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過各方勢力的層層打壓之後,華為手機的確是陷入了一個晶片的難題,而在此前也有消息傳出,高通將會與華為和解繼續為其提供高端晶片,只不過華為則需要向高通支付18億美元的和解金。
高通是美國的公司,這不用看就知道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18億美元也相當於好幾十億人民幣了,如果真的支付這和解金去和解了,那麼無非又等於華為向美國屈服,再一次被扼住了晶片的咽喉,就算是解決了一時的晶片困境,甚至以後的合作也能得到長久的發展,但是華為會願意這樣做嗎?
很顯然,華為的粉絲不願意看到,華為更不會這樣做。
畢竟美國對華為的各種打壓就是不想讓華為崛起,同時也是為了能夠給他的本土企業得到更大化的利益,而高通此舉也正是符合了老美打壓華為的目的,要知道晶片是一部手機的咽喉,高通想掌控的正是華為的咽喉部分。
但是這次美國和高通的如意算盤卻失算了,在高通還在翹著二郎腿坐等華為乖乖支付和解金的時候,華為已經選擇了另一個合作夥伴,聯發科。
而聯發科之所以能夠成為華為的合作夥伴在臺積電斷供之後,也是有所預兆了,雖然華為早期的低端手機用的也是聯發科的產品,但是要往高端發展不得不尋求更強大的晶片供應商,所以後來才會選擇了臺積電,又由於臺積電在蘋果和華為之間做出了選擇,徹底放棄華為,所以轉而繼續選擇聯發科。
華為是一家有民族脊梁的企業,自然不會屈服於外企的壓力而做出這些不合理的讓步。
什麼所謂的&34;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平等的合約。
聯發科雖然與臺積電的成立時間僅有10年之隔,但是在技術方面確實相差了不只10年,所以一直以來聯發科都是低端安卓手機晶片的主要供應商。無論是早期的小米還是華為,幾乎用的都是聯發科的晶片,在那個智慧型手機還是蘋果一家獨大的年代,使用聯發科晶片的手機也幾乎成為了&34;的代名詞。
所以這次華為選擇把1.2億枚的晶片訂單量全部給了聯發科也還著實讓人意外了一把,就連高通估計都是一臉茫然,表示沒想到。
要知道一部手機一顆晶片,這1.2億部手機幾乎是華為一年的全球銷量了,等於是把全部家當都壓在聯發科身上了。看著華為做出這樣的選擇,估計連當初放棄華為的臺積電也會默默在心裡酸了一把。
當然,雖然聯發科一直背負著&34;的代名詞,但是華為可也不敢亂開玩笑,如果聯發科真的不具備一點這方面的實力,華為還不如乾脆暫緩手機生產業務了。
我們來看一下聯發科最高工藝的晶片,天璣1000吧!既然選擇了合作,在技術上華為肯定也會拉著聯發科一把,更何況,華為旗下還有一個海思,在晶片的設計上也是具有很強的實力,目前兩家都是只能互相扶持共同打造出更好的晶片了。
有了華為的支持後,天璣這款1000也是號稱這是&34;,雖然聯發科跟其他大廠比起來還是有點距離,但是也是目前華為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了,更何況,聯發科也一直致力於在為我們的國產低端手機打造親民的晶片,也算是一直以來的合作夥伴了,起碼不會受限於美國。
&34;,也希望能夠儘快有一顆上面印著華為logo或者五顆星星的晶片儘快出現吧!華為目前要做的就是挺過這個坎,先&34;才能生存地更好,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原創文字,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