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投資能力 支持實體經濟險資運用再迎政策利好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提升投資能力 支持實體經濟險資運用再迎政策利好

  20餘萬億元保險資金如何有效利用好,始終受到政策層面的高度關注。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深入開展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堅決打擊挪用、套取、侵佔保險公司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

  推動長期資金入市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0.85萬億元,其中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7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3104億元。銀保監會資金部主任袁序成透露,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保險資金投資A股佔總市值的3.44%,投資債券規模佔我國債券市場總規模的6.49%。

數據資料

  具有期限長、規模大、來源穩定等特點的保險資金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建設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監管層也頻繁發聲,推動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及提高險資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天花板」。

  事實上,相關政策已經在業內落地。今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等指標,劃分了8個檔次的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其中最高可達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45%,以賦予保險公司更多投資自主權,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餘額佔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比例為22.57%,較此前統一划定的30%上限尚且存在不小距離。《金融時報》記者通過對保險公司披露的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進行不完全梳理統計發現,在164家保險公司中,有超過三成保險公司的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可在現行規定下實現不同檔次的調升。此前據券商測算,隨著權益類投資監管比例從30%放開至45%,預計保險資金投資於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佔比將上升至18%到19%左右,增長5至6個百分點,以當前超20萬億元的保險資金體量來測算,預計將會為資本市場帶來1萬億元至1.2萬億元左右增量資金。

數據資料

  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結合前段時間銀保監會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範圍限制來看,此次國常會再次明確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限制,鼓勵險資進行長期投資,有助於險企拉長資產久期,降低保險公司短期利潤的波動性,穩定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保證險資的長期穩健增值。

  防範風險仍是重點

  《金融時報》記者從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保險資金運用特點之一表現為,助股票市場波動,抓住投資機會,加碼權益投資增厚收益。

  隨著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上限調高,加上監管部門近期取消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範圍限制,保險資金進軍權益市場的節奏備受關注。

  業內人士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雖然權益類資產投資對於提升險資投資收益表現十分重要,但權益類資產收益並不穩定,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固收類資產在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中的「主角」地位不會動搖。「特別是在實施新會計準則的背景下,保險公司也需要避免因權益資產價格波動給利潤錶帶來較大波動。因此,雖然收穫政策利好,但預期保險資金不會較快地大幅提高權益投資佔比。」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這一點在對經營穩健性要求較高、風險控制更加嚴格的大型險企上有著更為清晰的體現。雖然今年以來頻頻舉牌上市公司,但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在權益市場上表現活躍的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其權益類金融資產在投資資產中的佔比僅為16.53%,遠低於監管標準。由此來看,保險資金流向權益類資產配置領域或許會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政策層面為推動險資入市而釋放的利好可能會在其中慢慢得以兌現。

  保險資金入市「緩步慢行」,也體現出險資對穩定性的偏好。政策層面在拓展險資渠道的同時也強調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上述國常會關於「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的提法也受到關注。業內專家表示,保險資金的投資要尊重市場規律,要確保保險資金的穩定性和長期性,切忌以投機的方式開展投資。「險資投資不能只顧收益,更要提升支持實體經濟質效,在險資運用上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幫助降低企業部門融資成本和槓桿率。在這方面,保險資金此前做得較好,但今後仍需繼續努力。」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明確服務實體經濟方向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王一峰認為,對險資投向做出明確導向性指引,有利於提高資金配置效率,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促進險資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目前,保險資金投資的實體項目已經覆蓋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保險資金在服務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動作頗為引人注目。例如,在近期舉行的「2020年貴州省冬季政金企融資對接暨中國保險資管業助推貴州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保險資金籤約金額達631.8億元。而在湖北省,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13家保險機構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方政府和企業籤約了17個項目,投資總額超過500億元。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10個月,31家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及10家保險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登記(註冊)債權投資計劃291隻,規模5047.84億元,數量、規模同比分別增加60.77%、52.66%;股權投資計劃9隻,規模200.20億元,數量、規模同比分別增加200.00%、285.00%。作為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債權計劃和股權計劃登記註冊數量和規模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顯示出保險資金不斷加強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近日表示,「十四五」時期,保險業要聚焦國家「兩新一重」項目建設,通過債權計劃、股權計劃、保險私募基金等方式,為大數據、5G、特高壓、軌道交通、新能源、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提供資金支持。

  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由平安基礎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平安基礎產業-安行新型基礎設施基金」在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成功註冊。據了解,該基金擬募集規模為200億元,重點支持湖北、廣東等地的基礎設施和城鎮化建設,是國家提出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後落地的首隻保險私募基金。

(文章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責任編輯:DF078)

