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200億,會讓字節跳動跳不動嗎?
2019年,抖音和淘寶的一個年度框架協議震驚了業界,高達70億元的合作費用刷新了中國廣告紀錄。那個時候,抖音給自己的定位還是流量提供商,商業模式也更偏品牌效果廣告和商業導流,而這也是字節跳動由來已久且行之有效的變現模式。
一個缺少電商基因,供應鏈薄弱,一個缺少新鮮流量,渴望新一輪增長,當時的抖音和淘寶可以說是天作之合,也讓字節跳動在電商業務青黃不接之時的重要階段。
不過,70億遠遠不是終點,據相關消息,2020年兩者的廣告年框繼續高漲,達到200億,再創新高。目前該合作框架仍在談判進程中。
然而,世殊事異,淘寶可能依然是去年的淘寶,但抖音早已不是當時的抖音了。
隨著短視頻用戶的增長漸漸封頂,存量用戶的變現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一直充當電商平臺的流量機器,這當然不是字節跳動這家「不設邊界」公司的終局,它還有更大的野心。
電商是它不可能放棄的蛋糕。
字節跳動狩獵電商
實際上,字節跳動早就盯上了電商這塊肥肉。
這個邏輯也很容易想清楚,拿巨大的流量換取廣告費,這是目前字節跳動最重要的變現途徑,但是很容易到達瓶頸,用網際網路術語來說就是「天花板低」。
明知道電商業務是變現的最佳路徑,奈何限於自身的短板,做不了電商業務,只能為淘寶作嫁衣裳。用自己的流量做自己的電商,它不香嗎?
字節跳動不可能甘心只做一個人們茶餘飯後的娛樂工具。所以,從2014年開始,字節跳動就開始試水電商業務。當時,今日頭條推出了「今日特賣」,依然是一個導流工具,只是反響平平,很快就銷聲匿跡。
3年之後,今日頭條上線了「放心購」業務,針對 40 歲左右不熟悉電商操作的男性用戶,瞄準下沉市場,主要銷售服飾鞋包,客單價不超過 200 元,但是關注度依然不高。
2018 年,今日頭條上線購物APP「值點」,主打時尚購物,品類也更加齊全,不過仍然瞄準下沉市場。
這一年,字節跳動的電商野心昭然若揭。首先,字節跳動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了第三方支付、保險等三張金融牌照,打通了線上支付,這也就為它的電商業務奠定了基礎。
隨後,字節跳動再抖音電商方面持續發力。
2018年3月,抖音上線了「購物車」功能,點擊商品信息可以跳轉到淘寶連結。從這一步開始,抖音正式嘗試以電商的形式進行流量變現。
5月,抖音上線「商品櫥窗」功能,這意味著抖音紅人可以搭建自己的店鋪。
12 月,抖音全面開放購物車功能,不再局限於百萬粉絲紅人。抖音在當年的雙十二為天貓淘寶帶來了120萬份訂單。最重要的是,抖音的日活用戶已經突破2 億,成為電商無法忽視的流量城堡。
以阿里為首的電商公司都需要字節跳動的流量。自身產品能帶來的流量終究是杯水車薪,阿里自身的內容業務如淘寶直播,終究只能發揮一部分作用,而抖音卻是一個無法忽略的流量入口。
或許是抖音給電商帶來的巨大助力,讓字節跳動慢慢堅定了電商這條主幹道。字節跳動的電商終局應該是另一個阿里,它無疑比只做廣告更誘人,更刺激。即使無法比肩阿里,京東港股市值超7000 億,拼多多市值千億美元,電商的想像力顯然是無窮的。還未上市的字節跳動,當然需要這樣的故事。
直播電商突如其來
直播電商給字節跳動指明了前進方向。
因此,從2019 年下半年開始,抖音電商的腳步愈來愈快,愈來愈密集。先後打通了「放心購」與「值點」,接著上線了「小米商城」、「京東好物街」等多款電商小程序,支持跳轉到更多外部電商平臺,並逐步向全體實名認證用戶開放商品櫥窗,掀起全民帶貨的熱潮。
乘著2020年直播電商的風口,坐擁六億日活的抖音終於亮出了獠牙。直播帶貨讓抖音看到了電商的遠大前程,也找準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字節跳動甚至直接將2020年的營收目標定位2000億。
為了實現這個近乎狂妄的目標,僅靠字節跳動傳統的廣告收入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直播業務。因此,抖音不惜斥6000萬巨資籤約羅永浩,打響抖音直播電商的第一槍,還源源不斷地引進各類主播,將平臺流量引入直播間中。
4月1日,萬眾期盼中的羅永浩帶貨直播正式開播。在抖音不遺餘力的宣傳之下,首場帶貨直播交易總額超1.1億元,創下抖音直播帶貨的紀錄。這場直播成為抖音電商曆程中的一個分水嶺。
