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的育學園
霧化吸入是常用於治療呼吸道疾病的一種非常有效的給藥方式。具體來說,它是通過霧化技術把液體的藥物汽化,這樣孩子就可以通過呼吸將藥物吸入到呼吸道內,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達到治療的目的。
霧化治療是怎樣讓藥物直達患處的?
霧化產生的顆粒大小不同,藥物在呼吸道內的沉降部位也不同。霧化治療時,顆粒的直徑一般在3.5-5微米之間。其中,5微米左右的顆粒主要作用於鼻咽部,4微米左右的顆粒主要作用在氣管,而3.5微米左右的顆粒可以進入肺部起效。
相比於口服藥物和靜脈輸液等全身用藥的方式,霧化的給藥方式更直接。經口服或靜脈輸入的藥物,需要經過全身循環才能到達患處。而霧化吸入的藥物可以直接進入呼吸道,作用於患處。這種局部用藥的方式,不僅能使藥物更高效地發揮作用,還能有效降低藥物在吸收、循環過程中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特別是對於嬰幼兒的呼吸道疾病,霧化吸入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手段。
霧化治療安全嗎?
有家長會擔心,霧化的生理鹽水和藥物被孩子吸入到呼吸道內,藥物顆粒會不會長期存留在呼吸道中,給孩子造成損傷呢?其實呼吸道與外界環境是相通的,它是一個氣體不斷交換的開放環境。通過霧化吸入的液滴、顆粒會隨著呼出的氣流被排出體外,不會囤積在呼吸道內。
另外還有家長會擔心霧化治療會使孩子產生依賴, 「一用上就停不下來」,甚至使孩子因為長期吸入激素類藥物而出現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其實,以往之所以有霧化治療會產生依賴的傳言,是因為過去的醫療條件相對有限,霧化治療是一種相對稀有的治療資源,所以往往只有對長期哮喘的孩子,醫生才會建議使用霧化吸入療法。但是,哮喘是一種慢性的疾病,必然會需要比較長時間的治療,所以大家會覺得霧化治療持續時間會很長,甚至是會產生依賴。而現在,霧化治療已經成為一種常規的治療手段,只要遵醫囑治療,是非常安全的,家長不必過度擔心。
而對於激素類藥物影響生長發育的問題,其實通過霧化吸入的激素類藥物本身劑量很小,並且主要作用在呼吸道黏膜,真正能夠進入到血液中的量是非常少的。在治療呼吸道感染時,霧化治療的療程也並不會很長,遵醫囑使用激素類藥物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大家不用太過擔心了。
在家為寶寶進行霧化治療,要注意哪些問題?
想要保證霧化吸入治療的安全和有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在醫生指導下正確地進行。所以,我們在家為寶寶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一定要使用醫用生理鹽水和正規的霧化器,並且嚴格按照醫囑使用可用於霧化吸入的專用藥物。
而在具體的操作上呢,通常來說,醫生會建議讓寶寶坐著進行霧化治療,因為這樣更有利於減少霧氣溢出、避免藥物的浪費。但這只是比較理想的情況,選擇用怎樣的方式進行霧化治療,還要考慮寶寶實際的接受程度。比如,如果寶寶月齡比較小,可能還不能夠坐得很好,很難堅持坐著進行霧化;又比如,霧化器的聲音、霧氣可能讓寶寶覺得陌生和害怕,因此不願意配合。這時也可以在寶寶睡覺時,由家長幫寶寶扶著面罩進行霧化,這樣操作起來會容易很多,也能起到效果。
霧化吸入除了能達到局部給藥的目的,還能促進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所以,家長可能會觀察到寶寶在霧化後有短暫的咳嗽加劇,這是由於呼吸道深處的分泌物被稀釋後需要通過咳嗽來排出。如果寶寶是在清醒狀態下,家長可以用空心掌幫寶寶拍背,幫助呼吸道分泌物儘快排出。
同時也要注意儘量不要在寶寶剛進食完的時候做霧化,以免寶寶在咳嗽和家長給拍背時發生嘔吐。
另外,在做完霧化後,最好能給寶寶擦擦小臉、漱漱口,這樣更有利於避免藥物在皮膚和口腔內的殘留,也能讓寶寶覺得舒服些。
最後,我再和大家安利一下我們育學園的微網霧化器。
霧滴小於1.9μm,更小更細膩,能直達下呼吸道。噪音低於50分貝,比我們說話聲音都小,孩子睡覺時都能霧化。
它十分小巧輕便,只有100g,也就是兩管護手霜的重量,還是充電式的,也不用被電源限制,攜帶使用都特別方便。拆洗更是簡單,堪稱「傻瓜」模式,完全不需要對著說明書跟看天書似的研究。
好了廢話不多說,大家有需要的話,就戳下方小程序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