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唐山市警方搗毀了一個使用「簡訊嗅探器」流竄作案的電信詐騙團夥。據嫌疑人交待,他們是趁受害人夜間熟睡時,使用「簡訊嗅探設備」,截取用戶手機簡訊內容。隨後,利用各銀行、行動支付平臺等存在的漏洞,竊取個人帳戶信息,並通過截取簡訊驗證碼,盜刷受害人資金。
據了解,近年來通過這一手段實施詐騙的案例不在少數。
那麼,「簡訊嗅探」是如何在受害人毫無知覺的情況下發生的?應當如何消除手機被「嗅探」的風險?對此,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扒一扒「簡訊嗅探器」的真面目。
利用「簡訊嗅探」 無需接觸手機即可攔截簡訊
想明白「簡訊嗅探」的原理,需要先了解簡訊傳輸的過程。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網絡及對抗技術研究所所長閆懷志介紹,簡訊是一種電信服務業務,可分為點對點簡訊和小區廣播簡訊兩種類型。其中,點對點簡訊傳輸是利用信令和信道來進行簡簡訊息的傳送,可在手機之間或從電腦端向手機發送信息。
「當別人給你發簡訊時,該簡訊作為小型數據包,會先通過簡訊業務中心發送至你手機信號所在範圍內的基站,再由基站將該簡訊發送至你的手機。由此可知,基站在簡訊傳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閆懷志介紹。
「簡訊嗅探」是一個怎樣的過程?閆懷志解釋說,「簡訊嗅探」其實是通過偽基站等特殊設備,對特定信號範圍內的手機號碼和數據信息進行採集和攔截,該過程並不會對手機產生物理接觸。
不法分子可以在偽基站範圍內獲取到用戶收到的所有簡訊,而用戶卻毫無知覺。
360未來安全研究院相關專家表示,不法分子一般會用一部改裝手機連接筆記本電腦作為偽基站,其功率在幾十瓦左右,覆蓋範圍在500米到三四千米。這種設備啟動後,能夠偽裝成2G基站發送信號,幹擾和屏蔽在其覆蓋範圍內的用戶手機的4G信號,「嗅探」掃描周圍的手機用戶,將附近的手機「吸附」到這臺設備上。
由於2G網絡存在單向鑑權的漏洞,只有網絡對用戶手機的鑑權認證,用戶手機無法識別出基站真偽,只能進行回應,這樣偽基站就可以獲得用戶手機的IMSI(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在所有蜂窩網絡中均具有唯一性),可以向其發送簡訊並攔截收到的簡訊。
其後,不法分子就會通過竊取到的簡訊內容獲取目標手機的簡訊驗證信息,然後通過登錄其他一些網站進行「撞庫」(即多個資料庫之間碰撞),試圖將機主的身份信息匹配出來,包括身份證、銀行卡號、手機號、驗證碼等,繼而在一些小眾的便捷支付平臺開通帳號並綁定事主銀行卡,冒充事主消費或套現,從而盜取事主銀行卡資金。
2G網絡便於犯罪 不法分子改裝偽基站強制手機降網
據了解,「簡訊嗅探「技術大多數是在2G網絡下實現,據360未來安全研究院相關專家介紹,原因是在4G網絡中已經實現了雙向鑑權,手機用戶也可以對網絡進行鑑權,這樣偽基站就很容易被識別而難以「欺騙」用戶的手機。但隨著5G時代的到來,犯罪分子又是如何利用2G網絡來實施犯罪的呢?
閆懷志表示,2G網絡之所以會被用來犯罪,是因為2G通道下的簡訊內容是無加密傳輸的,攻擊者很容易劫持並迅速解析。3G之後,數據的通信安全性大大增強,顯著提升了攻擊者破解簡訊內容的難度。因此,不法分子會通過「強制降網「的方式來強迫用戶手機從4G、5G被動轉向使用2G網絡。
「具體的做法就是通過特殊電磁設備實現通信信號幹擾、壓制或令信號質量不佳,無法實現4G、5G等高質量通信,轉而啟動最基本的2G通信模式,從而實現通信信號降頻和強制降網。這個過程本身從技術上實現並不複雜,因此攻擊者經常使用。」閆懷志稱。
此類犯罪中,摩託羅拉C118型號手機反覆被提及,它又是為什麼被不法分子選中呢?記者了解到,這款手機是2006年上市的2G手機,僅有簡訊和通話等基礎功能,目前的價格十分便宜,網絡售價還不到30元。據360未來安全研究院相關專家介紹,這款手機具有較高的兼容性,在軟體上易於改裝,經過簡單的電路改造與配置,再與電腦連接妥當,便可實現簡訊攔截。
閆懷志認為,實施「簡訊嗅探」不法行為的核心和前提是擁有非法的「簡訊嗅探」裝置,而實現這種裝置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就是2G手機改造,因為手機具有收發天線和處理電路,自身就是較為完善的通信節點,技術上天然具有改造成為偽基站等「嗅探設備」的可能。
已成黑色產業鏈 專家支招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此前有媒體報導,在河南鄭州、新鄉等地多個小區的居民半夜同時遭遇了「簡訊嗅探」,這些居民綁定手機支付平臺的銀行卡一夜之間被刷爆,受害用戶的覆蓋範圍達到了方圓3公裡。
據了解,線上兜售「嗅探設備」、線下交易、遠程指導犯罪,已經成為了一條黑色利益鏈。更可怕的是,購買「嗅探設備」,非法賣家還會贈送通過各種非法渠道搜集來的個人信息材料。還有一種更高級的個人信息,就是銀行卡號、開戶行,甚至還包括銀行卡密碼。
那麼,「簡訊嗅探」真的防不勝防嗎?
閆懷志認為,首先運營商應當提供高質量的4G/5G通信網絡,最大限度減少手機主動降網的需求及可能性,這有助於規避簡訊被劫持的風險。另外,從用戶角度來說,發現手機簡訊驗證碼發送頻繁或來路不明可採取關機、啟動飛行模式、移動位置等應對措施;發現手機突然變回2G,應提高警惕。
同時,360未來安全研究院相關專家建議,用戶可以向運營商申請開通VoLTE功能,使數據和通話都只能在4G網絡傳輸,而不會在通話過程中回落到2G;如果用戶手機支持,也可以在網絡設置中,將手機網絡模式選為「LTE only」,即只支持4G網絡。
「對於大額資金的個人銀行帳戶,建議不開通簡訊驗證轉帳功能,而小額資金帳戶簡訊驗證碼支付功能應設置每日、每筆支付限額;在應用App和網址支付時增加用戶身份驗證措施,選擇多種支付方式組合的形式,儘可能增加安全性。」360未來安全研究院相關專家補充說。(記者 張 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