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農業:跨境肉牛項目每年進口50萬頭,填補冷鮮牛肉空白

2021-01-21 澎湃新聞

中國牛肉消費總量排名世界第二,但人均牛肉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除飲食習慣差異外,一大原因在於國內肉牛養殖產業規模難以滿足日益旺盛的市場需求。在此情形下,一些肉業企業開始踏上海外「尋牛」之路,希望通過激活國外活牛存量的方式,解國內牛肉供需之困。

自2017年以來,湖南大康國際農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505,下稱大康農業)與雲南省地方政府合作,在德宏州瑞麗市與雲南城投合作投資開展雲南跨境肉牛項目。通過境外隔離育肥,境內隔離屠宰,國內市場營銷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該項目有望改善中國肉牛市場的供應局面。

以貿易取締走私

2019年5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瑞麗市看到,設計產能50萬頭/年的瑞麗市肉牛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工程屠宰場、境內隔離場已完成建設,並投入試運行。大康農業營運長毛洪斌介紹稱,試運行階段的屠宰場每日屠宰肉牛數量為70至80頭。目前設備與人員已經到位,待屠宰場外圍配套道路與汙水排放管線建設完成將逐步提升產量至每日屠宰1667頭,以消化瑞麗口岸每年50萬頭肉牛的進口量。

大康農業成立於1997年,於2014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目前控股股東為上海鵬欣集團。大康農業的核心主業為農資和糧食貿易、乳業、肉牛、肉羊等。

大康農業總裁沈偉平介紹稱,根據設計規劃瑞麗市肉牛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逾16億元,二期、三期工程將建設牛肉熟食加工廠及產業鏈延伸相關的深加工工程項目、經營配套設施。此外,大康農業還將在緬甸建設肉牛育肥場、隔離場和飼料廠,並考慮建設育繁中心。

然而就在兩年以前,中緬邊境的活牛貿易還處在黑色地帶。2003年,緬甸政府為保障耕牛數量及防止肉價上漲,下令禁止活牛出口,該禁令一直持續到2017年底。由於中緬活牛價差較大,其中的利潤空間催生了規模龐大的肉牛走私活動。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援引緬華網文章稱,在2017年之前,每年緬甸都會有20萬頭左右的活牛以走私形式流入中國市場。未經檢疫的走私牛不僅擾亂市場秩序,還蘊含著生物安全風險。

2017年,緬甸商務部宣布取消活牛出口禁令。同年5月3日,國家農業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四部委聯合發文支持雲南省在確保中國動物衛生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前提下,在邊境地區開展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工作。同年7月,大康農業作為競標成功籤約的肉牛進口屠宰深加工唯一實施主體,與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人民政府籤訂《關於瑞麗市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項目》投資協議,跨境肉牛項目正式啟動。目前,瑞麗市肉牛產業基地已進入試運行階段。

從走私到正規進口,肉牛的安全保障得到顯著提升。在一期建設的境內隔離場中,記者看到,進口牛群按照水牛與婆羅門牛分成兩批,分隔蓄養以進行隔離檢疫。據介紹,肉牛在進入境內後會先到此地隔離7天。而按照項目規劃,在此之前肉牛還要先在緬甸的境外隔離場進行「120天隔離+育肥」。國家檢疫部門將派遣專人駐紮在境內外隔離場,兩邊都需檢驗通過後才對肉牛進行屠宰。同時,屠宰場中也設有檢疫與排酸環節,並配有無害化處理設施。

中國冷鮮牛肉市場

據統計,2017年中國牛肉消費總量達到798.5萬噸,居世界第二,但以人均消費量計算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這意味著國內牛肉消費市場仍有潛力空間。受制於養殖成本高、規模化程度低等因素,國內肉牛產業在存欄量、生長速度、飼料轉化效率、產業化水平等方面皆落後於畜牧業發達國家,進口牛肉數量連年增長。據農業農村部預測,2018年至2027年,中國牛肉進口量將淨增76%。

據介紹,肉牛從出生到出欄,生長周期長達27個月,這意味著投資回報周期也同樣拉長。另一方面,中國養殖業人力與飼料成本近年來不斷上漲,民企對投資肉牛養殖項目顧慮重重,使得中國的牛源供應逐漸跟不上需求增長。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8年中國牛肉消費量從608.2萬噸增長至853萬噸,相比之下,牛肉產量雖然連續10年保持平穩增長,但供給卻從原來過剩5萬噸逐年發展至缺口120.5萬噸。

牛源短缺現象在下遊屠宰加工行業得到直觀體現。山東農業大學2014年對國內肉牛屠宰行業的調研結果顯示,行業內14家龍頭企業年平均屠宰量僅為2.5萬頭。

相比較之下,瑞麗跨境肉牛項目以每年50萬頭進行規劃,依靠的是緬甸肉牛成本低、存量多、運輸便利的多重優勢。據介紹,緬甸的活牛價格和飼料成本大幅低於國內。除成本與數量因素外,大康農業還寄希望於通過育肥提高肉質,並通過牛骨、牛血等副產品加工,提高單頭肉牛的產品附加值。目前國內牛肉主要進口自南美州與澳洲,由於船運周期經常動輒數月,這些進口牛肉多採取冷凍形式,在口感上不及冷鮮與熱氣牛肉。

