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火葬(組圖)

2021-01-05 手機鳳凰網

▲昨天在地震中遇難者的遺體被集體火化。僧人們集體念經超度亡靈,家屬們手執佛珠默默祈禱。

昨天,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地震災區近千名遇難者的遺體在寺院安放三天後集體火葬,千名家屬趕到現場含淚送別親人,數百位僧侶在活佛帶領下為亡靈誦經超度,給逝者以尊嚴,給生者以安慰。玉樹藏區著名寺院結古寺大講經臺上,僧人們仍在一邊協助救災官兵整理辨認往生人屍體,一面誦經超度亡靈。臺下,有逝者親屬斷斷續續的悲聲傳來。每一個協助運放遺體的人,無論僧俗,不分來處,都在真誠地為往生者祈禱,悼念。結古寺佛學院的索南說,未來幾天可能會有更多的遇難者遺體被找到,寺院將在集中停放和超度後,選擇日期再度舉行火葬。溫總理在地震災區一線視察時提議現場所有人:「讓我們向地震中遇難的親人哀悼」,當扎西大通天葬臺方向飄來親人的骨灰夾雜著冷雪……這一刻,我們都是玉樹人,我們可以放聲悲泣!

▲在醫療救助點,學生志願者幫助災民書寫生還者信息,以便尋找親人。

▲結古寺大講經臺上,一位往生者手中緊攥著一條哈達。

黃鐮鋒

相關焦點

  • 玉樹地震首批近千名遇難者遺體火葬 眾僧超度(圖)
    眾多僧侶為逝者祈禱4月16日,青海玉樹震區僧侶們在廢墟邊為地震遇難者按藏族習俗進行超度佛教在線玉樹訊 2010年4月17日,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地震災區近千名遇難者的遺體在寺院安放3天後集體火葬,上千名家屬來到現場含淚送別親人,數百位僧侶在活佛帶領下為亡靈誦經超度,給逝者以尊嚴,給生者以安慰。
  • 記者實拍地震後重建新玉樹:火葬坑草木繁盛生死無界
    2014年9月10日,玉樹午後,陰雨和陽光交錯,時而陰冷,時而燥熱。城西山坡上,結古寺的兩位僧人甘秋多傑和昂江錯守在那裡,在板房裡點酥油燈、燃松柏香、播放超度亡靈的經文。旁邊不遠處,三條深溝裡長滿荒草,扭曲的螺紋鋼上,幾隻小麻雀嘰嘰喳喳的叫著。四年前,這裡是一千多地震遇難者集體火葬的地方。
  • 玉樹地震死亡人數統計是可靠的科學的
    4月26日上午,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請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青海省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副總指揮張光榮先生等向大家介紹玉樹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等方面的情況,在回答記者對玉樹地震死亡人數統計情況和程序等提出的疑問時,張光榮先生和青海省民政廳副廳長馬俊德先生作了具體明確的回答。
  • 玉樹災後兩周年祭: 僧眾結古寺誦經悼念逝者
    玉樹僧眾悼念逝者:點酥油燈獻格桑花誦經祈福(圖片來源:中新網)玉樹災後兩周年祭結古寺積善回向大法會(圖片來源:中新網)四月的玉樹,明媚的陽光照射在山巔的皚皚白雪,顯得愈加耀眼。在結古寺天葬臺,漫山懸掛的經幡在瑟瑟寒風中飄搖打轉。清晨,身著藏袍的百餘民眾也從四面趕來,悼念兩年前遇難的親人和同胞。兩年前,地震造成2000多人遇難。有千餘遇難者遺體在此進行了火葬。8時許,身著藏袍的百餘民眾早早就來到了結古寺天葬臺。前來祭奠的民眾在天葬臺前舉行煨桑煙祭,為逝去的親友祈福。
  • 農村將全面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太不尊重
    但是這些年很多地區先後出臺了「火葬」的規定,因為和火葬相比,土葬要更浪費耕地資源,在一些城市中,已經開始徹底執行火葬,只有在少數地區的農村,依然在施行土葬,火葬還未完全實現。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但是土葬這樣的傳統也正在被逐漸打破,由原來的土葬實行火葬,現在城市基本已經全面實行,而在農村也已經在各地實行多年,當然有些地方可能還沒有全面推廣,而實行火葬其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
  • 玉樹怎麼養?教你玉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玉樹葉片飽滿又好看
    玉樹原產在非洲南部的一個地區,後來在我們中國也普遍的引進過來,並且栽培,玉樹養護的同時呢,本身自然喜歡的是一種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之下,但是玉樹同時也是一種不耐寒的花草之物,尤其是害怕強烈的光照,而選用土壤的時候呢,建議大家選擇哪種肥沃,同時排水性比較良好的沙質土壤。那麼在養護玉樹的同時,我們如何養護它,然後下面一些養護方法和注意事項分享給大家。第一。光照。
  • 玉樹·十年
    經過3年多的重建施工,一個新玉樹正展現在人們面前(2013年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第八屆康巴文化旅遊藝術節暨玉樹賽馬會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扎西科賽馬場開幕,此次賽馬節是玉樹地震後舉辦的首次賽馬活動(2014年7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 攝
  • 民間——土葬與火葬守靈
    以上是土葬與火葬都有的步驟,接下來要是火葬第二天就得去火葬場,入骨灰盒,入棺。要是土葬第二日入棺,是蓋棺蓋,不能用封釘蓋蓋蓋棺定論的。因為當時,是給一戶大戶辦事,先生就請了三個,碰巧當時三個先生都不在,讓這鷯哥近了棺槨,出現靈異之事[嘻嘻]所以,土葬守靈重中之重,而火葬守靈不用防靈異。
