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利潤雙雙下跌,「小家電之王」蘇泊爾怎麼了?

2020-12-17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紅鑽財經

一直以來業績穩健增長的蘇泊爾,今年銷售額忽然出現下滑,這與同行們靚麗的財報形成鮮明對比,因此面臨資本市場的諸多質疑。

在2020年小家電市場需求旺盛,行業銷售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蘇泊爾前三季度營收為133.05億元,同比下降10.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81億元,同比下降13.4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9.82億元,更是同比下跌19.61%。

過去一直作為機構投資者眼中優質上市公司的標杆,扛著價值投資大旗的蘇泊爾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

01

摘要

大股東SEB集團強勢助力蘇泊爾發展,從注入先進技術、移交海外訂單,再到協助蘇泊爾開拓海外市場無所不包,蘇泊爾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展現出全方位的穩定性。

今年以來疫情對線下營銷渠道的巨大衝擊,突顯了線上渠道的重要性,而蘇泊爾作為經營歷史較長的傳統小家電企業,還未能擺脫對線下渠道的依賴,因此業績受打擊較大。

我們預計國內小家電市場將長期持續增長,由於蘇泊爾在行業中處於優勢地位,預計公司的炊具、電廚等產品市場佔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未來業績增速仍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疫情過後,隨著線下渠道復甦,蘇泊爾迎來業績爆發窗口,未來五年有望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

蘇泊爾流通股東數量少,剔除大股東持股和港交所流通股後,A股投資者人均持股量達9400股,人均持股市值為67萬元,且日均換手率較低。這表示流通股中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持股風格偏長期價值型投資。此類股票價格穩定,很難被空頭撼動,而一旦有利好事件發生,短線炒手跟風而來時,卻發現這裡根本沒有大宗籌碼可買,因為實際可交易股票數量稀少。

02

公司基本經營情況

1、公司主營業務

蘇泊爾成立於1994年,當時壓力鍋安全性差,時常爆炸傷人,創始人蘇增福研發生產了國內第一款安全壓力鍋,由於性能明顯優於同期其他品牌,隨即佔領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壓力鍋市場絕對的領導品牌,後不斷提升品質,延伸產品線至其他炊具品類和小家電領域。2004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為首支炊具行業上市公司。

2006年,蘇增福有感於炊具行業競爭激烈、毛利低,需要不斷升級換代才能穩固市場份額,而自身科技儲備不足以推動產品持續創新,遂選擇接受法國SEB集團收購要約,發行新股定向出讓給後者。SEB完成要約收購後仍繼續增持蘇泊爾股票,共耗資85.74億元,持股比例升至81.2%,比例之高類似國企。

SEB是世界小家電市場龍頭企業,完成收購後給蘇泊爾注入大量資金和國際成熟技術,將其產品訂單交給蘇泊爾代工生產,並協助蘇泊爾開拓海外市場。

在市場格局方面,蘇泊爾通過豐富的產品品類覆蓋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小家電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幾大主要小家電產品份額約為10%-20%。公司炊具、小家電等產品種類齊全,除豆漿機被九陽所壟斷,其他品類份額均處於行業第一陣營。壓力鍋和炊具市場份額穩居市場第一,公司電飯煲國內銷量排名第二(僅次於美的)。

*蘇泊爾歷年營收變化

持續強化的品牌影響力、大股東的全力支持、穩健的業績增長,使蘇泊爾成為悶聲發大財的典型代表,但是今年以來公司經營遇到挫折,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3.04億元,同比下降10.6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0.81億元,同比降低13.42%。

2、經營模式

業務模式

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廚房炊具和電器,2020年前三季度,炊具銷售21.36億元,在營收中佔比26%;廚電銷售60億元,佔比73%。主打產品是砂鍋和電飯煲,又分成許多個系列,在吸油煙機、破壁料理機和油煙機領域都有開拓,目前在整體營收中佔比不大。分產品來看,前三季度電鍋類銷售19.6億元,佔比24%,是所有產品中銷售額最大的,炊具+電鍋產品的收入佔比也超過一半,炊具和電熱類產品作為蘇泊爾的強勢品類當之無愧。

