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的全球動力電池野望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後來者」SKI正在加快其全球動力電池產業布局,目標是在2025年躍居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份額排名第3。與競爭對手LG化學和三星SDI相比,SKI在電動汽車電池市場起步較晚。然而自2017年起,SKI開始加大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投資。

自2018年以來,SKI在該領域的投資一直持平甚至超過了友商,計劃在2025年實現鋰電池產能超過100GWh,將其積壓的電池訂單從今天的430GWh擴大到同期的700GWh。

事實上,目前SKI的鋰電池業務雖保持增長但盈利較低,隨著產量的增加,SKI預計將在2021年實現收支平衡。當前,SKI在動力電池領域大規模投資,並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營收計劃,體現其在未來爭霸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決心和勇氣。

值得注意的是,SKI當前在動力電池市場上的份額還比較小,加上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屆時,SKI在全球市場與中國電池企業、日韓電池企業和歐洲電池企業的競爭中能否脫穎而出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瘋狂擴產的豪賭

為了追趕三星SDI和LG化學以及滿足動力電池訂單需求快速增長,SKI的動力電池版圖正在快速擴張。除了韓國本土的一個小型電池工廠外,SKI自2018年起分別斥巨資在美國、匈牙利和中國建設大型動力電池工廠。

日前,SKI宣布公司將於2020年從美國、匈牙利、中國和波蘭四國的金融機構借調資金8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6.54億元),將所貸款項分別用於投資美國、匈牙利兩國的電動車動力電池工廠,以及中國和波蘭的鋰電池隔膜工廠。

具體來看,在中國市場,在2017年停產在華合資電池企業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BESK)之後,SKI於2018年重啟了該項目。同年8月,SKI與北京汽車、北京電子控股合作在江蘇常州成立了動力電池工廠,產能規劃為7.5GWh,預計2020年實現量產。

2019年5月,SKI表示公司決定投資579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3.7億元),在中國當地新設立一家電池廠。新廠選址和規模等詳細投資計劃尚未敲定。同時,有外媒報導稱,SKI與大眾汽車和中國夥伴洽談,即將同意與中國合作夥伴在中國建立一家電池工廠。

和三星SDI和LG化學一樣,瞄準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20年之後取消的時間節點,SKI加速重返中國動力市場。SKI的策略是採取加大電池技術研發和中國新能源企業合作的方式,提升其在中國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

除常州工廠外,SKI也計劃擴充其本土和匈牙利電池產能,並在美國新建電池工廠。

2018年11月,SKI宣布將投資16.7億美元在美國喬治亞州傑克遜縣新建動力電池工廠,規劃產能9.8GWh,該工廠預計2019年初開工,2022年投入生產,主要為大眾汽車提供就近配套。後來,SKI宣布考慮追加投資,計劃再投資50億美元。

2019年3月,SKI宣布將在匈牙利建設另一家電池廠,投資規模或達8.59億美元,年產能為7.5GWh,預計將於2022年投產。此外,還有消息稱,SKI還將和大眾在德國合作建立一座電池工廠。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以來SKI已在全球總投資約5萬億韓元(約288億人民幣)擴充動力電池產能,預計後期投資還將繼續增加。目前SKI是現代、起亞、戴姆勒等國際知名車企的主力電池供應商,現在它也成為了大眾汽車的主力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SKI在全球範圍內的瘋狂投資看起來更像是一場豪賭,和三星SDI和LG化學的布局相比顯得較為激進,顯示出SKI急迫想要打破當前的動力電池競爭格局以及提升其在市場上的地位。

激進目標背後的挑戰

SKI之所以制定龐大的產能擴充計劃和市場目標,除了有資金保障之外,其技術實力也為其提供了一定的底氣。SKI主打軟包電池,當前材料體系以NCM 622為主,目前量產的單體電芯最高能量密度達到260Wh/kg(LGC為250Wh/kg、SDI為200Wh/kg)。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SKI正在推出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

外媒報導稱,SKI在2018年推遲了生產計劃之後,將於今年第三季度開始正式生產NCM811電池。不過,SKI並不滿足與此。SKI宣布將在年內開發鎳含量為90%,鈷和錳各佔5%的新一代動力電池「NCM9/0.5/0.5」,只要充電一次就能穩定行駛最長500公裡,最早將從2021年開始實現商用化。

此外,SKI還將與美國鋰電池研發企業PolyPlus共同研發鋰金屬電池,SK創新將投資研發Poly Plus的導電玻璃分離器,該公司正考慮對Poly Plus進行股權投資,以期在未來獲得其技術的授權。

從技術路線來看,SKI走的也比較激進,這也顯示出SKI想要進一步拉大其與中國電池企業和三星SDI、LG化學之間的技術差距,從而提升其市場競爭力。不過,在激進的產能擴充和技術提升背後,SKI在未來的動力電池市場競爭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一方面,當前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SKI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份額還比較小,能否實現這個目標值得懷疑。除了SKI之外,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三星SDI、LG化學和松下等國際動力電池巨頭當前都在大幅擴充產能,並在市場份額、產能規模和客戶群體等方面相比SKI存在一定的領先優勢。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動力電池前十大企業產量86.11GWh,佔全球總量比81.24%。從全球動力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來看,日本主要是松下,韓國主要是SDI、LG,中國有CATL、BYD、國軒、孚能等。

