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口罩「封印」半張臉?百度人臉識別可快速「驗明正身」

2020-12-15 極客公園

當人與人最舒適的距離是「你離我遠點」時,AI正以一種溫暖的方式靠近你們,帶來特殊的安全感。如今,口罩就像外出必備的保護傘,在AI的加持下,它不再是「刷臉」通行的障礙物,能讓你在公司、校園、小區等場景中暢通無阻……

近日,沒有被口罩「蒙蔽雙眼」的百度AI將口罩檢測及戴口罩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百度公司園區的人臉閘機和AI測溫系統中,員工均可在佩戴口罩時刷臉識別身份,保障安全、高效復工。其實早在3月初,百度大腦已面向行業將口罩檢測及戴口罩人臉識別相關AI能力全部開放,覆蓋人臉識別和人體分析的全產品矩陣,同時提供公有雲 API、離線 SDK、私有化部署包等多樣化的產品形態,使開發者在線調用、移動端辦公、落地到門禁閘機等硬體設備中時,都可以輕鬆「複製」,拿來即用。

人臉閘機(GIF)

AI測溫系統(GIF)

科技,讓疫情肆虐的生活更有溫度。但是這看似輕鬆的刷臉動作,背後承載著極為複雜的AI算法。佩戴口罩時,遮擋了大部分的面部特徵,這在人臉識別領域是一個公認的難題。首先,人臉識別算法主要依據人臉面部特徵進行身份判定,佩戴口罩會使下巴、嘴部、鼻子等用於識別的臉部特徵大量丟失。其次,當前人臉識別算法使用的深度學習技術依賴海量的訓練數據,在短期內收集大量佩戴口罩照片,並進行人工標註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最後,人臉識別系統一般包含人臉檢測、跟蹤、活體檢測、識別等多個模塊,佩戴口罩對系統中每個模塊都是嚴峻考驗。

針對這三個方面的巨大挑戰,百度視覺算法團隊進行技術攻堅,成功解決了戴口罩人臉識別的難題。關於遮擋帶來的信息丟失問題,百度視覺算法團隊讓算法更加關注口罩遮擋外的部分,加強對眼部區域的特徵學習,將佩戴口罩、帽子等遮擋帶來的信息丟失降到最低。基於此,通過採用基於空間位置的注意力機制特徵學習,充分獲取戴口罩人臉的身份信息。

基於空間位置的注意力機制特徵學習

特徵可視化結果

對於缺乏戴口罩訓練數據的問題,可以通過人工生成的方式解決。百度算法團隊採用基於人臉關鍵點的三維圖像融合技術,以解決人臉姿態變化帶來的口罩形變和遮擋問題,同時生成更加自然、真實的照片,最終通過收集市面上各種顏色、大小和樣式的口罩圖片,與之前積累的未佩戴口罩人臉圖片進行融合,快速合成各種場景、海量真實的戴口罩訓練照片。此外,通過基於百度飛槳獨有的多機多卡大規模分類庫PLSC,可快速對數百萬ID的訓練數據進行訓練,並採用飛槳模型壓縮庫PaddleSlim進行模型搜索與壓縮,產出高性能的人臉識別模型,使用飛槳PaddleLite快速進行雲端和移動端部署。

合成口罩圖片

在人臉識別系統的各個環節,百度算法團隊針對戴口罩問題做出一系列的優化調整。比如檢測算法採用了百度最新的PyramidBox-lite檢測算法,並加入超過10萬張口罩人臉數據訓練,在準確率不變的情況下,召回率提升30%。口罩分類算法基於人臉關鍵點網絡抽取具有豐富面部語義信息的人臉特徵表示,並基於該特徵進行口罩遮擋判斷,並通過PaddleSlim進行模型壓縮,模型大小壓縮超過3倍。此外,早在2月13日,百度就在業內首個宣布開源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 該模型可以有效檢測密集人流區域中的所有人臉,並判斷其是否佩戴口罩,目前已通過飛槳 PaddleHub 對外開源。

