計減排16%。省級以上工業園區水汙染防治治理設施整改完成。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農村「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全部劃定;
3.土壤、農業農村、固體方面: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利用率達到94%左右,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完成2個土壤汙染治理於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完成45個建制村農村環境整治任務,實現全市鄉鎮政府駐地、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全覆蓋。全面禁止洋垃圾,完成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環境整治,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較2013年下降10%,融匯化工電石法聚氯乙烯(PVC)行業單位產品用汞量較2010年減半。
1.9月底完成夏季優良天數提升目標;
2.其餘目標均於12月底前完成。
胡慶昊張 東
毛月霞
規財科
大氣科
水科
土科
支隊
監測站
固廢中心
1.大氣方面:截至2020年10月13日,蕪湖市PM2.5平均濃度為31.3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3.7%,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90.2%,同比提高20.7%。6-9月優良天數為114天,超額完成夏季優良天數提升目標(92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減排量已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約束性指標任務。全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已全部完成淘汰,35—65蒸噸全部執行特別排放限值,6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0月1日起,水泥企業執行安徽省地方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
2.水方面:1-9月份,6個國控斷面水質均值為Ⅱ類,全部達標;全市COD較2015年累計下降9.21%,提前完成「十三五」要求。氨氮較2015年累計減排比例為15.2%,距「十三五」目標還差0.8%,即2020年氨氮需削減49.6噸;蕪湖市10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中4個存在問題園區已全部完成整改;1-9月,我市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100%;全市96個鄉鎮級水源地已完完成保護區劃分85個;全市建城區共有82條黑臭水體,尚有5條水體未消除黑臭。
3. 土壤、農業農村、固體方面: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初步核算為100%;完成了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45個建制村已完成40個,10月底前可完工;2019年度25個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均已建成。2020年底,鄉鎮駐地及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可實現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調度《蕪湖市危險廢物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年度蕪湖市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抽查方案》工作進展,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工作內容;禁止洋垃圾入境,加強整治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對重點重金屬行業企業減排實施分類管理和評估,嚴格管控重金屬排放量,定期調度蕪湖融匯化工有限公司汞強度減半工作。
二
縱深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
1.深入開展長江大保護,狠抓「6+12+N」突出問題整改,劣Ⅴ類水體等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根據生態環境部統一標準,完成長江幹流入河排汙口排查,編制入河排汙口名錄,制定整治工作方案,開展規範化整治。
2.完成長江一二級支流入河排口排查,啟動監測溯源工作。全市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省級以下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完成環境風險問題排查,開展環境問題整治。
1.根據生態環境部及生態環境廳統一安排完成長江幹流及一二級支流入河排口排查、監、溯、治工作;
2、8月底前,全市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省級以下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建立問題清單,12月底前基本完成整治。
吳其萬
張 東
任俊宏
支隊
水科
督查辦
監測站
1. 我市列入「6+12+N」問題共124個,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06個,銷號92個,今年年底前還需完成15個問題整改。
2. 組織各縣市區對27個沒有達到整改要求或與整改要求不一致的入河排汙口進行了再梳理、再排查,更新排汙口標牌、補充雨天監測數據等,對封堵的12個排汙口再次確認,並完善相關入河排汙口整改支撐材料,鞏固前期整治成果,確保不出現問題反彈。同時已按生態環境廳要求對生態環境部排查出的1600個排口進行了取樣監測工作,下一步將開展溯源整治工作,並開展一級、二級支流排查整治工作;
3.7月,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各縣市區對不達標排口再次開展檢測。相關檢測結果顯示:496個不達標的排口中,有448個排口檢測達標,11個排口實施了封堵或實施截汙納管;無為市、蕪湖縣、鳩江區、鏡湖區等相關縣市區對33個水質不達標排口按照「一口一策」均已制定了整治方案。蕪湖縣另有4個排口正在開展複測。