其中,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前五的企業為寧德時代、松下、比亞迪、LG化學和三星SDI,而SKI尚未進入前十。在此情況之下,SKI想要在2025年擠掉比亞迪、LG化學和三星SDI進入全球前三,存在較大的難度和壓力。

另一方面,SKI在技術上的激進以及與LG化學存在的技術糾紛也給SKI未來動力電池業務的持續發展埋下了暗雷。

當前,電池企業都在積極研發更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高鎳三元技術路線已經成為下一代高比能電池的共識。然而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卻表明,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時,保障動力電池的安全性更為重要。

而SKI即將量產的NCM811電池和鎳含量更高的新一代電池,其產品安全性和可靠性還有待觀察驗證。與此同時,SKI當前與LG化學存在的關於竊取核心技術的法律訴訟,也給SKI的動力業務發展留下了隱患。

今年4月,LG化學針對SKI發起一系列訴訟,主要指責其通過僱傭其員工來竊取鋰電池相關核心技術。據了解,目前LG化學與SKI的法律訴訟已經進入了第二輪,SKI將在本月晚些時候針對LG化學提起訴訟,起訴LG化學誹謗並要求賠償。

目前ITC已決定啟動調查但該過程尚未開始,沒有進行任何證據發布,原因是LG化學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其控訴。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目前還沒有充分證據證明SKI的清白的,但這種技術法律糾紛必然將會對SKI在國際動力電池的市場開拓產生極大負面影響,歐美主機廠或將因此而暫緩甚至放棄與SKI的合作,從而對其產生毀滅性的打擊。

總體來看,SKI對其未來動力業務發展信心滿滿,但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SKI能否後來居上實現其戰略目標還有待觀察。

(文章來源:高工鋰電網)

