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新能車「泡沫」破裂倒計時

2020-12-1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年初以來,特斯拉漲幅超過4倍,蔚來甚至超過12倍,理想和小鵬漲的也很不錯。

最近的全球資本市場,誰是最靚的仔?

有人說是我大中華的白酒,但實話說,白酒龍一二三最近都比較低調了,更多的是一群小弟在亂舞。

在我們看來,最靚的仔不在A股,而在美股。

以美國特斯拉和中國造車三傑為代表的新能車才是最靚的。

年初以來,特斯拉漲幅超過4倍,蔚來甚至超過12倍,理想和小鵬漲的也很不錯。實在是讓人羨慕嫉妒。

引用一張近期流行的市值排名圖:

到昨天,蔚來的市值已經突破640億美元,超過奔馳和寶馬;

小鵬的市值突破400億美元,超過現代和福特;

理想也憑藉一款月銷4000的車型,在市值上吊打日產。

但漲到今天這個價格,傻子都知道是泡沫了。

是泡沫,就一定會破裂。

那麼,這個時間點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復盤歷史,「猜測」一下本輪新能車泡沫何時會破裂。

歷史上最近,也是最有名的一次泡沫,是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事件。

對該案例的深度復盤,是非常具有借鑑意義的。

我們知道,今天美股的市值之王亞馬遜就是在那次大泡沫中走出來的,如今市值1.6萬億美金,也是實至名歸。

但即使如此優秀的企業,在那次大泡沫的崩盤中,也曾經出現了-90%的股價下跌。

這就是泡沫崩潰的可怕之處。

網際網路泡沫的出現,跟經濟基本面有密切的關係。

上世紀90年代起美國經濟運行處於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低赤字「三低一高」幾乎完美的運行狀態,新經濟時代成為代名詞。

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製造業中的計算機和電子產品、服務業中的IT和信息技術對GDP的貢獻值逐步增加。

同時,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貨幣供應量充足,M2同比增速1995年觸底後逐漸上升,1997年下半年至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M2增速一直維持在5%以上。

亞洲金融危機導致資本在新興國家的投資回報率降低和風險增大,而美國經濟表型優異,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資本大量湧入美國市場。

所有的這一切,都為股市走牛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

但,為什麼只有科技股走向泡沫了呢?

90年代IBM帶領人們走進PC時代,英特爾、微軟分別壟斷計算機行業上下遊。以雅虎為代表的門戶網站橫空出世,由此奠定了網際網路行業免費、開放、盈利的商業模式。

1990年到1999年間,美國網際網路戶數量從200萬增長到超過1億。自此網際網路真正走向社會,從實驗室轉向商業化,成為引領時代變革的創新力量。

商業化意味著大量資金的湧入,意味著競爭與淘汰,商業化推動了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變革。期間網際網路公司湧現,新成立以及新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數量逐年增多。

1994年,網際網路商業化浪潮最具標誌性的Netscape(網景) 誕生,同年,微軟為Windows 95創建了一個Web瀏覽器,瀏覽器市場激烈競爭也是當時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時代縮影。

此外,網際網路用戶數量的快速膨脹帶來了市場的快速擴大,更多的資本繼續湧入,1999年,全美70%以上的風險投資湧入網際網路,1999年美國投向網絡的資金達1000多億美元,超過以往15年的總和。

此階段期間,伴隨一批優質的網際網路公司上市,投資者開始憧憬未來的「網際網路時代」。

1995年eBay和亞馬遜上線,電商登上歷史舞臺;

雅虎公司於1996年4月上市,一年多股價翻了64倍;

8月8日,網景公司在美股上市,股價當天從28美元上升到75美元;

1998年9月4日,谷歌公司成立。

1995年—1998年10月期間,良好的經濟基本面、寬鬆的流動性環境、強勁的企業盈利,支撐起長達三年半的美股全面慢牛。

總體來看,股價的變動由企業盈利主導,公司的估值處在合理的區間。這一區間是全市場的慢牛,科網股並未出現泡沫。

1998年10月到1999年10月期間,隨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海外市場波動加大,但同期美國內生動力強勁,經濟保持繁榮。

為抵消外部衝擊的不利影響,美聯儲連續降息,疊加海外資金流入美國避險。寬鬆的流動環境助力股市迎來快速反彈。

這一階段,新經濟股票開始領先於傳統經濟股票。信息技術行業漲幅居首,遠遠跑贏其他行業,傳統周期行業繼續跑輸。

新經濟的泡沫開始隱隱出現。

1999年10月到2000年3月期間,經濟增速繼續保持高增長,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漸漸淡去,對外企業的情況在好轉,經濟呈現出過熱的景象。

