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九連榮」:復甦動力增強 明年經濟增速料顯著反彈

2020-12-02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1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50%的臨界點以上。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業內人士認為,實體經濟各項活動穩步推進,經濟復甦持續性較好,復甦動力有所增強,預計明年經濟增速將明顯反彈。


  製造業景氣面擴大


  數據顯示,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PMI位於擴張區間的增加至19個,製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趙慶河說。


  從分項指數看,多個分項指數創年內新高。例如,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4.7%和53.9%,分別高於上月0.8和1.1個百分點,均創出今年新高;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1.5%和50.9%,分別高於上月0.5和0.1個百分點,也均為今年新高,且連續3個月位於擴張區間,保持逐月回升走勢。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員文韜表示,分項指數變化說明,經濟復甦質量向好,復甦動力增強,外貿市場穩定性較好,企業消化成本能力上升,新動能持續增強。


  服務業復甦步伐穩健


  11月,服務業復甦態勢繼續向好。統計數據顯示,11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7%,高於上月0.2個百分點,9月份以來持續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趙慶河表示,總體來看,在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的有機結合下,消費市場逐步有序恢復,服務業復甦步伐穩健。


  值得關注的是,受傳統消費淡季和部分地區疫情反覆影響,消費相關服務業指數有所回落。「這只是市場的短期波動。」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預計12月,在促消費相關政策和年底節日消費預期推動下,消費品市場恢復會進一步增強。


  明年經濟增速料顯著反彈


  業內人士普遍對明年經濟增速反彈表示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或回升到8.2%。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在基準情形下,預計出口和消費有望拉動明年中國GDP增速反彈至8.2%。隨著全球經濟逐步走出衰退,再加上疫苗加快研發和上市,預計明年中國出口有望增長11%至12%。隨著經濟繼續復甦,居民收入和信心應會進一步好轉,進而提振國內消費。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預計,明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8%。未來5到10年,我國經濟平均增長速度將達到5.5%至6%。