除了百度公司園區,百度「口罩佩戴檢測模型」和「戴口罩時的人臉識別算法」等,正在全力支持合作夥伴和開發者相關抗疫項目的開發和落地。科升智能通過百度大腦對城中村門禁系統進行改造,租戶利用前期入住時登記好的人臉可開鎖進門,同時該人臉資料庫與公安大數據後臺對接,對可疑人員及網上追逃人員進行預警。十牛科技將百度大腦發布的口罩檢測與戴口罩人臉識別技術,更新至校園安全管理系統中,為學生復學做好萬全準備。學生均可在佩戴口罩時刷臉考勤;通過戴口罩人臉識別技術,還可監測陌生人員和危險人員進入校園情況……

此外,賽藍科技、智薈物聯、海帆數據等100餘家企業也正在試用百度提供的口罩識別相關技術和模型,涉及零售線下門店無感刷臉購物、智慧社區刷臉門禁、企業員工刷臉考勤等場景。

2019年9月,在深圳召開的百度大腦人臉識別新產品及夥伴計劃發布會上,百度大腦宣布人臉識別公有雲服務日均調用量超過1億,居業界第一,已具備豐富、完整的人臉產品矩陣,有超過1000+合作夥伴,落地超過10萬個項目。可見無論技術能力還是落地應用,百度大腦都展示出了強勁的實力。

百度在視覺領域的領先優勢,不僅在疫情期間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也為CVPR 2020貢獻了22篇相關領域的論文成果。在收錄的論文中,可應用於口罩識別的人臉檢測算法HAMBox引起了許多頂尖學者的關注。百度在國際頂會中打下的這一記「重拳」,再次展示了中國AI驚人成長速度,及其不可忽視的創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還在各大城市推出線下廣告,包括深圳羅湖萬象城、北京王府井和成都春熙路等,通過大屏海報的形式提醒廣大市民在疫情佩戴口罩的重要性,同時以溫暖的句子為奮戰在一線的英雄們加油打氣。口罩可以阻隔病毒,但它卻不會遮住人們本來的樣貌,更無法阻擋「AI」。

目前,百度戴口罩識別相關基礎能力已經通過飛槳對外開源,進一步滿足開發者不同層次、不同需求場景的快速接入。在疫情中始終與時間賽跑的百度,還將持續輸出AI技術能力,守護前線戰鬥人員、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以AI之力點亮人們的美好未來!