4. 組織開展了全市開發區及化工產業環境保護大排查,對我市範圍內省級以上開發區,區內集中式汙染防治設施、全部工業企業及全市所有化工企業開展排查整治,發現存在問題的開發區2個,存在問題的企業18家,目前已有1個開發區及16家企業完成整改,其餘問題的整改正在進行。
三
全面整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1.強化精準幫扶,以整改時限為2020年底的中央環保督察問題、長江警示片問題等為重點,指導幫扶問題整改。嚴格對照月度整改目標任務,實施精準調度,每月通報沒有完成序時目標任務的問題和地區。
2.加強現場督導,組織對各地整改落實情況開展暗查暗訪、工作指導,對發現的整改進度滯後、成效不穩固等問題及時交辦、督辦,對整改明顯滯後的重點問題和地區進行曝光或約談。
3. 全市各類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全面按計劃取得明顯進展。到2020年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問題基本完成整改;「回頭看」及專項督察反饋意見中剩餘5個問題完成整改4個;2018年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剩餘3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2019年長江經濟帶警示片1個問題完成整改;省專題片12個問題完成整改80%以上。
12月底前,整改工作達到序時進度。
張東
朱俊
周濤
督查辦
相關科室
局屬事業單位
1. 持續強化攻堅。發出整改工作月度通報5份,發出專項提醒單92份,督促各整改單位加快整改。
2.強力督導推動。下發了第二次抽查覆核通報,共通報了20個問題。梳理全市12個重難點問題,每周調度,通報工作進展。正在開展第三次抽查覆核工作。
3.整改全面加速。我市列入「6+12+N」問題共124個,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06個,銷號92個,今年年底前還需完成15個問題整改。
四
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智慧監管」
1.抓好長江(安徽段)流域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確保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項目實現設備安裝、驗收、聯網和按期投運;組織建設13個長江支流入江口微型水站,確保實現設備安裝、驗收、聯網和按期投運。
2.推動「智慧環保」項目序時推進。
1.10月底前長江經濟帶水站建設項目開始試運行並組織驗收。9月底前40個微型水站項目計劃完成儀器設備安裝調試,11月開始試運行。
魏玉淵
張東
法監科
監測站
宣教信息中心
各分局
1. 長江經濟帶自動水站建設,繁昌站點、無為站點均已完成主體工程及設備安裝,正在設備調試及聯網。已完成13個微型水站的初步選址和現場勘察,形成了建設方案。13個微型水站已正式開工建設。
2. 已完成「智慧生態環境」二期內部調研工作,各科室部門均確認需求並上黨組會審議通過,進入建設方案編制階段。
五
完成生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1.完成市監測機構、人員上收。
2.印發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方案、「三定」方案並掛牌。
10月底前
吳其萬
魏玉淵
張東
人教科
支隊
監測站
審批科
1.已完成編制、人員身份甄別材料的整理,並上報省廳人事處、省監測站,10月14日-15日省廳來人對市站人事檔案進行審核。
2.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方案、「三定」方案均已印發,新機構已掛牌。
六
完成《「十四五」市局領導班子建設與優秀年輕幹部培養選拔規劃》編制
以優化縣(市)分局領導班子結構為基礎目標,立足市局科級領導幹部、優秀年輕幹部的教育培訓、培養鍛鍊、選拔任用和幹部監督管理等方面完成《「十四五」市局領導班子建設與優秀年輕幹部培養選拔規劃》編制。制定相關幹部管理辦法。
10月底前
魏玉淵
人教科
機關黨委
待省廳相關規劃文件編制完成後,制定相關管理辦法。
七
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全面啟動蕪湖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12月底前基本明確「十四五」目標指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
12月底前
胡慶昊
規財科
相關科室
局屬事業單位
完成「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前期課題研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項目招投標已經完成,正在開展編制工作。
八
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1.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幫扶包保的無為市陡溝鎮貴山村結對幫扶共建。嚴格落實《蕪湖市防範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完成幫扶責任人每月走訪幫扶貧困戶1次,協助貴山村完成減貧任務。
2.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扶貧工作。完成無為市、南陵縣2020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
12月底前
胡慶昊
毛月霞
陶悅明
規財科
駐村扶貧工作隊
土科
相關科室
1. 市生態環境局各幫扶責任人嚴格按照《蕪湖市防範返貧動態監測機制》開展每月幫扶走訪。10月17日是全國第17個扶貧日,經局黨組會審議並印發《蕪湖市生態環境局2020年扶貧日活動方案》(環函[2020]18號),由規財科、駐村扶貧工作隊和土壤科在10月16日前共同組織了2020年扶貧日系列活動。
2.無為市、南陵縣共26個行政村列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前已全部完成。
九
統籌推進全市生態環境系統黨建工作
1.加強理論武裝。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主要內容,採取定期集中和隨機巡聽相結合等,抓好政治理論學習。