為了迎合年輕客戶需求,蘇泊爾推出迷色系列鍋具、COCO料理鍋等年輕化產品,並涉足母嬰用品領域,推出了「倍愛」系列、「小饞喵」輔食鍋等產品,蘇泊爾一直都有新品推出以迎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除了自營品牌,蘇泊爾還負責運營股東SEB集團在中國的高端品牌,包括WMF、拉歌蒂尼、KRUPS等,使蘇泊爾進入高端市場,完善產品鏈。

此外,蘇泊爾還負責代工SEB海外訂單,關聯交易金額持續增長,外銷收入增速也有所提升。

*營收佔比

總體來看,公司依靠品牌效應拓展了產品種類,但還是聚焦於自己擅長的小家電領域,以產品升級換代、提升品質為重點方向,在小家電這一細分領域增強話語權,且品牌效應不斷強化。

營銷模式

在渠道建設上,蘇泊爾注重傳統線下渠道的精耕細作,也探索了新零售領域帶來的增量機會,布局社群營銷及各新零售平臺。

在線下渠道方面,公司繼續提升三四級市場網點覆蓋率和覆蓋密度,增加售後維修服務網點。

在電子商務方面,公司近年來有不錯的進步,在京東、天貓這些電商平臺上建立的官方直營店,保持了較好的銷量和口碑。線上渠道已經佔到公司營業額的50%,但是依然落後於70%的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小熊電器銷售額的95%在線上完成。

海外市場方面,公司在SEB協助下開展出口業務,外銷額佔到營業額的25%。

今年以來疫情對線下渠道的巨大衝擊突顯了線上渠道的重要性,而蘇泊爾作為經營歷史較長的傳統小家電企業,還未能擺脫對線下渠道的依賴,因此業績受打擊較大。

3、競爭力分析

業務專一性

蘇泊爾長期以來專注於炊具及廚房小家電領域,對消費者的需求有著敏銳的觀察和科學的研究,通過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用戶滿意度。

公司從未涉足其他行業,也未盲目進軍白色大家電領域,選擇在細分領域堅持不懈,不斷積累研發力量、豐富產品線、強化銷售網絡。專注於炊具及廚房小家電,使其對行業的理解更加深刻,研發能力和品牌實力不斷提升。

通過數十年來在小家電細分領域的深耕和不懈努力,蘇泊爾產品性能獲得廣大用戶信賴,品牌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蘇泊爾」甚至已經成為電壓力鍋等部分商品的代名詞,品牌價值巨大。

我們將業務的專一性擺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第一位,因為專注於一個細分行業進行深耕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它將為企業拓寬在該領域的產品深度和廣度帶來確定性。

創新能力

蘇泊爾有五大創新研發基地,通過系統化的產品創新體系,源源不斷地向市場提供創新產品。經過多年來對消費者需求的持續摸索、對產品性能不斷的改進和更新迭代,蘇泊爾產品現在更像是精益求精的工藝品。

除了自身的創新能力,大股東的技術支持對蘇泊爾來說也不可或缺。SEB作為小家電領域的世界龍頭,已有超過160年歷史積澱,可持續為蘇泊爾提供技術支持,蘇泊爾將技術落實至具體產品且實現中國本土化。2007年,在SEB的技術支持下,蘇泊爾推出「無塗層不生鏽」的鐵鍋,解決了傳統鐵鍋生鏽的問題,成為爆款。2009 年,蘇泊爾又引進SEB的火紅點專利技術,通過鍋底「火紅點」的顏色變化來控制炒菜油溫,減少油煙產生,成為第一代無油煙炒鍋。

研發投入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為2.95億元,佔同期營收2.2%,研發支出比例為行業中等水平。炊具和小家電行業作為傳統製造行業,不像新能源汽車或者醫藥行業那樣需要持續且巨大的研發投入,其研發更多體現在性能改良上。

營銷能力

蘇泊爾在國內外都擁有完善的渠道體系與豐富的運營經驗。在線下,擁有近5萬個零售終端,覆蓋全國接近100%的縣級以上城市,同時還在繼續提升三四級市場網點覆蓋率和覆蓋密度。

實際上,投資者對蘇泊爾詬病最多的地方就是它對線下渠道的依賴。由於小家電輕便、不易變質的特點,適合在線上渠道銷售,疫情催生的消費者居家購物熱情是有利於小家電行業銷售增長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小家電行業銷售額增長21%,其中70%貢獻來自於線上渠道。而蘇泊爾未達到行業線上銷售佔比平均數,只有50%銷售額來自線上,這直接造成其線下渠道受疫情衝擊後,整體銷售額不增反減。

