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群眾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既要用好「老辦法」,也要掌握「新辦法」,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在不久前召開的「2020網上群眾工作峰會」上,諸如北京市「接訴即辦」群眾訴求快速響應機制等多個案例,被納入「網上群眾工作與社會治理創新案例庫」。北京市實施「接訴即辦」工作機制近兩年來,不斷將新的時代內涵注入12345市民熱線這個老品牌,通過推動城市治理重心下移,有效解決了群眾家門口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這對黨員幹部的群眾工作本領、社會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貫徹落實這一要求,北京「接訴即辦」工作機制還需進一步探索深化。「接訴即辦」要一以貫之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聞風而動、快速響應。通過將各類熱線整合歸集到12345市民服務熱線,北京形成全市統一的群眾訴求受理平臺,實現各類諮詢、建議、舉報、投訴事項「一號通」;通過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三率」考評機制,更多黨員幹部「眼睛向下」「腳步向前」,形成了「圍著群眾轉」「沉到一線幹」的工作作風。當前,北京正努力推動「聞風而動,有一辦一」向「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延伸和深化。
「接訴即辦」是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和黨的群眾工作方法創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各地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運用網際網路這一有力載體,探索出諸多行之有效又各具特色的社會治理機制和群眾工作方法。比如,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創建了集在線諮詢、在線評估、在線調解、在線仲裁、在線訴訟五大功能模塊於一體的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江蘇省建立了「不見面審批服務體系」;貴州省創新全覆蓋、全聯通、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的「五全服務」……各地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手段推動治理理念、模式、手段和方法的創新,為提高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搭建平臺、提供空間、創造條件。
做好群眾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既要用好「老辦法」,也要掌握「新辦法」,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群眾需求什麼、期待什麼,社會治理就應該重點關注什麼。要了解群眾的需求和期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優良傳統和群眾工作的經驗總結。用好這個「老辦法」,當牢記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沉下心、低下頭、彎下腰、邁開步,深入到田間地頭、車間碼頭,問需、問計、問效於民。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群眾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獲取信息、表達訴求、提出建議、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治理,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也要掌握運用網際網路,學會收集網絡社情民意,了解網民所思所願,積極回應網民關切。
做好群眾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還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對基層社會治理來說,要讓群眾相信法治的力量,引導群眾以合法的形式表達訴求。領導幹部要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
(作者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