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消費預警:美容美髮行業「高危」

2021-01-08 華龍網

  預付卡消費正在成為一種主流的消費方式,不過,市民需當心其中暗藏的風險。昨日,市商委發布重慶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消費警示,多家企業因投訴頻發,進入消費預警名單。其中,美容美髮業成為風險高發行業。市商委市場秩序處負責人提醒,消費者辦理商業預付卡消費,應警惕風險,不要因貪圖優惠一次性購買較大金額預付卡。

  風險預警

  這些企業可能有風險

  ●重慶卓藝美容美髮有限公司

  旗下有「卓藝美業」等連鎖美容美髮店,自2014年以來,市商委接到12312關於該公司分店倒閉、消費者預付卡餘額無法消費也無法退回的投訴11起,涉及到卓藝沙坪垻、解放碑、南坪、石橋鋪等多家店,而且經與重慶卓藝美容美髮有限公司總部聯繫,除了對沙坪垻店投訴的消費者退還了預付卡餘額外,總部對其他投訴的消費者預付卡餘額都拒絕處理。經九龍坡區商務局到工商局核實,該公司已經註銷了工商登記。

  ●重慶祥瑞美容美髮有限公司

  旗下有「改型地帶」等連鎖理髮店。目前,市商委接到12312關於該公司石橋鋪店倒閉,消費者預付卡餘額無法消費的投訴。經九龍坡區商務局調查核實,該公司在九龍坡區註冊,現石橋鋪店已關門停業,江北分店已轉讓給其他人,與原公司再無關係。目前重慶祥瑞美容美髮有限公司下屬沒有任何實體店,該公司法人代表孔祥瑞失聯,已建議投訴人向公安機關報案。

  ●味道重慶餐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

  自2014以來,市商委接到12312關於味道重慶餐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分店倒閉、消費者預付卡餘額無法消費也無法退回的投訴4起。經調查核實,該公司企業法人劉越發生經濟糾紛,現企業關門停業,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劉越失聯,已向該公司所在地公安部門反映。

  ●上海震軒美容美髮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

  旗下有「震軒」美容美髮店,自2014年以來,市商委接到12312關于震軒美容美髮分店倒閉、消費者預付卡餘額無法消費也無法退回的投訴5起,分別涉及其東和春天、金島花園、加州、南坪萬達廣場店。經調查核實,上海震軒美容美髮有限公司發行單用途預付卡在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備了案,但只備案了上海市的七家門店,上海以外的任何門店均沒在備案名單裡。該公司重慶各家店發行預付卡均未備案,實際經營者多次換人,倒手轉讓過程中對消費者的預付卡餘額不作妥善處理,引發多次糾紛。

  ●格調造型

  自2014年以來接到投訴4起,消費者均反映格調造型大融城店關門停業,預付卡餘額無法消費也無法聯繫負責人。經江北區商務局調查核實,格調造型原註冊企業信息為重慶王兵美容美髮有限公司,現該公司已註銷了工商登記,區商務局工作人員經多方努力無法聯繫上該店負責人,已建議消費者向公安機關報案。

  如何防範

  預付卡消費多留心眼

  1

  要明確消費投訴範圍

  前述負責人介紹,消費者在出現消費糾紛時,要明確投訴對象的類別,找準投訴部門。商務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所明確的管理對象為商貿行業內發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的企業法人,具體為百貨零售、餐飲住宿、居民服務三大類8大項43個小項。按照依法行政的規定,商務主管部門的12312投訴電話只接受屬於商務主管部門管理的事項。

  據介紹,發行多用途商業預付卡,發行單用途卡的個體戶,商貿行業以外的旅遊、交通、文化、健身、醫療(含醫療美容)、遊泳等行業均不屬於《管理辦法》的備案管理範圍,如果發生相關糾紛,可以找工商或消協投訴。