2.深入推進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整改暨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專題民主(組織)生活會查找問題整改。尤其是針對市委關於環保督察被問責的問題,堅持跟蹤督促,推動整改,在系統內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創業幹事氛圍。
3.組織系統內黨務幹部培訓。加強能力培養,提高黨建業務水平。
12月底前
魏玉淵
機關黨委
督查辦
1、購買《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分發各支部,局縣處級領導每人一本,8月12日召開機關黨委會部署學習宣傳工作。8月17日局黨組理論中心組組織學習第三卷。各支部召開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小組會組織學習。9月14日理論中心組學習研討。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中心組購買《中國制度面對面》學習。
2、大興調查研究,力戒形式主義。局領導結合分管業務調研經常化。10月12日以嚴肅作風,抓好省廳環保督察工作。
3、已制定黨內黨務幹部培訓計劃。2020年9月8日至9月11日,9名黨組織發展對象參加培訓班培訓。9月27日組織參加「凝聚青春力量 決勝脫貧攻堅」主題演講比賽。9月20日組織全體黨員在黨內法規集中學習培訓。
十
工作創新點(機動車汙染防治)
1. 完善機動車排放監測與強制維護制度(簡稱I/M制度),形成機動車排放檢驗和維修的閉環。2019年9月26日,會同公安、交通運輸部門制定了《關於對路面行駛的柴油車開展路檢路查、遙感監測執法的通告》(環大氣[2019]89 號)》明確機動車排放檢驗與處罰的有關流程;2020年6月4日,會同交通運輸部門印發了《關於在全市範圍內實行機動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的通告》,在全市範圍內實行I/M制度。I/M制度走在全省前列。
2. 修訂完善冒黑煙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舉報辦法,2020年3月6日起市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對冒黑煙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舉報,使市民舉報途徑進一步擴大並且更加方便。
3. 2020年3月13日,印發《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計分制管理辦法(試行)》,根據辦法對部分排放檢測機構進行了扣分,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加強日常監管工作走在省內前列。
針對建築領域違法違規使用非道路移動機械行為,謀劃聯合住建等部門將其納入聯合懲戒範圍,加大非道路移動機械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
12月底
張東
支隊(機動車監管中心)
1.自2020年1月截止目前,通過定期檢驗、黑煙抓拍和公眾舉報,共有1814輛機動車被列入強制維修「黑名單」,911輛按制度要求進行了維修,2輛主動報廢。
2.截止目前已受理舉報218件。
3.9月10日,巡查發現繁昌春谷檢測公司3項違規行為,按規則計6分。
4. 《蕪湖市建築領域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單位環境行為記分制管理辦法(試行)》已聯合住建局正式發布。
十一
生態環境風險隱患問題(兩垾問題)
突出生態環境風險隱患問題:蕪湖市每天約有4萬噸生活汙水通過保興垾直排長江,1.6萬噸生活汙水通過板城垾直排長江。
整改措施:
1. 按照流域治理上下遊同治的理念,年底前完成水系整治工程。
2.把雨汙分流改造作為老舊小區改造必須實施項目,加快板城垾和保興垾沿線老舊小區雨汙分流、混接專項整治工作。
3. 加快違法排口整治、末端治理及截汙納管工作,全面完成控源截汙工程。
4.消除板城垾和保興垾水體黑臭,達到「初見成效」目標。
12月底前
張東
督查辦
鏡湖分局
1.2019年已初步完成水系整治,目前該問題整改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保興垾、板城垾水系整改進展。
保興垾水系:(1)截汙納管。採取截汙納管、末端截汙方式,已完成沿線晴天排汙的違法排口整治,杜絕汙水直排。(2)內源治理。主要是對保興垾主渠、官橋溝支渠、官塘支渠、大富支渠河道底泥清淤,完成清淤量約9.8萬m³(泥水量)。(3)分散式汙水場站建設。引入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汙水處理站,在保興垾水系周邊沿岸建設分布式汙水處理站,汙水就地收集至分布中小型再生水站內進行處理,處理後出水作為新鮮水源補充至河道或回用。保興垾綠影段汙水處理站(4200噸),現已完成土建施工及設備安裝調試,正常出水;文化路(運泰停車場東側)汙水處理站(5100噸)已完成土建施工及設備安裝調試,正常出水。(4)開展支渠治理。由南京蓋亞會同江西金達萊、市城建集團對勝利渠、大富支溝等重難點渠道進行排查,制定專項整治方案。目前,大富支渠河道皖醫分部截汙納管及提升泵站已完工、藍天小區截汙已完成,邊坡修整,種植草皮綠化,栽植水生植物已完成。勝利渠暗涵清淤已完成,完成清淤量約0.8萬m³(泥水量),福祿巷汙水支管已接入赭山西路市政汙水管網。文化路支溝、官塘支溝到銀湖路段、官橋溝、銀湖路到西江涵,共分四段,正在同步清淤。清淤量約6萬m³(泥水量)。(6)已建成水質在線監測。
板城垾水系:(1)截汙納管。採取截汙納管、末端截汙、新建港口村一體化提升泵站及調蓄池等方式,完成沿線22處晴天排汙的違法排口整治,杜絕汙水直排。(2)內源治理。完成板城垾渠道底泥清淤工作,清淤量約一期3.7萬立方(泥水量)、二期1.7萬立方(泥水量),並對渠底進行底質改良,降低內源汙染釋放,使底質疏鬆透氣。(3)水生態治理。完成銀湖路至中級法院段渠道底部地形及豎向標高調整工作。完成蓮花湖至石油站段噴泉曝氣等水動力設施安裝和使用、生態浮島安裝及水生植物種植。多相微濾設備已投入使用。(4)分散式汙水場站建設。港口村汙水處理站(2100噸)已完成土建及設備安裝,已正常運行出水。(5)板城垾二期(石油站—廣福閘)渠道整治、生態護坡、岸線綠化等工作已基本完成。(6)已建成水質在線監測。
3.保興垾流域周邊共計107個小區,已完成87個小區,目前20個小區正在施工;板城垾流域沿線共計25個小區,已完成16個小區,目前9個小區正在施工。
4.廣福閘整治:對廣福閘進行了改造,汙水通過廣福閘流入長江問題已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