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智庫 | 淺談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交通發展研究中心 民生智庫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一直呈上升趨勢,市民停車壓力愈發增大,違法停車現象呈上升趨勢。為更好清除道路停車服務存在的諸多「堵點」,更好解決交通出行「痛點」, 2019年,北京市分三個時間節點啟動道路停車改革,在緩解停車壓力、維護停車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基於此,本文簡析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現存問題,並針對性地給出改進建議,以供參考。

一、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特點

一是收費性質發生轉變。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後,收費性質由經營性收費轉向政府非稅收性收入,並由各區停車主管部門僱傭的停車管理員進行秩序管理。

二是收費模式發生轉變。道路停車電子收費由人工現場現金收費轉向非現場電子收費,市民在電子收費路段發生停車行為後,可通過北京交通APP、支付寶與微信等實現線上繳費,或銀行網點線下繳費。市民不需要將停車費支付給任何個人。

三是部分停車基礎設施發生轉變。收費公示牌由藍色轉變為橙色;收費設備高位視頻佔數量優勢,輔助地磁和視頻樁;道路停車位分為白實線停車位和白虛線停車位,白實線停車位主要用於出行停車,白虛線停車位用於周邊居民經認證車輛的居住停車,實行自治管理。

四是促進停車觀念轉變。通過停車電子收費改革,逐步樹立「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觀念,提高機動車停放秩序,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二、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現存問題

截止2019年年底,全市共有498條道路規劃了5萬餘個道路電子收費停車位,在推進過程中仍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部分電子收費道路基礎設施有待進步一步完善

1.收費公示牌設置到位率有待提升。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後,電子收費路段需更換成橙色收費公示牌,並需要在停車電子收費道路兩側的車位線起終點分別規劃明碼標價牌,且每超過200米,需增設一個收費公示牌。但實際發現,各區收費公示牌設置到位率均有待提升,個別道路到位率不足50%,增加了市民在使用道路電子收費停車位的不確定性及難度。

2.停車位標線設置有待完善。部分電子收費道路存在停車位標線不清晰、新舊線重疊難以分辨、標線佔壓工作井或雨水篦子、車位不完整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車主的停車難度,也使違法停車行為有所增加。

3.電子收費前端設備巡檢和定期維護檢測機制有待完善。個別道路高位視頻、視頻樁等電子收費前端設備存在損壞、故障、遮擋且維護不及時等情況,缺少巡檢和定期維護檢測機制,部分設備不能正常使用,可能會導致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出現訂單採集信息不完整、不準確等情況。

(二)停車管理員服務和收費有待加強

自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後,不再由人工收費,設置數量不等的停車管理員,工作內容涵蓋引導車主按規範停車入位、宣傳電子收費相關政策、pos機道路收費訂單創建和結算、提示車主繳費等。但現階段各區對停車管理員的管理力度參差不齊,缺少對停車管理員統一的管理和考核機制,部分管理員對車主停車行為管理不到位,造成一定程度的跨位停車、違法停車;同時,部分pos機道路存在部分停車管理員現金收費、二維碼收費等不規範收費,損壞車主利益。

(三)居住停車管理有待進一步完善

1.各區政府負責指導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建立居住停車機制,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開展居住停車的相關管理工作。這使得居住停車認證存在車位認證條件與周期、計費方式、管理模式、認證車輛數等存在差異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難度。

2.居住認證需求與認證車輛實際停放情況不符的情況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道路認證車輛數量較高,但認證車輛停放率相對較低,部分道路認證車輛停放率未超過30%。繳費方式也會影響認證車輛停放情況,如躉交收費道路認證效果明顯好於計時收費道路。

(四)停車秩序有待加強

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實施後,總體來說道路停車秩序有所改善。但不同城區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停車現象。分析其原因包括:一是道路停車收費的意識有待加強,道路停車位是對公共資源的佔用,不是為每個公民評價提供的準公共產品,必須繳納佔用費才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的原則,但部分車主為逃避繳費行為,將車停放在未施劃電子收費停車位的空間;二是執法力度不足,不同城區、不同道路的執法人員分布不均,部分道路的執法人員不足,導致現場執法力度不足,大量車主選擇違法停放在免費停放區域。

三、推進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意見建議

(一)建立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服務管理考核辦法

一是建立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服務管理辦法,對各區停車管理工作進行督促考核:1.細化評價考核指標,對各區在道路電子停車服務管理制度、規劃施劃、收費設施、車輛停放情況、執法情況、宣傳與輿情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2.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道路停車服務管理中,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開展實地督查,以此來加強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服務管理,鞏固和提升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效果。

