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向華為要18億和解金,美夢成空,聯發科攬下1.2億枚晶片訂單

2020-08-07 癲文字

在通過各方勢力的層層打壓之後,華為手機的確是陷入了一個晶片的難題,而在此前也有消息傳出,高通將會與華為和解繼續為其提供高端晶片,只不過華為則需要向高通支付18億美元的和解金。

高通是美國的公司,這不用看就知道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18億美元也相當於好幾十億人民幣了,如果真的支付這和解金去和解了,那麼無非又等於華為向美國屈服,再一次被扼住了晶片的咽喉,就算是解決了一時的晶片困境,甚至以後的合作也能得到長久的發展,但是華為會願意這樣做嗎?

很顯然,華為的粉絲不願意看到,華為更不會這樣做。

高通向華為要18億和解金,美夢成空,聯發科攬下1.2億枚晶片訂單

畢竟美國對華為的各種打壓就是不想讓華為崛起,同時也是為了能夠給他的本土企業得到更大化的利益,而高通此舉也正是符合了老美打壓華為的目的,要知道晶片是一部手機的咽喉,高通想掌控的正是華為的咽喉部分。

但是這次美國和高通的如意算盤卻失算了,在高通還在翹著二郎腿坐等華為乖乖支付和解金的時候,華為已經選擇了另一個合作夥伴,聯發科。

而聯發科之所以能夠成為華為的合作夥伴在臺積電斷供之後,也是有所預兆了,雖然華為早期的低端手機用的也是聯發科的產品,但是要往高端發展不得不尋求更強大的晶片供應商,所以後來才會選擇了臺積電,又由於臺積電在蘋果和華為之間做出了選擇,徹底放棄華為,所以轉而繼續選擇聯發科。

華為是一家有民族脊梁的企業,自然不會屈服於外企的壓力而做出這些不合理的讓步。

什麼所謂的&34;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平等的合約。

高通向華為要18億和解金,美夢成空,聯發科攬下1.2億枚晶片訂單

聯發科雖然與臺積電的成立時間僅有10年之隔,但是在技術方面確實相差了不只10年,所以一直以來聯發科都是低端安卓手機晶片的主要供應商。無論是早期的小米還是華為,幾乎用的都是聯發科的晶片,在那個智慧型手機還是蘋果一家獨大的年代,使用聯發科晶片的手機也幾乎成為了&34;的代名詞。

所以這次華為選擇把1.2億枚的晶片訂單量全部給了聯發科也還著實讓人意外了一把,就連高通估計都是一臉茫然,表示沒想到。

要知道一部手機一顆晶片,這1.2億部手機幾乎是華為一年的全球銷量了,等於是把全部家當都壓在聯發科身上了。看著華為做出這樣的選擇,估計連當初放棄華為的臺積電也會默默在心裡酸了一把。

高通向華為要18億和解金,美夢成空,聯發科攬下1.2億枚晶片訂單

當然,雖然聯發科一直背負著&34;的代名詞,但是華為可也不敢亂開玩笑,如果聯發科真的不具備一點這方面的實力,華為還不如乾脆暫緩手機生產業務了。

我們來看一下聯發科最高工藝的晶片,天璣1000吧!既然選擇了合作,在技術上華為肯定也會拉著聯發科一把,更何況,華為旗下還有一個海思,在晶片的設計上也是具有很強的實力,目前兩家都是只能互相扶持共同打造出更好的晶片了。

有了華為的支持後,天璣這款1000也是號稱這是&34;,雖然聯發科跟其他大廠比起來還是有點距離,但是也是目前華為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了,更何況,聯發科也一直致力於在為我們的國產低端手機打造親民的晶片,也算是一直以來的合作夥伴了,起碼不會受限於美國。