  •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玉樹十年 繼往開來
    (資料圖武警玉樹支隊提供)▲在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校園中,孩子們求知的眼睛。(資料圖姚斌攝)轉瞬10年,4·14玉樹地震災區已穿越災難,頑強挺起。回首10年,在搶救生命、重建家園、振興發展的過程中,全國各族兒女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上創造了高海拔地區災後重建的偉大奇蹟。
  • 豆瓣綠和玉樹的區別 玉樹有毒嗎?能在家養嗎?
    3、豆瓣綠的葉片分布比較密集,所有葉片的大小几乎一樣,呈闊橢圓形或者近圓形,而玉樹的葉片為肉質,呈卵圓形,相對豆瓣綠的葉片更為寬大,葉片呈灰綠色。4、豆瓣綠的花朵為穗狀花朵,而玉樹的花朵為筒狀花朵,顏色為白色或者淡粉色。二、豆瓣綠和玉樹的主要價值
  •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宋朝又理學興盛,為何會流行火葬?
    生活中處處需要用到火,火葬是人類的安葬方式之一。最早期的火葬只是為了更加快速地處理屍體,之後便棄之不顧,多是戰爭中的殘忍行為。火葬早期只是一些偏遠地區少數民族的一種喪葬習俗,中原地區的漢族受儒家「事亡如事存」等文化的影響是非常反對火葬的。
  • 冬天也可以扦插玉樹,手把手教你怎樣扦插玉樹,成活率高
    玉樹的根系相對發達,生長迅速。玉樹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吸收了生長土壤中的所有養分,土壤形成了小塊,保水保肥能力也很差,不適合玉樹再生長下去。所以冬天可以用新的花盆和泥土代替玉樹,讓玉樹以更好的姿態迎接冬天。如果,在這個階段,我們的朋友發現玉樹的葉子沒有平時那麼晶瑩剔透,上面還有一些小黑點,就不用太擔心了。
  • 玉樹·十年新
    >看到玉樹涅槃重生……如今當年的廢墟上早已青山綠水、樓房林立當年的滿目瘡痍已煥發出新的活力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2名藏族青年一起睡在家裡的廢墟前(2010年4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磊 攝在玉樹禪古新村,才仁永卓(左一)和她的夥伴們在騎車。
  • 雲端玉樹 金融築夢——金融精準扶貧的玉樹經驗
    沐浴著冬日的暖陽,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群的牛羊漫步在草原,合作社中一片繁忙景象,牧民們住進了新房……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樹,高寒缺氧、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發展落後,2017年,玉樹州一市五縣均被列為深度貧困地區,佔全省深度貧困市縣數量的38%。在深度貧困地區開展脫貧攻堅,金融支持引進資金活水,改變著貧困地區的面貌。
  •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玉樹:公路上跳動的橘紅色音符
    「2017年參加工作後得知要來玉樹總段上班時,心情很忐忑,覺得玉樹離我很遙遠,害怕基礎設施、硬體設施不完善,但真正踏上這片土地時,新玉樹真的帶給我太多驚喜,而我又是玉樹總段的監控員,每天通過看監控中各路段、埡口的天氣變化,路面存在的隱患,以及駕駛員通過電話反饋給我們路面存在的問題,我們會及時下達到各分段並及時排除養護工去現場處理隱患問題。
  • 從土葬到火葬,甚至到現在的冰葬?北大教授怒斥:把人當垃圾
    ,根據史書記載1,火葬最早起源於中國先秦時期,當時的人們認為火葬親戚朋友身,越多的煙越好。在中國的青海西藏等地有火葬的習俗。 而火葬也是羌族的一種風俗,後來隨著佛教在東漢傳入,這種文化逐漸佔領上風。佛教的僧人們就是火葬,於是信奉佛教之人也都改變了習俗,尤其在隋唐時期更為盛行。 直到宋元時代,火葬走遍全世界,民間火葬更為普遍,根據史書記載,我們最熟悉的「武大郎」,就是火葬,《紅樓夢》裡的晴雯也是火葬。
  • 火葬和土葬,各有什麼利弊?選擇哪種方式更好一些?
    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用的火葬的方式,當然了火葬的好處,宣傳的是為了節省耕地,畢竟我們耕地比較少,想要留出更多的耕地來種莊稼養活更多的人口。只能說火葬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最近一些年火葬受到了很多人的詬病。為何火葬會受到詬病?
  • 農村到底該不該廢除土葬,全部實行火葬?
    農村真不應該廢除土葬,實行火葬得不償失。不實行土葬的理由其實就一個理由:浪費耕地,可實行火葬後節省耕地了沒?一點也沒節省,和土葬是一樣的。現在農村包括小縣城實行火葬的,都是把骨灰買個骨灰盒拿回去,再裝入棺材,然後擇日葬入祖墳,各種儀式和土葬比也沒有減少。
  • 農村即將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你能接受嗎?
    農村全面實行火葬,阿坤難以接受,但貌似沒有什麼用。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土地越來越重視,佔地的墳也引起了人注意,有人說,農村的墳墓嚴重侵佔浪費土地,為此,應該全面效仿國外,立即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對此阿坤感到很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