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產品設計銷售問題多,新華人壽、平安健康等20家險企都被監管...

2020-12-17 界面新聞

見習記者| 鄒璐徽

7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下稱《通報》),包括新華人壽、平安健康、人保壽險在內的多家險企被點名。

核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產品設計與銷售兩大類。具體包括報送材料不規範、長險短做、條款表述與法律規定不符、責任相關判定條件約定不合理、續保約定不合理等,還有保險公司誇大產品收益、隱瞞保險生效期間、隱瞞退保有損失等銷售誤導等14條問題。

其中,保險公司犯得最多的問題是責任相關判定條件約定不合理,涉及陽光人壽、平安健康等8家險企。以上險企在設計部分健康保險產品之際,條款中等待期、保障責任或責任免除約定的判定條件不合理,可能存在侵害消費者利益問題。

《通報》共提及20家保險公司。其中東吳人壽以及北京人壽被提及兩次,前者問題包括報送材料不規範、續保約定不合理;後者問題涵蓋條款表述與法律規定不符、長險短做。

另外,新華保險某長期分紅年僅保險因銷售誤導問題被單獨點名。《通報》稱,該公司銷售宣傳中存在以下問題:比如,誇大產品收益,部分保單存在「十年翻番」的誤導宣傳;隱瞞保險期間,該產品保險期間為保單生效起至投保人80周歲,部分投保人誤以為保險期間為10年,84%的保單將於今明兩年滿10年;隱瞞退保有損失,不告知投保人提前退保只能領取保單現金價值,扣除費用之後的現金價值可能低於投保人所繳保費等。銀保監會強調,上述問題嚴重違反監管規定,監管部門將依法嚴肅追責。

針對這些問題,銀保監會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應當高度重視產品開發,加強銷售管理,優化客戶服務。

並提出了「三個嚴禁」要求:嚴禁異化產品設計,通過現金價值計算、退保率、費用率等精算假設參數調整變相突破產品監管規定;嚴禁主附險搭配錯亂,產品銷售使用偏離設計初衷;嚴禁對產品期限、保險利益等進行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今年1月,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普通型人身保險精算規定的通知》,對普通型產品提出新的精算要求,有三大變化:首先,對於保險期間一年以上的保險產品按其他合理的計算基礎和方法確定保單現金價值的,應當在精算報告中明確說明計算的現金價值不低於本規定所要求的保單年度末保單最低現金價值;其次,對保險期間一年及以內的產品,保單年度中保單最低現金價值按照未經過淨保費方法確定的,計算未滿期淨保費的費用率不應高於定價預定附加費用率;另外,採用自然保費定價的長期保險產品,應當在產品精算報告中說明非平準保費責任準備金計算方法。