  2

  辦卡前充分了解經營者信息

  市商委市場秩序處負責人介紹,在風險頻發的美容美髮行業,預付卡消費比例高達85%以上,但該行業又以個體戶居多,但在門面的裝潢上,往往投入不少,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所以,此類門店一開業就發預付卡,以收回裝修、啟動成本,但是經營過程中一旦客源或是資金跟不上就可能導致關店。

  因此,市商委提醒,消費者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經營者的經營資質(是否有營業執照和相關許可證)、經營狀況、信譽口碑,根據其經營規模、經營環境、經營實力等客觀情況,慎重作出是否選擇預付消費方式的決定,不能只看門面裝潢。

  3

  辦卡金額不能過大

  市商委市場秩序處負責人介紹,國務院2011年的25號文件及商務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單張記名卡限額不得超過5000元,單張不記名卡限額不得超過1000元。單張單用途卡充值後資金餘額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限額。

  該負責人還表示,部分經營者採取大額卡高折扣的方式吸引消費者辦卡充值,違反了國務院2011年的25號文件精神和商務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存在較大風險。消費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限量購買預付卡,不要因貪圖優惠一次性購買較大金額預付卡而承擔過多風險。

  4

  有關約定要以書面形式確認

  市商委市場秩序處負責人介紹,一些銷售人員在推銷時誇大使用範圍、折扣、期限等,辦卡時一定要通過籤訂書面合同或協議來對預付卡的使用範圍、有效期限、收費標準、違約責任等核心條款予以明確,不要輕信經營者的口頭承諾。

  5

  妥善保管消費證據

  消費者購買預付卡後,要妥善保存發票、繳費收據、銀行刷卡單據、合同或協議等相關憑證,每次消費後要詳細記錄所使用的產品和服務事項並籤字確認,以便在發生糾紛時能有效維權。如果沒有證據,即使向相關部門投訴,相關管理部門也難以查處。

  延伸

  瑪花纖體案

  暴露監管難題

  2013年底,以「高端大氣上檔次」為賣點的美容會所瑪花纖體陷入了關店風波,全國範圍內涉及數十億元的預付卡退還無門。市商委市場秩序處負責人介紹,在重慶,瑪花纖體預付卡涉及的消費者則有3000多人,涉及金額3000多萬元,平均每個消費者被捲入的資金大約1萬元。

  據介紹,由於瑪花纖體在事發前已經註銷登記,因此消費者最終並未得到賠償。市商委市場秩序處負責人表示,瑪花纖體雖然實際上經營的是瘦身、美容等業務,但該公司在註冊時登記為體育健身類,不屬於商務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所明確的管理對象,而且越過了5000元的「紅線」,使得不少消費者蒙受了大金額損失。

  據介紹,目前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主要實行備案制度,發行預付卡的企業需要按一定比例在銀行存入保證金,以備風險發生後,向消費者擬賠。一般而言,規模企業預付卡存入保證金比例為20%,集團企業預付卡為30%,品牌預付卡40%。一般企業則無資金存管的要求。

  在規範層面,行政管理依據僅有商務部出臺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且僅針對發行預付卡的企業法人,個體戶、多用途商業預付卡以及其他行業預付卡,則均不在此管理範圍內。

