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

2021-01-08 中國證券網


  近日,在江蘇泗洪一紡織企業生產車間,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 新華社 圖

  ⊙王喬琪 ○編輯 全澤源

  剛迎來復工的紡織外貿企業,又開始經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隨著海外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表示,其海外訂單持續銳減,有的企業甚至全部訂單被取消。

  海關總署公布的2020年1月至2月紡織品服裝對外貿易數據顯示,受到春節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疊加影響,我國前兩月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下降,且幅度大於整體貨物出口金額降幅。

  面對以上情況,一些紡織企業在「疫」中求變,提前布局。也有專家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階段性提高紡織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稅率,幫助企業穩定出口。

  出口訂單消失

  繼愛馬仕和古馳之後,法國奢侈品牌香奈兒也決定在短期內暫停生產,將在接下來兩周內關閉其位於法國、瑞士和義大利的工廠。

  該公司發布聲明稱:「香奈兒根據政府指示,決定關閉其在法國、義大利和瑞士(制表業)的全部生產基地,以及高級時裝、成衣、高級珠寶和珠寶首飾的生產。」

  據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法國開雲集團旗下的奢侈品牌已經關閉了在義大利的6個生產工廠。愛馬仕也宣布,關閉位於法國的42家生產基地至3月30日,另有多家品牌紛紛取消了2021早春度假秀。

  受國外市場波及,國內不少紡織外貿企業開始出現訂單取消、生產停滯等情況。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中國輕紡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儘管已重新開市半月有餘,但生意卻遠不如預期。

  「我們的外貿訂單全部被取消了。」3月24日,紹興柯橋納旭紡織品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上證報,公司產品主要出口美國、義大利、英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在隨著歐洲疫情持續發酵,很多訂單已經被取消,相關生產只好暫停。

  當地另外一家服裝外貿企業工作人員則表示,3月份左右是夏季交貨高峰期,由於疫情影響,開工時間晚了20天,工廠出現訂單延遲。「成本上升了,還要支付訂單違約金,現在工廠現金流吃緊,加上來自韓國的訂單被取消,我們正面臨生死考驗。」

  類似撤單的情況不少。湖州市一家紡織企業的負責人介紹,公司外貿佔比達到90%,參加展會是拓市場最重要的途徑之一,但今年上半年原本參加的20多個境外展會,都因疫情影響取消了行程。往年這個時候企業訂單早已排到6月、7月了,可今年4月以後的訂單還沒有著落。

  3月19日,商務部召開網上例行新聞發布會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現蔓延之勢,一些國家生產、消費等領域受到衝擊,貿易活動減少,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外貿企業可能將遇到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

  紡企求變自救

  面對困境,一些紡企開始轉變思路,提前布局。

  2月3日,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全面復產復工。作為出口業務佔比超七成的紡織服裝企業,該公司積累了美國、歐盟、南美等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商和零售商客戶。相較一些中小紡企,該公司的應對更為積極自信。

  近日,該公司工作人員向上證報介紹,雖然目前還未接到訂單取消的通知,但國外訂單出現了小範圍的暫緩。「疫情肯定對訂單量有所影響,我們會根據消費結構的變化,開發更多的產品,提供特有的優質服務,滿足各種需求,留住客戶。」

  四川一家主攻東南亞和非洲市場的紡織品進出口公司的負責人告訴上證報,疫情在東南亞等國家的波及程度不及歐美地區,公司在復工復產之餘,持續在穩定東南亞市場份額、線上維繫老客戶上下功夫。

  「接下來會考慮內部調整進出口比例。」河南新鄉一位棉紡生產出口廠商也透露,預計今年一季度公司訂單量比去年縮減約三成,短期內公司會考慮將外貿銷售重心轉移至國內或者是疫情較輕的地區,開拓新的海外市場。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白明認為,除了要將穩外貿的發力點更多落實在客戶渠道的維護與拓展上,必要時也需要以退為進,結合消費升級,積極拓展國內市場。通過深耕國內市場,可以讓國內企業特別是一些輕紡企業在外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留得青山在」。

  面對國際展會紛紛延期或取消,浙江、甘肅等地則通過布局「線上展會」幫助外貿企業拓市場。

  日前,浙江省貿促會組織企業參加由「智能雲展(CALSEE)」系統提供服務的一批國際性展會線上觀展,參展商能在任何地點通過網絡與展會現場的客商進行溝通洽談,得到客商的需求信息,解決拿不到知名展會企業攤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無法親臨展會等問題。

  甘肅省貿促會則依託現有相關數字外貿平臺,為甘肅省外貿企業提供「網展貿(體驗版)」服務平臺,開展「線上展覽」活動,以此實現在家做外貿、在家找客商、在家拓市場。

  扶持政策頻出

  多項扶持外貿企業的政策也在陸續落地。

  3月19日,商務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用好內外貿專項資金支持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充分發揮中央財政內外貿資金效益,全力支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加大支持促進國內消費,釋放各地商務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

