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 A股機會不在指數……滙豐:一季度看好...

2020-12-27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馬傳茂

緊隨各大券商之後,外資銀行也陸續發布年度策略展望,預判2021年中國經濟及A股市場走向。

日前,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媒體電話溝通會上表示,受經濟持續恢復及低基數影響,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顯著反彈至8.5%,但高增速不會帶來經濟過熱等問題,預計通脹率還會繼續走低。

屈宏斌同時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將出現明顯轉變:一邊,出口會繼續維持較好增長,帶動今年經濟增長的基建、房地產投資動能會有所減退;另一邊,製造業投資將開啟一個持續緩慢回升的大周期,消費也可能在明年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針對明年A股市場,滙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孫瑜認為,市場流動性對推動股市上漲的動力會弱於2020年,加上估值水平相對不再具有吸引力,預計明年指數層面漲幅大概是10%~15%,但小盤科技股、科創板及創業板指數可能有40%左右漲幅。

行業配置上,孫瑜明年一季度看好汽車、券商、輕工、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等行業;中長期看好新興消費、醫療和健康養老、傳統產業升級、自主創新、新能源產業鏈等投資主題。

看經濟增長:預計GDP增速顯著反彈至8.5%

滙豐最新預測稱,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顯著反彈至8.5%。屈宏斌認為,反彈背後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持續恢復,二是低基數因素。

「剔除低基數的影響,明年全年GDP增速應該在5%~6%的正常水平。從同比增速來看,最終會呈現前高后低的特徵,即一季度可能高速增長,後續隨著低基數因素減退,年底GDP增速將回到相對正常水平。」屈宏斌表示。

屈宏斌同時指出,較高的GDP增速並不會帶來經濟過熱或通脹等問題,恰恰相反,明年的通貨膨脹率還會繼續走低,「核心CPI可能會有所波動,但仍會保持在1%以內,消費溫和的恢復不會拉動通脹回升」。

在這種情況下,屈宏斌認為,明年財政、貨幣、信貸政策將趨於「正常化」:

一是,抗疫相關的特殊財政刺激政策會有所減少;

二是,明年貨幣政策大概率維持基準利率不動,經濟基本面、通脹水平及經濟動能轉換變化也並不支持過早收緊貨幣政策;

三是,信貸政策預計保持不動,依舊是精準調控,繼續加大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

此外,在匯率方面,滙豐匯率團隊觀點稱,明年人民幣有升值壓力,但央行還有足夠的政策工具把升值幅度管理在可控範圍內,預計相對於美元,升值幅度在6.4%~6.6%之間。「這個幅度對於出口行業、製造業企業也還可以承受。」屈宏斌說。

同時,屈宏斌還在答記者問時提到債務問題。他認為,考慮到違約周期與經濟周期之間存在的時間差,未來一段時間還會看到個別企業、甚至包括國企在內的違約案例出現,但問題的關鍵不在是否會出現違約,而在於會不會出現連鎖反應,從而造成系統性問題。

「我的理解是,決策層允許此類違約的出現,以淘汰部分經營不善的企業,也給市場和投資者釋放信號,促使各參與主體正確對待違約風險。同時,決策層也會注意在處理金融風險過程中不引發系統性風險,這個底線是非常清晰的。」屈宏斌表示。

看動能轉換:製造業投資開啟回升周期

在屈宏斌看來,財政刺激下的基建、房地產投資反彈,以及抗疫物資出口對外貿的拉動,是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

展望2021年,屈宏斌預計,經濟增長動能會有較為明顯的轉變:

一方面,出口仍將維持較好增長,尤其是疫苗推出後。雖然疫苗的推出可能減少全球對抗疫物資的需求,但其廣泛應用也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消費恢復性增長,加上明年全球經濟和需求有望出現較大反彈,均有利於出口的全面性增加。

另一方面,基建、房地產的動能將有所減退。隨著國內經濟恢復增長,與抗疫相關的特殊刺激政策會有所回收,對基建投資的支持力度相應減少;房地產投資則受到「三條紅線」等政策影響,從高位溫和回落。