二是健全全市聯動機制,強化各區停車問題響應時效,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按市級要求進行問題整改,並將響應整改情況納入市級對各區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服務考核,督促各區整改落實。

三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前端設備日常巡檢和維護管理工作機制。建議各區根據道路實際情況與規範要求,針對收費公示牌設置率不足的道路,增加收費公示牌數量;對標線不規範的停車位及時整改,並在新增道路停車位時規避此類問題的發生;將設施落實到個人負責,由停車管理員定期對相關設備進行現場督查,建立維護臺帳,避免出現設備故障和遮擋等不可用情況。

(二)構建停車管理員考核指標體系

針對停車管理員存在的服務不規範、非正規收費等行為,建議建立全市停車管理員服務考核機制,構建考核指標體系,明確停車管理員服務規範,加大監管力度,嚴懲不規範收費行為;同時,加強停車管理員隊伍建設,統一服裝、裝備與加大培訓,依託市級停車資源管理與綜合服務應用平臺,建立停車管理員服務電子檔案,統一編號,針對停車管理員現金收費、黑收費、不按規定創建訂單等違規行為,建立居民舉報制度,一經查明,納入黑名單管理,限制其在停車行業的從業資格。

(三)進一步完善道路居住認證機制

一是進一步優化居住認證辦理流程,讓真正有需求的市民能夠在較短時間完成居住認證;二是相關部門開展居住認證需求調研,了解本地區居住認證的實際需求,同時,做好本地居住認證道路車位使用情況數據分析,提高認證車輛的車位使用率,若持續存在認證車輛違法停放行為,取消其認證資格;三是建立道路停車居住認證動態調整機制,從認證條件、價格、收費方式、認證車輛數、認證周期等方面進行調整優化,合理利用道路停車資源;四是動員本社區居民,參與到認證車輛實際停放在路外停車空間,形成改善停車環境人人有責的氛圍。

(四)建立違法停車綜合治理體系

一是通過宣傳引導,進一步提高市民停車入位、停車繳費的意識;

二是加強停車協管員隊伍建設、培訓,並將其納入公安交通管理執法體系統一管理;加大巡查管理力度,提高巡查頻次,實現道路停車網格化巡查管理;

三是充分發揮現代科技手段,整合利用道路停車管理實時監控系統、高位視頻等採集視頻資源,提高違法停車非現場執法的比例,提高執法效率;

四是逐步推動將違法停車納入社會徵信體系,與徵信企業聯合建立完善交通違法行為的徵信制度。讓交通違法數據成為重要徵信數據,為企業提供信用查詢,從經濟生活方面制約公民的違法停車行為;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對於違法停車的駕駛人或車主實行媒體曝光制度;建立嚴重交通違法車輛系統,對於多次違法停車的車輛,在現行法律規範下,實行較為嚴格的安全技術檢驗手段。

(五)推進停車綜合治理平臺建設

一是逐步建立市級靜態交通數據平臺,協調交管部門、公安部門等,建設交通大數據資源共享平臺,為進行交通綜合決策支持、監測提供數據支持;二是建立停車資源管理與綜合服務平臺,建立車主、車輛、路內及路外停車位的停車資料庫,做好覆蓋不同時段、不同區域的車位使用情況、車位周轉情況等數據分析工作。

參考文獻:

[1].人工智慧探頭服務北京停車電子收費[J].智能城市,2019,5(23):77.

[2]肖強,段明磊,陳靖,李潤華,王立軍,尹存源.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路側單元物理層自動測試軟體研發[J].中國交通信息化,2019(10):94-97+101.

[3]容軍.北京路側停車收費政策完善及對「政策失靈」的思考[J].交通工程,2018,18(04):1-5.

[4]毛力增,穆屹,李澤鈞,李圓圓,耿松麟,趙箐,王儉.網際網路+停車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交通工程,2017,17(05):5-9.

[5]秦煥美,劉聰,楊修涵.基於浮動式停車收費的尋泊與出行意向分析[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17,15(01):40-46.

