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客戶資金遭轉走至馬會 金管局指已要求銀行提交報告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渣打客戶資金遭轉走至馬會,金管局指已要求銀行提交報告

  渣打銀行系統出錯,有客戶表示,昨晚至今日凌晨,戶口出現多項未經登入及批准下的自動轉帳交易,資金被轉至馬會投注戶口。

  渣打銀行發言人指,由於技術問題,令少數開立馬會帳戶的渣打客戶今早誤被重覆扣帳。渣打會通知相關客戶,並進行更正,將誤扣款項回撥至受影響人士的戶口。銀行對事件對客戶帶來不便致歉。

  金管局表示,留意到銀行已經發聲明向公眾解釋事件。金管局已經要求銀行就事件提交詳細報告,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同類事故發生。

(文章來源:經濟通中國站)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渣打現未經指示轉帳 金管局:已要求交報告
    原標題:渣打現未經指示轉帳 金管局:已要求交報告 摘要 【渣打現未經指示轉帳 金管局:已要求交報告】渣打表示,由於技術問題,令少數開立了馬會帳戶的渣打客戶今晨誤被重複扣帳
  • 渣打銀行遭客戶投訴 深圳銀監局已受理
    對於客戶的投訴,渣打銀行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收到客戶投訴後,我行十分重視,於第一時間積極與客戶溝通,並展開自查。目前的調查結果表明,我行對該客戶的銷售過程、售後管理符合我行內部制度及監管相關規定。」  「在合同文件籤署前我行已明確告知客戶相關內容,包括利率情況、每月還款金額、可接受消費憑證類型以及客戶需及時提供消費憑證等要求。
  • 渣打銀行被疑「侵吞」存款 致歉未獲客戶認可
    渣打方面對張小姐表示歉意。  此外,渣打表示將會把帳戶資金以本票形式寄到張小姐後來提供的地址。  然而張小姐對渣打的說法並不滿意,她認為此事蹊蹺且不透明,甚至猜測此事牽扯到所謂香港外資銀行業「盛行的潛規則」。她對記者再三強調到,在投訴金管局並出調查結果之前,即使收到本票後也不會兌現。
  • 滙豐、渣打受命取消派息 全球經濟進入至暗時刻?香港金管局緊急...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21深度|滙豐、渣打受命取消派息,全球經濟進入至暗時刻?香港金管局緊急回應港行無需跟進 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幾乎每一場上市公司的業績發布會,派息計劃都是必然提出的問題之一。當滙豐、渣打等大盤銀行股取消派息的公告發布後,立即引發股價大跌。有投資人在社交媒體稱:「如果銀行沒有派息,買它還有什麼意義?」
  • 滙豐渣打等銀行捲入洗錢醜聞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已展開調查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滙豐渣打等大行捲入洗錢醜聞,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已展開調查  英國當地時間9月21日,有國際組織和媒體爆料稱,在1999年—2017年間,多家跨國銀行涉嫌轉移非法資金,向世界各地的高風險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規模高達2萬億美金。
  • 農行外逃行長轉移5000萬美金 渣打銀行涉嫌洗錢
    記者認識的一位人士在辦理大額換匯時,通過朋友找了一位長期在國外工作,但母親在國內的人,這位海外人士每年都要將一些美元換成人民幣匯給母親,因此雙方約定,國內人士將人民幣付到海外人士的母親帳戶,而後者則將美元轉至國外約定帳戶。  「通過地下錢莊轉移資金很常見,在亞洲尤其在香港地區和新加坡,有些私人銀行在幫人"洗錢",最大的客戶群就來自中國內地和印尼。」
  • 巨頭扎堆虛擬銀行!香港金管局又批4張牌照 「三馬」和小米都入局
    截至目前,香港虛擬銀行牌照已達8張,除上述四家外,還有Livi VB Limited(中銀香港、京東數科、怡和集團成立的 ),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渣打銀行、電訊盈科、香港電訊、攜程金融),眾安國際旗下的眾安虛擬金融、你我貸母公司WeLab Digital Limited數家。
  • 渣打銀行客戶經理誤導銷售 兜售假貸款用途憑證
    渣打銀行「現貸派」無擔保個人消費貸款的客戶需要開通跨行代收還款服務,「現貸派」客戶需填寫一張跨行自動代收還款授權,渣打銀行可根據客戶授權,在每月的約定劃扣日,從客戶授權的本人名下它行借記卡帳戶自動劃扣當月「現貸派」應還款額至渣打還款帳戶。  深圳的李先生在2013年3月通過網絡看到渣打銀行「現貸派」的推廣內容。
  • 渣打銀行客戶28萬無故失蹤 回應"客戶存款安全 事件在處理"
    渣打銀行資料圖。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1月9日訊(記者 張晗) 今日中國網財經接到張小姐投訴稱,其在渣打銀行(香港)的戶頭 「被銷戶」,28萬港幣存款不知所蹤,其質疑銀行做法不合規。中國網財經就此事向渣打方面進行採訪,渣打銀行(香港)回復表示,「我行在此鄭重聲明客戶在我行的存款是安全的。我行高度重視該客戶反映的問題。」
  • 滙豐銀行又陷醜聞!捲入這場5億「龐氏騙局」
    據多家外媒報導,秘密文件顯示,滙豐銀行明知客戶涉嫌「龐氏騙局」,仍縱容其將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的資產從其美國滙豐銀行的帳戶轉至香港帳戶。在這些文件中,除了滙豐,出現頻率最多的銀行分別是渣打、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這一醜聞隨著美國財政部秘密文件的洩露,引起人們關注。
