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矽是成為製作高溫、高頻和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的理想半導體材料,相比目前傳統的矽基產品,其製成的器件能為電力電子產品升級提供核心保障,像大家熟悉的新能源車、充電樁、光伏發電等領域,目前國際上基於此的6英寸碳化矽晶圓已經大規模投產。今天,首片國產6英寸碳化矽MOSFET(金屬氧化物場效應電晶體)晶圓在上海正式發布,填補了國內在此領域的空白,未來市場容量可達百億美金。
這就是首片國產6英寸碳化矽MOSFET晶圓,基於碳化矽也就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製成,用於例如新能源車、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是最核心的工藝半導體晶片。目前市面上在該領域使用的主流的工藝半導體器件是矽基器件,而使用碳化矽器件,其效率、功率密度會進一步提升。上海瞻芯電子創始人兼總經理張永熙介紹:「如果用了碳化矽MOSFET(金屬氧化物場效應電晶體)新能源汽車作電驅動的話,續航裡程可以有5%到10%的提升;比如說用了碳化矽工藝器件的光伏逆變器的話,效率也可以非常大的提升尤其在能耗上面降低50% 。
目前從晶片的成本角度確實比矽基晶片要高大概至少2到5倍之間,但是由於用了碳化矽器件以後可以帶來系統成本的降低,包括性能的提升,長遠來看效益還是更好。」
2017年7月,上海瞻芯在臨港註冊,成立之初,他們就對標國際最先進的技術,同時前瞻性的開發以6英寸為主的碳化矽晶圓,1152天,終於攻克而成,每一天,張永熙都記得清清楚楚。
「在這個1152天裡,我們投入了超過500片6英寸的碳化矽晶圓去做研發,每一片晶圓都至少承載了一個單項實驗,所以整個過程是非常複雜和挑戰性的,但是很慶幸的是我們的團隊大家一起努力把產品研發出來。完全自主核心,我們是在自主的國內一條6英寸生產線上把200多道工序一步步的調整,完全是在國內自己留片、自己製造加工,完全自主開發的。進入到國際一線水平,我們先趕上別人在性能,可靠性上和國際主流大廠持平,以後在接下來幾年內會逐步迭代做第二代第三代,希望能夠趕超國際大公司。」
因為其開發研製是在國內的一條升產線上,低成本開發出的高附加值產品,因此製造成本就會降低,從而價格至少比國際產品能降低20%。目前,這款晶圓已經有國內10多家客戶進行了試用,其中2家已經形成了小批量出貨。
而國內相關行業龍頭企業比亞迪、華為等都在其旗艦產品中廣泛使用碳化矽MOSFET,國際上,歐洲超級充電樁也採用了此類模塊,據預計,今年全球碳化矽市場預計在6億美金左右,隨著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市場增量潛力非常大,有機構預測2027年全球碳化矽市場可以達到百億美元,而國內市場至少將佔據半壁江山。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葛孝蘭)
版權聲明:本文系看看新聞Knews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看看新聞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