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近3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57萬多個

2021-01-03 江蘇省人民政府

我省近3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57萬多個

發布日期:2020-12-16 07:42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從省住建廳12月1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2017年起推進實施的「停車便利化工程」3年行動任務完滿收官。近3年來,全省共增加公共停車泊位57.48萬個;省內多數設區市機動車停車泊位與機動車擁有量之比在1.2:1以上。

「上天入地」新增車位

從2005年到2019年,全省機動車保有量從192萬輛增加到1919萬輛,增長超9倍,但停車設施增長明顯滯後,導致停車矛盾凸顯,特別是老城區停車難成為民生痛點。

為緩解停車難,各地都在增加車位供給上做文章。淮安滙豐園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配建的機動車停車位不到30個。該小區充分挖掘內部邊角地塊及雜草叢生的廢棄地塊,見縫插針建停車泊位,新增50多個停車泊位;利用街頭零星地塊,先後在小區周邊300米範圍內新建兩個公共停車場,可提供210個停車位。南京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增加停車泊位,目前累計整治717個老舊小區,新增停車泊位1萬餘個。南通實施小區「微循環」改造,共完成100多個小區,新增停車泊位2萬多個。

為挖掘更多停車資源,各地「上天入地」動足腦筋。揚州開發利用水下空間,在蘇北醫院以南的荷花池公園打造水下停車場,建設700個停車泊位,與周邊醫院、小區共享。徐州推動地下停車場「平改立」來增加泊位,已新增地下機械車位4157個。淮安利用橋下空間增設地面和立體式停車泊位,來緩解醫院等區域的停車難題。

盤活資源補上缺口

我省多地還通過精細管理、盤活資源等方式補停車位供給缺口。「各地通過積極推動人防工程綜合利用、建設P+R停車場、閒置地塊利用、窗口單位內部停車泊位置換等方式,因地制宜、綜合施策緩解學校、醫院、景區等重點區域停車矛盾。」省住建廳副廳長陳浩東說。

宿遷市已有35個機關單位庭院停車泊位向市民開放,釋放停車泊位近6000個。蘇州在古城外圍利用閒置人防用地建設P+R停車場,疏導遊客通過綠色交通換乘進入古城。揚州節假日免費開放市政府東大院、西大院、市政協等11個單位內部停車場,供遊客臨時停放車輛,並設置接駁車,打通停車場通往熱門景點、核心商圈的「最後一公裡」。常州第二實驗小學青龍校區,將學校車庫西側約2000平方米的人防空間劃定為教職員工停放區,騰出足夠車位給接送學生的車輛使用。

各地通過排查梳理路內停車泊位,規範完善禁停區域、路段、時段的標誌標線等交通設施,進一步優化路內泊位設置。無錫公安交警部門組織開展清路「雷霆行動」,去年共拖移違停車輛17661輛,查處各類違停152萬餘起。「城市110警情60%以上都與停車有關,其中違停佔大部分。下一步我們將加大違法停車治理力度,嚴查嚴管機動車堵塞消防通道等違停行為,確保生命通道暢通和老舊小區周邊道路通行。」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副總隊長朱傳彪說。

13個設區市全部建成市級智慧停車平臺,一些城市還開發建設停車APP、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基本實現電子支付。太倉建立停車共享平臺,通過平臺實現車位共享,提高泊位利用效率,鹽城和泰州建設全智能立體停車樓,提高停車效率。除地磁外,各地還在探索用高位和低位視頻等新技術實時監控停車泊位,實現停車泊位無人值守。

探索發布「停車指數」

「下一步,我們將在建立停車長效機制方面繼續推動、不斷發力,切實提升廣大城市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陳浩東介紹,通過構建衡量城市停車便利化程度的綜合指數和動態指數,綜合評價各地停車供需平衡狀況,引導停車設施與城市協調發展。

建立「停車指數」長效機制,目前正在泰州、徐州兩市開展試點。「停車指數」把如何發展停車設施、停車問題在哪裡、應當如何解決等方面內容,通過一個直觀、量化的數據指標來表達,可促進各地停車供需平衡,實現停車與汽車、城市的協調發展。下一步,「停車指數」將被作為鞏固停車治理成效和推動建立停車治理長效機制的重要手段,在全省加快推廣應用。