  紹興市柯橋區也出臺了一系列新政,對企業的參展補貼範圍從重點展會擴展到所有境外展會,鼓勵企業積極向疫情較輕地區市場突破;實施出口信用保險政府聯保政策,免去高風險時期企業下單的後顧之憂;加快外貿企業政策兌現,化解企業遇到的現金流問題。

  「這次疫情也無形中改變著社會理念和人們的生活規則,改變著社會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繼而也改變著產業生態和行業結構。」東華大學紡織行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研究員王華認為,隨著消費者對生命和健康認知的提升,衛生防護消費的習慣將成為新的時尚,各種防護用、消毒衛生用等紡織品將層出不窮,滿足消費者新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有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帶來的考驗是紡織外貿企業主動做大做強的源動力,紡織企業應藉此機會,通過技術創新、轉型升級,在「疫情戰」中佔據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紡織訂單回流中國 外貿企業忐忑
    繼口罩出口熱之後,近期,印度紡織訂單回流中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一家服裝外貿公司的困境:訂單銳減兩月後 出路何在?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訂單銳減兩月後 一家服裝外貿公司的困境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也沒什麼出路」,被問到接下來企業的發展方向時,這句話沈遠重複了3遍。在浙江紹興做了四年多服飾外貿的沈遠,從未想過公司會面臨這樣的局面。在四年時間裡,他把企業做到了年銷售額幾百萬美元,企業規模行業中等偏下,產品主要出口歐洲、美國與南非。
  • 外貿紡織企業樣本:海外訂單流失,開源節流活下去才是出路
    對於以海外需求為主的外貿企業來說,壓力徒增。3月24日,江蘇精誠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凌炎接受記者採訪表示,當前企業訂單不足是很大的問題。對於企業來說,瘦身是唯一的辦法,開源節流活下去才是出路。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對於外向型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來說,外貿依存度較高,而以海外需求為主的外貿企業壓力徒增。這又以紡織產業為典型,因為紡織品是外貿總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一直是江浙地區出口的優勢產品。從諸多企業的應對看,可謂剛解決完人員到位問題,又遭遇海外訂單下降。
  • 外貿訂單恢復依舊緩慢,紡織企業:還得再撐兩個月!
    外貿訂單恢復依舊緩慢,紡織企業:還得再撐兩個月!說起今年的外貿,大多數紡織人只能搖頭,從近期的近期的海關數據來看,前面幾個月的紡織品出口與往年同期相比呈現出斷崖式的下跌。
  • 佛山名洲紡織:外貿企業「轉」出新機遇
    11月13日,走進佛山市名洲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洲紡織」)的染色二車間,整齊排列的多臺染色機正高速運轉,幾名工人通過智能操作板操控設備。很快,這批產出的面料將運往位於廣州的服飾加工廠。名洲紡織所處的紡織業,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外貿萎縮最顯著的產業鏈之一。今年來,名洲紡織佔了七成份額的出口訂單一度停擺。
  • 大量外貿訂單湧入,紡織電子等工廠紛紛爆單
    近期,不少紡織外貿工廠出現爆單情況,甚至有些工廠訂單已經排到明年5月。其實,進入9月就是傳統外貿的旺季,加上印度疫情導致印度大量紡織廠停產,訂單的轉移成為工廠爆單的一大因素。紡織市場的突然爆發,似乎整個外貿行業都被「點燃」了。 數碼電子產品同步爆發,新訂單紛沓而來 儘管全球疫情突襲,但海外市場依然需求高漲,特別是隨之而來的感恩節、聖誕節等促使外貿訂單上漲,整個外貿市場正在緩慢走向正軌,不僅紡織訂單大爆發,數碼電子產品訂單也在持續高漲。
  • 「兩手硬 兩戰贏」:外貿訂單銳減 舟山水產企業積極轉型拓市場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4月11日訊 水產品外貿出口是舟山一大優勢產業,但今年以來,受海外疫情持續影響,不少水產外貿企業正遭遇訂單銳減、庫存積壓等難題。疫情考驗下,當地政府攜手企業,通過調整產品、切換市場,增強抵禦風浪的能力。走進榮舟海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倉庫,工人們正忙著挑揀合適的金槍魚切片分裝。
  • 外貿受阻下的蝴蝶效應:一家公司訂單銳減,數百家手工農戶無工開
    事實上,在國際疫情的影響下,整個國內的紡織服裝產業鏈任何環節都無法「獨善其身」,哪怕是不直接涉及外貿業務的公司和個人。「國內服裝企業國外訂單延遲發貨和取消訂單,導致他們採購的飾品配件減少了,也影響到了我們。」饒飛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燕妃飾品主要從事服裝業輔料飾品配件的銷售,主要承接的是國內廠家的訂單,但收入依然在3月大降了50%以上。
  • 紹興紡織外貿經理:查爾斯王子確診後 談好的英國客戶直接取消訂單
    在溫州,一位外貿鞋企老闆為了補充現金流,把杭州房子賣了,估摸著可以撐半年以上;在紹興,一位紡織企業國際貿易部經理說,和英國客戶一再確認無誤的訂單,在查爾斯王子被查出新冠肺炎陽性之後,訂單沒了;上海一家不鏽鋼公司外貿員說同事之間有了一個新的笑話:疫情發生前,要考慮客戶的信用問題,但疫情發生後,發貨後客戶公司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