瑞麗跨境肉牛項目產品將主打冷鮮牛肉,通過冷鏈物流,覆蓋長江以南的市場。為締造符合冷鮮牛肉市場定位的口感,採購而來的肉牛將在育肥場進行育肥,未來還將改良肉牛品種,生產「雪花肉」的肉質產品。而這一切都將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礎之上。

據介紹,未來大康農業在推動跨境肉牛項目戰略實施中將實現三大步驟:第一步,通過雲南瑞麗肉牛屠宰項目的建成,實現兩分體、四分體肉牛供應,滿足市場需求;第二步,實施在雲南瑞麗的肉牛產業園區建設,以屠宰廠為中心加快上下遊產業的整合和延伸,籌劃千億產業基金,推動深加工產業發展和產業鏈的延伸擴張,實現產業升級;第三步,將和雲南地方政府一起,搭建肉牛產業交易平臺,通過設立相關標準,開展防疫和信息化技術交流,改良當地肉牛品種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全球優質的肉牛養殖資源和技術集聚平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新三板精選層之伊賽牛肉:牛排牛扒牛牛筋丸牛肉乾,到底牛不牛?
    我國肉牛飼養由西北牧區向農業經濟優勢區域轉移,已形成東北、中原、西北、西南四個肉牛產業帶。 從我國進口牛肉來看,主要分為冷凍牛肉、冰鮮牛肉;草飼牛肉、谷飼牛肉。 冷鮮牛肉對保質期要求較高,因此目前我國進口牛肉主要是冷凍牛肉。
  • 【圖解中報】大康農業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4128萬元 同比增長27.48%
    大康農業8月28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中報顯示,其   近年來,公司的業績情況如下表所示: 大康農業歷史業績
  • 從我國首次利用世行貸款農業項目看有機質農業發展歷程
    五、 蒙城模式的秸稈養牛過腹還田是有機質農業的基礎項目區旱改水後草多糧多,縣政府充分利用秸稈的資源優勢,發展黃牛飼養,帶動畜牧業全面發展,並逐步形成特色牛業經濟,加大資金投人深加工產業,取得了綜合成效。1986年全縣出欄黃牛存欄24.33萬頭,出欄3.58萬頭,居全省首位。1988年底全縣黃牛存欄29.42萬頭,出欄5.63萬頭。
  • 園區建起來 產業「牛」起來——河南泌陽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泌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趙太寬表示:「近年來,泌陽縣著力打造夏南牛品牌,把夏南牛產業化開發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一號工程』,提出了『打造中國第一肉牛品牌、建設中國牛肉食品第一城』的發展目標。」2019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文批准泌陽縣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河南省入選的首個以肉牛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 中國首批海運進口澳大利亞屠宰用肉牛抵達山東(圖)
    :唐偉傑   中新網榮成2月20日電 (記者 楊兵)中國首批經海運進口的1195頭澳大利亞屠宰用肉牛20日抵達山東榮成石島新港,標誌著山東落實中澳自貿協定邁出重要一步,對豐富中國高端牛肉市場供給具有重要意義
  • 宜賓筠連:肉牛產業鋪平致富奔康路-國際在線
    同時,筠連縣還是全國無公害肉牛生產基地縣,四川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肉牛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項目縣、肉牛標準化生產基地縣、肉牛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縣,宜賓市肉牛產業核心區。  據統計,2020年,筠連縣肉牛存出欄量達到29萬頭,其中出欄肉牛12萬頭,與2015年相比,存出欄量淨增加15.62萬頭,增長116.7%,出欄淨增加7.82萬頭,增長187.08%;基礎母牛存欄達到7萬頭,與2015年相比,淨增加2.8萬頭,增長66.67%。
  • 才嘆豬肉「吃不起」,又見牛肉價躥高!青島:一斤牛肉7天漲了2元
    「不光牛肉漲價,前陣子羊肉價格也有所上漲。」這位攤主補充道。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8月份第1周(採集日為8月5日)全國牛肉平均價格83.2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3%,同比上漲16.8%,其中,山東等主產省份牛肉平均價格74.5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3%。
  • 中國的牛肉這麼貴,養牛創業能賺錢嗎?國人每年消耗多少牛肉呢?
    我這裡牛肉的價格是58.5一斤,黃牛肉。但我一般不在當地買牛肉,因為感覺柴,口感不好,還貴。所以都是某寶買。常年做活動的一家店鋪大概是28塊錢一斤。這個價位,絕對是進口的草飼牛了,因為沒注意過產地,但我估計是澳大利亞產的。澳大利亞草場面積大概有458萬平方公裡,應該是擁有全球最大面積的天然草場,所以澳洲牛肉便宜,草飼牛比谷飼牛便宜。
  • 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 現在均價在多少錢一斤
    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牛肉一般在秋季和冬季會食用的比較多,因為在冬天吃牛肉可以起到暖胃的作用,尤其是手術後得的人群吃牛肉能起到修復補血的作用。現在由於正值夏季,吃牛肉的會比較少,因為會引起上火。但是近日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具體是什麼原因引起上漲的?現在均價在多少錢一斤呢?一、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