  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報告預計,明年我國GDP增長7.5%左右。宏觀政策方面,將繼續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貨幣政策更加注重精準性和靈活性。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2021年經濟增速顯著回升成共識
    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有望反彈到12%左右,投資增速有望回升至10%左右,出口增速有望保持在5%左右,GDP增速有望達到8%左右,經濟增速顯著回升成為業內共識。(資料圖,新華社發)(小標題)消費:信心增 反彈大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常態化,2021年消費者信心將進一步回升,線下消費潛力得到釋放,消費有望繼續回暖,並成為經濟恢復的主要動力。
  • 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 A股機會不在指數…滙豐:一季度看好這...
    原標題: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 A股機會不在指數…滙豐:一季度看好這五大行業 摘要 【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 A股機會不在指數 滙豐:看好五大行業
  • 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 A股機會不在指數……滙豐:一季度看好...
    日前,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媒體電話溝通會上表示,受經濟持續恢復及低基數影響,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顯著反彈至8.5%,但高增速不會帶來經濟過熱等問題,預計通脹率還會繼續走低。針對明年A股市場,滙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孫瑜認為,市場流動性對推動股市上漲的動力會弱於2020年,加上估值水平相對不再具有吸引力,預計明年指數層面漲幅大概是10%~15%,但小盤科技股、科創板及創業板指數可能有40%左右漲幅。
  • 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A股機會不在指數…滙豐:看好五大行業
    日前,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媒體電話溝通會上表示,受經濟持續恢復及低基數影響,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顯著反彈至8.5%,但高增速不會帶來經濟過熱等問題,預計通脹率還會繼續走低。行業配置上,孫瑜明年一季度看好汽車、券商、輕工、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等行業;中長期看好新興消費、醫療和健康養老、傳統產業升級、自主創新、新能源產業鏈等投資主題。看經濟增長:預計GDP增速顯著反彈至8.5%滙豐最新預測稱,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顯著反彈至8.5%。
  • CMF年度報告:必須搶抓我國經濟率先復甦的窗口期
    第四,外貿外資超預期增長,累計同比增速雙雙由負轉正。在今年8-10月,我國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時外資也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第五,投資和消費需求持續恢復,內需增長動力逐漸增強。第六,隨著經濟穩步復甦,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下降,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實現增長。
  • 科技與非銀行金融服務業推動 辦公樓租金明年下半年料復甦
    市場分析師認為,由於全球冠病疫情未明朗化,大多數企業暫且採取謹慎態度,辦公樓需求在明年上半年或保持低迷,但稍後可能反彈。根據世邦魏理仕(CBRE)研究部的報告,新加坡預計陸續為人民接種冠病疫苗,一旦經濟活動和商業情緒隨後恢復,辦公樓市場將因就業率提高而受益。新加坡貿工部上個月預測新加坡明年可取得4%至6%經濟增長,也有利於辦公樓租金市場邁向復甦。
  • 交通銀行報告:2021年中國與全球經濟復甦將呈現分化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王恩博)交通銀行10日在北京發布《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稱,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顯著回升,預計全年增長9%左右,顯著快於全球經濟增長。  報告認為,新冠疫苗是重啟全球經濟的關鍵,由於量產和接種環節是梯度進行的,各國經濟修復節奏將明顯不同。
  • 中國經濟會加速反彈嗎?專家:增速會有一個「前高后低」的走勢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中國經濟會加速反彈嗎 | 2021新年策劃·十問中國經濟IMF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幅有望達到8.2%。世界銀行則預測,中國2020年全年GDP增速將為1.6%,2021年的GDP增速將達7.9%。
  • 北青社評:「微笑曲線」展現中國經濟強大韌性潛能
    中國經濟實力厚、動力足、調節力大、抗風險力強,長期向好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只要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轉危為機,變壓力為動力,2021年中國經濟必將繼續開足馬力,以不可阻擋之勢奔湧向前。在即將收官的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有望邁上100萬億元新臺階。
  • 全球貿易反彈 復甦依然坎坷
    主要原因是部分國家生產和消費能力恢復,財政貨幣刺激改善了企業資產負債表並提升其購買力,以及部分企業預計明年經濟好轉採取了提前補充庫存措施等。但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維持在較低水平,依賴自然資源出口的國家貿易增長相對較低。
  • 為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力量
    從長時段和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僅彰顯了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創造了戰略時機和堅實基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2月1日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預測,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財經縱橫」劉元春:抓住率先復甦窗口期
    2021年全年GDP實際增速預計將達到8.1%。實際GDP增速將顯著高於疫前水平,第一季度增速預計達到11.4%,到第四季度下滑到5.4%左右,呈現「前高后低、逐季回落」的基本走勢。報告認為,得益於有力的疫情管控方案與適度刺激的經濟紓困方案,我國經濟呈現下跌後迅速反彈的「V型反轉」,但距離「常態化」仍存在差距,存在服務業復甦較慢、工業發展未必可持續、企業應收帳款上升等問題。由於疫情使經濟增速下滑,基數較低,明年實際GDP增速將顯著高於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同時增速將逐季回落。
  • 【地評線】大洋網評:由負轉正,為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其中,1至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1至10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民間投資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三項經濟指標由負轉正,這是繼國家統計局7月16日公布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之後的又一利好消息,表明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呈現乘風破浪之勢。
  • 逆風破浪 中國經濟迎來裡程碑式新跨越
    無論「雙十一」亦或「雙十二」,都只是一個引信,真正的爆發性力量,潛藏在加速回暖的中國經濟中。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升溫趨勢仍在延續。11月三大採購經理指數位於年內最高點,實現「九連榮」,市場預期不斷增強;11月出口增速高達14.9%,外需市場加快改善;11月金融數據多項指標回暖,狹義貨幣(M1)再創新高,顯示企業活力持續增強。
  • 瑞銀:新冠疫苗料將提振經濟反彈 搶抓亞洲債券機遇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周尚伃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近日發表機構觀點表示,由於新冠疫苗料將提振經濟反彈,促使高收益信用利差顯著收窄,受益於資本升值及票息差,預期明年高收益債總回報達到10%
  • 經濟總量將邁上100萬億新臺階 中國逆風破浪迎來新跨越-新聞中心...
    無論「雙十一」亦或「雙十二」,都只是一個引信,真正的爆發性力量,潛藏在加速回暖的中國經濟中。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升溫趨勢仍在延續。11月三大採購經理指數位於年內最高點,實現「九連榮」,市場預期不斷增強;11月出口增速高達14.9%,外需市場加快改善;11月金融數據多項指標回暖,狹義貨幣(M1)再創新高,顯示企業活力持續增強。
  • 國投瑞銀基金會客室:明年全球經濟復甦,部分大宗商品值得關注
    最新一期國投瑞銀基金會客室邀請瑞銀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亞洲經濟研究負責人汪濤分析了明年宏觀環境形勢,她指出2021年經濟有望繼續修復,人民幣仍有增值空間,人民幣資產仍有吸引力,看好引領經濟發展的出口和消費產業。  明年全球經濟大概率反彈  對於明年的宏觀經濟狀況,汪濤表示,明年全球經濟大概率會反彈,疫苗啟動早晚影響經濟反彈的強度。
  • PMI指數創3年來新高,中國經濟迎來暖冬?
    12月3日,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對經濟觀察報表示11月的PMI環比提升0.7個百分點,這顯示出復甦的節奏明顯加快,大超預期。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也認為11月PMI各項分類指數普遍改善,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
  • 關註明年經濟潛在上行動力
    梳理這些分歧背後的邏輯,大體可以總結為對明年宏觀周期看法的不同,帶來了對市場的不同看法:看法一,2021年經濟上行動力充足,整體呈現復甦走勢。權益資產好於債券;權益資產內部,順周期類板塊表現更強。看法二,2021年存在經濟過熱和通脹風險。在貨幣政策明顯緊縮背景下,主要資產風險大於機會。看法三,2021年經濟前高后低。
  • 全球貿易復甦面臨挑戰:區域差異明顯,中國亮點顯著
    2020年,全球貿易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未來復甦前景將面臨波折,並將呈現較大的區域差異性。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強勁復甦有望持續助推全球貿易回暖。此外,隨著2020年接近尾聲,全球貿易增速可能會放緩,因為春季封鎖期間積累的商品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同時企業幾乎已經重建了庫存。根據其最新數據,2020年第三季度,北美、歐洲等地區放鬆「封鎖」措施,主要經濟體廣泛採取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全球貨物貿易量實現反彈,環比增長11.6%,但仍較2019年同期下降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