來源:中華網科技

相關焦點

  • 疫情加速百度人臉識別變革:戴口罩也能準確識別,迅速上線
    傳統的人臉識別算法,已經無法hold住這種大面積遮擋情況,主要難點有三:一張口罩「封印」半張臉,直接丟失大量臉部特徵;短期內無法收集大量戴口罩人臉圖像,算法訓練難度大;這樣處理後,不僅解決了人臉姿態變化帶來的口罩形變和遮擋問題,還生成了更加自然、真實的照片。通過收集市面上各種顏色、大小和樣式的口罩圖片,與之前積累的未佩戴口罩人臉圖片進行融合,快速合成了各種場景、海量真實的戴口罩訓練照片。最後一座大山,人臉識別系統各模塊(環節)之間的問題。
  • 百度人臉識別技術又進階啦!佩戴口罩也能「刷臉識人」
    百度算法團隊採用基於人臉關鍵點的三維圖像融合技術,以解決人臉姿態變化帶來的口罩形變和遮擋問題,同時生成更加自然、真實的照片,最終通過收集市面上各種顏色、大小和樣式的口罩圖片,與之前積累的未佩戴口罩人臉圖片進行融合,快速合成各種場景、海量真實的戴口罩訓練照片。
  • 百度大腦開放戴口罩人臉識別AI能力 不摘口罩刷臉通行保障復工
    疫情期間,當戴口罩成為全民出行的「剛需」時,公共場合下快速智能檢測,所有人是否都正確地佩戴了口罩便也成了當下急需的智能技術。早在2月13日,百度就在業內首個宣布開源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 該模型可以有效檢測密集人流區域中的所有人臉,並判斷其是否佩戴口罩,目前已通過飛槳PaddleHub對外開源。
  • 戴口罩人臉照片2毛一張暗中交易!人臉識別安全如何保障?
    戴口罩人臉照片2毛一張暗中交易!人臉識別安全如何保障?但與此同時,一些用於打卡考勤或在社交平臺發布的戴口罩的面部照片,正在被偷偷搜集並在網上進行兜售。 日前有媒體爆料,有賣家聲稱其手中有幾十萬張戴著口罩的人臉照片,2毛錢一張,十萬張以上有優惠!這些照片來源,「一半是從網絡上爬(蟲)的,一半來自於現實世界。」對於來自於現實世界的照片,該賣家表示「就是打卡獲取保存下來的,而且都是年後(拍)的,時間很新,你肯定在網上找不到。」
  • 卡通人臉識別上線,高識別度,半張臉都不放過,B站某UP要失業了
    近期,在網上公布了一則消息,一公司發明了一個卡通人臉識別的軟體,軟體十分的給力,能夠將卡通人臉進行識別,幫助二次元的小夥伴們識別想要了解到的人物,而且其超高的識別度,連半張臉都不會放過,能很快地給你識別出來。在看到如此強大的功能後,網友們紛紛吐槽,B站的涼風要失業了。
  • 人臉識別碰壁,百度如何「破圈」?
    人臉識別技術之所有在國內普及速度如此之快,是因為其後有大批網際網路公司在推動。BAT在此之前其實都有相關專利在手,疫情期間,也可見騰訊優圖推出的「口罩佩戴識別專用AI」、商湯科技公布的「讀取眼部、嘴部和鼻部周圍240個面部特徵點的人臉識別算法」,以及百度視覺團隊推出的「戴口罩人臉識別算法」。
  • 戴口罩也能人臉識別?百度AI放大招!兩年前這項技術曾獲世界大獎
    戴口罩也能人臉識別?在這場肺炎抗疫戰中,AI人工智慧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昨天,百度正式宣布免費開源業內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通過這一技術,廣大科技公司廠商可以快速檢測出在人流密集區域攜帶和未攜帶口罩的所有人臉,並判斷其是否佩戴口罩。此舉意義重大。從疫情爆發以來,儘管各地防範措施的宣傳已經做得十分不錯,卻依然有不少心存僥倖的人員未佩戴口罩出行,這對公眾安全隱患會造成極大的威脅。
  • AI戰「疫」:百度開源業界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
    2 月 13 日,百度飛槳宣布開源業界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基於此模型,可以在公共場景檢測大量的人臉同時,把佩戴口罩和未佩戴口罩的人臉標註出來,快速識別各類場景中不重視、不注意防護病毒,甚至存在僥倖心理的人,減少公眾場合下的安全隱患。同時構建更多的防疫公益應用。
  • 遮住半張臉也能被毫秒級快速識別
    而生物識別技術可讓金融業變得更「智慧」,能快速精準「揪」出這些惡意行為。由重慶中科雲從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郵電大學等5家單位共同研發的「智慧金融集成生物識別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了2018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百度人臉識別搜索是怎麼實現的?
    與之前的區別在於,如果用戶給出一張圖片,百度識圖會判斷裡面是否出現人臉,如果有,百度識圖在相似圖片搜索之外,同時會全網尋找出現過的類似人像。新增加的技術簡而言之,首先是人臉檢測並提取出特徵表達,隨後再據此進行資料庫對比,最後按照相似度排序返回結果。其實,人臉檢測並不是新技術,相關研究已有三十年歷史,然而直到去年底,百度才決定推動這一技術付諸實施。