相關焦點

  • NMX無鈷電池全球發布 蜂巢能源引領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革新
    NMX無鈷電池全球問世 開闢行業發展「芯」通道據估算,全球鈷資源儲量僅為700萬噸,且分布集中,而我國鈷資源主要依靠進口,成本極高。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國際主流動力電池企業,迫切希望在動力電池上實現無鈷化,以擺脫對鈷的依賴,有效降低動力電池成本。因此,研發無鈷電池就成了亟待解決的行業難題。
  • 7月全球動力電池安裝量概覽
    引言:SNE研究更新了7月份全球的動力電池的裝機量排行,賭對歐洲和Tesla需求的LG Chem繼續高歌猛進,7月份動力裝機量裝機量2.8GWh,同比增長171.5%;1-7月份裝機量13.4GWh,增長了97.4%,從去年第四位躍居第一位。
  • 盤點:全球掌握核心科技的動力電池巨頭
    盤點:全球掌握核心科技的動力電池巨頭全球電動汽車持續升溫,各大廠家爭先恐後地投資研發。作為其核心,全球範圍內來看,主流電動汽車和最具代表性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技術都是哪些廠商提供的呢?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哪些廠商的手中呢?
  • 孚能科技:打造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
    出貨量快速增長 軟包電池成為主流受益於2014年以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動力電池需求增長迅猛。動力電池根據正極材料不同,可分為三元材料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錳酸鋰電池、鈷酸鋰電池等;根據封裝方式和形狀不同,動力電池可分為方形電池、軟包電池和圓柱電池。
  • SKI將量產高鎳9系動力電池;日本3DOM研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FROM 2020/8/10-2020/8/16 01 SKI將量產高鎳9系動力電池 外媒援引一位業內人士消息稱:「
  • 7月全球動力電池安裝量數據概覽
    SNE 研究更新了 7 月份全球的動力電池的裝機量排行,賭對歐洲和 Tesla 需求的LG Chem繼續高歌猛進,7 月份動力裝機量裝機量 2.8GWh,同比增長 171.5%;1-7 月份裝機量 13.4GWh,增長了 97.4%,從去年第四位躍居第一位。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1-11月全球動力電池投擴產能超過...
    1-11月全球動力電池投擴產能超過433GWh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11月全球範圍內動力電池投擴產項目達到28起,總金額超過1700億元,涉及動力電池產能超過433GWh在28起項目中,中國企業佔21起,國際企業佔7起;數量上,有3/4的動力電池投擴產項目由中國企業發起。  11月電池裝車量排行榜發布12日,來自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2.7GWh,同比增長40.7%,環比增長29.1%。
  • 科創板動力電池龍頭股誕生 「軟包動力之王」孚能科技致力領先全球
    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整體技術方案的提供商,孚能科技也是高性能動力電池系統的生產商。由於從成立之初就聚焦於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孚能科技已成為該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其電芯產品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85Wh/kg,系統能量密度將突破200Wh/kg,產品性能處於全球行業領先水平。
  • 中國動力電池規模全球第一:過去五年成本降半、全球格局存變數
    在中國迅速成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生產國的過程中,中國的動力電池行業功不可沒。「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動力電池,佔到整車成本的一半左右。」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在2014年真正啟動,中國的動力電池行業開始爆發,目前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並出現了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公司,開始為全球著名乘用車企供貨。
  • 弗迪電池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喜獲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
    9月29日,在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為「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頒發「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大獎。>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中,「創新技術」是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創造出的一種新技術,可解決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領域技術難點、技術瓶頸的重要應用性技術。
  • 弗迪電池「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喜獲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
    9月29日,在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為「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頒發「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大獎。刀片電池榮獲2020年度「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
  • ...目前已經與全球250多家知名整車廠及電池廠籤署了動力電池回收...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格林美(002340)提問, 公司動力鋰電池回收規模有多少?今天同比增長了多少?未來回收能否滿足生產需求?公司動力電池回收將積極圍繞「電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電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車服務」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積極構建「2+N」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網絡,打造「溝河江海」全國性回收利用體系,目前已經與全球250多家知名整車廠及電池廠籤署了動力電池回收協議並展開合作,紮實推進動力電池從報廢端到消費端的大循環體系建設,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綠色到綠色」。
  • 特斯拉視角下的動力電池全球格局推演
    圓柱形電池技術儲備深厚,能量密度高於對手企業的圓柱形動力電池。目前方形電池規模尚小。LG:主推軟包+NCM。動力軟包電池的龍頭企業,同時也生產方形和圓柱形電池。堆疊與層壓技術、封裝技術遙遙領先其他動力軟包生產企業。寧德時代:主推方形+NCM。只生產方形電池,電動乘用車電池正極材料使用三元,電動客車和電動物流車正極使用磷酸鐵鋰。
  • 寧德時代全球王座被搶,LG化學爭霸動力電池格局
    2020 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的全球王座被搶了。韓國市場調研機構 SNEResearch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車用動力電池市場,LG 化學以 24.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 1,擊敗寧德時代和松下。作為掌控著新能源汽車心臟的行業,全球動力電池格局行業的爭霸賽,精彩程度一點不亞於車廠。LG 化學去年同期還是第四名,憑什麼今天一衝封王?01. 底子好:化學學霸出身按裝機量排名,目前動力電池前三是 LG 化學、寧德時代、松下。從創始人背景上看,寧德時代是物理電子背景雄厚,松下是通過收購三洋電機借力上車動力電池賽道。
  • 全球動力電池「新王」!LG化學超高鎳電池量產再加速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據韓媒ETNews援引業內最新報導,全球動力電池龍頭LG化學旗下子公司LG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計劃於明年正式量產全球首款超高鎳NCMA電池,鎳含量高達90%的同時,鈷含量降至5%,一次充電可支持至少600公裡的續航裡程。
  • 億緯鋰能聯手SKI加大軟包電池產能!
    軟包電池產能由20GWh擴大至27GWh12月10日,億緯鋰能發布《關於變更公司或子公司億緯亞洲與SKI合資建設動力電池產能並為孫公司提供擔保的公告》。2020年12月5日,億緯動力香港與SKI籤署了《合資經營合同》,億緯動力香港以自有及自籌資金出資3.66億美元(約24億元人民幣),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30%。在變更原因中,公告指出,(1)合資公司的生產規模由年生產量20GWh變更至27GWh,公司向合資公司的出資比例由50%變更至30%;(2)公司均衡資源,在動力電池多個技術方向積極進行產能布局,持續優化公司產品結構。
  • 看向2030年,特斯拉的電池野望
    極耳是連接正負極材料到電池輸出端的關鍵零部件,如果電池尺寸加大,電流就必須通過過較長路徑(極耳-電極板-電極活性材料)進行傳輸,這會增加電芯的內阻,使電池充電時熱量高過。簡而言之,電池尺寸加大,電阻增加,散熱量增加,從而影響電池壽命、安全性等。而採用無極耳的電芯,則可以降低電池內阻,解決電池充電發熱問題,並縮短充電時間。
  • ...動力電池|比亞迪|寧德新能源|新能源|中國動力電池|寧德時代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也備受市場關注。近日,2019年度中國電池行業百強榜正式發布,榜單按照企業營收收入進行評定。寧德時代以457.88億元的營收位居榜首,天能動力、寧德新能源科技分列第二、三名,營收分別為406.14億元和288.06億元。
  •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該如何參與全球競爭?
    進入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都迎來了新的轉折節點。 一方面,經過十餘年的培育和發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已經在全球產業鏈中獲得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 第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市場份額的頭名易主
    韓國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於5月7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市場份額的頭名易主。連續三年排名行業第一的寧德時代不敵日韓電池,以17.4%的市佔率位列第三。而LG化學的市佔率同比增長一倍以上,達到27.1%,排名第一。松下以25.7%的市佔率繼續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