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長注意!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

2020-12-05 澎湃新聞

深圳家長注意!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

2020-12-02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深圳家長們,你有給孩子報過

校外的培訓班嗎?

你可還記得

當初一次交了多久的費用?

校外培訓機構按年收費已是常態,

費用沒有上萬也有大幾千,

而且很多都是預付費。

預付了一兩年學費,

課沒上幾節,

校外培訓機構卻「跑路」了。

今年以來這種情況頻頻出現,

刺痛了家長的神經。

不過現在有好消息來了,

據市商務局等部門對市人大代表建議的答覆,

我市各部門正採取行動,

規範預付式消費。

其中,

教育局明確要求,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

我市預付式消費投訴一年近兩萬宗

很多市民錢包裡都有幾張預付卡,包括健身卡、美容美髮卡、洗衣卡、餐飲卡、商場超市購物卡等等。預付卡可以有效減少現鈔使用、便利公眾支付、快速回籠資金,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普遍歡迎。然而,由於大量使用預付卡的企業多為中小微經濟體,其對風險的抵抗能力較弱。在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商家降低服務標準,或者隨意漲價變相減少消費次數的情況時有發生,最壞的結果就是倒閉,或者乾脆「跑路」,而這些不利結果最終還是由廣大消費者來承擔。

深圳市消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12月,我市共收到預付式消費投訴1.9萬多宗,同比增長105.38%,其中涉及經營者停業或跑路的投訴4720宗,佔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26.67%。

市人大代表陳國紅注意到這個問題,她建議加強對預付式消費商家的管理,嚴把「準入關」。同時,制定預付費發放條件和預付費限額的管理辦法,根據不同行業消費特點制定單卡充值金額上限,不讓由商家「任性」發卡。

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實行備案制度

商場、超市等購物卡,這種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的發行企業由市商務局管理。市商務局表示,根據代表的建議,我市加強了對預付卡發卡企業備案管理,目前我市共備案規模發卡企業32家。備案時,發卡企業須提供審計報告,單用途卡業務、資金管理制度,購卡協議、資金存管協議等材料。

根據有關規定,規模發卡企業還需確定一個商業銀行帳戶作為資金存管帳戶,銀行可對發卡企業資金存管比例進行監督,對超額調用存管資金的指令予以拒絕,並按照備案機關要求提供發卡企業資金存繳情況。此外,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等多家財產保險公司已開展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履約保證保險業務,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利益。

培訓服務不得捆綁金融產品

社會上教育培訓市場火爆,培訓機構絕大部分採用預付式消費的方式。如何讓這些機構的收費更加規範、透明?市教育局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應當與受教育者或其監護人籤訂培訓服務合同,不得捆綁推銷貸款、金融等與培訓服務不相關的產品或服務。應當按照向社會公開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收費辦法收取費用,不得在公示的項目和標準外收取其他費用。

市教育局還要求培訓機構的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並開具合法收費憑證(發票),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

健身行業等文體旅遊領域出現的消費者辦完健身卡後,商家不履行承諾情況也是投訴的重點之一。當前,市文體旅遊局正在開展包括健身行業在內的體育行業的預付款式消費管理方式調研,研究解決進一步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效措施。

市消委會支持消費者起訴 「跑路」商家

對於「跑路」和不按約定退還消費者預付款項的經營者,有關部門加強了信用懲戒。深圳市消委會在預付式消費領域持續開展消費評價和投訴公示工作,發布預付費消費行業消費評價指數排行榜,2019年將21家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推送至徵信機構。

市消委會還支持消費者對消費者預付款後逃匿的企業提起訴訟,2017年以來,共接受45名消費者的委託,對牧得隆公司、花皇藝術公司等13家不良商家及13名法定代表人提起訴訟,涉訴金額高達520萬餘元。其中牧得隆公司、花皇藝術公司、健之美健身遊泳俱樂部三宗案件已取得勝訴判決,其餘九宗案件已成功立案準備開庭。