但我們認為,蘇泊爾在線上營銷渠道的建設上是成功的,其前三季度線上銷售額67億元,同比增長13%,高於美的、小熊等競爭對手的相關產品銷售額。營收減少10.68%,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對線下渠道的衝擊,另一方面是新會計準則實施後部分營收與營銷費用抵消,這部分佔比約為5%。

客觀來看,不能因為疫情這種突發自然因素影響,就否定蘇泊爾的營銷能力,要求蘇泊爾將渠道完全轉移至線上的說法不夠理智。線下渠道依然是很多消費者選擇購物的重要途徑,隨著疫情緩和,蘇泊爾線下營銷優勢開始逐步顯現,這有助於整體營收增長。

業務協同

SEB與蘇泊爾的業務協同是全方位的。一方面為蘇泊爾帶來穩定的出口訂單,另一方面雙方在生產、研發、品控、管理等領域深入合作,不斷向蘇泊爾輸出發達國家成熟技術,進一步提升蘇泊爾的核心競爭力。SEB更授權蘇泊爾在國內經營旗下高端品牌,從而使公司完成了在廚房領域對中高端品牌的全覆蓋。

我們認為,SEB像一個「全球版」&「年長版」的蘇泊爾,憑藉超大的技術儲備以及豐富的經驗,其對蘇泊爾的助力直接且高效,穩定的訂單轉移則進一步強化了業績確定性。

4、護城河

行業準入

蘇泊爾所在的炊具及廚電領域無行業準入限制,行業進入門檻低,這註定了該行業競爭激烈、毛利水平低,公司需要依靠持續升級產品性能來穩固市場份額。

科技壁壘

很多投資者錯誤的認為炊具及廚電行業沒有技術壁壘,以電飯煲為例,無非是一個內膽加上一個電熱器,能把米飯煮熟就可以了。但是把米飯「煮熟」和「煮得好吃」是兩個概念,高端電飯煲通過加入多種技術讓煮出的飯更香、更可口,如蘇泊爾採用3毫米聚能苯釜內膽加8層鐵鋁複合材料,為了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可控性、熱量滲透率和耐用性,開發者需要有長期的技術積澱,並不斷加入新的科技才能持續提高產品性能。

由於炊具行業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領域,產品迭代更新速度快,新進入者不太可能直接掌握最新應用科技,一步到位創造出完美切合用戶需求的產品。而行業內成熟企業則是在數十年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完成產品改良的,在技術儲備和研發上具有優勢。

用戶粘性

蘇泊爾的強勢品類可通俗理解為通電、明火的鍋具類產品,此類產品在中國家庭的廚房中可謂是必備產品,即對應了較強的必選消費屬性,剛需屬性下其銷量穩定性更好。

此外,炊具和廚電產品具有耐用性強的特點,客戶的使用年限往往在3年以上,這有助於深化客戶與產品之間的品牌認知。操作上的適用性建立了客戶的使用習慣,這些都有助於建立用戶粘性。

但是在該領域內,用戶的產品轉換成本不高,如果對產品使用情況不滿意,則隨時可能拋棄轉而購買其他品牌。蘇泊爾產品技術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通過不斷創新,改進傳統品類,創造新品類,獲得了消費者的一再肯定,競爭力不斷提升,保持了用戶粘性,市場份額逐年增加。

03

行業現狀與前景

1、市場環境與市場空間

炊具及小家電行業已經進入消費升級周期,傳統產品技術升級,新品層出不窮且銷量明顯提升。創新產品的佔比逐步攀升,行業整體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張。2019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突破4000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5%。

該行業的典型特徵是:「小單品」的產品屬性,相對較短的產品生命周期,供給能夠創造需求。因此,小家電企業要做大做強,離不開持續的產品創新迭代與品類、品牌的拓展。

我們預計國內小家電行業未來五年仍能保持高於10%的年均增速,市場空間巨大。

2、競爭格局

炊具及小家電市場需求旺盛,行業內企業眾多,市場化程度較高,整體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強者恆強邏輯在小家電領域依舊適用,行業龍頭憑藉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強大的渠道優勢和優良的品牌形象實現份額的持續提升,主要小家電龍頭企業在細分市場優勢明顯。