高通向華為要18億和解金,美夢成空,聯發科攬下1.2億枚晶片訂單

&34;,也希望能夠儘快有一顆上面印著華為logo或者五顆星星的晶片儘快出現吧!華為目前要做的就是挺過這個坎,先&34;才能生存地更好,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原創文字,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支付高通18億美元和解金,聯發科攬下華為1.2億枚晶片訂單
    不久前科技圈傳來了一個重磅消息,華為跟高通正式和解,而華為需要付出18億美元的天價和解金,華為跟高通的關係也得到了緩和。不少人認為華為的退讓是為了解決晶片困境,方便後期跟高通合作。但是沒想到,這個消息才爆出沒多久,高通的風頭就被聯發科搶走了。華為跟聯發科正式宣布籤訂合作意向,而華為1.2億枚訂單的大單也全部交給了聯發科,想必高通也是滿腦子的問號!
  • 華為高通天價和解金背後,聯發科拿下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
    不久前科技圈傳來了一個重磅消息,華為跟高通正式和解,而華為需要付出18億美元的天價和解金,華為跟高通的關係也得到了緩和。不少人認為華為的退讓是為了解決晶片困境,方便後期跟高通合作。但是沒想到,這個消息才爆出沒多久,高通的風頭就被聯發科搶走了。華為跟聯發科正式宣布籤訂合作意向,而華為1.2億枚訂單的大單也全部交給了聯發科,想必高通也是滿腦子的問號!
  • 聯發科拿下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
    「麒麟」這顆火種突然熄滅,華為不得不向聯發科拋出橄欖枝!據爆料,華為與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與採購大單,且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如果以華為近兩年每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臺的數據來計算,那麼,聯發科所佔的訂單份額已經超過2/3,遠超高通。
  • 為緩晶片困境,華為和聯發科籤下1.2億枚晶片訂單,被迫拋棄麒麟
    為緩解晶片困境,華為和聯發科籤下1.2億枚晶片訂單,或被迫拋棄麒麟。近年來,因為自家海思半導體發展不錯的緣故,華為大部分手機晶片基本都源自海思系列,這也成為了它們產品在目前市場上的一大競爭力。而高通是海思的主要競爭對手,也是三家廠商中實力最強的,但它是標準的美國企業,為了能更好的規避風險,和聯發科合作是華為目前最可能的辦法之一,近日,半導體行業觀察員引臺媒報導,華為和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該訂單涉及總計超過1.2億顆晶片的交付,數量驚人。
  • 高通不舍80億訂單流失,請求取消華為禁令,華為還會向高通購買?
    在美國對華為的層層打壓下,斷了晶片後路的華為最終選擇了將1.2億枚晶片訂單全部交給聯發科。這個始料未及的結果令臺積電感到酸,同時也讓高通感到心疼,在不久前高通就曾要與華為和解,繼續合作只需支付18億美元&34;即可。
  • 聯發科表態,華為1.2億枚晶片訂單或打水漂,高通是「真愛」?
    自給自足已經無法持續,華為不得不擴大外購,於是華為選擇了跟聯發科合作,下單1.2億枚晶片。很顯然聯發科的態度就是會按章辦事,不可能為了華為破壞美國的規定,這也就表示華為1.2億枚的晶片訂單很可能就要打水漂了,華為依然沒有晶片可以使用,外購這條路也被封死了。
  • 華為向聯發科籤下1.2億顆晶片訂單,不再依賴臺積電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這還是華為被美國打壓的前提下,實現了銷售收入不降反增的好成績。前不久,華為與高通和解並籤訂了採購意向書,而近日臺媒又報導,華為又與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並下了巨額的採購大單。據悉,華為向聯發科採購的這筆巨額訂單,總量超過了1.2億顆晶片,數量非常驚人。如果按照華為每年手機出貨量為1.8億算,可以說聯發科攬下了三分之二的晶片訂單,剩下的三分之一可能來自高通,也可能是華為海思麒麟晶片的庫存。
  • 花18億和高通和解後,訂購聯發科1.2億張晶片,華為意欲何為?
    花18億和高通和解,轉身就訂購聯發科的1.2億張晶片,華為這是在做什麼?高通和華為和解的新聞引來一定的熱度,有一部分原因是高通在臺積電斷供華為的這個非常時期,高通表示願意和華為和解。還有一個原因是華為花費了18億美元的巨額,這一筆普通人可能一輩子都賺不到的巨額款項就只是用來和高通和解罷了,不少網友當時就表示替華為感到肉疼。沒想到,華為接下來的舉動更令人震驚。
  • 拿下1.2億顆晶片大單,高通「美夢」落空
    華為的晶片困局華為從今年初開始就遭遇了美國的全面晶片封鎖,美國升級了對華為的晶片禁令以後,基本上華為現在晶片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比如高通、臺積電、中芯國際等,都沒有辦法繼續為華為代工晶片了。眾所周知華為自研的麒麟晶片一直都是華為產品的「名片」,華為海思在晶片設計上是非常出色的,但是晶片代工還是需要依賴於這些半導體企業。
  • 1.2億枚晶片!華為向聯發科緊急下單!「晶片危機」或將解除