相關焦點

  • 險資運用穩中向好 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提升
    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袁序成在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在改革開放的整體推動下,保險資金運用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增強。  險資運用渠道不斷拓展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在政策層面繼續優化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路徑,不斷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引導險資發揮長期資金優勢,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提升險資長期投資能力 支持保險資管公司發起設立長期限產品
    來源:中國證券報提升險資長期投資能力,支持保險資管公司發起設立長期限產品!支持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起設立長期限產品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袁序成介紹,截至2020年10月末,保險資金通過債券、股票和非公開市場投資為實體經濟融資18萬億元。
  • 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取消 服務實體渠道拓寬
    在興業證券分析師張博看來,此次正式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既是服務宏觀經濟和穩就業的需要,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點支持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創業」提供政策支持,同時,也符合監管層面放鬆保險行業投資端限制的趨勢。「我國商業保險資產配置範圍逐漸放寬,近兩年的政策走勢是鼓勵險企配置長久期債權產品、放鬆股權投資限制。」張博表示。
  • 險資權益投資比例最高可至45% 增量資金入市可期
    專家認為,險資權益類投資比例提高有利於引導保險資金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長期資金,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本報記者 劉琪  A股將迎重磅增量資金。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  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份,銀保監會就發文對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比例「鬆綁」。
  • 險資精準投資京滬高鐵(601816) 支持實體經濟建設
    其中,在股比構成中,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佔股43.39%,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平安資管」)為代表的保險資金聯合體佔股9.98%,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佔股6.42%,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佔股4.5%。
  • 險資權益類投資政策「扇動翅膀」資本市場能收集到多少暖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  實際上,該項會議內容是對4個月前銀保監會發布的政策的「升維」推動。
  • 險資權益類投資政策「扇動翅膀」 資本市場能收集到多少暖風?
    證券日報消息,險資權益類投資的分類監管政策使勁「扇動著翅膀」,資本市場能收集到多少「暖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
  • 20萬億險資大鬆綁!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解除這些行業險資垂涎已久
    股權投資是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最佳方式,因此,採用行業限制的方式,越來越不符合實際。監管部門近年也多次提出,要取消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險資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醞釀放開已經有一定時間。早在2018年10月,中國銀保監會就對《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並就修訂後的《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提升險資長期投資能力,支持保險資管公司發起設立長期限產品!銀...
    截至11月末,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18.5萬億元,佔全行業的88.3%,其中絕大部分為長期資金,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黃洪表示,目前,中短期業務保費佔比僅為4%,佔比從2015年高峰時期下降了近九成,萬能險業務佔比為15%,佔比從2016年高峰時期下降一半。
  • 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解除後 險資對哪些行業更有投資偏好?
    不過,隨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出現新的戰略新興產業,需要資金支持,同時對資金來說也符合投資要求、蘊含投資機會。股權投資是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最佳方式,因此,採用行業限制的方式,越來越不符合實際。監管部門近年也多次提出,要取消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險資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醞釀放開已經有一定時間。
  • 重磅利好!國務院放萬億大招 險資瞄準哪裡?
    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險資潛力巨大銀保監會下發的統計月報顯示,截至10月末,險資年內投資運用餘額2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
  • 商業保險再迎政策東風擴面提質有助行業快速增長
    從頂層設計層面鼓勵商業保險提質擴面,這對保險行業長期發展是一個重大利好。2019年商業健康險保費總收入為7066億元,保險密度為505元/人,保險深度為0.71%,與我國2025年健康險行業達到2萬億市場規模的目標存在1.3萬億元的差距。分析認為,隨著政策的不斷加持和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未來商業健康險有望實現更大的突破。
  • 銀保監會取消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
    繼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打破30%的限制之後,監管層再度為險資投資鬆綁。近日,銀保監會印發《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通過「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段國聖:險資股權投資瞄準三大領域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泰康資產執行長段國聖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落地為保險資管發展保駕護航,為險資提升長期投資回報提供了更多路徑和選擇。未來險資股權投資將重點挖掘大消費、大健康、大科技領域。
  • 泰康保險:權益投資比例調整 有利於險資參與經濟新動能成長
    7月23日,在第257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兼營運長劉挺軍回答有關「險資權益投資差異化監管」問題時表示,隨著權益投資比例的放寬和政策調整,保險資金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經濟新動能成長和培養過程中,促進經濟高質量轉型和發展。
  • 市場引來新活水 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取消
    近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加大保險資金對實體經濟股權融資支持力度,提升社會直接融資比重,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擬通過「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 關稅調整超出預期 險資入市或新增3000億且將優先配置股票資產
    支持一些抗癌藥、醫療器材、嬰兒奶粉的價格下降,與新基建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關的部分進口設備以及零部件將有更充足保障。據了解,儘管本次關稅調整暫不涉及備受關注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框架內的稅收安排,但相關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政策紅利落地可期。
  • 國常會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險資未來怎麼投
    來源丨母基金周刊「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無疑是重大利好,對於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都是「普降甘露」。資本市場早前遭遇募資寒冬的時候,市場就對保險資金做股權投資取消行業限制有很大的期盼。」一位母基金管理人告訴《母基金周刊》。
  • 重磅利好!險企股票投資上限升至45%,A股再迎巨額長線增量資金?8檔...
    保險公司對上市公司的財務性投資一般持股都在10%以內,如果對某個標的持股達到收購標準,需要獲得監管另行批覆。險資要加倉?先看償付能力同不同意過去,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帳面餘額,要求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且重大股權投資的帳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淨資產。
  • 重磅利好,險資入市要加速?330家公司四季度以來獲保險公司密集調研
    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為207061.86億元,較年初增長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