蘇泊爾在小家電業務的9個主要類合計市場份額居第二,第一是美的。除美的外,主要競爭者還包括小熊電器、九陽、飛利浦、新寶等品牌。

在激烈競爭中,許多行業內的中小型公司被淘汰,蘇泊爾作為領軍企業,具備一定的競爭力能夠搶佔更多份額。持續擴展的產品品類,也促使公司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04

關鍵財務指標

1、成長性評價

公司常年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長速度,尤其是在併入SEB集團後,在強大資本助推下,蘇泊爾實現快速發展,營業收入由2006年的21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98億元,9倍漲幅。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也高達19.2億元,連續同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此外,結合我們對小家電市場將長期持續增長的判斷,及蘇泊爾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預計公司的炊具、電動廚具等產品市場佔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業績增速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疫情過後,隨著線下渠道復甦,蘇泊爾迎來業績爆發窗口,未來五年可望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

2、安全性評價

蘇泊爾總資產為108.3億元,資產負債率39%,負債結構中應付票據及帳款佔比達73.8%,表現出強大的供應鏈議價能力。公司貨幣資金13.4億元,對外借款僅205萬元;流動比率2.06,財務健康,無債務違約風險,無流動性壓力。

05

風險因素

首先,蘇泊爾對線下營銷網絡的依賴拖累了整體營收,如果不能快速提升線上銷售額佔比,以適應小家電消費形勢的變化,則公司面臨疫情反覆,再次打壓業績的風險。

其次,其常年壟斷市場的炊具領域面臨高度激烈競爭,小家電依賴鍋具電器,市場份額難以突破,廚衛電器沒有存在感,蘇泊爾業務品類拓展遇到瓶頸。

再次,公司所處行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毛利低,勞動力成本、材料成本的上漲,都將嚴重影響公司淨利潤。

06

資本市場觀察與估值

1、資本市場觀察

持股集中度方面,我們觀察到蘇泊爾流通股東數量較少,剔除大股東持股和港交所流通股後,A股投資者人均持股數為9400股,人均持股市值達67萬元,持股集中度高,且公司日均換手率較低。這表示蘇泊爾投資者以機構為主,持股風格偏長期價值型投資。此類股票價格穩定,很難被空頭撼動,而一旦有利好事件發生,短線炒手跟風而來時,卻發現這裡根本沒有大宗籌碼可買,因為實際在交易股票數量稀少。

產業擴張方面,SEB集團有併購擴張的經營傳統,蘇泊爾繼承這一基因,於2018年花費2.74億元收購上海賽博電器,後續還會繼續有併購動作,以加速達成其壟斷小家電市場的目標。

股份回購方面,今年以來公司已回購股份數量為5,200,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63%,支付的總金額為3.6億元。董事會決議回購股份的最高價不得超過90.97元/股,對應的公司市值為747億元,定價如此之高,表明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估值

成長股估值公式:

股價=每股收益×(9.5+預期年增長率×210),預期為三年。

其中2020年每股收益預測值為1.9元,預期年增長率我們判斷為15%,可得出預估股價為76元。截止最近一個交易日收盤,蘇泊爾實際股價為71.25元。

07

總結

蘇泊爾在廚房領域多品牌、多品類的布局已形成了其相對於其他競爭者獨特的競爭優勢。當前公司線下渠道逐漸復甦,出口業務表現持續超預期。隨著蘇泊爾的渠道逐漸走向多元化,品牌逐漸高端化,其市場佔有率將進一步提高。