「房地產投資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今年賣地的規模相當大,這也意味著明年還會一定程度上支持房地產的活動,但會有一個溫和的下降。」屈宏斌補充說。

與此同時,屈宏斌認為,新的經濟增長動能有望彌補由於基建、房地產投資回落帶來的缺口:

一方面,製造業投資將在2021年開啟一個持續緩慢回升的大周期,成為明年經濟增長亮點。

中短期來看,製造業投資回升已經出現了兩個周期性有利因素:

一是,三季度以來,製造業企業利潤出現明顯回升,且回升的行業從受基建、房地產拉動的上遊行業逐步向中下遊擴散。到10月底,70%以上的工業分行業利潤都出現同比正增長。利潤的反彈將給下一季度產能的回升奠定較好基礎;

二是,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工業生產呈現加速恢復態勢,對比此前製造業投資連續放緩,意味著工業產能利用率出現明顯改善,而利潤率的提高就意味著下一步的增加投資。

長期來看,製造業投資回升主要受益於政策層面支持。過去十餘年,製造業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是不斷下降的,而「十四五」規劃強調要「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就意味著未來幾年會對製造業有所政策傾斜。

另一方面,明年經濟增長的另一大亮點在於消費。目前而言,消費的恢復是慢於投資和出口的,也低於預期,而明年消費能否逐步恢復主要看就業能否逐步改善。

「可見的是,基建行業、建築行業的就業改善目前較為明顯,如果按照我們的預期,明年製造業投資明顯回升、出口繼續保持強勁,將有利於就業更全面的恢復,帶動居民收入恢復,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為明年消費逐步恢復奠定基礎。當然,消費的恢復可能是逐步的、緩慢的,可能明年年中左右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屈宏斌認為。

看A股:機會較多,但不包括指數大漲

針對明年A股市場走勢,滙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孫瑜認為,市場機會較多,但不包括指數大漲。

孫瑜認為,明年中國將回歸疫情前的常態化,經濟增長和企業利潤都會實現比較強勁的復甦,預計一季度A股市場的盈利增長達到45%,之後逐季回落,全年增速接近20%,這將為明年的股票市場提供關鍵支撐。

與此同時,孫瑜認為,市場流動性對於推動A股上漲的重要動力會弱於2020年,加上估值水平並不再具有吸引力,因此預計明年指數層面的漲幅大概是10%-15%,上證綜指目標點位是3800點,滬深300是5500點,深證成指是16000點。此外,科創板、創業板指數預計有40%左右的漲幅。

「從A股的主要指數估值來看,即使把2021年20%的盈利增長考慮在內計算,盈利水平仍然比歷史均值要高10%左右,對滬深300來講,如果剔除掉大盤股,其實這個估值水平已經非常接近2015年的股市高點。」孫瑜表示。

而在增量資金方面,孫瑜提出,受三方面因素影響,明年市場流動性不像今年那麼強勁,具體來說:

一是,新股發行方面,預計明年A股IPO企業數量可能會達到500至600家,其中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家數佔比70%~80%;

二是,過去三到四個月,受A股市場整體橫盤整理影響,新的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髮行規模逐月下降;

三是,明年海外投資者繼續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方向不會變,但基於估值水平的考慮,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預計少於今年,大概在1000億元到1500億元。

具體到行業配置上,孫瑜表示,明年一季度看好汽車、券商、輕工、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五個行業;中長期則看好新興消費、消費多元化、醫療和健康養老三個消費相關主題,以及傳統產業升級、自主創新、新能源產業鏈三個供給側投資主題。