  •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阿旗牛肉北京推廣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行
    12月28日,京蒙幫扶,鄉村振興,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阿旗牛肉北京推廣活動暨阿旗牧國牛肉品牌上市發布活動,在北京昌平成功舉行。阿旗領導孟曉冰、孫建和、裴煥斌,中國農業大學肉牛研究中心,中法肉牛研究與發展中心名譽主任孟慶翔、周振明等專家教授,牧國集團董林華參加發布會,並一同見證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阿旗牛肉「新標準的發布。發布會上,同時還進行了北方牛肉生產技術中心「項目戰略合作籤約」,以及阿旗牛肉、牧國品牌牛肉「上市商貿的籤約儀式。 阿魯科爾沁旗享有「中國草都」美譽。
  • 「中國黃牛」牛起來——我國肉牛品種40年保育發展記
    政企攜手 搶救中國黃牛多樣基因1979年,我國放寬肉牛屠宰政策,並於兩年後實行牛肉自由購銷。從前作為役畜的黃牛搖身一變,成為高營養的優質肉類代表,走上人們的餐桌。據統計,我國牛肉人均消費從1980年的0.3kg增加到2000年的4kg,再到2019年的5.95kg,已是世界牛肉第二大消費國、第一大進口國,也是需求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 牛肉麵裡的牛肉變少了? 牛肉批發價一年上漲超11%
    消費升級吃牛肉,健身減肥吃牛肉,改善生活吃牛肉……可到了市場超市才發現,現在牛肉這麼貴了。很多網友還反映,家門口的牛肉麵價格也漲了。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顯示,去年夏天開始,牛肉價格持續上漲。即便春節之後價格有所下降,但從2018年初至今,牛肉批發價格已經累計上漲了11.58%。
  • 記者刨根問底恆都牛肉全過程,你只需要知道這三方面的常識!
    「發展肉牛產業,增強國民體質」一直都是恆都農業集團矢志不渝的追求。隨著恆都牛肉的做大做強,很多消費者也越來越依賴恆都牛肉。為了全面了解恆都牛肉從養殖到餐桌的全過程,記者最近採訪了恆都牛肉的相關負責人。記者:從2009年成立以來,恆都農業集團的恆都牛肉目前有著怎樣的定位呢?
  • 牛肉價格連續10周上漲!淡季不淡,價格為何連連漲?
    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顯示,8月份第3周,全國牛肉平均價格83.6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2%,同比上漲14.4%。其中,河北、遼寧、吉林、山東和河南等主產省份牛肉平均價格75.0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1%;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和江蘇等省份平均價格97.8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3%。
  • 淡季不淡,牛肉價格連漲10周 全國平均價格83.66元/公斤
    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顯示,8月份第3周,全國牛肉平均價格83.6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2%,同比上漲14.4%。其中,河北、遼寧、吉林、山東和河南等主產省份牛肉平均價格75.0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1%;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和江蘇等省份平均價格97.8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3%。
  • 瀋陽冷鮮港首批美國牛肉有望春節前上餐桌
    昨日,記者從瀋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日前,瀋陽首批進口美國牛肉在瀋陽冷鮮港查驗放行,這批牛肉產品共25噸。  業內預測,大批美國牛肉進入中國市場將讓中國消費者購買牛肉時有更多的選擇,此舉有望倒逼本土牛肉提質降價。
  • 快訊:大康農業急速拉升6.18% 主力資金淨流入3555.68萬元
    來源:金融界APP2020年08月13日金融界APP訊,大康農業(002505)急速拉升0.20元,漲幅7.27%,成交量14622.50萬股,成交額4.13億元,換手率2.67%,振幅9.82%,量比3.10。
  • 肉牛價格上漲到了18元/斤,今年肉牛行情會怎樣?我們分析一下
    一、如果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肉牛價格將繼續堅挺2020年的肉牛價格之所以會持續衝高,應該與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非常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為了彌補國內牛肉供應不足的狀況,我國每年都會從國外大量進口牛肉。
  • 西冷、眼肉還是菲力牛排?牛排買什麼部位肉?什麼牌子好?
    京東國產牛肉篇近期由於疫情原因,對進口牛肉有忌諱的可以選擇國產牛排,以下品牌品質不遜於進口)1、龍江和牛元盛出品,產自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的「龍江和牛」,2012年從紐西蘭、澳大利亞引進, 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高檔肉牛生產繁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