基於以上因素,我們認為:持續強化的品牌影響力、大股東的全力支持、穩健的業績增長,使蘇泊爾成為悶聲發大財的典型代表,公司在全維度展示了強大的「穩定性」。

相關焦點

  • 扛著價值投資大旗的小家電之王蘇泊爾怎麼了
    導語:蘇泊爾一直是業績穩健增長的小家電霸主,其在炊具領域的領先地位更是被世人稱之為「中國最大的一口鍋」,但在2020年開始遭遇近些年來的首次業績下跌。 一直以來業績穩健增長的蘇泊爾,今年銷售額忽然出現下滑,這與同行們靚麗的財報形成鮮明對比,因此面臨資本市場的諸多質疑。
  • 小家電之王「易主」了?曾擊敗九陽的國產品牌,卻被外資控股81%
    而那些小巨頭們也開始蠶食剩下的市場,不得不提的就是蘇泊爾了,曾經擊敗九陽和小熊電器,也成為了國內的小家電之王。最關鍵的是,蘇泊爾也是A股市場中的「炊具之王」。
  • 打敗小米、蘇泊爾!中國真正的小家電之王,一年進帳超2700億
    與之相反的是,小家電市場卻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小家電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追捧。而美的不僅是我國家電巨頭,更是中國真正的小家電之王。在奧維雲網顯示,在今年第一季度,美的在小家電線上與線下的品牌份額,分別為26.7%與43.2%,均排名第一,表現亮眼。
  • 打敗九陽、蘇泊爾,它穩居國內小家電之王,一年入帳2700億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小家電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比如說電飯煲、豆漿機、微波爐、吸塵器、電風扇等,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小家電。而在各個品類中都有一些領導品牌,比如電磁爐領域的格蘭仕,豆漿機領域的九陽、電壓鍋領域的蘇泊爾等。
  • 蘇泊爾上半年營收利潤雙降 扣非淨利潤下滑27.62% 每股經營現金流...
    在疫情的衝擊下,上半年家電行業遭遇「滑鐵盧」,整體營收和淨利潤雙降,連大品牌也未能倖免。蘇泊爾(002032,股吧)日前公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每股經營現金流已經跌為負值。
  • 外資小家電巨頭蘇泊爾遭國內企業圍攻:業績下滑 國內市場失守
    火熱的小家電行業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仍然逆勢增長,行業巨頭蘇泊爾卻業績下滑,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超過10%。  作為A股小家電之王,蘇泊爾創造了業績一路飄紅、利潤10年增5倍的奇蹟。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98.53億元、19.20億元,經營性現金流下降13.94%至17.34億元。
  • 小家電「次龍頭」蘇泊爾陷困境:年初至今股價跌15%
    截至發稿,蘇泊爾報收66.70元/股,較年初77.89元/股的股價跌去14.36%。股價走低的背後是持續走低的營收與淨利數據。2020年一季度,蘇泊爾銷售收入下降34.57%,扣非淨利潤下滑41.21%,超過小家電市場的整體下滑水平。對大股東存巨額的應收帳款,也拉低了蘇泊爾的資金回收率。
  • 財說|小家電向上,蘇泊爾向下
    但是,過去10年股價上漲6.7倍的蘇泊爾今年股價卻下跌2.47%。 小家電行情向上,蘇泊爾為何向下? 業績掉隊 家電行業中,小家電板塊成長性最好。今年年初至今,申萬小家電指數上漲39.8%。也由此,蘇泊爾的下跌顯得突出。
  • 小家電領域標杆企業蘇泊爾簡析
    蘇泊爾創立於1994年,第一款產品是「蘇泊爾安全壓力鍋」,後來隨著企業的發展,業務板塊從炊具逐步擴展到廚房小家電、廚衛電器、家居生活電器等領域。蘇泊爾於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國內首家炊具行業的上市公司。
  • 小家電領域標杆企業蘇泊爾分析報告
    但在2020H1,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憑藉「宅經濟」的東風均實現了增長,其同比下滑17%,除了炊具業務下滑30%外,電器業務亦下滑10%,其在小家電領域缺少強勢產品以及對抖音等新興渠道的使用不佳或許是導致其業績表現的主因。 六.綜合毛利率穩定保持在30%左右,但在2020H1,綜合毛利率顯著下滑至25%,其受疫情影響之大,與受益於疫情的小家電行業背道而馳。
  • 小家電行業全方位對比!蘇泊爾、華帝、小熊、九陽,哪家更優質?
    來源:雪球企業成長能力是指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與發展速度,包括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企業成長能力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市場佔有率持續增長的能力,反映了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本文為成長能力系列文章之小家電篇,共選取30家小家電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
  • 蘇泊爾:是穩健「老鍋」還是燙手「鐵鍋」?