  • 渣打銀行壞帳纏身業績巨虧 機構評級負面產品遭投訴
    在中國、印度經濟放緩,商品價格暴跌之後,渣打銀行被大量壞帳困擾。財報公布後,不少大型投行表示渣打今年業績黯淡,負面評級展望難改善。   除了業績巨虧,渣打銀行理財產品風波不斷,多次因產品虧損招致投資者投訴。如21世紀經濟報導近期爆料,渣打銀行客戶經理在銷售「現貸派」無擔保個人貸款時,在貸款利率以及消費憑證提供方面「存在誤導嫌疑」。目前,深圳銀監局已受理該投訴。
  • 全球兩萬億美金可疑交易被曝光 渣打:可疑交易報告不意味犯罪發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球兩萬億美金可疑交易被曝光 渣打回應:提交可疑交易報告並不意味著犯罪活動已發生近日,根據某國際記者組織爆料的信息,從1999年到2017年,一些大型國際金融機構向世界各地的高風險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 香港金管局:首季香港銀行業繼續錄得盈利,未來幾季銀行資產或轉差
    智通財經獲悉,香港金管局最新季報顯示,香港銀行業在2020年首季繼續錄得盈利,但較去年同期遜色。另外,金管局還表示,香港銀行體系在2020年首季繼續維持穩健,但預計未來幾季銀行的資產質素或會轉差。零售銀行整體除稅前經營溢利首季按年減少7.7%,主要原因是外匯及衍生工具業務收入下跌51.6%,以及銀行為資產質素可能轉差作出前瞻性的撥備,令貸款減值撥備增加130.4%。隨著市場利息水平回落,零售銀行淨息差由去年首季的1.58%,收窄至今年的1.51%。
  • 香港金管局公布首批虛擬銀行牌照,騰訊財付通,渣打銀行在列
    27/15:28 驅動中國2019年3月27日消息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香港金管局向三家機構發放了虛擬銀行牌照
  • 滙豐渣打等大行捲入洗錢醜聞,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已展開調查
    來源:一財網英國當地時間9月21日,有國際組織和媒體爆料稱,在1999年—2017年間,多家跨國銀行涉嫌轉移非法資金,向世界各地的高風險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規模高達2萬億美金。涉及的金融機構包括:滙豐銀行、渣打銀行、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等。第一財經記者從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了解到,目前該局已對涉嫌民事和刑事違規的相關行為展開多項調查,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將針對部分調查作出裁決。
  • 渣打現貸派兩年七遭曝光 套客戶瞞雷區被指欺詐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7日訊  近日,有媒體曝光渣打銀行「現貸派」存在高利貸之嫌。經中國經濟網記者查找,近兩年來,渣打銀行「現貸派」已遭到媒體七次曝光,有客戶投訴,渣打「現貸派」存在消費陷阱,客戶經理涉嫌欺詐等問題。
  • 滙豐銀行、渣打銀行維持最優惠貸款利率不變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驕)美聯儲緊急降息開啟全球「放水」總閘門,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香港金管局)也在第一時間跟隨下調基本利率50個基點至1.50%。但香港三大發鈔行中的兩家——滙豐、渣打銀行同時宣布維持最優惠貸款利率分別在5.0%和5.25%不變。而這兩家銀行的存款利率已近乎「零利率」。香港地區利率體系分為基本利率、銀行間拆借利率(Hibor)、存款利率和最優惠貸款利率等。
  • 香港金管局加強電子錢包身份認證標準 明年變相推實名制
    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於2018年推出初期,一度有騙徒利用設立電子直接扣帳授權服務(eDDA),經銀行以轉數快自動增值,成功提走受害人銀行資金,金管局迅速堵塞認證漏洞,並研究加強電子錢包(儲值支付工具、SVF)的身份認證標準,然而落實時間一再延遲。
  • 多家世界級銀行涉嫌洗錢 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股價大跌
    隸屬於美國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法網絡局(US 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FinCEN)逾2500份文件洩露,其大部分是各大銀行在2000年至2017年期間向FinCEN提交的「可疑活動報告」。  在金融監管的程序中,金融機構在發現可疑交易或潛在可疑活動時需要向金融監管機構提交「可疑活動報告」(SARs)。
  • 利邦(00891.HK):渣打銀行向法院提交對公司的清盤呈請
    格隆匯 12 月 15日丨利邦(00891.HK)發布公告,2020年12月14日,公司獲悉渣打銀行已於2020年12月8日向百慕達最高法院提交對公司的清盤呈請。提交呈請的主要理由為公司未能按照渣打銀行的要求根據公司向渣打銀行提供的擔保支付如該公告所述的同一欠款總額約1.50億港元。呈請將於2021年1月8日上午十時正(百慕達時間)於法院聆訊。呈請僅作為公司的清盤申請向法院提交,及於該公告日期,法院並無就將公司清盤而授出清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