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洋快餐的鋪天蓋地之勢,人們不免要發出幾多感慨:中國的快餐業又是誰人之天下?我們自己的中式快餐又到底怎麼啦?!……
下面還是讓我們一起分析一下「麥當勞」、「肯德基」們的經營管理特色,或許通過洋快餐這面鏡子,看到我們中式快餐的不足與希望。
快餐、快餐,首先是要在「快」字上做文章,但這個「快」字,絕不是一般傳統正餐的簡單化,而是要一切圍繞一個「快」宇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和機械化、標準化的生產。
前不久,記者曾到北京中關村附近的一家中式快餐廳就餐,餐廳的裝修似乎借鑑了隔壁的肯德基,顯得簡潔、明快。抬頭看看售貨臺上方的菜譜:紅燒雞塊、煙扁豆、燒牛肉、溜肉片……幾乎全部來自一般餐館裡的菜譜的縮寫。再看看售貨臺裡的菜,不禁讓人想起了單位裡的食堂,再問問售貨小姐,這些萊都是怎麼做的。「還能怎麼做?平時你們家怎麼做的,就怎麼做的,快餐嘛!不就圖個省事嘛!你還挑剔個啥!」小姐如是說。
然而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洋快餐們對於這個「快」卻另有理解。在肯德基公司僅標準化手冊就有上百套,從選店、原材料的選購,到產品加工、質量、商標、營運等等,都有標準手冊,白紙黑字,每個員工進行任何一項工作都有章可循。北京肯德基的總經理崔先生說:「打個比方,我們公司規定薯條在炸出7分鐘後未售出就廢棄,也許6分半、7分半與7分鐘差不了多少,但標準只能有一個。所以,對肯德基而言,世界各地,各個店堂只有一個企業的惟一標準。
同樣,在麥當勞公司進行任何行動也都是遵循唯一的一個標準行事。從原料供應到產品售出,統一的標準、規程、時間和方法,使顧客無論在今天,還是在明天,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都能品嘗到品質相同、真正原味的美式漢堡。
中國有句俗話,叫「蘿蔔快了不洗泥」。正是由於許多人在「快」字上存在著理解上的偏差,以至於不少中式快餐不僅在飯菜質量上難盡人意,在其經營管理上也是「多快好省」!
記者曾有幸在晚上近10點的時候光顧過西單的一家中式快餐廳,當時的顧客已經很少了,服務員們正忙碌著打掃衛生,準備關門。忽然,一位負責人模樣的大姐喊道:「別忘啦!把櫃裡的涼菜擱進冰箱,現在天兒熱了,弄餿了浪費!」
記者很感謝這位大姐的責任心,然而明天,乃至今後,我恐怕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會光顧這個快餐店啦!
或許人們早就知道麥當勞裡這麼一條規定:漢堡包超過10分鐘,薯條超過7分鐘還未售出就必須丟棄掉,不允許再出售給顧客。在肯德基,每塊雞在炸好後60至90分鐘,薯條在炸出7分鐘,漢堡包在15分鐘後未售出就必須丟掉。因為有科學化、標準化的管理,每天的成本和產品廢棄是被控制在一個合理正常的範圍之內的。
在一家麥當勞餐廳參觀時,記者還發現,顧客食用的飲料中的冰塊均是經過一個淨水器過濾後的水冷凍而成,洗手間定期更換一個小笑話,在每天夜裡11:00下班之後,總有一個專門的夜班負責清洗、拆裝設備,晾乾後再消毒以備明天使用……這些並不因為是快餐店而被忽視,由此所體現出他們對顧客的細心與周到不正是我們的中餐快餐應該借鑑的嗎?
「現在的小孩,在他們長大後,也許會把麥當勞、肯德基食品當做饅頭、麵條、米飯一樣普通。」
這句出自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崔煥銘總經理之口的誓言,也許是中式快餐經營者們最不能接受的,但崔先生「經營中最怕短視,不能只考慮眼前利益」的忠告卻值得中式快餐的經營者們深思。
據記者了解,目前許多中式快餐的確有一哄而起、虎頭蛇尾的現象。前兩年火爆一時的「加州牛肉麵大王」,今年已有不少家「城頭變換大王旗」了,據曾經營過「加州牛肉麵大王」館的一位老闆稱:當時牛肉麵生意的確很火,但由於沒什麼改進,店也是越開越多,越開越雜,以至於今年以來生意越來越差,只好關張,改賣別的啦2
現而今,北京城裡又興起了不少「餃子館」,但人們很難預測,「餃子館」又能維持多久呢!
就在中式的快餐們忙著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挖錢的時候,「麥當勞」、「肯德基」們卻已經把眼光移向了我們的下一代,在這裡,一個又一個針對孩子的促銷活動層出不窮,正如北京肯德基的崔先生所言:「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飲食習慣也會有所改變,這種改變是擋不住的,尤其是兒童。」
前幾天,單位裡的一位同事告訴我:「這個星期天,他又得帶孩子去肯德基,因為孩子收到了「奇奇」(肯德基店中的一隻玩具大公雞)的一封慰問信。
而我們的中式快餐又有誰在我們的孩子身上下過功夫呢?
