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自貿區設立一周年 蘇州「成績單」不簡單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一年前的今天,國務院公布設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作為江蘇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的片區,其60.15平方公裡的範圍涵蓋了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最集中、功能最核心的區域。

近日,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特別支持,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省商務廳主辦,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承辦的「江蘇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媒體行」採訪來到了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進行採訪。

制度創新:

省級以上「首創率」達60%

蘇州片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掛牌近一年來,蘇州片區先後出臺支持發展的政策文件47項;推出涉及各領域改革創新舉措130餘項;形成創新性強、企業受惠面廣、可複製易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案例66項,省級以上「首創率」達60%,其中2項案例獲評國務院「最佳實踐案例」,7項案例入選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候選名單,7項試點經驗在全省複製推廣,7項「創新實踐案例」在全省示範借鑑。

以蘇州片區探索的「空運直通港」快速通關新模式為例,將口岸集成服務前移到沒有實際進出口岸的自貿試驗區,航班落地後貨物直接在機場地面代理倉庫,一次性完成全部理貨和艙單傳送,海關放行後通過專用「卡車航班」配送至企業。該模式簡化了查驗環節,實現了集約運輸,緩解了企業的倉儲壓力,並讓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申報,提升物流效率6小時以上,可幫助企業降低物流成本25%。

制度創新推動投資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片區的新設立外資企業數、中方實際境外投資額、進出口總額、新增備案境外投資機構數等開放型經濟主要指標穩居全省自貿區之首,在全國新設自貿區中名列前茅。尤其今年上半年,自貿區的建設發展直接帶動區域實現進出口總額3052.45億元,增長4.5%;註冊外資20.7億美元,到帳外資12.8億美元,分別增長149%、196%。

畢馬威權威評估顯示,蘇州片區營商環境模擬國際排名第27名,2項指標進入全球前10名;以蘇州片區為主體的蘇州工業園區榮登「2019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園區」榜首,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四連冠,在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五,成功躋身於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

行政審批:

「線上容易辦,線下融驛站」

2019年,蘇州工業園區行政審批局會同各相關部門共同制定《蘇州工業園區政務服務體系優化行動指南(試行)》,依託一網通辦平臺,系統構建企業、項目及自然人的全生命周期政務服務體系,編制出臺《蘇州工業園區一流政務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形成「全生命周期」「整合一類事」「辦成一件事」「辦好單事項」的四層級多維度、無死角全覆蓋的政務服務體系。

目前,「一網通辦」平臺累計上線24家單位1903項企業和個人業務,用戶覆蓋超百萬園區居民。

據行政審批局負責人表示,除了推動線上辦事平臺建設,行政審批局還在企業密集度高、需求量大、針對性強的特色產業園載體、樓宇、商圈設立一站式政務服務站「融驛站」,為載體內企業商戶提供政策諮詢、幫辦代辦等多項服務。讓企業辦事花最少的時間、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門「四個最少」成為常態,單事項辦理時限壓縮35%、材料壓縮14%、環節壓縮33%。據悉,蘇州工業園區探索的下沉「融驛站」模式在江蘇省內屬於首創。

「一號產業」:

構建世界一流的生物產業生態圈

據蘇州片區管委會主任丁立新介紹,蘇州片區將生物醫藥作為「一號產業」來打造,主動開展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集成創新,助力產業發展。

蘇州片區出臺多項措施保障「一號產業」長足發展:全國首創進口研發(測試)用未註冊醫療器械分級管理,打造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兩項創新均被評為國務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加強政策支撐,出臺建設生物醫藥產業標杆園區若干意見;優化產業鏈構建和布局,編制生物醫藥產業正面清單和產業圖譜2.0版……

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片區與工業園區十分注重生物醫藥人才引進。園區制定了「蘇州工業園區鼓勵科技領軍人才創業工程」,來鼓勵國內外科技領軍型人才及團隊到園區創新創業。同時,在政策上,不同程度加大了統貸平臺支持等扶持。截至目前,園內集聚了72位國家「頂尖人才」、103位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50位姑蘇領軍人才、363位園區領軍人才。

蘇州片區將生物醫藥作為「一號產業」來打造

人才的進駐為園區帶來了累累碩果——園內生物醫藥企業累計申請專利數達7832項,其中,發明專利5303項;獲批專利授權達3363項,其中,發明專利1317項,PCT申請達600件。