相關焦點

  • 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 A股機會不在指數…滙豐:一季度看好這...
    原標題: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 A股機會不在指數…滙豐:一季度看好這五大行業 摘要 【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 A股機會不在指數 滙豐:看好五大行業
  • 明年GDP增速預計反彈至8.5%,A股機會不在指數…滙豐:看好五大行業
    日前,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媒體電話溝通會上表示,受經濟持續恢復及低基數影響,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顯著反彈至8.5%,但高增速不會帶來經濟過熱等問題,預計通脹率還會繼續走低。針對明年A股市場,滙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孫瑜認為,市場流動性對推動股市上漲的動力會弱於2020年,加上估值水平相對不再具有吸引力,預計明年指數層面漲幅大概是10%~15%,但小盤科技股、科創板及創業板指數可能有40%左右漲幅。
  • 明年A股機會多但指數不會大漲?券商、銀行看好行業曝光
    展望2021年,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受經濟持續恢復及低基數影響,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顯著反彈至8.5%,但高增速不會帶來經濟過熱等問題,預計通脹率還會繼續走低。而聚焦到A股,多位分析師認為,明年的宏觀環境整體有利於市場結構性上行,多個行業迎來配置良機。
  •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中國明年GDP增速或達到8.5%
    12月17日,記者從滙豐中國處獲悉,對於中國明年全年的GDP增速,滙豐最新的預測是可能會達到8.5%,實現大幅度反彈。不過,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特別強調,因GDP預計增速遠高於前幾年而出現經濟通脹、過熱的擔憂是沒有依據的。
  • 滙豐孫瑜:明年A股機會多、但指數不會大漲 上證綜指目標點位3800點
    12月16日,滙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孫瑜在電話媒體溝通會上預測表示,2021年A股市場機會比較多,但是指數不會大漲,漲幅大概率在10%-15%之間,可能只有今年的一半。他還指出,明年一季度,滙豐看好汽車、券商、精工、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五個行業,中長期則看好新興消費、消費分層和多元化等六大主題。
  • 創紀錄下滑後反彈 美國三季度實際GDP增速終值高於預期
    最後一次修正後的官方數據顯示,在二季度創紀錄下滑後,三季度美國GDP終於在3萬多億美元的政府抗疫刺激下超預期反彈。但外界並沒有因為疫苗面世而更看好明年一季度經濟表現。具體分項調整為:個人消費對GDP增速的貢獻從上月修正後的25.22%升至25.44%,初值為25.27%;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比例終值從修正後的5.23%升至5.39%,初值為4.96%;私人庫存的貢獻比例終值為6.57%,高於初值的6.62%和修正值6.55%;出口對GDP
  • 滙豐前海證券孫瑜:預計明年A股指數漲幅10%-15%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12月16日,滙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孫瑜在「2021中國經濟及市場展望」電話媒體溝通會上表示,明年中國將回歸疫情前的常態化,經濟增長和企業利潤都會實現比較強勁的復甦,預計明年全年A股市場的盈利增長接近20%。
  • 恒生指數維持小幅震蕩科技股反彈小米漲逾2.6%
    香港恒生指數開盤上漲0.34%,隨後維持小幅震蕩,截止發稿,恆指上漲0.26%,報26601.55點。科技股反彈,恒生科技指數漲逾0.8%,小米漲逾2.6%,京東漲近2%,美團、騰訊均漲逾1%。展望後市,上投摩根基金認為,滬港AH溢價指數為過去10年較高水平。
  • 野村證券|2021年一季度看好汽車家電消費和化工周期股
    今日財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整理 | 辜韻璇編輯 | 宋 鴻在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衝擊的背景下,2020年全球股市在一季度大跌之後陸續開啟反彈行情但各國防疫工作、刺激政策和經濟表現的不同,加劇了全球市場的分化,其中 A 股依靠更快的復甦獲得亮眼表現。在疫情影響下,上半年的成長股與下半年的周期股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切換,盈利的普遍反彈和流動性增量也推高了整體市場估值。2021年一季度,野村證券建議投資者在戰術性加大對可選消費和周期股的配置,可考慮消費中汽車、家電、家居和傳媒的機會。
  • 明年A股還能上漲?野村東方國際高挺:滬深300指數漲到5500,一季度看...
