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重返亞太」,印度、澳大利亞按捺不住,兩國結盟什麼水平?

2020-12-15 環球觀察局
印澳海軍聯合軍演(2017)

不久前,美軍的三艘航母駛向西太平洋,引發國內關注,我們知道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開始,這種情況將會成為一種常態。不過與此同時,還有另一件事也與之有著微妙的聯繫,那就是印度與澳大利亞正式升級成「全面戰略夥伴」,此舉與美軍的行動可謂是異曲同工。不過在國內,印澳兩國「聯盟」的熱度還不如我們明知道就算來了也還是會走的美軍航母,這個印澳「聯盟」

根據印度與澳大利亞兩國的協議,兩國將在軍事後勤支援與防務技術合作方面達成一致,其目的針對誰也已經是昭然若揭了。雖然這兩個國家的畫風大相逕庭,但都曾作為過大英國協的國家,文化淵源上竟也能攀上一些關係,加上一些共同的利益需求,看著美軍開始「重返亞太」,兩國也按捺不住了,組成聯盟不足為奇。

印度軍艦停靠澳大利亞港口

而且兩國都有優渥的地理位置,印度可謂是南亞絕對的霸主,在印度洋唯一能給自己造成一點威脅的巴基斯坦,與自己實力也相去甚遠,而澳大利亞在大洋洲更是難逢對手,可以說澳大利亞把軍艦都換成漁船,也照樣是大洋洲霸主。

東印度洋海域,印度已經能完全說得算,再往西去就是美軍的迭戈加西亞海軍基地;同樣的澳大利亞雖然在南半球印太海域說一不二,但為了配合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澳大利亞急於充當美國的「急先鋒」,因此兩國同時把目光放到了亞太,在共同利益的趨勢下,兩者一拍即合也不難理解了。

印澳海軍高層會談

但所謂居安才思危,印度與澳大利亞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也養成了兩國海軍的惰性。雖說拋開五常,印度的海軍實力並不弱,有航母、核潛艇,但是這也僅能支撐印度作為地區一霸,並且印度海軍上鏡率最高的時候,還是因為各種事故,總給人一種不靠譜的感覺;而澳大利亞海軍除了每年在美軍演習上露個面,更是沒有存在感。印度與澳大利亞的海軍實力嚇嚇周邊國家倒是沒有問題,但要輻射到亞太地區,恐怕還有不少欠缺。

此外從印度到澳大利亞距離在5000多公裡,目前以兩國海軍的實力,恐怕很難在這個距離進行「連線」,最多是兩國每年派幾艘軍艦互訪一下,所以說印度與澳大利亞即使結成了軍事同盟,更多的也只是象徵意義。相比之下,還不如美軍偶爾派幾艘航母來詐唬一下更加引起關注。

美軍航母

而且總的來說,印度與澳大利亞達成「全面戰略夥伴」的協議,也可以說是在美國「重返亞太」的大方針下進行的。澳大利亞最為美國的「死忠粉」,完全充當為美國跑腿的角色;而印度這幾年在美國的「忽悠」下,早就開始做稱霸印度洋威懾亞太的白日夢,至於「不結盟」立場也早就是名存實亡。

但前面也提到,印澳的「軍事聯盟」實際上還是只有象徵意義的「花架子」,說白了就是在配合美軍「重返亞太」的宣傳,並不用太放在心上,畢竟美國人的宣傳還少麼?但是只靠一些「花架子」,我們又怎麼會輕易讓他們得逞呢?(子文)