徐州、宿遷已出臺關於停車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其他城市停車立法步伐也在加快。「停車難的持續改善,需要進一步制定完善停車管理法規制度,不斷強化停車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促進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管理『三位一體』。」陳浩東說,省住建廳將研究推動各地停車立法,鼓勵、吸引個人和企業資本更多地參與公共停車場建設和管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江蘇工人報》江蘇三年增加公共停車泊位超過57.48萬個
    本報訊 (記者 萬森) 近三年,江蘇省共增加公共停車泊位超過57.48萬個,省內大多數設區市的機動車停車泊位與機動車擁有量之比已達到1.2:1以上。這是記者昨天在省住建廳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消息。停車難,是「城市病」的表現形式。
  • 安徽計劃3年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17.2萬個
    今天上午,人民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安徽省住建廳會同多個部門,聯合印發了《安徽省城市停車場建設行動方案》,計劃2019年至2021年全省設區市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17.2萬個。根據方案,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以新建配建為主體,以盤活存量為輔助,以路面停車為補充。
  • 緩解停車難!江蘇三年共增加公共停車泊位超57.48萬個
    記者今天(12月15日)從江蘇省住建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推動緩解停車矛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省委省政府2017年制定了《全省城市治理與服務十項行動方案》,要求推進實施 " 停車便利化工程 ",並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10萬個以上,城市機動車停車泊位與機動車擁有量之比達到1.2:1至1.5:1的目標。
  • 停車便利化工程:南京3年新增車位近3萬個
    2020-12-16 07:16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江蘇停車便利化工程三年任務已收官,3年來全省增加公共停車泊位近60萬個,
  • 三年增加公共停車泊位超57萬個——江蘇召開「停車便利化工程...
    12月15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召開「停車便利化工程」實施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據了解,從2005年到2019年,江蘇機動車保有量從192萬輛增加到1919萬輛,增長了10倍之多,但停車設施增長明顯滯後,導致停車矛盾凸顯,難以滿足需要,特別是老城區的停車難、停車不便捷問題越來越成為民生痛點。
  • 「十三五」期間,杭州九城區新增停車泊位44.8萬個,其中公共泊位5萬個
    截至2020年11月底,杭州九城區新增停車泊位44.8萬個,其中配建泊位39.8萬個,公共停車泊位5萬個,完成杭州市停車場庫建設「十三五」既定目標。挖掘停車空間,杭州這幾年一直在做創新嘗試——從利用儲備土地、臨時用地建設公共停車場,鼓勵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公共停車場的1.0版本,到利用公共綠地、城市廣場、學校操場等地下空間及高架橋梁下部空間、甚至建築屋頂等建設公共停車場的2.0版本,到結合儲備土地出讓同步增配公共停車泊位指標,鼓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的立體塔庫和地下井筒式停車庫項目建設的
  • 2022年底,佛山將新增6萬多個公共停車位!路邊停車100%智能收費!
    佛山市交通運輸局表示,計劃至2022年底,新增6萬多個公共停車泊位,全市所有路邊停車泊位實施100%智能收費。鼓勵專用停車場向社會開放近年來,佛山汽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由於早期佛山城建項目未配建或只配建了少量停車位,目前全市停車泊位約130萬個,且泊位年增量(約12萬)跟不上汽車年增量(約22萬),缺口逐年增大,導致普遍存在「停車難」現象,對動態交通和城市形象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民生問題。
  • 臨沂將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單位內部停車設施向社會開放……
    3年內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推動單位內部停車設施向社會開放;不同區域、不同位置、不同車型、不同時段停車服務差別收費;通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管理,緩解停車設施供需矛盾,改善停車環境,力爭在3-5年內,形成設位規範、停車有序、安全便民、協調發展的城市停車管理格局……根據國家、省有關要求,結合臨沂市實際,近日,臨沂市人民政府發布了
  • 2020年安慶新增停車泊位6000個 公共停車場建設步伐加快
    核心提示:從2017年至2020年,三年間,安慶市市區公共停車場(含臨時)新增停車泊位21490個,總數量相比2017年翻了一番多,其中2020年新增泊位6000個,2021年計劃繼續新增泊位超過2800個。
  • 江蘇三年增停車位超57.48萬個
    原標題:江蘇三年增停車位超57.48萬個   停車難是很多城市存在的「
  • 新增泊位1448個公共,杭州多個停車場正式啟用