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舒瑜

原標題:《深圳家長注意!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深圳出硬招規範預付式消費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
    原標題:深圳出硬招規範預付式消費家長朋友注意: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0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舒瑜)預付了一兩年學費,課沒上幾節,校外培訓機構卻「跑路」了。
  • ​深圳出硬招規範預付式消費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
    深圳出硬招規範預付式消費家長朋友注意: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舒瑜)預付了一兩年學費,課沒上幾節,校外培訓機構卻「跑路」了。
  •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將全面推行白名單制度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12月16日,青島市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
  • 青島給校外輔導班戴上「金箍」: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 培訓...
    《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不過,記者實際採訪了解到,現在培訓機構多在長付課程上有大幅度優惠,使得多數家長會主動選擇年付甚至更長。建立專用帳戶加強資金監管近兩年,品牌教育機構關門、跑路事件頻發,觸碰家長心理安全底線,引發不安情緒。
  • 校外培訓服務合同有了範本 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的費用
    培訓機構「霸王條款」橫不起來了 校外培訓服務合同有了範本 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的費用 華聲在線6月18日訊 剛到培訓機構交了學費,幾堂課之後發現老師教學水平不理想,想退費卻遭拒絕;報名時,總是被忽悠「預付學費越多課時費越便宜」,因此一交就是2年…
  • 北京市消協:教育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的費用
    中新網11月24日電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24日發布教育培訓消費警示,要求教育培訓機構應向社會公示收費項目及標準,主動接受監督,不得收取在公示以外的其他費用。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對象沒有完成的課程,應嚴格按照雙方合同約定以及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 校外培訓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
    校外培訓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 2020-12-17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京消協規定:教培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是培養學生興趣特長、拓展綜合素質、滿足學習需求的選擇。但近段時間,一些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出現停業關門情況,眾多消費者遭受巨額損失。教育培訓機構應誠信守法經營,主動承擔並落實法定義務和責任,在教師招聘、課程設計、授課質量、售後服務等方面,對自身嚴格要求,自覺杜絕虛假宣傳、虛假承諾等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2.規範合理收費,確保預收資金安全。教育培訓機構應向社會公示收費項目及標準,主動接受監督,不得收取在公示以外的其他費用。
  • 校外培訓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規定結束時間
    12月16日,青島市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培訓的內容、班次、招生對象、進度、上課時間等須向所在區(市)教育部門備案並向社會公布;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培訓班次必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區(市)中小學同期進度。
  • 北京教委規範培訓機構預付費:一次性收費不得超3個月
    「先存錢、再消費」的預付式消費,一直是校外培訓機構的收費模式。但家長卻會頻頻遭遇「存了錢、難消費」的問題。近日,北京市教委發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付式消費管理細則》(以下簡稱,管理細則)徵求意見,擬對培訓機構預付費的收費規則、服務合同、退費時限等作出規定。
  • 校外培訓機構收費超3個月?浙江省教育廳:退!
    在嚴格複課管理方面,《通知》強調,在當地政府未解除相應緊急措施前,校外培訓機構一律不得擅自開展線下培訓活動。針對培訓機構收費監管問題,《通知》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並將收費項目及標準、收退費實施制度等面向社會長期動態公示,對符合規定或約定的家長退費訴求,要督促校外培訓機構及時便捷給予退費。
  • 校外培訓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結束時間不晚於20...
    12月16日 青島市發布 《關於進一步規範 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 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 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
  • 校外培訓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 結束時間不晚於20...
    12月16日,青島市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培訓的內容、班次、招生對象、進度、上課時間等須向所在區(市)教育部門備案並向社會公布;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培訓班次必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區(市)中小學同期進度。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衝突,每天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嚴禁組織舉辦中小學生學科類等級考試、競賽及進行排名。
  • 每科一次性收費不得超60課時,校外培訓機構收退費規定來了!
    針對頻頻出現的校外培訓收退費糾紛,近日,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其中明確,培訓機構應明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退費辦法,並重申線下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 3 個月的費用,線上培訓機構如按課時收費,每科不得一次性收費超60
  • 校外培訓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仨月費用,結束時間在20時30...
    12月16日,青島市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培訓的內容、班次、招生對象、進度、上課時間等須向所在區(市)教育部門備案並向社會公布;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培訓班次必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區(市)中小學同期進度。
  • 校外培訓機構收費真相!家長給孩子報班必看
    事實上,有關校外教培機構一次性收費的問題早已是「老生常談」,早在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便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針對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證照不全等突出問題,從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關鍵環節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這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三個月的費用。
  • 校外培訓機構退費有了明確規定,首個全國性示範文本來了
    為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服務行為,推動化解校外培訓收退費糾紛,日前,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這是中小學生校外培訓行業首個全國性示範文本。《培訓合同(示範文本)》明確,培訓機構應明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退費辦法,並重申線下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線上培訓機構每科不得一次性收費超60課。
  • 寶雞校外培訓機構收費、退費標準來了!
    8月26日寶雞市教育局網站發布了關於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長效管理的意見對寶雞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費收取和退費作出了規定>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費按月收費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按課時(每課時不超過60分鐘)收費的,不得一次性收取單科超過30課時且培訓時間跨度不得超過3個月的費用。
  • 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資金監管「贏」接校外培訓機構的新生
    據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了解到,校外藝術培訓機構受到的衝擊尤為巨大,特別是中小型藝培機構,出現嚴重虧損狀況。店面房租、員工工資、學員退費壓得校外機構喘不過氣來。加之隨後各大媒體曝出機構退費難、捲款跑路等惡劣現象,嚴重影響到家長們對校外培訓機構的信任。
  • 杜絕退費難題 首個校外培訓機構服務合同示範樣本出臺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實習生 趙博宇)為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服務行為,推動化解校外培訓收退費糾紛,日前,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這一文本為該行業首個全國性示範文本,共十一條,對培訓項目、培訓要求、爭議處理等內容進行了明確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