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2025年整體研發能力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重點突破新能源...

2021-01-04 人民網汽車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吳曉琴)由東風汽車公司獨家冠名的《加油!向未來》第二季發布會於6月27在北京舉行。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在發布會上說,到2020年,東風汽車自主研發的綜合能力要達到國內領先,尤其在重點領域,包括新能源、智能網聯方面這些領域要實現大突破,到2025年整體研發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劉衛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東風一汽合作、東風乘用車發展、東風裕隆和鄭州日產項目等談了自己的看法。

今年2月份,東風汽車與一汽集團共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戰略合作正式籤署。主要涉及智能網聯、燃料電池、輕量化等共建前瞻性共性技術創新中心等方面。目前的進展狀況,正在與大專院校等其他社會機構開展合作。東風和一汽正在組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隊伍,選址將會在在北京的創新園區。

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

劉衛東表示,東風裕隆目前的現狀,與東風公司設想的目標差距很大,股東兩方就必然要考慮如何讓它煥發活力。東風公司給予東風裕隆的三點發展思路:首先進一步增資,增加東風裕隆的信心。其次改善效率,提高能力,採用職業經理人的創新模式,讓決策更高效。最後通過股東雙方共同努力,讓用戶喜歡東風裕隆這個品牌(納智捷),讓用戶喜歡產品。

劉衛東還談到了鄭州日產,他認為東風股份已經支撐不了鄭州日產的發展。鄭州日產脫離東風股份,上升為直接由東風有限管理,是東風有限的「孫公司」變成了「子公司」,這樣直接管理,能更好地支持鄭州日產的發展。

重塑商用車優勢 提升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

「十三五」時期,東風汽車公司的發展定位是:致力於成為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優質汽車產品和服務的卓越企業。這個定位是對「三個東風」願景在「十三五」期間的深化和具體化。現階段,東風汽車公司將不斷增強戰略定力,聚焦資源,推進四大戰略課題:一是重塑商用車領先優勢;二是提升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三是搶佔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領域制高點;四是突破改革創新瓶頸。

今年以來,國內汽車行業面臨的形勢越來越複雜,月度增幅自4月以來,連續呈現負增長。面對挑戰,東風汽車公司積極作為,1-5月累計銷售汽車153.9萬輛,位居行業第二,市場佔有率企穩回升,呈逐月上升態勢,從年初的13.2%上升到13.8%。尤為可喜的是,東風自主品牌銷量保持穩健增長,累計銷售汽車59.3萬輛,同比增長7.34%,高於行業自主品牌銷量增幅;東風新能源汽車銷量1.07萬輛,同比增長35.53%;東風中重卡累計銷售突破7萬輛,同比增長47%,超額完成半年任務目標,從3月開始連續3個月奪回中重卡市場冠軍。

未來自主研發能力要國內領先 大力發展節能汽車

東風汽車的戰略總目標是到2020年,自主研發的綜合能力要達到國內領先,尤其在重點領域,包括新能源、智能網聯方面這些領域要實現大突破,到2025年整體研發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尤其在一些未來的關鍵技術領域,要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領先的水平。

東風技術戰略是綠能戰略,包括綠色材料,綠色動力,綠色製造;智能戰略,圍繞汽車本身的智能網聯汽車,包括我們製造領域的智能製造。綠能方面我們要大力發展節能汽車,實現東風的低碳化,從乘用車油耗來看,目標2020年0.5升。

圍繞綠能、智能技術戰略,東風未來5-10年重點發展10大領域方向技術,包括動力總成、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為了實現上述的領域,東風在整個研發系統實施六大舉措,打造兩個核心,一個是乘用車和新能源,包括軍用車。在東風公司技術中心,還有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實現研發能力一流,市場對接一流,成果一流。要加大研發投入,除了要滿足國家要求之外,尤其要加強產品的開發,包括基礎技術研究和前端技術研究。構建在公司眾多研發體系下的研發協同能力,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

冠名《加油!向未來》第二季 響應國家關於科技創新的倡議

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在發布會上說,「東風汽車公司是中央直屬的國有企業,在引領科技創新、宣傳推廣科學知識等方面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今年,東風汽車公司再次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獨家冠名《加油!向未來》第二季,希望繼續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關於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的倡議,激發更多的人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崇尚科學。」