    圖片來源:攝圖網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截至今日收盤,距離2020年A股行情收官只剩下5個交易日,不出意外的話,繼2019年之後,2020年各大指數又將攜手收出陽線。他對明年大盤持偏樂觀的看法,將2021年年末滬深300指數目標定為5500點,並預計明年可能是外資流入大年。明年一季度更看好周期股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於2019年3月底正式獲證監會核准設立。公開信息顯示,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共有三家股東,其中野村控股持股51%,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4.9%、24.1%。
  • 誰是反彈先鋒?這份科技股名單請收藏,今明兩年淨利增長預計均超30%...
    科技股集體大漲近期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的科技股出現大漲。紫光國微預計今年一季度淨利同比增長160%至210%,淨利潤區間17437.94萬元至20791.39萬元,公司股價高開高走,收盤漲停;歌爾股份一季度淨利預增40%至60%,股價兩天大漲近15%。
  • 2021年一季度銀行業 價值凸顯,看好銀行股投資機會
    華泰證券 沈娟政策+基本面+資金面利好,看好銀行股投資機會。政策層面利好頻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奠定了政策可持續性的基調,流動性邊際寬鬆、高息存款監管均直接利好上市銀行。基本面層面新階段來臨,資產定價趨穩支撐息差表現、規模有望保持平穩擴張、資產質量可控且得到政策的進一步呵護。
  • PMI「九連榮」:復甦動力增強 明年經濟增速料顯著反彈
    業內人士認為,實體經濟各項活動穩步推進,經濟復甦持續性較好,復甦動力有所增強,預計明年經濟增速將明顯反彈。  製造業景氣面擴大  數據顯示,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PMI位於擴張區間的增加至19個,製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趙慶河說。
  •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貨幣政策退出需謹慎12月22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大幅反彈,全年整體增速預測將達
  • 中信建投:把握明年一季度行情 行情料一波三折
    展望第四季度,預計第一產業增速與往年四季度大致相同;第二產業單季增速由於已恢復到正常水平,再提速概率較低;第三產業在服務性消費場景管控政策放鬆、消費者對疫情擔憂降低背景下,仍有提升空間。預計四季度GDP增速中樞為5.8%,2020年GDP增速中樞為2.1%。
  • 香港恒生指數維持震蕩石油股全線下挫中海油跌近8%
    德邦基金認為,當前港股市場對資金的吸引力已開始體現,明年伴隨基本面向好,「新經濟」投資標的增加,港股估值仍有抬升空間。瑞銀財富認為,新冠疫苗有機會面世、環球及中國經濟復甦、財政刺激及極低利率等持續對資產價格構成支持,但MSCI香港指數自三季度至今反彈逾10%,已經體現不少利多因素,估值水平不算吸引。
  • 清華ACCEPT研究院:預計明年實際GDP增速約為8%-9%
    報告指出,2020年全年我國GDP增速預計達到2.1%。2020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實際GDP增速驟降至-6.8%,此後隨著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兩個戰場的有序推進,實際GDP同比增速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別反彈至3.2%和4.9%。結合高頻數據測算,我們預計2020第四季度實際GDP增速將進一步回暖至5.5%左右,預計2020年全年實際GDP增速約為2.1%。
  • 恒生指數漲幅擴大至1%內險股、航空股領漲中國太平漲逾6%
    恒生指數漲幅擴大至1%,截止發稿,恆指上漲1.01%,報26606.26點。內險股、航空股領漲,中國太平漲逾6%,中國太保漲逾5%,國航、南航漲逾3%。展望後市,野村東方國際總經理孫冬青表示,繼續看好股權類投資,港股市場仍在有較大投資價值。國信證券給予恒生指數2021年36000-37000點的目標區間。
  • A股收盤:滬指站上3400點 滙豐前海料明年A股再漲15%
    北向資金淨買入80.58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44.02億元,深股通淨買入44.02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入108.2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57.69億元,深股通淨流入50.53億元。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1.13%,收於3404.87點;深證成指漲1.01%,收於13889.87點;創業板指數漲0.90%,收於2785.62點;科創50指數漲1.36%,收於1363.36點。
  • 香港恒生指數開盤上漲0.78% 科技股持續走高
    隨著四季度以來成長股出現高位回落、風格有向價值股切換的跡象,股息率又較其他市場主要指數相對更高的港股,有望跟隨經濟復甦的腳步,越來越受到全球資金的青睞。而隨著疫情逐漸平緩,相信會進一步助推港股估值的向上修復。艾德證券繼續看好港股市場震蕩上行,看好香港本地股、金融股、地產等行業機會,看好科技公司、大消費公司的結構性機會以及物業管理、醫藥健康的觸底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