蘇州片區雖然成立較晚,但憑藉其開放載體多、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等優勢,以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魄力,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國際化創新高地、高端化產業高地、現代化治理高地」的發展目標,在制度創新這一核心工作上,大膽創出具有江蘇特色的改革經驗,發揮了重大的探索和帶動效應。

相關焦點

  • 蘇州自貿區成立一周年集聚引領效應凸顯 形成可複製可推廣制度創新...
    ,前兩者均佔江蘇自貿區的九成,後兩者均佔江蘇自貿區的七成; …… 僅用了一年時間,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以下簡稱蘇州自貿區)就取得了上述一系列成績。
  • 設立一周年,蘇州自貿片區建設交出靚麗答卷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8月19日訊(記者 黃慧敏 攝影 邵丹)8月19日上午,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特別支持,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省商務廳主辦,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承辦的「江蘇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媒體行」採訪團來到了本次活動的第二站——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
  • 自貿區「蘇州樣板」 多項指標全國領先
    一年來推出改革創新舉措130餘項  今年以來,蘇州片區以佔全國自貿區2.78%的面積,貢獻了約7.9%的實際利用外資和11.2%的進出口總額。經過一年的「奔跑」,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取得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在制度創新方面,推出涉及各領域改革創新舉措130餘項,省級以上「首創率」達60%;在開放型經濟方面,片區新設立外資企業近200家,實際使用外資11.36億美元,進出口總額4091.68億元。
  • 蛇牌學院蘇州培訓中心 「證照兩全」 江蘇首家
    以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為核心,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堅定履行探路、引領、突圍的使命。日前,《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設立外商獨資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非學制類)的實施辦法(試行)》發布。昨天,蘇州自貿片區將首張外商獨資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頒給了蘇州工業園區蛇牌學院培訓有限公司。據悉,這是江蘇省在相關領域的首張辦學許可證。
  • 江蘇自貿區獲批近一年 改革創新舉措落地率達94%
    在產業方面,南京、蘇州、連雲港都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自貿區發展的硬核產業重點培育。今年上半年,我省有2個創新藥獲批,分別是由蘇州和連雲港自貿區企業申報;國家藥監局新批准上市的14個首仿藥中,6個來自我省自貿區企業。
  • 江蘇自貿區更新外匯管理改革清單 推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
    截至2020年8月,江蘇自貿區跨境電商項下人民幣結算量從無到有、快速增長,達到32.81億元,累計服務各地出口商戶約3萬家,其中90%以上為小微出口企業或個體商戶,平均單筆出口約11萬元。三大片區(南京、蘇州、連雲港)也是亮點頻出。
  • 蘇州工業園區:來自開放創新的成績單
    光明日報記者 蘇 雁 劉 夢 陳 雪 史薇薇  位於江蘇東部的蘇州工業園區,278平方公裡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強大的能量。  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帶來重大影響,上半年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290億元,同比增長2.1%;進出口總額3052億多元,增長4.5%;註冊外資和到帳外資為20.7億美元、12.8億美元,分別增長149%、196%。  漂亮的成績單,令人驚喜。蘇州工業園區為什麼能?答案簡單而又深刻。  因為開放創新。
  • 自貿區5周年 | 一圖回顧:先行先試,枝繁葉茂
    2018年正值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40周年。改革開放給中國的面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自貿區的成立,就是這其中開放創新的一個重要的縮影。中國的自貿區,從1個到12個,從上海到海南,是改革開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創新之舉,是煥發經濟活力,激發新動能的創新之舉,也是推動高水平開放,深度對接「一帶一路」的有效探索。
  • 2020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教育系統師資招聘公告
    蘇州工業園區位於蘇州古城區東部,於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合作的旗艦項目,是中國改革開放試驗田、國際合作示範區,是中國發展速度最快、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開發區之一,是全國首個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區域。