記者曾在大街上見過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當她突然看到遠處麥當勞餐廳那黃色的「m」標誌時,競歡呼雀躍:「奶奶!奶奶!快看麥當勞!」望著她興奮喜說的表情,不禁讓人深深體會到樹立品牌形象的重要。
麥當勞以紅底黃色的「m」樹立了四十多年,色彩豔麗的麥克唐納小丑形象更是家喻戶曉。而「KFC』和肯德基家鄉雞快餐體系的創始人——和藹可親的老人山德士上校則成為每個肯德基餐廳的顯著標誌。全球性的統一風格,使麥當勞和肯德基無論在何處,都會被一眼認出。
麥當勞和肯德基均有一個中國廣告基金,用於企業在全中國發展的宣傳活動,而每個地區也有自己的廣告策略。同時,他們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肯德基出資以多種形式支持教育事業和希望工程,麥當勞大到支持孤殘、邊遠地區兒童,小到義務清潔周圍環境,一方面這是一項有益於社會的公益活動,另一方面也宣傳了企業,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為企業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公眾形象。
然而,回想起中式快餐,即便一些老字號,如天津狗不理包子鋪,北京的燒麥館,人們除了那古老的金字招牌之外,恐伯在腦海中也難以留下什麼明確的形象。新興的榮華雞之類就更沒有什麼可值得誇耀的標誌啦!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國內企業都忽視了品牌形象意識的建設,就在前一段,久負盛名的全聚德便在其所有連鎖店前,都放了一隻可愛的小鴨子,只可惜全聚德並不算是傳統意義上的快餐。
需要聲明的是,以上所言並不是在貶低我們的中式快餐業,而是從幾個方面為中式快餐立一面鏡子,「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中式快餐既然植根於自己民族的土壤,只要經營管理得法,便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與洋快餐相比,中式快餐自有其優勢所在:首先它的口味是最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的;其次是價格相對較低。正如「北京城鄉快餐城」的相關負責人「北京城鄉貿易中心」業務科的石曉東先生所言:「中式快餐吃十回,麥當勞也許只吃一回,因為中式快餐便宜,麥當勞畢竟是嘗嘗鮮兒,而且,中國人搞快餐也不過是近兩年的事兒,而麥當勞、肯德基都有著很長的歷史和經營傳統。」同時他也承認,假如在「城鄉」附近開一家麥當勞,也許會對這裡的生意有影響。所以,他認為,中式快餐在經營觀念上要有所改變,不能忽視吃飽之外的一些因素,「現在的人們吃口味是一方面,但享受也很重要」。因此,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是中式快餐今後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要營造好的就餐環境和優質服務,經營上要有特色。
從目前一些較成功的中式快餐來看,特色非常明顯。城鄉快餐城和首盛購物中心的快餐廳位於大百貨店的店堂之中,針對現代化大商場逛起來花費時間長的特色,定位於解決購物者的吃飯問題,同時,經營品種也儘量豐富。石先生告訴記者:「我們目前有15家合作者,400多個品種,以前他們都是散兵遊勇,沒有優勢;集中經營,適應面就很寬,每個人在這兒都能找到自己愛吃的東西,面這種中式快餐的多品種、多樣化是洋快餐無法比擬的。
採訪中,好幾位中外快餐的老闆皆交口稱讚:「半畝園就是一家很成功的中式快餐。」從外面看,這家店頗具書香古味的風格與周圍幾家餐廳截然不同。進入店堂,裡面已然是賓客滿座。古銅色鑲邊的墨綠色桌面,牆上掛著中國字畫,一張「半畝園」的小傳單,中國藍作底色,摺疊起來竟似一冊線裝古書,翻著裡面的「半畝園小記」和「半半歌」,更是令人愛不釋手:「半生戎馬,半世悠閒。半百歲月若煙,半畝耕耘田園。半間小店路邊,半面半餅俱鮮,淺斟正好半酣。半客半友談笑竟忘年,半醉半飽離座展笑顏。」撲面而來的中國古文化的風雅之氣也許正是許多來此就餐食容的最佳佐餐之物。
從目前來看,快餐市場可以說仍是洋快餐的天下,但洋快餐的老闆也不否認:「儘管如此,這並不代表中式快餐沒有前途,關鍵是經營管理。」
北京肯德基的崔先生對記者說:「你猜一猜,1995年,在臺灣從南到北的快餐是什麼?你可能想不到,竟是狗不理包子,有時甚至24小時營業。在中國,宏觀上看,國民人均收入、經濟發展狀況;從微觀上分析,一些無形的變化,諸如生活習慣、社會節奏、消費的心態和消費趨勢等等,都預示著目前是快餐發展的好機會,假如一些中式快餐老闆把眼光盯在競爭上,甚至賭氣你開到哪兒我就開到哪兒,反而會自亂陣角,不能好好把握自己,失去自我發展的清醒意識。可以這樣講,快餐業是一塊不斷膨脹的大餅,無論在中國、在世界都將有一個非常好的前景,中式也好,西式也好,大家都應好好經營,使快餐飲食豐富起來,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附表1
註:回答該問的有效人數為4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