    在美國持續打壓下,華為成為「第二個中興」。由於美國對半導體出口規則的修改,導致華為自研晶片的量產,被徹底「掐喉」。這一禁令的發布,被外界看作不單單是針對華為,而是對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挑釁。由於受到美國技術的限制,中芯國際無法繼續為華為供貨,而一直力挺華為的臺積電,也將於今年9月徹底斷供華為。如今,華為晶片的未來仍充滿未知。根據媒體最新消息,與當初臺積電一樣,近日華為又向另一家晶片生產巨頭採購大量的晶片。這一行為,被外界認為是華為在為應對未來一到兩年的「晶片危機」做準備。
  • 聯發科向全球宣布:拿下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高通:那我呢?
    聯發科向全世界宣布:拿下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高通:那我呢?既然華為無法生產麒麟晶片,但是華為手機還得正常生產,於是聯發科從華為那裡爭取到了這筆大買賣。1.2億顆晶片的大訂單,足夠聯發科一夜暴富了。在此之前,華為一直與高通保持著合作關係,高通每年都能從華為這裡賺走一大筆錢,但是出了這個事之後,華為再選擇高通顯然是不可能了,所以聯發科反而成為了獲利者,這1.2億顆晶片的訂單相當於高通實實在在的損失。
  • 高通是心疼還是怕了,請求美國解除華為禁令,80億訂單流向競爭手
    在美國對華為的層層打壓下,斷了晶片後路的華為最終選擇了將1.2億枚晶片訂單全部交給聯發科。這個始料未及的結果令臺積電感到酸,同時也讓高通感到心疼,在不久前高通就曾要與華為和解,繼續合作只需支付18億美元"和解金"即可。
  • 1.2億顆晶片!華為向聯發科採購大量訂單,市值暴漲136億元!
    8月4日,"導體行業觀察"發文稱,據臺媒報導,華為與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以華為近兩內預估單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臺來計算,聯發科所分得到的市佔率超過三分之二,遠勝過高通。
  • 華為向高通支付18億「和解費」背後有何玄機?劇情大反轉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令人議論紛紛,高通宣布與華為籤署合作協議,華為向高通支付十八億美金的合作費用,該協議明確高通和華為將繼續合作多年>華為與高通的和解被編成了段子,高通在華為門口跪了三天三夜,華為瀟灑彈出18億美金,高通感激不盡。
  • 華為18億美元與高通和解:以後高端用驍龍,低端聯發科?
    首先是高通要求蘋果支付授權費,最後蘋果以支付45億美元專利授權費平息了雙方的專利糾紛,也繼續獲得了高通5G基帶的支持;在蘋果之後,高通又開始向華為索要專利授權費,儘管華為在5G時代也算是5G標準的核心廠商之一,但是由於高通擁有大量2G、3G以及4G的專利,同時在5G中擁有比華為更大的話語權,核心技術也要比華為更有優勢,所以在大面積普及5G之際,華為依然要向高通交納專利授權費。
  • 1.2億枚晶片大單!華為再次助力聯發科,重返高端晶片市場有望?
    之前魅族手機跟聯發科聯手,就希望聯發科的晶片可以衝向高端市場,但是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小米就開始在千元機上頻繁的使用聯發科的晶片而魅族搭載了聯發科晶片的手機在衝向高端手機市場的時候,也有些難堪,所以慢慢的聯發科的晶片就已經無緣高端市場了。
  • 高通拿了18億美元後,華為立刻跟聯發科籤約1.2億顆晶片
    如今華為與高通再次合作,高通在拿到了18億美元之後表示失算,華為立刻與聯發科籤約了1.2億顆晶片,讓高通意料不到。事情的起因是因為華為與高通達成了一項合約,根據合約要求,華為向高通支付了18億美金的專利費用。
  • 華為妥協了?華為交給高通18億和解金,這是準備認輸了嗎?
    那麼18億和解金是怎麼發生的呢?事情起源來自7月29日,高通公布第三季度財報後,宣布了與華為達成長期專利協議,高通將在今年9月份有一筆18億美元的和解金進帳。其實就相當於華為的補繳。在這個臨時專利費協議中,華為每個季度要向高通支付1.5億美元。顯然,這一次華為支付給高通18億美元,也只是補齊了此前與高通的專利欠款。
  • 華為向聯發科下1.2億顆晶片訂單,麒麟晶片或將成為絕唱?
    2020年已經過半,但是身為國內手機廠商巨頭的華為,依然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由於特殊原因,華為自家的麒麟晶片面臨著「難產」,不得不考慮未來的產品將何去何從。而近日,華為動作頻頻,先是與高通和解,又傳出了與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的消息。
  • 華為向高通支付18億美元和解金,是慘敗還是轉機?
    近日,高通正式宣布跟華為達成和解,而和解的條件就是華為向高通支付18億美元的和解金,從而華為才可以繼續使用高通的無線技術。在雙方達成和解之後,高通跟華為又重新籤訂了一份長期專利許可協議。早在2018年的時候高通就跟華為曾經籤訂過短期的專利費協議,具體內容就是華為每個帝都都需要向華為支付1.5億美元的專利費用。之後出現了小分歧所以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談判終於達成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