此後,陳赫、王祖藍等十多位明星也紛紛在抖音上開啟直播帶貨,將抖音電商直播的熱度一次次推高。
今年6月18日,字節跳動正式成立電商部門,統一管理旗下所有的電商業務,負責抖音等內容平臺上,直播中臺、電商中臺產品、運營、平臺規則、品牌商務等上下遊鏈路工作,這意味著電商正式成為字節跳動的戰略級業務。
據相關消息,字節跳動計劃未來3年將上海的員工增至2萬人,在滬電商業務整合升級為抖音電商板塊,原Musical.ly團隊也將承擔其音樂業務及電商相關功能的開發。
但是,在如今的局勢下殺入電商,字節跳動的這條路註定不會平坦。
首先,阿里依然是中國電商霸主,京東和拼多多也不容小覷,還有蘇寧、唯品會、國美等一眾企業林立,電商行業早已強敵環伺,一旦入局就會四處樹敵,這是擺在字節跳動面前的難題之一。
另一方面,風光開場的抖音直播如今似乎也遭遇了瓶頸。抖音將羅永浩打造成直播電商的門面,然而這個門面現在似乎並不露臉。數據顯示,羅永浩開播100天,累計直播14場,數據持續跳水,6月累計銷售額6500萬,與淘寶頭部主播薇婭27億,李佳琦14億,快手頭部主播辛巴19億相去甚遠,位列三平臺主播榜47位。
另外,從直播電商行業來看,流量的轉化效率依然不理想,現下的行業依然稱不上多方共贏。
對於商家而言,直播帶貨的利潤並不如外界想像得那麼高,甚至很多商家在賠本賺吆喝,主播團隊以坑位費、佣金為收入來源。這意味著商家在賣全網最低價以後,還要被主播和平臺擠佔更多利潤。因此是否有有動力持續參與直播帶貨當中,仍舊是一個問號。
對於主播而言,行業大部分資源集中在少數頭部主播手中,連腰部主播都賺不到錢;對於MCN機構而言,整個行業魚龍混雜,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得不到改善。
對多數商家而言,直播帶貨只是一個清庫存的渠道,而不是主要的銷售渠道。因此,以目前的形勢看,商業效率依然很低,這種模式不可能長期持續。
所以,比起將一部分流量置換成轉化不穩定的電商分成,不如直接做廣告變現來的有效率。
從目前抖音電商的體量來看,它還不足以威脅到阿里的地位,至少要達到年萬億的規模,方能成氣候,但是字節跳動的威脅在於它的未來形態。假如放任它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未來很可能形成類似於Google生態下的去中心化電商,即品牌建站買Google流量廣告,將消費者引入通過Shopify搭建的獨立電商,而不在亞馬遜開店、打廣告。這對阿里等電商平臺生態打擊更大。
退一步說,假如字節跳動的電商部門沒有成功,至少在競爭方面,阿里依然處於不利地位,因為字節跳動在用自己的非主營業務去對抗阿里的主營業務,這會讓阿里陷入非常被動的地位。
這也是阿里態度謹慎的部分,賣貨是抖音的增量可能,但卻是阿里的零和遊戲。
短期來看,阿里能夠強勢影響平臺的商家。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三五年後,抖音電商就像拼多多、京東那樣,足以養虎遺患。
這是阿里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可能也是阿里與字節跳動達成200億合作年框的目的,阿里大概希望藉此慢其軍心,遏制抖音的電商夢——字節跳動的流量,今日頭條日漸式微,西瓜視頻、火山視頻還沒起來,TikTok以海外市場為主,只有抖音是字節跳動做電商的主要陣地和希望所在。只要把抖音電商扼殺了,字節跳動就不足為懼了。
不過,對字節跳動而言,廣告投放業務開始下滑,天花板已經顯露,電商是它通往未來的關鍵船票,是無論如何不能輕易放棄的板塊。
如今,與阿里200億的年度合作框架已經成為了燙手的山芋,想接過這個框架,可能會連帶著受到阿里的節制,如果不接,則意味著與一項重大營收失之交臂。
三國鼎立時期,周瑜向孫權建議:應該把劉備請到東吳,軟禁起來。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大事可定也。如今阿里的200億,似乎有一種這樣的意味了。
然而,字節跳動的版圖依然在無限擴大,張一鳴還在不停地打造一個又一個全新的字節跳動。他曾經表示:「成功與否,並不是我屢次選擇創業的根本原因,而成就感才是,我希望每一次的成就感都要比前一次的創業成就感更大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