    商報記者 李陽 實習生 向莉洪

相關焦點

  • 滬單用途預付卡企業備案率不足1% 美容美髮行業最嚴重
    據《勞動報》報導,本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實際備案發卡企業只有366家,備案比例不足1%。昨天,上海市商務委市場秩序處副處長陳偉在新聞通氣會上指出,針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不斷引發的深層次社會問題,本市正大力推進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專項治理行動,全面排摸重點行業情況,督促發卡企業依法依規履行備案手續。
  • 預付卡上保險 南通17家美容美髮店成試點
    28日上午,南通美容美髮行業單用途預付卡履約保證保險試點活動正式啟動,市美容美髮業商會與紫金保險南通公司籤署《南通市美容美髮行業單用途預付卡保證保險合作協議》,17家美容美髮店成為首批履約保證保險試點商家。
  • 美容美髮預付卡不備案 最多罰3萬 備案難在哪裡?
    × × 美容美髮 「卡」 停 業 才開幾天就停業,充在會員卡裡的錢怎麼辦? 預付卡 製圖/喬宇  去年底,商務部針對企業預付卡備案管理出臺了一系列規定,為市民規避預付卡「陷阱」提供了制度保障。但記者7月10日從市商委了解到,當前,我市預付卡備案推進情況並不理想,特別是美容美髮行業,目前全市只有6家企業完成了備案。  按照規定,今年2月1日前,全市美容卡、洗衣卡、提貨卡等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發卡企業,將全部完成備案工作,接受監管。備案逾期,企業可能遭到1萬元至3萬元的罰款。但考慮到緩衝時間太短,我市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備案時間。
  • 警惕預付卡消費潛在的法律風險
    (1月26日《法制日報》)  《報告》披露,當前預付卡消費欺詐正在從前幾年的「拖、推、欠」上升到「跑」, 在美容美髮、健身娛樂、汽車消費、家政服務、服裝洗滌等行業,有些商家甚至以預開業為名收取費用,消費者還沒等到商家開業,錢就已經被捲走了。
  • 上海預付卡投訴「永琪美容美髮」被點名最多
    滬預付卡投訴八成是美容美髮 "永琪"被點名最多  預付卡投訴哪家「強」?據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昨天下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理髮及美容服務投訴量大,共受理投訴86件,佔總量的83%;其中,社區常見的永琪和文峰,分別以40件和21件,佔據投訴量的第一和第二。
  • 美容美髮店辦卡充值才優惠?小心單用途預付卡裡的陷阱
    華龍網5月6日17時訊(記者 鄭懿)「充值X千元,消費打五折」,這樣的優惠你會選擇嗎?近年來,預付卡消費日漸盛行,在促進消費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隱患。今(6)日,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會在重慶市商委召開,華龍網記者獲悉,2015年一季度,市商委通過12312接到針對商業預付卡的投訴為52件,其中絕大多數在美容美髮行業。
  • 美容美髮店的預付卡有了新規定 「老闆跑路」也不怕!
    新出臺的《無錫市美容美髮行業預付卡消費爭議處理辦法(試行)》,將從4月1日起實施!也就是說,無錫美容美髮「預付卡」式經營模式將要受到嚴格限制。在經營過程中不得隨意終止消費者使用其發行的預付卡。 經營者需要暫停營業的,應當提前15日以電話、簡訊、電子郵件、公告等形式告知消費者,預付卡有效期限相應順延。
  • 【關注】關於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消費預警提示的公告!
    由於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具有提供服務的滯後性,消費者在得到一定優惠的同時,可能面臨損失同期利息、限制選擇範圍、遭遇不平等格式條款、商家易主、店方倒閉甚至攜款潛逃等風險。近年來,預付式消費領域違法行為呈增長趨勢,特別是健身、美容美髮、零售服務等領域成為高發領域,尤其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發卡商家「跑路」現象增多,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預付卡消費 「餡餅」緣何成「陷阱」
    3月6日,記者獲悉,去年省城各級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投訴14409件,其中僅「水果營行」的預付卡消費投訴就達1037件。南昌消協相關負責人坦言,預付卡消費投訴已成為目前消費投訴的焦點。  「隨著美容美髮、水果銷售、娛樂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商家以較低折扣吸引消費者購買預付卡。
  • 美容美髮預付卡糾紛有了處置法規依據 關店也得退錢
    今天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第一個好消息是:昨天,市工商局宣布,《無錫市美容美髮行業預付卡消費爭議處理辦法
