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關於QQ推出已讀功能的事情,在網上突然就引起了熱議,有人說,自從企業微信,有了已讀,釘釘有了已讀,然後現在社交巨頭的出手,連最後一片自己的清淨之地,也要開始染指了嗎?
很難想像的是,QQ已讀,已出,那麼微信已讀,還會遠嗎?有人說,本來在工作當中已經夠累了,不僅要面對,領導,客戶,還要各種各樣的形形色色同事關係,一個已讀已經讓人聞風喪膽,現在好了,以後自己怕是要做個隱身人才行。
那些被所謂的各種已讀,所支配的恐懼
在職場工作很久的人,也許都有曾工作消息所轟炸的焦慮,比如晚上12點多,突然群裡面傳來了領導的一句指示,本來自己海內打算回的,可是剛剛打開看的一瞬間,上面卻顯示已讀,都看了居然不回復?你還把領導放在眼裡嗎?上班最怕的就是,群裡面突然出現一長串的信息,然後最後來一句收到請回復?只要你打開,基本上就是已讀狀態,底下齊刷刷的收到,更是讓人恐懼不已。
消息已讀,就必須回復;已讀,就代表看得人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不回復,是什麼意思?對於領導的重要指示,你都看了,敢不回復?有多少人,都被各種工作軟體中的已讀,深深地支配著,甚至最怕的就是回到家之後,工作群裡面的各種鋪天蓋地的消息,工作與生活早已沒有了距離,你可以選擇生活湊合著過,但是工作你湊合一下試試?為了生活,最終大部分人還是吞下了無奈的淚水。
為什麼一個已讀功能就會讓很多人感到恐懼呢?說到底,就是很多人平常已經太累了,可是現在還要時時刻刻留意群裡面的消息,精神高度緊張的背後,自然所發送的消息,就會讓人亞歷山大了,而且消息已讀,更是給人一種緊迫感,因為別人知道你看了,所以你要馬上回復或者處理,你沒法裝作什麼都沒發生,所以這種壓迫感會催著你不得不往前,確實感覺十分難受。
尷尬的已讀功能,要逐漸開始向傳統社交領域蔓延了?
已讀功能,本身最初的意思是,在閱讀消息的人,能夠讓對方知道,接收消息方已經完成了消息閱讀,從而能夠快速地再次跟進緊急事情的處理進度和後續進展情況,在工作當中,已讀功能有其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對於一些緊急工作的推進和重大事項的安排,有一定的存在的實際意義,同時在陌生人的溝通過程中,已讀也可以看到對方是否與自己有進一步交談下去的意願。
可是這種類似的已讀功能,一旦用於熟人社交,卻似乎是有些水土不服,明明自己和他(她)不熟,但是發的消息自己卻看到了,回還是不回呢?不回復,自己已經看到了,似乎對於對方不尊重,但是回復的話,自己卻恰好手頭有些更加緊急的事情需要去忙,或者本身和對方並不熟,也不知道該怎麼回復,此時一旦回復不好,就會讓整個場面尷尬不已。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信息,有時候還沒有想好怎麼回復,或者一不小心忘了,就有可能等有時間再進行處理,或者有些人,本身就是和自己不太對付的,這種情況下,一個已讀,卻打破了所有的寧靜,不回復,就徹底的傷害了對方人的感情,回復了卻沒有想好,回復的不好,更是讓這種搖搖欲墜的窗戶友誼瞬間破碎,可以說已讀功能對於熟人社交可謂是十分的雞肋。
那些對社交軟體恐懼的社畜們,請不要再逼他們了
有人說,現在放假,只想安安安靜靜的回到家,好好睡個覺,看個電影,沒人打擾,沒人找,沒有消息,更沒有什麼消息已讀需要回復,甚至不僅是消息懶得回,連朋友圈都懶得發了,有時候更多的時候,只想一個人獨立的坐會,比起那些需要修飾半天,最後發出去的朋友圈,這種簡單而真實的畫面,也許才是自己最真實的狀態,平常演戲太久了,有時候只要獨對一下自己內心。
社交恐懼,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如今面臨的越來越嚴峻的一個問題,社交太累,有時候還是一個人好,因為在真實的社交中,你往往要扮演很多種不同的角色,而角色雖多,但是卻沒有一個是屬於真實的自己,面對不同的人,面對著不同的事,就需要有著不同面龐,這才是很多人最恐懼社交的一個原因,而且本身很多無效社交又會大量透支人的精力和時間,讓人疲憊不堪。
現在的年輕人,不僅需要面對工作的巨大壓力,還需要面對著日以上漲的生活,學習,工作,婚姻壓力,他們有時候早已是疲憊不已,有時候不是不願意回復,他們有時候只是想要自己休息一下,好好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比起那些已讀,或者待回復給人帶來不斷壓力的背後,他們有時候真的很累,有些事情真的沒那麼急,真的不是每條消息需要馬上回復。
有時候,除了真的緊急的事情或者重大的安排,適當的慢一些真的也並不是一件壞事,不要讓真正幫助我們,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和交流的社交軟體,最後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不可承受之重,當有一天,很多人對社交產生排斥,對人與人正常交流產生恐懼感,那麼本身的社交軟體功能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社恐不是不社交,而是不應讓社交填充了整個空間,壓得人無法呼吸,退無可退。
對於社交軟體即將要推出的已讀功能,讓無數社交恐懼者望而卻步,你又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留言奧,期待你的精彩評論!
喜歡我,請輕點關注,更多好文章,好觀點,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