儘管基本面依然保持良好的態勢,但市場情緒的火熱遠超基本面的表現。

此時,全面的牛市已經延續了4年之久,市場在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期間加速上漲,進一步助推市場情緒整體高漲。

尤其對以納斯達克市場代表的科技股行情的關注急劇升溫,大量的投資者已經進場或者躍躍欲試。

納斯達克指數增速繼續加快,漲幅和道瓊工業指數、標普500的漲幅差距再度拉大。

1999年10月19日至2000年3月10日期間,納斯達克指數漲幅達88%。而道瓊指數和標普500漲幅分別為-2%和11%,增速快速下滑,與納斯達克的差距越來越大。

這一階段科網股泡沫已經十分明顯,連微軟公司總裁史蒂夫·鮑威爾也承認,包括微軟公司在內的科技公司被市場嚴重高估。

市場中充斥著大量憑藉網際網路概念上市取得股價大幅上漲的公司,泡沫顯而易見。多數網絡公司經營的本意是融資而非價值創造,只追求概念上的所謂高技術含量。

Pet.com是一個典型的泡沫案例,這是一家寵物用品的在線銷售商,它為每次的購買提供免費的運送服務,由於高昂的運輸成本使其陷入虧損,Pet的盈利模式是存疑的。

但在「.com」概念的追逐下,這家公司獲得資金的青睞,在1999年12月前的四輪投資中,該網站融資超過一億美元,在2020年3月的ipo上市當天漲幅為27%。

由於許多新的上市公司為獲得概念,在公司的名字後面加上DotCom,或者在名字前面加上i或者e,這場泡沫也被稱為dot泡沫。

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期間,為抑制經濟過熱和防止通貨膨脹的快速增長,美聯儲自1999年中期開始了加息周期。

但市場對前三次加息根本充耳不聞,直到第四次才開始有所反應。

經歷六次加息和海外經濟體重回正軌後,美國市場的資金流動性進一步緊縮。

3月,網際網路公司披露的一季度財報業績低於預期,市場開始質疑高科技公司高增長的持續性和高估值的合理性。

加上很多公司本身商業模式存在問題,盈利本就毫無希望,靠融資帶來的現金流已經枯竭,質疑盈利模式的聲音逐漸起來。

怎麼盈利的事兒還沒想清楚呢, 2000年4月3日,微軟公司被判決違反《謝爾曼反壟斷法》, 6月8日,微軟被裁定一分為二。

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領頭羊,微軟的判決打擊了整個行業的市場情緒,科技巨頭的不確定性引發市場恐慌,科網泡沫加速破裂。

納斯達克指數自3月10日的5050點開始下跌,到年底時納斯達克指數下跌至2470點,跌幅達51%。直到2002年9月,納斯達克下跌幅度達到近80%才企穩。

在大崩盤中,不僅垃圾股在裸泳,具有稀缺性的網際網路龍頭同樣股價跌的慘不忍睹。

比如亞馬遜,股價從113下跌至5.51,跌幅-95%。

比如蘋果,那時候教主賈伯斯已經歸來,iMac已經熱賣,iTunes和iPod即將出世。

但依然未能挽救其股價從308至36,跌幅高達-88%的自由落體。

比如微軟,軟體霸主也一度跌得鼻青臉腫,跌幅高達-82%。

比如奈飛,如今的網絡視頻霸主,當年IPO不幸撞上大崩盤,出道即巔峰,3個月股價下跌-73%。

總結一下:

風吹過後,一地雞毛,管你是不是龍頭,有沒有真實價值,該摔照樣摔。

崩盤三大原因

基本面:高估值+業績低於預期;資金面:加息帶來的流動性緊縮;情緒面:反壟斷引發的不確定性恐慌。而在這三要素中,基本面是長期存在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短期內總會有業績低於預期,政策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這些都是隨機事件。歸根結底,還是資金面的持續緊縮,錢不夠用了。我們把注意力拉回本次新能車泡沫。大環境上,新能車技術日趨完善,智能駕駛也已經開始進入應用階段,此時的新能車,就像是20年前的網際網路一樣,屬於剛剛進入商業化運營的新經濟。並且,各國在政策上對新能車的發展也有明確的規劃,使得該產業的前景相比早期的網際網路更加清晰。疫情來臨後,美國為刺激經濟,開啟天量放水模式,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經是史上最低,流動性泛濫。儘管疫情肆虐全球,美國也不例外,但各國紛紛開啟的刺激措施確保了市場資金充裕,美股依然是世界上最優質的資產,資金紛紛流入美國資本市場。於是乎,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中,新能車股票成了確定性最強的資產。哪怕僅僅在一年前,特斯拉還深陷倒閉傳聞,馬斯克在大麻中怡然自得,蔚來要是沒有合肥政府相助已然倒閉……背景的細節雖然有所差別,但最終的結果和科網泡沫時期非常相像。大環境提供了走牛的基礎,而新能車在政策的扶持和汽車周期上行的加持下,業績持續向好。但就像科網泡沫第三階段一樣,投資者瘋狂的預期遠遠超出了業績基準。能理解特斯拉商業模式跑通之後廣闊的前景,但也必須強調,生意不是靠股民口嗨就做出來的。二級市場的投資,更看重經營的確定性,而不是像一級市場一樣,看餅能畫到多大。在特斯拉成為蘋果的路上,他依然要接受重重的考驗,經歷許多的障礙。比如巨大的資本開支。今天的特斯拉年產量略高於50萬,這是從2018年以來累計資本支出接近60億美金帶來的結果,未來想要提高銷量,唯一的路是繼續加大資本開支擴產能。即使是達到寶馬一樣的250萬年銷量規模,也將是當下特斯拉的五倍,資本開支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過去特斯拉在新能源車市場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因此得以一家獨大,脫穎而出。現在的傳統車企已經放下傲慢的態度,加速電動化、智能化進程了。最近華為和長安合作,蘋果、谷歌也在下場分食。寶馬最新的戰略是L3車型2021年量產上市、L4車型2023年量產上市。其他的車企也有類似的時間規劃。這也是馬斯克一直說特斯拉必須求快,在競爭對手轉身前站穩腳跟;李斌表示真正的決戰在2023年的原因。將來更多對手湧入,更多具有競爭力的車型出現,今天這樣的增長速度還是否能夠維持呢?價格戰一旦廝殺起來,業績虧損也將成為常態,說不達標就不達標,會不會又成為一個刺破泡沫的定時炸彈?還有安全問題,手機系統更新可以玩快速迭代,汽車OTA出了事故誰負責?萬一政策上為了安全性考慮,念個緊箍咒,巨大的想像力一下子收縮,會不會又成為引發不確定性的恐慌性事件?可以說,在特斯拉成長為蘋果的過程中,業績魔咒和政策恐慌都是可能的定時炸彈。畢竟,特斯拉和造車三傑目前的地位還遠遠談不上坐穩,事實上他們根本還沒有經歷過真正的競爭,尤其是中概造車三傑。而資本市場給出的估值,已經是大獲全勝,四家車廠瓜分天下的水平了。此情此景,已經接近科網泡沫第三階段的場景了。只有一點點細節差異。新能車泡沫,到目前為止炒作的還主要是有短期業績支撐的,商業模式可行的龍頭和跟隨者。而科網泡沫則是雞犬升天,什麼垃圾都能爆炒一輪。哦,好像也不能說的這麼絕對。畢竟八字還沒一瞥的小康股份已經實現一個月翻倍了。