  • 百度大腦開放平臺推出「度目」 加速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普及
    從技術到硬體,從場景到應用,「軟硬一體化」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4月16日,百度大腦開放日人臉識別硬體新品線上發布會如期舉行。會上,百度大腦開放平臺全新發布「度目」視覺硬體系列4款產品:人臉應用套件、AI鏡頭模組、視頻分析盒子、人臉抓拍機。
  • 百度大腦人臉識別硬體新品線上發布會召開 「度目」系列亮相
    4月16日,百度大腦開放日人臉識別硬體新品線上發布會如期舉行。會上,百度大腦開放平臺全新發布「度目」視覺硬體系列4款產品:人臉應用套件、AI鏡頭模組、視頻分析盒子、人臉抓拍機。高靈活度、高易用性、高性價比的產品優勢,展示出百度大腦開放平臺自研硬體產品的實力,以及不斷降低AI應用落地門檻的決心,惠及更多企業開發者。
  • 人臉識別技術究竟是如何精準「找到」你?
    在這個「看臉的世界」,人臉識別已經大範圍出現在我們的周圍。那麼連我們都分不清的網紅臉、雙胞胎,人臉識別技術究竟是如何精準識別的呢?首先,怎麼識別?後端解析應用平臺收到前端採集的人臉圖像後,會進行相關數據的匯聚、處理、存儲、應用、管理與共享。最終,人臉識別系統可根據用戶的應用需要,支持實時人臉抓拍、檢索等功能,還可提供黑名單庫與抓拍圖片的實時比對信息,為快速高效查到可疑目標提供服務。
  • 最先進的人臉識別算法:在口罩面前也不靈了
    本周一,美國標準化與技術研究所(NIST)公布最新發現,即便是最先進的人臉識別算法,面對戴口罩的被識別對象,會有至少5%的失敗率,遠超可被接受的0.3%失效率。人臉識別算法依賴於獲取儘可能多的數據點位,而佩戴口罩後,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被帶走。
  • 2020百度沸點十大科技熱詞出爐:口罩人臉識別、虛擬人、無人計程車...
    縱覽百度沸點2020十大科技熱詞,口罩人臉識別、量子計算、虛擬人、腦機接口、無人計程車、工業物聯網、雲伺服器、產業智能化、人工神經網絡、智能紅綠燈紛紛上榜,成為2020年網民最關注的「國民科技」。在過去的一年中,口罩成為了人們出行的必備物品,應運而生的「口罩人臉識別」技術讓人們避免了摘下口罩的風險。百度沸點科技熱詞榜單顯示,「口罩人臉識別」成為了今年頭號科技熱詞。結合去年高居科技熱詞榜首的「AI」來看,這進一步說明了用戶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持續關注的高漲熱情。
  • 戴口罩為何也能人臉識別
    通訊員 屈嘯在人來人往的珠海拱北海關,監控視頻的畫面顯示,不管是戴口罩還是沒有戴口罩,都不影響系統對每一張人臉進行精準識別。眾所周知,人臉識別依賴臉部的多個特徵點,戴口罩會遮蓋住大部分特徵,導致識別率降低。
  • 百度人臉識別初體驗
    1.首先註冊一個百度雲帳號。註冊完成後按照提示進行實名認證。2.創建應用(我們需要得到API Key和Secret Key)登錄後進入控制臺-->人臉識別接著創建應用3.創建人臉庫(這裡要體驗的是判斷一張人臉是否在人臉庫中的功能。
  • 疫情防控戴口罩,人臉識別還有效?
    但在現階段全民戴口罩的出行倡議下,人臉識別能否還能夠發揮效用?   特別是在機場、火車站、社區園區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戴上口罩無法進行人臉驗證,摘下口罩進行驗證又面臨交叉感染風險。   這也使得戴口罩下的人臉識別成為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
  • 數聚能源搭載百度人臉識別技術:「刷臉」辦業務,效率提升90%
    面對智能設備終端所需的高效、精準且方便落地,還要能夠本地化部署的、可快速完成「人臉識別」的技術該如何落實呢?經過對市面上人臉算法與能力的考察,數聚能源很快找到了本身與南方電網在「智能化」升級上有著多項合作的百度大腦。
  • 當人臉識別遭遇口罩,虹膜識別的機會來了
    當人臉識別遭遇口罩,虹膜識別的機會來了專家指出虹膜識別標準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臉識別(Face ID)技術遭遇尷尬,因為一旦用戶戴上口罩近日,有消息表示蘋果公司iOS系統的更新版將推出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戴口罩也可使用Face ID」。對此,國內有科技廠商也表示,虹膜識別可作為替代方案,實現戴著口罩能解鎖手機。比人臉和指紋更難偽造戴口罩進行人臉識別解鎖手機,技術上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