相關焦點

  • 美國重返亞太 日本甘願當「棋子」
    《參考消息》駐東京記者張誠報導 日本輿論普遍認為,美國「重返亞太」是為了制衡日益崛起的中國。而對於一直擔憂中國軍力增長的日本來說,盟國美國要擴大在亞洲的存在自然是求之不得。日本從政府到媒體無不欣喜若狂,展開豐富的聯想,認為美國要聯合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結成對華大包圍圈。
  • 岱岱:澳大利亞給拜登重返亞太當急先鋒,結果被中國直接摁死了
    9月20日,菅義偉出任日本首相之後的首個國際通話就打給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日本和澳大利亞籤署了一個歷史性的軍事防務協定。根據該協定的規定,日澳兩國將會省去為美國繳納的「中間費」,直接實現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其中,涉及日澳兩國之間的軍隊聯合訓練,防務協調以及互相交流訪問等問題。
  • 戰略要地開放給美軍?美國要重返亞太?
    戰略要地開放給美軍?美國要重返亞太?據菲律賓權威新聞5月20日報導,美國和菲律賓的關係非常微妙,似乎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對美國不太友好。事實上,菲律賓只是在表面上跟美軍不太友好,菲律賓跟美國的合作還是挺頻繁的。據悉,美國重返亞太的計劃已經提出了很久,這一次準備用商業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 配合美國戰略,英國G7會議,邀請亞洲兩國,印度風頭正勁
    這三個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印度和韓國。有意思的是,三個國家都在印太區域,其中兩個國家是亞洲大國。英國邀請這三個國家有其綜合考慮,英國首相詹森已經明確,在2021年伊莉莎白號航空母艦將重返印太地區,而韓國印度和澳大利亞都是該區域核心國家,都是未來英國重返亞太的合作夥伴。
  • 為配合美國戰略,英國G7會議邀請亞洲兩國,印度風頭正勁
    為配合美國戰略,英國G7會議邀請亞洲兩國,印度風頭正勁G7峰會是一個重要的國際組織,是西方世界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最強的七個國家。這三個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印度和韓國。有意思的是,這三個國家都屬於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其中有兩個是亞洲大國。英國邀請這三個國家有其綜合考慮,英國首相詹森已經明確表示,2021年伊莉莎白號航母將重返印太地區,而韓國印度和澳大利亞是該地區的核心國家,是未來英國重返亞太的重要合作夥伴。事實上,G7內部並不團結。
  • 美國調駐德部隊幫助印度?蓬佩奧釋放信號:1萬美軍士兵部署亞太
    目前,印度邊境地區還維持著十分緊張的態勢,印度單方面的增兵行為也讓局勢繼續加劇。在發生區域緊張局勢的時候,自然少不了美國人的摻和。據美國《軍事時報》6月29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是發出微秒的信號,意圖援助印度。
  • 美軍整合亞太軍事基地 經營第二島鏈防範中國
    2012年4月3日晚,美國2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抵達澳大利亞西北海岸城市達爾文,美軍常駐澳大利亞的序幕正式拉開。在4月4日的歡迎儀式上,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史密斯稱「這是澳美聯盟開始的新篇章」。由於達爾文距離印度尼西亞帝汶島僅一海之隔,離中國南海也只有約2000公裡,澳大利亞重要的軍事基地和北部海岸巡邏艇的基地都聚集在此,因此稱其為「通向亞洲的門戶」並不為過。
  • 美國重返亞太,中國如何應對
    除了南海問題以外,美國高調宣稱重返亞太,也在地緣政治和經濟貿易等領域受到國際輿論關注。中國如何應對美國重返亞太?如何在新形勢下處理與亞太國家的關係?各界學者對此紛紛獻策。美國強調重返亞太,第一是要造成一個態勢,即在亞太地區,美國不能走,亞太地區需要美國的保護傘和領導;第二個目的,防止傳統亞洲盟國日本和韓國的離心傾向,造成中國、印度威脅論,加強對新興市場的控制;第三,中國和東協貿易自由化發展勢頭很猛,中國已經成為東協、日本、韓國等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超過美國,美國擔心被邊緣化,所以在中國周邊投棋布子。
  • 要給美國撐場子,英法航母齊聚亞太,日韓澳也來湊熱鬧了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隨著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拜登入主白宮已成定局,美國「重返亞太」戰略計劃將得到極大推動。現在,隨著拜登在美國大選中獲勝,歐巴馬政府下的白宮官員也被大量召回,美國「重返亞太地區」的想法自然會被提上議事日程。