劉衛東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東風汽車並不是簡單的冠名《加油!向未來》第二季,而是節目的參與者。在第二期東風汽車安排了兩檔節目,講的汽車的爆炸原理,包括碰撞原理。另外一個是講加速度,人的加速度,汽車的加速度,飛機的加速度,這是一些科技原理。讓科技原理跟汽車技術能緊密相關,更好的喚起科技愛好者對汽車科技的認識。

《加油!向未來》第二季節目設計了更多展示我國科技實力的高精尖科技項目,跨越海陸空、人工智慧、量子、宇宙等多個宏觀微觀領域,這些實驗將更多地與生活聯繫起來,以期搭建起科學和生活的橋梁。 

(責編:吳曉琴、竇明)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未來15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
    雖然商用車的節能進展相對緩慢,但也有部分突破。新能源汽車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尤其是純電動汽車技術水平和產品競爭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相關技術提前實現百公裡5L油的目標;氫燃料電池汽車加快進入示範導入期。
  • 正式出爐,5年後突破新能源新車關鍵技術
    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而且規劃也明確了我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技術線路。《規劃》強調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中新社記者 劉育英  汽車行業進入百年未有的大變革時代。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經濟觀察)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中新社記者 劉育英汽車行業進入百年未有的大變革時代。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
  • 國辦:力爭經過15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充換電服務網絡便捷高效,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 國辦:力爭經過15年持續努力 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e公司訊,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充換電服務網絡便捷高效,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 一文看懂未來15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出爐
    新能源汽車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尤其是純電動汽車技術水平和產品競爭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相關技術提前實現百公裡5L油的目標;氫燃料電池汽車加快進入示範導入期。首先,汽車研發用的設計與模擬平臺軟體、車規級計算晶片等元器件短板尚未補齊;其次高品質電工鋼、非晶合金鐵芯等關鍵材料尚待突破;第三,基礎工藝尚有缺陷,影響技術創新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實施;第四,智能網聯汽車作業系統等關鍵部件對進口的依賴仍然嚴重,難以達到產業化水平。
  • 長安汽車將在2025年實現L4級自動化駕駛產品量產
    在9月22日上午舉行的重慶市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上,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葉沛介紹,到2025年,長安汽車將對解放雙手雙腳雙眼的L4級自動化駕駛產品實現量產,新能源汽車佔比要達到25%以上。
  • 從中國製造2025看中國未來30年技術之大勢
    到2025年,製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製造體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自主智慧財產權高端裝備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明顯下降,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解讀:如果說強基工程,重在基礎性研究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 每經網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2035年純電動車成為新車銷售主流今年10月份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規模佔比到20%左右,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2020年前11個月,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售110.9萬輛,同比增長3.9%。
  • 「科技最前沿」美國新能源汽車2025路線規劃新進展新突破
    當時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工業水平太低了,想提高工業水平要有基礎設施,科研人才,技術人才,核心設備等等一系列東西,最後才是用我高度工業化的產業鏈生產出先進的武器和敵人作戰。換到我們主題對於當前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各核心部件來講,我們和其它一些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及思想對於我們的產業的發展也是很有必要的。
  • 綠皮書:中國通信設備技術能力2025年將進入世界強國行列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最新完成的《中國製造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19)》披露,預計到2025年,中國在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技術與裝備、家用電器五個優先發展方向上,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技術創新的引導者。
  • 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落地:2025年佔新車銷量兩成 公共充電網絡定調...
    《規劃》指出,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新車銷量總量的20%左右。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稱,相較於此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設定了更為合理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並更多地將焦點放在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質量的突破上。
  • 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明確路徑:2025年佔新車銷量兩成 公共充電網絡...
    《規劃》指出,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新車銷量總量的20%左右。 《規劃》還特別提出了對核心技術攻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發展要求: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加強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
  • 合肥市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超過千億
    36氪獲悉,合肥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合肥市政府指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以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載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實現融合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超過千億
  • 豪森股份:多項技術國際首創,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生產線
    ,明確了發展規劃與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 張進華: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進入世界先進之列
    9月29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執行副理事長與秘書長張進華接受包括新浪汽車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經過20年發展,始終堅持「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特別是近5年,技術提升非常明顯,總體上,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水平已經進入了世界先進之列
  • 產業規劃發布 新能源汽車將迎哪些變革?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並從多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舉措。
  • 產業規劃發布,新能源汽車將迎哪些變革?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張辛欣)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並從多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舉措。風口之上,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哪些變革?
  • 未來十五年,新能源汽車將迎重大機遇?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要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