相關焦點

  • 工銀安盛人壽等30家險企 人身險產品有問題!
    原標題:工銀安盛人壽等30家險企,人身險產品有問題!   在險企迎戰「開門紅」的關鍵節點,監管層重申人身險合規問題。
  • 新華人壽、北京人壽、友邦人壽等20家險企因產品問題被點名!
    7月2日,銀保監會曝光了近期人身險產品中的多項問題,其中20家險企被點名警示。典型問題通報中,除了在產品核查中發現的產品材料問題、產品設計問題、產品條款表述問題、產品費率釐定問題以及其他問題等五大主要問題,銀保監會還特別點名了新華人壽銷售誤導問題,新華人壽某長期分紅年金保險銷售誤導問題在某省集中暴露,引發非正常退保和群體性事件風險。
  • 人保壽險等20家保險公司人身險產品存在問題被通報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記者譚謨曉)銀保監會2日通報近期人身險產品監管中發現的典型問題,主要表現為產品銷售偏離設計初衷、產品設計不合理、銷售誤導等,人保壽險、北京人壽、東吳人壽等20家保險公司被通報。其中,北京人壽報送的某兩全保險和平安養老報送的某萬能型年金保險,產品現金價值設計不合理,存在長險短做風險隱患;部分產品預定退保率畸高,如合眾人壽報送的某兩全保險,利潤測試前5個保單年度退保率過高。部分產品條款表述存在問題。
  • 145家保險公司2017投訴處理考評:中華財險、新華人壽墊底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了2017年針對145家保險公司的投訴處理考評情況,其中財產保險公司73家,人身保險公司72家。在這些公司裡,新華人壽15.99分在壽險險企中排名72名墊底,而中華財險以42.77分在財險險企中墊底。 網際網路保險則總體評分較低,眾安在線以48.88分在參評的73家企業中排名69名。
  • 險企備戰2019年「開門紅」年金險仍唱主角_行業聚焦_中國金融新聞網
    「年金險+」仍是主流  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險企仍在忙於衝刺完成今年的業績任務,尚未抽身顧及備戰2019年「開門紅」,從時間上來看,「開門紅」啟動時間普遍較以往有所延後。但是,目前也已有中國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人保壽險等多家險企啟動了2019年「開門紅」。
  • 12家險企遭監管約談,萬能險超5%收益成歷史;國內10家險企上榜...
    ,責令整改萬能險業務 我國10家險企上榜《財富》世界500強 7家上市險企前7月攬1.82萬億元保費,同比增6.4% 水滴完成2億美元D輪融資,國際保險巨頭領投 老保險人王憲章病逝,曾帶領中國人壽實現紐約、香港上市
  • 30家公司遭點名!監管通報人身險產品四大問題,嚴禁開門紅期間產品...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熊菲 12月31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及監管報告報送有關問題的通報》。最新《通報》點名30家公司,其中16家人身險公司相關產品在設計、條款表述、費率釐定、其他等四方面存在問題。
  • 上千款萬能險8月結算利率全梳理:恆大人壽8款產品均超6%
    2020年8月份,12家人身險公司總經理和總精算師因為萬能險結算利率高於實際利率被監管約談進行窗口指導,從2017年開始沉寂的萬能險再次引發媒體聚焦。時隔月餘,各家險企陸續公布8月萬能險結算利率,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據『慧保天下』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54家人身險公司的1310款萬能險產品公布了8月份結算利率情況。
  • 1310款萬能險結算利率全梳理:仍有32險企164款產品在5%以上
    2020年8月份,12家人身險公司總經理和總精算師因為萬能險結算利率高於實際利率被監管約談進行窗口指導,從2017年開始沉寂的萬能險再次引發媒體聚焦。時隔月餘,各家險企陸續公布8月萬能險結算利率,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據『慧保天下』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54家人身險公司的1310款萬能險產品公布了8月份結算利率情況。
  • 因人身保險產品設計、費率釐定等存在缺陷 中華人壽、華泰人壽等險...
    2020年12月31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通報了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及監管報告報送的有關問題。產品核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產品設計問題;產品條款表述問題;產品費率釐定問題等其他問題,並點名了數家保險公司。   通報還強調,近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2020版定義」)。
  • 監管警示收益率背離高收益萬能險急剎車
    就此消息,時代周報記者隨後也向上述多家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求證,當中多位人士並未給予否認。8月14日,被約談方之一的英大泰和人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英大泰和人壽將按照監管要求認真做好相關工作。」
  • 五大險企10月保費降三成 角力萬能險搶開門紅先機
    新華保險(601336.SH)保費規模排名墊後,前10月僅收到1451.53億元保費收入。  11月20日,中國人壽廣東分公司相關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前兩年開門紅期間,中國人壽提前布局而獲取不錯的保費收入,因此,2021年各險企都想效仿我們往年的做法,提前搶佔市場,減輕後面的業績壓力。」
  • 2019保險業投訴出爐,網際網路險企全淪陷,易安財險投訴增長超百倍
    平安人壽違法違規投訴激增70%,網際網路險企投訴量走高2019年,涉及保險合同糾紛投訴88745件,其中財產險公司48789件,較去年有微量增長,佔比54.98%;人身險保險公司39956件,同比增4.61%,佔比45.02%。
  • 2019人身險公司渠道保費全景圖:增員冷、銀保暖
    一年多過去了,因各大保險公司大力發展個人代理隊伍成效顯著,個人代理渠道保費撐起半壁江山。星球保lab獲取的行業數據顯示,去年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保人壽個人代理人渠道保費分別為4797.18億元、3908.34億元、1827.10億元。太平人壽、新華人壽、泰康保險緊隨其後,均超過800億元。
  • 銀保監會通報:多險企上投訴榜單!一文帶你了解買保險如何「避坑」
    銀保監會消保局日前發布《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對險企投訴量、投訴原因、投訴業務等多方面進行了披露。  哪些險企是投訴「重災區」?  整體來看,保險消費投訴增長仍然處於「快車道」。
  • ...萬能險超5%收益成歷史;國內10家險企上榜《財富》世界500強|慧...
    把『慧保天下』設為星標吧本周要點熱門資訊銀保監會約談12家人身險公司,責令整改萬能險業務 我國10家險企上榜《財富》世界500強7家上市險企前7月攬1.82萬億元保費,同比增6.4%水滴完成2億美元D輪融資,國際保險巨頭領投 老保險人王憲章病逝,曾帶領中國人壽實現紐約、香港上市監管動態
  • 中國平安等五大險企年內保費近2.2萬億 車險增速明顯放緩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五大險企年內保費近2.2萬億元 車險增速明顯放緩截至11月15日,5家A股上市險企2020年前10個月保費收入情況已全部披露完畢。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這5家上市險企1月份-10月份累計實現保費(文中「保費」均指「原保費」)收入21935.76億元,同比增長5.16%。
  • 12.17丨五大險企開門紅預收數據兇猛;健康險保費收入明顯放緩
    (投資者網)  五大險企開門紅預收數據兇猛  截至12月11日,中國人壽短期儲蓄累計預收新單超430億,長期儲蓄超40億,合計約佔2020年1月個險期交新單比例超80%;中國平安(601318)短期儲蓄累計預收約190億,佔2020年1月比例超100%。
  • 「長險短做」等問題抬頭 30家人身險公司被點名通報
    近日,銀保監會就近期人身險產品監管以及監管報告審核中發現的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一口氣點名批評了30家人身險公司。這些公司在產品設計、產品條款表述、產品費率釐定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這是銀保監會近一年來第三次就這類問題進行通報,相較於前兩次通報的20家、19家公司,此次通報在保險公司數量上有顯著增長。這說明監管部門規範整治人身險市場的決心堅定且正持續深入。  在產品設計方面,「長險短做」問題有所抬頭。如,復星保德信、同方全球人壽和華泰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可靈活減保,且無比例限制,存在「長險短做」風險。
  • 上市險企半年保費「掃描」:壽險「兩升三降」 健康險高歌猛進
    截至7月15日,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五家A股上市險企上半年保費悉數出爐。北京商報統計發現,上半年五大險企合計攬收保費1.5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1.43萬億元,增長6.56%。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經濟及居民消費逐步改善、線下展業的恢復、各家較為積極的業務推動策略及重疾定義修訂的利好,後續負債端將進一步修復。同時,由於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將會中長期利好健康險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