  • 美軍重建第一艦隊,基地或在澳大利亞!三艦隊齊聚,徹底包圍亞洲
    圖片:美軍重組第一艦隊,這絕對是戰略上的一件大事。 歷史上美國曾經組建過第一艦隊,那是在1947年,二戰結束後,美國在第三艦隊基礎上建立了第一艦隊,主要活動區域就是在東南亞、印度洋等海域,與第七艦隊相互呼應。 1973年,隨著越南戰爭打成了膠著狀態,美軍認為大量海軍艦隻也深陷其中,並不利於全球戰略的布局。
  • 澳大利亞給拜登重返亞太當急先鋒,結果被中國直接摁死!
    澳大利亞給拜登重返亞太當急先鋒,結果被中國直接摁死!
  • 盤點美軍亞太基地群
    自美國提出「重返亞太」戰略以來,美軍就開始將重心由歐洲轉向亞太地區。今年1月8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將陸續關閉歐洲地區的15個軍事基地,以此作為歐洲軍力部署調整的一部分。對此,英國《金融時報》認為,美國是在不動聲色地擴大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4月10日,新上任的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訪問韓國首爾時更是明確表示,要把「最新最好的武器」部署在亞洲地區,如最先進的隱身戰機和網絡作戰系統。
  • 美設局落空白忙一場 俄半路殺出捷足先登 關鍵時刻印度表明態度
    但在戰略方面卻保留了「重返亞太」戰略,並將其升級為「印太戰略」。那麼,究竟什麼是「印太戰略」?這對該地區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要理解「印太戰略」,就要了解下「亞太戰略」。其實,「亞太戰略」產生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因越戰灰頭土臉,日本卻借冷戰紅利實現經濟騰飛,成為排名全球第二的經濟巨人,澳大利亞也開始加速發展。
  • 承諾當選清除印度邊境威脅,歐巴馬表態支持
    據印媒報導稱,拜登曾公開承諾,只要下一任總統是自己,那麼下任白宮將全力幫助印度清除該國邊境存在的所有威脅。在今年的大選中,拜登也毅然決然的選擇著了印裔美國人哈裡斯做自己的競選拍檔,表明了要同印度交好的決心。此前歐巴馬也強調,美國將實行重返亞太的戰略計劃,並對建立美印之間的良好關係表示支持。
  • 全球局勢(七):美國想重獲亞太優勢?中美戰略博弈迎來變化
    該報告稱,為了重新獲取美軍在印度太平洋的優勢,他需要追增兩百億美元的資金。儘管這份報告的主旨是要錢,但是報告中提到的「獲取美軍在印度太平洋的優勢」這一點卻引起了關注,美國是什麼候失去了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優勢呢?
  • 擁有7大軍事盟友,有5個在亞太
    第二個是韓國,韓國的狀況和日本類似,駐韓美軍的規模同樣非常巨大,而且一旦進入戰爭狀態,韓國軍隊也將納入美軍的指揮體系,一直以來,美軍致力於構建美日韓軍事同盟,但是如今由於日韓兩國關係逐步惡化
  • 英法德三大強國重返印太,美國組團,軍事包圍圈初見規模
    這是要組團的節奏,英國法國兩個歐洲大國宣稱,兩國海軍和航母要重返亞太。近日德國也表達了同樣的呼聲,當地時間12月13日,德國女防長卡倫鮑爾聲稱,德國會派遣一艘軍艦前往印太地區,參加美國主導,日本和澳大利亞共同參加的多國軍事演習。問題來看,德國為什麼突然轉向,也要來蹚渾水呢?
  • 釋放5600名戰俘,美軍為「重返亞太」發出緩和信號,基地卻遭炮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軍駐阿富汗軍事基地在最近兩個月連續遭到炮擊,經常有10多枚火箭彈落入美軍基地並造成基地設施的破壞,而美軍消息人士透露,種種證據表明這些襲擊來源於當地的塔利班武裝。然而就在不到一周前,阿富汗代理外長阿特馬爾在美國和平研究所上宣布,隨著和平協議的籤署,將有超過5600名塔利班士兵會被釋放,同時也希望塔利班遵守承諾,不重返戰爭。很明顯,美軍在為撤出阿富汗而向其老對手發出緩和信號,然而沒想到基地卻遭到連續炮擊,美軍這是被「恩將仇報」了麼?
  • 英法「重返亞太」,德國也要摻和?德防長聲明暴露真正目的
    前幾天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個消息,那就是英法兩國都打算在明年往亞太地區部署軍艦甚至航母,在外國媒體的描述中,英法這樣的動作被稱為「重返亞太」,然而最近,德國也傳出了新的動向,似乎表明在亞太海區,德國人也想摻和一手。
  • 老杜拒絕美軍重返蘇比克基地,美國拉菲律賓下水的陰謀化為泡影
    美軍在國內疫情失控、經濟崩盤,數以百萬計的老百姓流落街頭之際,仍然沒有停止在南海的軍事攪局行動。受美國的影響,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派出軍艦,試圖通過在南海舉行軍演,掀起新一輪的反華高潮。蓬佩奧用惡狠狠的口氣,全面否定中國的南海主權,擺明了就是讓南海相關國家與中國死磕到底,把這塊「和平之海」攪得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