  • 全力推進自貿區成為金融創新標杆 蘇州工業園區推「金融16條」
    中國江蘇網1月17日訊 16日,蘇州自貿片區管委會發布自貿區建設情況,出臺支持自貿區金融創新發展的「金融16條」新政,全力推進自貿區建設。當天發布的《關於推進蘇州自貿片區金融開放創新的若干意見》,從提升金融發展層級、強化金融創新發展能力、推動機構提質增效、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四方面入手,推出16項舉措。
  • 主動對標自貿區 蘇州園區高貿區著力提升綜保區綜合環境
    近日,蘇州工業園區高端製造與國際貿易區邀請園區管委會相關部門及有關單位召開綜保區環境提升研討會,以現場踏勘及座談的形式,給綜保區來了一次「大體檢」。會議針對區內停車治理、道路修復、衛生整治和綠化提升等四項內容開展綜合研究,明確工作任務和整治措施。
  • 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車 蘇州名仕匯開業!
    9月26日,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車汽車展示交易中心蘇州旗艦店——蘇州名仕匯平行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盛大開業。    蘇州名仕匯平行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座落於風景秀麗的金雞湖畔李公堤四期,專業從事奔馳、寶馬、路虎、奧迪、瑪莎拉蒂、喬治·巴頓、保時捷、豐田等綜合豪華品牌汽車的銷售、維修、個性車輛定製、零配件供應、汽車美容改裝和信息諮詢,是迄今為止蘇州地區唯一獲得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授權加盟的經銷商
  • 江蘇博事達律師事務所慶祝成立20周年活動與眾不同
    百名律師上線免費法律諮詢 2020年3月20日,是江蘇博事達律師事務所成立20周年紀念日。為了響應防控疫情的特殊要求,該所取消了聚集性的慶典活動,組織全所100多名律師上線為社會各界提供為期一個月的免費法律諮詢。活動一推出,就受到廣泛歡迎。
  • 江蘇首個!蘇州自貿片區頒發首張外商獨資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
    今天(7月16日),江蘇省首個外商獨資經營性職業培訓機構實施辦法,在蘇州工業園區蛇牌學院蘇州培訓中心正式發布,同時還頒發了蘇州片區首張外商獨資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
  • 連雲港中行勇當金融服務「先行者」 助力自貿區享政策紅利
    率先在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雲港片區掛牌設立經營機構、率先實現「單一窗口」國際匯款、率先在線結匯等二十餘項業務首發……一年來,江蘇連雲港中行走在了服務自貿試驗區的前沿,在產品與服務創新、機構與體制創新等方面勇當金融服務的「先行者」,為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金融動能
  • 蘇州自貿片區用「智慧」為一站式服務「提速」
    點擊播放 GIF 0.0M在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一站式服務中心內,一張無形的「智慧服務網」正越織越密,全流程、多方位的一站式服務涵蓋事前>蘇州工業園區最新推出的網上辦事平臺可實現線上線下服務事項的一網受理、一次辦結為進一步方便企業,「一網通辦」專設了蘇州自貿片區服務專區,而裡面一張「酷炫」的地圖一亮相就得到了大家的好評,只需在搜索框輸入名字或地址,便可
  • 第一槌持續「發酵」,蘇州國際商事法庭火了!
    蘇州國際商事法庭的開庭「第一槌」吸引了中央省市數十家媒體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截止目前,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光明日報、央廣國際在線、江蘇衛視和荔枝新聞客戶端、蘇州日報和引力播客戶端、蘇州廣電和看蘇州客戶端、園區融媒體(微博微信網站)等全面刊發報導20多篇。
  •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在國家戰略前沿謀大事,為浦東開發...
    「更加主動、更加自覺地在國家戰略前沿和區域發展前沿謀大事、幹大事」,這是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以下簡稱「復旦自貿院」)設立的初衷。2013年10月8日,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10天後,這一研究院正式成立。
  • 探浙江自貿區三周年:打破體制藩籬 釋放人才「強磁」
    自2013年中國上海自貿區設立以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形成了「1+3+7+1+6」的雁陣新格局。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東部地區重要海上開放門戶示範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源配置基地。」設立之初,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浙江自貿區」)的戰略定位就非常清晰。
  • 綠葉科技集團:蘇州就是綠葉的根 立足蘇州創大業
    省級部門年度採購預算總額中,專門面向中小微民營企業的比例力爭不低於40%。  在降低民營企業負擔方面,江蘇支持商業銀行採取多種措施,將民營企業貸款利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鼓勵各地加快建立「政銀擔」合作模式,降低擔保費率。推進「不見面審批」標準化建設,全面實現「3550」改革目標,以降低制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