  • 「外貿貸」助力三明企業保訂單
    12 月1 5 日,在 永安市尼葛林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福建新越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的生產線正在為完成一批外貿出口訂單緊張地忙碌著。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卻讓這家公司面臨了不少挑戰。疫情期間,訂單數量銳減使得企業收入大幅度減少。
  • 「訂單排到明年5月!」東莞外貿回暖明顯,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東莞外貿回暖態勢明顯。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今年以來,我國電子、紡織、醫療等領域的出口保持高速增長。加上國外聖誕節等出口旺季需求的疊加,日用消費類產品的需求超出預期。
  • 服裝外貿訂單暴漲卻賺不到錢,怎麼回事?
    上半年,部分企業因經營困難大面積遣散員工,如今員工回不來,訂單自是不敢接,即便加大力度加緊招工,依然難以確保規定時間內完成訂單。」 「訂單多到不敢接」的境況導致諸多外貿企業非常被動。上海意唯昕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嘉平頗感無奈道,由於生產商報價變更頻繁,而外貿企業對成品售價普遍偏低,利潤不高的出口訂單被迫採取放棄策略。
  • 領頭羊訂單預增20% 三水外貿在堅守與求變中突圍
    多年堅持大手筆投入研發,星星製冷摘下國內商用製冷行業又一個第一,自主品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再度提升,疫情期間在歐美銷售平穩;每年3月參加的專業展會延期,德銳家具及時調整商品推介方式,消除海外客戶對企業按期交付能力的疑慮,提前搶回了一批出口訂單。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三水外貿企業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均帶來挑戰,但疫情沒有阻止企業復工復產的腳步。
  • 紡織大講堂 | 紡織外貿流程課:信用證的講解
    紡織大講堂 | 紡織外貿流程課:信用證的講解 2020-09-03 11:38:07 來源:全球紡織網 昨天下午,全球紡織網大講堂特邀外貿高級講師宋孟秦先生做客本網直播間
  • 紡織工廠苦盼等來了外貿訂單,供應鏈卻跟不上?老闆直呼太難了!
    ▋訂單擠不進工廠單鳳梅是浙江桐星紡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掌門人,過去其工廠一年生產的5000噸面料中的60%由歐美企業指定採購,再通過其他工廠加工成沙發或其他產品運往歐美國家。2020年上半年,這一比例降低至30%。「最近這類間接出口的訂單又動起來了。」單鳳梅說。
  • 訂單不能按時交付!疫情當前,外貿企業當如何應對?
    但今年這場突發的疫情的確給出海跨境圈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無論是外貿工廠、企業,跨境賣家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憑藉著強大的供應鏈優和產能優勢,以及近年來日益攀升的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還有貨代物流的高效運轉穩居第一大出口大國,無論是2B的傳統外貿還是2C的跨境電商,層出不窮的新品和穩定的貨源供應讓中國的外貿企業,跨境賣家在產品方面很少需要擔憂。
  • 外貿訂單消失後:每天700家企業轉內貿,含ZARA代工廠
    「我們年產量是1000萬件,今年海外訂單取消的就有700萬件。」曾為國際服裝快銷品牌Zara代工生產針織衫的廣東省東莞市普萊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說道。
  • 訂單被砍、航班取消、碼頭關閉……中國外貿企業遭遇「疫情全球化...
    3月24日,東莞茶山人社分局發布通告,稱受國內外疫情影響,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的外貿訂單取消,導致公司業務量驟減,資金鍊斷裂,無法維持正常經營、宣布結業。  此前,由於美國重要客戶取消訂單,東莞著名的成表廠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簡稱「精度表業」)在3月21日曾發布公告稱,公司面臨隨時關停風險,主動勸退員工另謀高就,並全廠放假至少3個月。
  • 外貿人的「難生意」:賣房撐現金流王子確診後英國客戶直接取消訂單
    並且我相信,能渡過難關的企業,一定可以迎來春暖花開。紹興紡織外貿經理:查爾斯王子確診後,談得好好的英國客戶直接取消了訂單紹興市柯橋區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柯橋有4656家外貿企業,其中89.3%主營紡織面料產品,年產值50萬美元以下有2000家。
  • 貨櫃一箱難求 訂單激增的外貿企業遭遇海運「卡脖子」
    沒錯,貨櫃「一箱難求」的現象,正讓寧波眾多外貿企業頗為煩惱。「現在確實是空箱難求。從9月份開始,到現在越來越嚴重了。」寧波市交通運輸協會集卡分會會長周海東告訴記者,由於疫情影響,大量的貨櫃滯留在國外港口,有的甚至在船上無法卸貨,導致從中國出去的箱子,大約每3個箱子只能回來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