    數據來源:蘇泊爾Q3財報這已經是這家國民老牌今年以來第三次交出了「不及格」答卷——翻開蘇泊爾財報,今年以來的淨利潤始終跌跌不休,一季度暴跌40.4%,二季度下降20.5%,三季度依然下跌13.4%。而鍋顯然不能被甩給「疫情」。事實上,疫情之下的「宅經濟」,讓今年小家電市場迎來一次大爆發,註冊企業數量激增,接連完成大額融資,甚至實現翻倍增長。
  • 小家電這半年:九陽穩前行、小熊強研發、蘇泊爾拓新品
    [釘科技讀財報]今年家電行業受外部因素影響,整體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度保持急速前行的小家電市場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根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小家電(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豆漿機、破壁機、攪拌機、榨汁機、電水壺、養生壺、煎烤機、電蒸燉鍋)共計11品類,全渠道零售額共計278.2億元,同比下降12.5%;全渠道零售量共計13016萬臺,同比增長6.5%。
  • 小家電新銳品牌線上崛起 美的、九陽、蘇泊爾三強「蛋糕」被蠶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深度丨小家電市場「疫」動:新銳品牌線上崛起,傳統三強「蛋糕」被蠶食上半年量升額降,線上規模遠超線下。中報產業觀察之小家電受疫情影響,家電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相比之下,蘇泊爾(002032.SZ)的中期業績則不盡如意,營收和淨利潤均錄得雙位數下滑。其中報顯示,1-6月蘇泊爾營業收入為81.87億元,同比下降16.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6億元,同比下降20.48%。主營業務毛利率25.22%,較上年同期下降5.63%。
  • 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龍頭 行業第一梯隊 營收利潤望快速增長
    從產品貢獻角度看,公司營收呈現高度分散特徵,且以長尾品類小家電為主,對單一產品依賴性不強有利於規避單品銷量波動的風險。根據公司收入拆分,可以看出養生壺佔公司營收比最高但也僅16.22%;前五大產品合計佔比也只有58.60%。公司大眾品類的小家電銷售佔比較低,養生壺、電燉鍋等長尾產品構成公司主要營收來源,進一步驗證了公司聚焦長尾小家電市場的戰略。
  • 小家電半年報:後起之秀VS傳統強者,誰更強?
    其中,小熊電器和新寶股份營收與淨利雙雙大幅增長。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小家電市場整體銷量逆勢上揚的情況下,作為行業頭部品牌之一的蘇泊爾,營收與利潤卻雙雙下滑。 尤其是電動類產品和西式電器,營收增幅最大。其中,電動類產品實現收入4.71億元,同比增幅達81.88%,佔總營收27.45%;西式電器實現收入2.76億元,同比增幅139.27%,佔總營收16.06%。 作為國內小家電出口龍頭企業之一的新寶電器,同樣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 中國小家電巨頭誕生,一年入帳2780億,實力碾壓小米蘇泊爾
    不過與大型家電形成對比的是,小家電市場卻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場景,其中作為知名家電廠商的美的,不僅成為名副其實的家電巨頭,更是成為了中國真正的小家電之王。根據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美的在小家電線上與線下品牌份額分別達到26.7%與43.2%,均位居榜單第一。
  • 「五環外」小熊電器踏準「一人食」節拍,蘇泊爾又敗一局?
    蘇泊爾營收、淨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作為炊具和廚房小家電龍頭,蘇泊爾2020年上半年業績令人汗顏。公司於7月22日晚間披露上半年業績快報,2020年前6個月營收為81.87億元,同比下降16.76%;實現歸母淨利潤6.66億元,同比下降20.48%。
  • 「龍頭」蘇泊爾跑不過「黑馬」小熊電器?小家電半年報遭遇「冰火兩...
    小家電龍頭蘇泊爾(002032.SZ)7月22日晚間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1月-6月實現營業收入81.87億元,同比下降16.7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6億元,同比下降20.48%。有著電商基因的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002959.SZ),上市才一年時間,上半年業績表現則增速超預期。
  • 蘇泊爾、小熊電器、新寶股份的碾壓與被碾壓
    作為炊具和廚房小家電龍頭,早在2001年,蘇泊爾壓力鍋市佔率就高達53.11%,位居行業第一,並連續多年蟬聯國內市場第一。此外,電飯煲、電磁爐國內銷量排名也名列前茅。業績結構看,小家電已是蘇泊爾營收主力。2019年,公司炊具收入61.39億元,佔總營收30.92%。GFK監測的中國30個重點城市市場數據顯示,蘇泊爾炊具業務市場份額穩居市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