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街上聽到一位孩子問他的媽媽,清華畢業的卻在賣豬肉,媽媽你問什麼要我考名校呢?
為了賺大錢嗎?
當聽到這個問題時,你又是怎麼回答的呢?
為什麼一定要考好大學,這個問題,我小時候也問過我的媽媽,可當時她並沒有給我她的答案。
直到我現在長大,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我才漸漸想明白要如何回答。
今天在這裡我想和你們說說心裡話,談談為何要孩子考進名校呢。
考名校有何意義?
一、 名校是機會的敲門磚
最近看了一檔職場節目,叫令人心動的offer,主要是說八位實習生共同競爭一家律所的實習機會。
賀鑫磊:中國政法大學本科、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王驍:國際關係學院本科、北京師範大學、史丹福大學碩士;丁輝:常熟理工學院本科、華東政法大學碩士;……
這八位實習生居然沒有一位是普通大學出來的。
要想在職場第一時間取得優勢,名校就是一塊敲門磚。
二、同樣是學霸,王驍和丁輝的差距有點大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驍和丁輝,王驍一開口自我介紹時,就驚呆了一眾面試官,本科被保送北師大讀研,在校期間,獲得無數榮譽,畢業後牛津大學和史丹福大學同時向他伸出了橄欖。
他選擇去史丹福大學繼續深造。
還遠不如此,如此年輕的他已經通過英語專八和公認最難考的司法考試面試官。面試官更是直接坦言,這就是我們需要的人
而丁輝雖然也是學霸,但確是這八位實習生唯一一位本科在一所不知名的大學就讀的,雖然在辯論環節表現得十分突出,連撒貝寧都看好,但在面試官眼中仍然是最後一名。
甚至於面試環節中,就直言:如果不是為了錄節目,估計在人事部就篩掉了。
三、學歷很重要
那麼為什麼王驍一面試就能被面試官說『『這就是我們要的人』』,而丁輝就算面試成功,得到的一句是:如果不錄節目,估計在人事部就被篩掉了。
這不就是唯學歷論嗎?
雖然我也不太認可這種做法,但是現實生活就是如此,如果沒有高學歷,有些事你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
不知道大家有看過我是演說家這個節目嗎?
我記得有一期是張雪峰和馬丁關於工作是否看重學歷的辯論。
馬丁說他們公司只看重能力,沒有一個人是名校出身的,而張雪峰老師立馬回懟:所以你不是世界企業500強。
多麼現實呀,沒有高學歷連通行證都沒有。
現實就是這樣殘酷,我不想讓我孩子以後因為學歷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
我想這應該是回答為什麼一定要孩子考進名校最好的回答了吧。
考名校需要什麼?
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沒有直接的線性關係,但是有著必然的聯繫。
丁輝能從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逆襲為華東碩士,毅然決然的轉換專業還能變得更加優秀。
他直言,自己依賴的就是思維這項學習能力。
卡羅爾·德韋克將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才智是可以後天鍛鍊提高的,一種是固定型則認為才智是天生的,是不能改變的。
而正如徐利偉說的『一個人思維的態度決定他人生的高度』。
孩子對的思維把控,未來人生的高度就會有多高,想要孩子實現考名校這個目標,就要從現在培養孩子的思維力。
最近收到了許多私信,都在問我要怎麼樣才能鍛鍊孩子的思維力,我想說的是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因此鍛鍊思維的方法也要因人而異。最後我想把我給我孩子看的書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小學生思維能力1500個遊戲大全》
主題:用遊戲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推薦理由:這本書共有6冊,書中生動的記錄了1500個提高孩子思維能力的小遊戲。
幫助家長與孩子在輕鬆的親子遊戲間得到提升,有很強的實操性。
家長們可以較快的學會,並且不會引發孩子的牴觸心理,讓孩子的大腦思維跟著動手能力一起高速運轉。
2、《兒童全腦思維訓練》
主題:科普.思維.想像.腦力
推薦理由:這本書一共有4冊,最大的特色在於能讓孩子在遊戲裡歡樂的學到了知識,能充分的鍛鍊了孩子的大腦思維,有利於孩子思維力的培養。
本書選用當下孩子喜歡的遊戲主題創意的與各類知識相結合,鍛鍊了孩子對事物的思考和推理,有助於孩子思維力的培養。
3、《數學啟蒙遊戲12冊》
主題:數學.思維
推薦理由:這本書一共有12冊, 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能讓孩子在數學裡感受到快樂,充分的鍛鍊孩子的大腦思維。
本書符合兒童心理學的設計,能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喜歡數學,能夠讓孩子在做數學的過程中,潛意識的鍛鍊孩子的思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