    今年以來,錢塘新區緊緊圍繞停車場(庫)建設工作重心,大力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截至目前新區已完成竣工驗收公共泊位1448個。那麼這些新增的公共泊位都在哪裡?趕緊收藏,出行用得上。杭州高級中學東湖學校地下停車場(222個)杭州高級中學東湖學校地下停車場位於橫一路與左十四線交叉口西南方,總用地面積約9.3萬平方米,建設有222個公共停車位(地面建有8個無障礙停車位),啟用後將緩解家長、教職工及周邊居民臨時停車的問題。
  • 南京江寧新增2088個停車泊位,具體位置在……
    南京江寧新增2088個停車泊位,具體位置在……南報網訊(通訊員 端木傳淵 記者 高正陽)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城市停車難的問題逐漸凸顯,對此,南京江寧區城管局持續增加公共停車設施供給,切實緩解「停車難」問題。
  • 將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
    近日臨沂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停車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裡提到3年內,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引導、社會共治、安全便民的總體要求,通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管理,緩解停車設施供需矛盾,改善停車環境,力爭在3-5年內,形成設位規範、停車有序、安全便民、協調發展的城市停車管理格局。
  • 「上天入地」緩解溫州停車難 今年前八個月新增車位3.7萬個
    資料圖片  溫州網訊 當前,「停車之痛」幾乎已成為城市通病,溫州也不例外。  2016年,溫州市區小客車增長量高達6.85萬輛,再創歷年新高,市區機動車保有量達65.5萬餘輛,其中私家車總量55.8萬輛。  雖然去年市區也已新增機動車停車泊位5.8萬餘個,使市區機動車停車泊位總量達到32.77萬個,但停車泊位滿足率僅48.9%,停車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 停車更方便了!今年杭州建成公共泊位6585個
    12月17日,市建委發布最新消息稱,截至11月底,主城區包括上城區、下城區、江幹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臨安區、錢塘新區等新增停車泊位76447個,其中公共泊位6585個,完成年初既定目標的132%。今年杭州大力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通過新建建築高標準配建泊位、統籌挖掘地下空間資源等多種方式拓展泊位供給,全力彌補中心城區「停車難」。
  • 瀋陽今年解決停車泊位缺口15萬個
    今年以來,針對全市停車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停車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停車管理體制不順暢等問題,瀋陽重點圍繞停車規劃、配建、盤活、共享以及管理、立法等環節,採取了一系列積極舉措,解決停車缺口15萬個,實現停車數據聯網和動態信息發布,基本建成城市級智慧停車體系,逐步構建以配建停車位為主體,路外公共停車位為輔助,路內停車位為補充的停車供給體系。
  • 西湖區道路及公共停車泊位建設有新進展
    今天,我們為你帶來2019年第六項民生實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情況一起來看看吧~目標任務:建成道路10條、提升改造道路3條、打通道路1條、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000個。完成情況:建成道路9條(因方案調整,一條暫緩建設)、提升改造道路3條、打通道路1條、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283個。9條建成道路西湖區2019年建成道路9條,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西的擁堵情況。
  • 全市路邊停車泊位 後年實現100%智能收費
    記者了解到,佛山還計劃至2022年底,新增6萬多個公共停車泊位,屆時全市所有路邊停車泊位實施100%智能收費。權威解讀1.停車場由誰來管?部門分工更明晰即將實施的辦法明確要求佛山所有停車場必須有管理者進行管理,並且佛山將停車場分為公共停車場、專用停車場和路內停車泊位三大類。停車場管理涉及多個部門,經綜合考慮,辦法提出由市人民政府建立停車場綜合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停車場相關工作。
  • 十張圖了解2020年機械式停車設備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年新增...
    2019年在我國停車產業利好政策頻出的情況下,機械式停車設備行業經濟運行的國內項目數量、新增機械泊位數、銷售總額等主要指標的增速均有較大降幅,而出口項目數量、泊位數、銷售額等主要指標的增速相對樂觀。近兩年行業增速放緩 2019年新增泊位數量近90萬個2019年,國內新増機械式立體車庫項目2552個(包括汽車專用升降機),同比少1.9%;新增機械式停車泊位893479個,同比增長3.2%;行業增速進一步下降,增速放緩的原因主要是: 1)增量市場(主要是房地產業)的需求下降;2)存量市場(主要是老舊小區改造
  • 6585個公共泊位,杭州這些地方新增停車場!開車出行收藏這份地址
    今年杭州大力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通過新建建築高標準配建泊位、統籌挖掘地下空間資源等多種方式拓展泊位供給,全力彌補中心城區「停車難」。新增的公共泊位都在哪裡?趕緊收藏,出行用得上。杭州這些停車場竣工啦截至11月底,上城區、下城區、江幹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臨安區、錢塘新區新增停車泊位76447個,其中公共泊位6585個,完成年初既定目標的132%,公共停車場(庫)竣工項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