這或許是新能車泡沫進入第三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這個階段,是大家最樂觀的階段,只要前景還可以展望,短期業績達到預期,股價就可以持續上行。這就是所謂的難以證偽的階段。泡沫一時半會還破裂不了。重複一遍,參考科網泡沫,破裂是流動性收緊+業績不達預期+政策不確定性的多重結果。新能車泡沫破裂應該也不會例外。目前來看,全球除了中國流動性略有緊縮以外,在疫情結束、經濟恢復繁榮以前,還很難看到全球性的實質性緊縮。至少在半年內,泡沫仍將肆虐。業績的證偽也需要時間,至少在明年,可以預見汽車業的需求復甦仍將持續,供應端仍在大幹快上、跑馬圈地的階段。供給過剩導致的價格戰,或許還需要一兩年時間才會開啟。大概也正是短期業績難證偽,長期前景又美好,又有知名投資人開始喊出創新估值模型的口號。就在前幾天,經緯創投發表文章:「傳統的估值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失效,這都讓我們要用新眼光看待估值」。這怎麼那麼像20年前分析師們拋棄市盈率,開始用「瀏覽人數」的方法給網際網路公司估值一樣呢?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前面我們說了,很大概率上,半年內泡沫仍將肆虐。但既然導火索通常是隨機事件,風險畢竟越來越大,火中取慄並不是個好選擇。就讓我們靜靜的做個吃瓜群眾吧。「看空不做空」,或許才是最佳的態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警惕房地產泡沫被動破裂的連鎖反應
    即使師出有名,出臺順理成章的空置稅,也是未能出臺,其背後的原因就是決策層怕像房產稅或者空置稅的出臺,會主動刺破泡沫,直接導致國民經濟的大倒退。決策層想著的是通過政策這個有形之手,不斷壓制泡沫的進一步擴大,當泡沫擴大速度過快的時候,壓得緊一些,如果泡沫萎縮甚至要破裂的時候,會放鬆一下。其目的是控制房地產泡沫有序地按照管理決策層的要求進行擴大。
  • 分析師稱優酷股價存在泡沫 將很快破裂
    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博客網站seekingalpha今天發表市場分析師奇明·桑(Chimin Sang)的文章稱,優酷(NYSE:YOKU)股價存在泡沫,而且這一泡沫將會在近期破裂。  該分析師指出,在美國股市頻現的反向併購上市(RTO)領域,幾乎每天都會出現中國公司因欺詐指控而陷入醜聞之中。
  • 特斯拉再創新高,新能源車會重演網際網路泡沫嗎?
    從這一點看,特斯拉估值的確存在泡沫。龍頭尚且如此,造車新勢力們有一個算一個,哪個頭上不頂著泡沫的帽子?為夢想窒息的「假藥停」,造車夢遙遙無期不過,在牛腩看來,僅憑市夢率就去做空新能源車,其實有些欠妥。對比本世紀初的網際網路泡沫,新能源車的末日狂歡,或許將會是這幅場景:只有擴張產能,才能攤薄成本,繼續講增長的故事;而當擴張產能成為集體選擇,甚至傳統車企也來湊熱鬧,行業便將走向供過於求,規模經濟開始轉向規模不經濟,繼續造車的結果,往往是造一輛虧一輛,可一旦停止造車,苦心營造的泡沫有破裂的風險——於是,行業進入死循環,行業出清和剩者為王將成為新的主線邏輯
  • 中美ETF瘋狂 華爾街傳奇大空頭:泡沫破裂聲傳來 08年終將重現……
    Michael Burry預警,如今指數基金也是同樣的危險。 這次美股的暴跌不自覺讓人們重新審視這位大空頭的預言。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美股穩如巨輪,畫出十年牛市,背後與ETF份額的湧入不無關係。傳奇的大空頭 舞池音樂終究會走向休止,沒有人會忽視大空頭Michael Burry的預警,因為上次金融危機的押注就證明了。 Michael Burry本人從2005年開始做空抵押貸款證券,但結果直到2008年才危機爆發。
  • 養豬預警:22年泡沫破裂,肉價跌破10元,多少跟風者虧到哭?
    養豬的泡沫或將破裂。筆者對未來的豬肉行情也不是太看好,肉價跌破10元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時間長短罷了,今天我就來闡述自己對生豬行業的理解。一、豬價「19連漲」從今年9月份開始,豬價總體就呈現低迷狀態,從18元大關跌到了11月份的14元大關,生豬價格持續下滑。此次的下滑,說到底是市場需求低迷、豬肉供應足量造成的。
  • 地震預警倒計時幾十秒,你該做什麼?
    網友:聽到預警聲音想哭,這個地震預警網真的很厲害,希望能普及!除了大喇叭,很多網友反應,自己家的電視上也提前出現了地震即將來臨的倒計時預警。那麼,在地震預警倒計時這寶貴的幾十秒內,你到底該做什麼?請看:《地震預警十問十答》。↓
  • 新能源車概念股「泡沫」會不會破?
    二級市場對短線行情的熱議背後,實則擔憂的是「估值泡沫」,畢竟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比起傳統燃油車而言規模仍是很小,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只佔到乘用車整體銷量的5%目前,但造車新勢力的市值對比傳統車企卻已呈碾壓之勢。
  • 小程序的泡沫已經破裂?
    這與市場呈現的趨勢是吻合的,最近這三年恰恰是vc泡沫們紛紛破裂、大多數vc正在枯竭和出局的三年,在接連造出o2o、共享、無人這三個明顯不合理也不賺錢的「瘋口」、浪費了天量的資金之後,vc們再也沒法義正嚴辭地說:投資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 樓市泡沫「破裂」前是什麼樣子?日本是這樣,中國房市也需警惕?
