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人的聲音」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0-12-24 澎湃新聞

【民法典】「人的聲音」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0-12-22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oh my god 買它買它」

這句「魔性」的口頭禪,

已經成為知名

電商主播李佳琦的標誌之一。

近日,

李佳琦將其註冊為聲音商標,

更是引發熱議。

這一句看似普通的話,

有了李佳琦的

獨特嗓音和表達方式的「加持」,

尤為「洗腦」,

因而

也有了註冊商標的可能性。

但事實上,

除了註冊商標等方式外,

此前我國法律

並沒有「聲音權」受到

保護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以後,以李佳琦的聲音為例,無論他是否註冊了聲音商標,這句口頭禪若已跟他本人產生關聯,且有很明顯的聲音特徵,其聲音權就可以作為人身權受到保護,他人不可濫用。

相關法條

《民法典》中人格權的保護得到凸顯且獨立成編,「聲音保護」也被寫入。根據《民法典》第1023條相關規定:「對姓名等的許可使用,參照適用肖像許可使用的有關規定。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撰稿:孫媛鑫

原標題:《【民法典】「人的聲音」受法律的保護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共學民法典(四十五)!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一起學習民法典民法典婚姻、繼承、隱私、住房……民法典標註著每一個人一生的權利。如今,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正向14億中國人民翻啟書頁。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民法典將會在我國政治、經濟、法律等領域發揮核心性、基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在民法典的保障下,我國的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人民權利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必將獲得本質的提升。」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學習民法典!
  • 民法典施行後 弱勢群體將擁有更多「法律保護傘」
    每經特約評論員 魯子舜 再過幾天,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將開始施行。 這部長達1260條的法典,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健全和充實了民事權利種類,完善了民事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進一步規範了權利保護救濟機制。
  • 南京法官提醒:日常行蹤信息受法律保護
    2020-12-09 07:3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鄰居門口安裝攝像頭,是否侵犯他人隱私法官提醒:日常行蹤信息受法律保護編者按即日起,本報開設「以案釋法·走近民法典」欄目,梳理典型司法案例,與讀者共同感受民法典時代。 鄰居家門口裝了一個360度監控的攝像頭,侵犯自家隱私權嗎?近日,秦淮區人民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因為攝像頭引發的隱私權糾紛。 李民(化名)家住秦淮區某小區,去年,他家搬來了一位新鄰居劉英(化名),沒多久,鄰居家門口裝上了一個攝像頭。
  • 民法典視野下隱私權法律保護的邊界
    不同國家存在不同的法律直覺,關於隱私就一直存在視為自由還是人的尊嚴和榮譽兩大觀點。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之前,由於嚴格封建等級的存在,所謂隱私權其實僅僅是為維護貴族和較高社會地位人的名譽而存在的,是不折不扣的「名譽法」。正是基於此種特點,結合英國一貫「漸進式」法律改革的傳統,才會出現了依附於名譽等侵權的間接保護模式;才有德國以人格尊嚴為內涵的一般人格權直接保護模式。
  • 民法典總則編弘揚核心價值觀,保護未成年人
    區別於西方民法典的價值理念,我國民法典清晰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入到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價值內核之中。享受天倫之樂,卻不知孩子幾歲能打醬油?民法典總則編告訴你,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標準已經從10歲調整為8歲。總則編也明確規定了胎兒利益保護。
  • 「時事新聞」終成受法律保護的「作品」
    修改後的《著作權法》對「作品」的定義作出了與時俱進的修改,完善了網絡空間著作權保護等有關規定,同時大幅提高了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著作權法》已施行30周年,此次修改是30年來最大幅度修改。由於民法典未將「智慧財產權編」納入,意味著關於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智慧財產權保護,仍將由現行單行法予以規制。近年來,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發生變化,對相關法律及時進行修改十分必要。
  • 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十六條) 2.八周歲孩子可以「打醬油」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人格權編|「生物識別信息」受法律保護,個人信息處理規範仍需細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這一社會現象作出回應,人格權編中以專章形式專門明確了個人信息處理的規範及要求。對於個人信息的範圍,民法典以列舉的方式,將「生物識別信息」明確納入受法律保護的個人信息中,除此之外,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信息也被納入其中。
  • 民法典與網際網路時代個人信息保護
    論壇聚焦「民法典與網際網路時代個人信息保護」主題,圍繞「前沿·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立法述評」「規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刑法應對」「探索·檢察履職與個人信息綜合保護」三個分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一、民法典視野下的個人信息保護  圍繞個人信息的概念、性質與分類的探討是本次論壇的一大熱點。
  • 民法典為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奠定了法律基礎
    10月1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出席記者會,對公眾關注的個人信息保護等立法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臧鐵偉指出,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將進一步明確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應遵循的原則,完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保障個人在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各項權利,強化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明確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職責,並設置嚴格的法律責任。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84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
    相關閱讀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83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誰來承擔民事責任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82條)|民法典對緊急避險的民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81條)|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承擔民事責任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80條)|出現不可抗力,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79
  • 時事新聞將成受法律保護「作品」,這是種必要的糾偏
    修改後的著作權法對「作品」的定義作出了與時俱進的修改,完善了網絡空間著作權保護等有關規定,同時大幅提高了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  著作權法已施行30周年,此次修改是十年來首次,也是30年來最大幅度修改。由於民法典未將「智慧財產權編」納入,意味著關於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智慧財產權保護,仍將由現行單行法予以規制。
  • 哪些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個人信息被洩露怎麼辦?
    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專門規定了一章關於個人信息的。民法典明確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哪些屬於個人信息呢?民法典對於個人信息的定義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 法學家們如何看待「民法典時代...
    央廣網北京1月1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典不僅是我國條文數最多的一部法律,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77條)|營利法人不登記能成立嗎
    營利法人不登記能成立嗎?「營利法人經依法登記成立」中的「依法」指哪些法律、行政法規?我們一起去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三章「法人」第二節「營利法人」第七十七條的解析吧!相關閱讀民法典·條文解析(第76條)|什麼是營利法人?
  • 司法審判貫徹民法典權益保護原則應兼顧多元價值
    我國民法典第三條關於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的規定,是貫穿民法典的一條主線。民事主體的多元性與民事權益的多樣性,決定了在個案中發生權益衝突時,法院應兼顧多種價值考量,既要平等保護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也要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既要保護權利,也要保護合法利益。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79條)|營利法人可以不制定章程嗎
    營利法人包括哪幾類民法典·條文解析(第75條)|設立人從事的民事活動產生哪些法律後果民法典·條文解析(第74條)|法人可以設立分支機構嗎民法典·條文解析(第73條)|法人因破產而終止有哪些法定程序民法典·條文解析(第72條)|法人終止時間如何把握
  • 民法典微課堂丨民法典只能管2021年以後的事情嗎?看看最高法院司法...
    二、法律事實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的該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三款規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該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三、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更有利的該司法解釋第二條規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有規定,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更有利於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更有利於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更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除外。
  • 數字資產受法律保護嗎?
    最近比特幣暴跌一波之後繼續向著2萬美元靠近,幣圈市值邁入一個穩定上升的新臺階越來越多的人持有DGX等數字資產,那麼大家的數字資產是否受保護呢?咱們把一些老案例翻出來,就能證明大家的數字資產是受保護的一切還得從兩年前的一場入室搶劫比特幣的案子說起……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十六條)2.八周歲孩子可以「打醬油」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