  • 預付卡消費為何 充值容易退費難
    記者 姜濤從健身俱樂部到美容美髮店,再到校外培訓機構,消費者前腳剛充值辦理了預付卡,後腳便遇到停業轉卡、閉店失聯的麻煩。「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到底該找誰說理?」消費者說。眾所周知,預付卡消費的經營方式,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和接受對象。
  • 又是預付卡這個「坑」 健身機構、美容美髮、洗衣洗車成為鄭州市民...
    第三季度受理投訴23202件,同比增長88.88%,從投訴客體類別來看,商品消費類投訴12968件,佔比55.89% ,食品、農資、家居用品位居商品消費類投訴前三位,主要集中在食品過期變質、商品的質量及售後問題等方面。
  • 南潯區消保委預付卡消費警示
    容美發卡卡500元打八折、800元打七折;健身卡一年1500元、兩年2000元……你是否被此類消費優惠吸引而辦理過預付卡?如今,很多商家為了爭取客戶,紛紛推出預付卡消費,遍布美容美髮、娛樂健身、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等服務行業。可是,五花八門的預付卡背後,卻隱藏著「預付卡退款難」「停業後追討難」等消費風險。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個體工商戶不在備案範圍內,消費者預存資金不受第三方平臺監管,一旦發生商家跑路行為,預付資金追索難度大。
  • 美容美髮業預付卡上了保險
    晚報訊 28日上午,我市美容美髮行業單用途預付卡履約保證保險試點活動正式啟動,市美容美髮業商會與紫金保險南通公司籤署《南通市美容美髮行業單用途預付卡保證保險合作協議》,17家美容美髮店成為首批履約保證保險試點商家
  • 健身類預付卡成山東消費領域投訴「重災區」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發布該省預付式消費專題調研報告和消費警示。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尹強民在會上介紹說,據山東省預付式消費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健身、美容美髮、餐飲、教育培訓等成為預付式消費投訴較為集中的領域,美容美髮類3982件,佔比12.79%;餐飲類2884件,佔比9.26%。
  • 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預付卡消費需謹慎
    近年來,預付卡形式的消費在餐飲、美容美髮、健身、教育機構等多種服務行業廣泛使用,商家以各種優惠吸引消費者購買預付費項目,隨之而來的充值容易退費難、商家經營不善閉店等預付卡退費的投訴也在逐年遞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近日獲悉,針對預付消費出現的問題,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辦理預付卡,避免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理性消費。消費者按實際需求、自身經濟能力理性消費,冷靜對待商家的「甜言蜜語」,三思而後行,不要因為貪圖便宜或各種贈品購買預付費項目,特別是充值數額較大的項目,應提高警惕,做好風險預判。謹慎選擇商家。
  • 廣州日報:預付卡消費這個「坑」該怎麼填
    預付卡消費,其實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從美容美髮、健身,到連鎖水果店、洗車店,預付卡消費都相當流行。一方面,商家有利可圖,通過發卡可快速回籠資金,還能讓預付款「錢生錢」;另一方面,消費者通常也獲得了預存優惠的折扣,看起來也是划算的。然而,當商家倒閉或者跑路,預付卡就成了一張「坑人卡」,要拿回錢相當困難。
  • 違約不退款、關門跑路……預付卡消費亂象怎麼治?檢察院向商務部門...
    此類預付式消費還廣泛存在於教育培訓、美容美髮、洗車、餐飲等日常領域,由此引發大量糾紛。記者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預付式消費糾紛明顯增多。這些現象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鮑文波、劉蕾、韓振東的注意。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三位代表提出了關於探索預付卡消費領域檢察公益訴訟,推動相關法律完善的建議。
  • 辦理預付卡消費 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
    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 家樂福京東商城預付卡消費和網售又遭投訴
    4月23日,上海市消保委發布《第一季度消費投訴分析》,分析指出,在總投訴量下降的情況下,投訴熱點主要集中於網絡銷售和預付卡消費,涉及羅萊家紡、家樂福、1號店、京東商城、浩瀚美容美髮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