    當下,無論是普通的個人,還是一些與房地產無關的企業以及上市公司,都難以抗拒投資房地產所產生的豐厚回報,因此紛紛湧向房地產行業,希望自己也能分到一杯羹。由於這些群體不斷「添柴扇風」,房地產這把火越燒越「旺盛」。結果我們大家都看到了,房子越建越多,房價也一路水漲船高。面對高房價,近9成的購房者不得不依靠貸款買房,導致房地產槓桿率居高不下。
  • ...甚至超過了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之前的表現。如今,投資者正...
    在截至7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美國成長型股票以創紀錄的優勢領先於價值型股票,甚至超過了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之前的表現。如今,投資者正試圖弄清楚這些市場趨勢能否持續下去。
  • 泡沫終會破裂:淺談遊戲王原盒
    不知何時開始,遊戲王的開卡盒抽卡視頻逐漸興起:主播打開盒子,一包包拆開,計算每張卡的價格,開出稀有卡高興地驚呼,沒有回本也能博君一笑。……法拒絕除去這兩張,卡盒內也收錄了不少可以改變遊戲環境的卡:泛用卡的連結十字、並行超越龍,海晶少女、碼語者、龍女僕的新終端等等。
  • 美股遭遇黑色一周 「巴菲特指數」預警被驗證
    本月初,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能聰明地將現金投在其他地方,我們更加樂觀,(對股票投資)越來越悲觀」。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雖然我們手持大量現金,但現在不是買股票的好時機。 「巴菲特指數」預警美股泡沫本周美股的走勢仿佛就是為了印證「股神」的判斷。
  • 股票市值中的幻象,泡沫裡的蔚來何時破滅?
    所以,是泡沫就一定破裂。起死回生的蔚來讓人們看到了資本的力量,畢竟如今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汽車行業未來的大趨勢,電動車替代燃油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當資本回歸理性,蔚來的市值泡沫破裂,未來需要更長久的時間來填補。已經在美股遭遇做空的蔚來,很難將高市值延續下去。質量問題頻發蔚來的未來在哪裡泡沫的破滅會帶來慘烈的後果,車企往往需要用未來多年的業績增長,才能夠補足市值泡沫帶來的透支。但蔚來有這樣的實力抗住泡沫的破裂嗎?
  • 地震預警倒計時「大喇叭」2.0版開建
    【地震預警倒計時「大喇叭」2.0版開建】還記得四川多次地震發生後,響徹小區、校園的地震預警倒計時「大喇叭」嗎?它所依託的大陸地震預警網絡將有「2.0版」了。4月29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宣布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正在四川啟動建設,到今年年底,該網在四川省內的地震監測臺站將達到3000個。
  • 泡沫加速膨脹 破裂再談新生 2020年度自動駕駛趨勢
    第996期 泡沫加速膨脹 破裂再談新生 2020年度自動駕駛趨勢 文 | 李蓬閣 責編 | 王曄 封面創意 | 王曄 策劃 | 劉克麗 校對 | 張靜楠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2020年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唯有「泡沫」一詞最貼切。
  • 「樓市泡沫破裂」前夜,日本曾出現的「這些現狀」正在我國上演?
    日本在90年代初,曾出現因「房地產泡沫破裂」而產生的經濟大蕭條,一度讓這個昔日亞洲龍頭黯然失色。在泡沫破裂前,日本樓市異常繁華,很多人都指望靠房地產一夜暴富。
  • ETF泡沫破裂,真的是美股暴跌「元兇」?
    並警告:「像大多數泡沫一樣,它持續的時間越長,崩潰就越嚴重。」在類似論點的基礎上,不少投資者認為在本輪美股的下跌ETF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能有些同學還不太知道ETF。ETF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開放式基金。
  • 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前這些跡象,正在我國重演?你怎麼看?
    再加上,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日本開始發展半導體材料、機器人等高新技術,不再依賴於房地產。從此日本人再也不敢投機炒作房地產了。有了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前車之鑑,再看看國內房地產泡沫的現狀,很多專家擔心,我國正在重演日本房地產泡沫。
  • 樓市泡沫「破裂」前夕,日本的這些現狀正在我國上演?讓人捏把汗
    文:周周 關於房地產泡沫,近年來一直是許多專家討論的話題,之前許多專家說,我國樓市沒有泡沫,隨著房價的虛高和房產過剩這兩個問題的逐漸激化,專家們也就不得不承認我國房地產存在泡沫了。
  • 「深度」新能源車概念股「泡沫」會不會破?
    二級市場對短線行情的熱議背後,實則擔憂的是「估值泡沫」,畢竟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比起傳統燃油車而言規模仍是很小,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只佔到乘用車整體銷量的5%目前,但造車新勢力的市值對比傳統車企卻已呈碾壓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