封面圖來自:北京通州發布。

——END——

往期精選

★ 民生智庫 | 中外垃圾源頭分類比較研究

關於我們

民生智庫是中國最早專注於公共事務領域的社會研究智庫,也是國內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政府合作智庫之一,連續兩年成為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退出評估唯一社會智庫,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委託單位,擁有國內唯一專注於民生領域的大數據研究院。

智庫秉持「真實社情民意、權威評估諮詢」宗旨,以「為社會思考、為國家獻策」為己任,關注民生,體察民情,聚焦民意,深入研究中國社會發展實際,破解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難點問題,為我國政府提供政策決策依據和諮詢建議,為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貢獻力量,在公共事務研究領域獨樹一幟。

原標題:《民生智庫 | 淺談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北京: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將向支路以下道路延伸
    本報訊(記者 劉洋)7月28日,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做客「首都之窗」介紹了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實施效果,目前全市已經有6.5萬個道路停車車位實現了電子收費。下一步,北京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將向支路及等級以下的道路延伸。此外,市交通部門正在研究道路欠費與信用、小客車調控掛鈎。
  • 北京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將向支路延伸
    7月28日,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做客「首都之窗」,介紹了北京市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實施效果,目前全市已經有6.5萬個道路停車車位實現了電子收費。下一步,北京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將向支路及等級以下道路延伸。此外,市交通部門正在研究道路欠費與信用、小客車調控掛鈎的相關政策。
  • 北京道路停車電子收費app自助繳費操作流程
    (2)對機動車跨晝夜分界點停放且停放時間不足晝夜分界點前的一個計時單位的停車收費,按分界點前的收費標準和計時單位收費,不得拆分為兩個時段計收停車費。  (3)各區交通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可根據管理需要,對轄區特定路段的夜間道路停車佔道費收費標準進行動態調整,收費標準原則上不高於同類地區現行白天收費標準。
  • 明年起東城區道路停車實行電子收費 停車價格執行政府定價標準
    明年1月1日起,東城區將全面實施道路停車改革,從而實現三個轉變:樹立「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觀念;「人工現金收費」轉向「電子收費(無感支付)」;「經營性收費」轉向「政府非稅收入」。截至目前,全區重新梳理規劃施劃了5731個車位,共87個路側停車場,更換了收費公示牌;安裝了850個高位視頻前端設備,覆蓋車位4460個,實現了電子收費系統與財政票據系統的銜接;新招錄了150名停車協管員,新增違法停車非現場執法設備71套,加強了對亂停亂放的執法力量和巡查頻次。此次改革將道路停車位分為白實線停車位和白虛線停車位。
  • 北京道路停車取消人工現場收費 停車人怎麼繳費?
    來源:經濟日報北京市第三批道路停車改革將於12月1日起在9個區實施。這標誌著道路停車改革工作在北京市範圍全面實施。北京市停車收費將發生哪些變化?車主應該怎麼繳費?未來還有什麼新舉措?目前,第三批道路停車改革籌備工作進展順利。9個區圍繞規劃施劃、電子收費、嚴格執法等關鍵環節,在相關部門的緊密配合下穩步推進停車收費改革工作。到12月,北京市將在552條道路擁有6萬餘個電子收費道路停車位,為廣大市民提供停車服務。電子停車位停車人怎麼繳費記者了解到,「北京交通」App道路停車功能近期換代升級。
  • 人工收費取消 電子精準計費 北京路邊停車統一線上收費
    核心閱讀 2019年,北京在全市實施道路停車改革,取消人工收費,推進電子收費,標準更加公開透明,黑收費、亂收費等現象基本杜絕。北京還梳理和規範停車資源,兼顧道路暢通和停車需求;從嚴執法,加大對違法停車的治理力度。
  • 北京48條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應用移動視頻技術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董兆瑞)據北京市交通委消息,目前,北京市已陸續在海澱區、豐臺區、朝陽區共48條道路啟用移動視頻技術開展道路停車電子收費,這是北京市在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工作中探索應用的新技術、新模式。
  • 電子停車收費覆蓋全北京 停車管理員不能現場收費
    電子停車收費昨起覆蓋全北京明年高位視頻將逐步增加違停抓拍功能本報訊(記者 劉珜)從昨天開始,第三批道路停車改革在門頭溝、房山、順義、大興、昌平、平谷、懷柔、密雲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9個區實施。這標誌著道路停車電子收費覆蓋全市各區。
  • 北京東城將增24條停車電子收費道路
