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和華為一直是相愛相殺的狀態,之前華為自家的麒麟晶片沒有崛起的時候,一直用的是高通晶片,包括中端和高端的產品都是如此,華為也是高通最大的客戶之一。即使華為之後的高端手機開始清一色使用自家的麒麟晶片,但是低端4G產品還是有不少使用高通的晶片。不過隨著高通和華為的合作日益減少,兩家的專利糾紛也就出現了。
事實上從前兩年開始,高通就在授權問題開始對幾個大廠商發難。首先是高通要求蘋果支付授權費,最後蘋果以支付45億美元專利授權費平息了雙方的專利糾紛,也繼續獲得了高通5G基帶的支持;在蘋果之後,高通又開始向華為索要專利授權費,儘管華為在5G時代也算是5G標準的核心廠商之一,但是由於高通擁有大量2G、3G以及4G的專利,同時在5G中擁有比華為更大的話語權,核心技術也要比華為更有優勢,所以在大面積普及5G之際,華為依然要向高通交納專利授權費。
其實對於各大廠商而言,不是不願意向高通交納授權費,而是覺得高通的授權費用實在太高,國內早就有很多廠商對此不滿,但是由於自己不掌握話語權,也的確沒什麼辦法。從高通第三季度的財報來看,華為已經和高通解決了專利授權上的糾紛,華為付出了18億美元的代價與高通和解,並籤下了一份長期授權協議,這也意味著高通將成為華為一個長期固定的5G設備與手機的供應商,包括手機以及平板。
其實這次和解,解決的不但是華為和高通之間的專利授權問題,如果細思起來,這一協議等於是高通允許華為採用自己的技術和晶片,由於華為已經承認了麒麟高端晶片已經斷供,未來也不會再用麒麟高端晶片的新產品,所以華為的高端手機業務,基本就要靠高通來支持了。據悉高通正在美國國內展開遊說,主要觀點就是讓美國允許華為可以獲得其他公司的晶片,否則這會讓高通直接損失80億美元的收入。
作為一家美國公司,高通必須獲得許可證,才能提供晶片給華為,但是之前有報導說華為已經向聯發科下了1.2億顆晶片的訂單,佔華為全年採購量接近70%,這也意味著華為將全面使用聯發科晶片打造自己的產品。這對於高通是不利的,即使華為海外市場持續萎靡,但目前華為在國內以及全球市場的份額都排到了第一,如果華為全面倒向聯發科,很有可能會讓聯發科成為手機晶片行業的新霸主。而且考慮到聯發科的晶片極有性價比,在中低端晶片上性能明顯強於高通,受華為的影響,其他廠商很可能會減少高通晶片的使用率,在非旗艦手機上大量使用聯發科的晶片,這也是高通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對於高通而言,現在一邊和華為達成了授權協議,另一邊則要積極為華為站臺,幫助華為在自家麒麟晶片徹底無望之際,可以獲得美國公司的晶片,這樣才符合高通的利益。而對於華為而言,多一個晶片供應商,那麼自己的生存以及發展就更多一份把握,何況高通的高端晶片在安卓手機中還是有優勢的,這也有利於華為繼續打造自己的旗艦產品。
所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我們會看到未來華為的旗艦手機,比如Mate系列和P系列,會採用高通驍龍旗艦晶片,而在非旗艦產品上,則可能大量使用聯發科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