    來源標題:東城將增24條停車電子收費道路 8日,北京市東城區城管委停車管理科科長哈洪濤、東城區交道口街道辦事處城管辦停車管理工作負責人劉建強等做客「治堵大家談」節目時,介紹了東城區交通建設和治理的相關情況。
  • 朝陽、海澱等5區7月1日起停車電子收費
    (北京時間記者 楊凱博)6月24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7月1日起,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全面實施道路停車改革,實現「經營性收費」向「政府非稅收入」轉變、「人工現場收費」向「電子收費」的轉變。同時,延慶區部分道路也提前實施停車改革。屆時,上述區域的道路停車一律不再有人工現場收費。
  • 北京路邊停車統一線上收費
    核心閱讀2019年,北京在全市實施道路停車改革,取消人工收費,推進電子收費,標準更加公開透明,黑收費、亂收費等現象基本杜絕。北京還梳理和規範停車資源,兼顧道路暢通和停車需求;從嚴執法,加大對違法停車的治理力度。
  • 2019年起北京電子停車收費標準及繳費app支付流程
    1月1日起,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全面實施道路停車電子收費,1.2萬餘個白實線停車位用於出行停車。在這些車位停車逾期未繳費,最高將被罰款1000元。  針對壓線、跨位等違停行為,除了執法人員現場處罰外,高位視頻等電子收費設備未來還將與「電子警察」聯網,對違停車輛進行非現場處罰。
  • 7月起,北京這五個區實施路邊停車電子收費
    24日上午,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根據全市統一安排,7月1日起,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全面實施道路停車改革,實現「經營性收費」向「政府非稅收入」轉變、「人工現場收費」向「電子收費」的轉變。同時,延慶區部分道路也提前實施停車改革。屆時,上述區域的道路停車一律不再有人工現場收費。
  • 不留死角 北京市將推出停車計費新技術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當下,停車難是每個城市的用車痛點,這樣的情況在北京尤為顯著。雖然路邊有規劃的臨時免費停車位,但卻被部分閒置車輛常年佔用。對此北京市已經應用了高位視頻、矮樁視頻等多種設備拍攝計費,當有車輛行駛進這些車位時,系統自動記錄車牌,並根據停車時長收費。此外,日前有媒體爆料,北京市交通部門正在研究一種新的移動視頻技術,在電動自行車上安裝攝像頭,管理員沿著車輛停放道路騎行,就能自動獲取停放車輛的車牌和訂單信息。
  • 管理員私自收費「白虛線」停車該立規矩了
    自去年1月北京啟動道路停車改革以來,通過更透明的電子收費方式、加大處罰力度,全市道路停車環境顯著提升。然而,最近有市民反映,與主幹路走上正軌的「電子車位」相比,胡同裡劃著白虛線的居民自治車位還有待「立規矩」。記者走訪東西城多條胡同發現,居民自治車位還存在收費標準不一、管理不規範、現金收費議價等現象。
  • 北京市交通委提醒您 停車不繳費或將入徵信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對外公布北京路側電子收費工作最新進程,目前已經實施電子停車收費的東城、西城和通州區共1.3萬餘個。三批推進電子收費,不繳費或入徵信黑名單據悉,在去年12月底北京市交通委曾對外表示,從2019年1月1日起,北京全市將分三批推進道路停車改革並實行電子收費,首批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實施,下半年其他區將陸續實施。目前城六區和通州區已施劃了3.6萬餘個白實線停車位(主要用於出行停車,實行電子收費)。此外,北京市交通委表示,未來不繳停車費的或將納入個人徵信系統。
  • 民生智庫 | 關於「民生智庫」公眾號閱讀情況的調查問卷
    民生智庫 | 關於「民生智庫」公眾號閱讀情況的調查問卷 2021-01-07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48條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實現移動視頻計費
    1月1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目前,北京已陸續在海澱區、豐臺區、朝陽區共48條道路啟用移動視頻技術開展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據介紹,在實際應用中,通過在電動自行車上安裝多個攝像頭,由道路停車管理員沿著車位順向騎行,攝像頭自動捕捉停放車輛的車牌信息,與道路停車電子收費系統實時交互,實現停車訂單創建和結算,並通過「北京交通」APP推送給停車人。停車人停車繳費的方式不變,仍可通過「北京交通」APP等線上方式繳費,也可到本市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營業網點現金繳費。
  • 民生關注 | 我市城區執行新的停車收費標準 將計次收費調整為計時...
    民生關注 | 我市城區執行新的停車收費標準 將計次收費調整為計時收費 部分區域晚上免費 2020-11-19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管理員私自收費還議價?北京「白虛線」停車該立規矩了
    長期不挪窩的「殭屍車」沒了,核心區路側車位好找了,「黑收費」幾乎沒了生存空間。自去年1月北京啟動道路停車改革以來,通過更透明的電子收費方式、加大處罰力度,全市道路停車環境顯著提升。記者了解到,本市道路停車收費價格標準由市發展改革委制定,現行標準自2011年4月1日起開始執行,按照三類地區差別化收費。其中,一類地區包括三環路(含)以內區域及中央商務區(CBD)、燕莎地區、中關村西區、翠微商業區4個重點區域,在一類地區道路停車,首小時每15分鐘2.5元,首小時後每15分鐘3.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