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轟炸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是大國"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國確保空中優勢的重要武器。
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競爭重啟的背景下,戰略轟炸機正在悄然復興。大型遠程戰略轟炸機,是指用來執行戰略任務的遠程轟炸機。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三位一體"的核力量,是大國的武力象徵,它既能帶核彈,也能帶常規炸彈;既可以近距離投放核炸彈,又可遠距離發射巡航飛彈,可做戰略進攻武器使用,在必要時也遂行戰術轟炸任務,支付陸軍和海軍執行作戰任務
十多年來,這三個國家一邊秘密推進新一代隱形轟炸機項目,一邊提升日益老化的現有轟炸機群的能力和質量。新一代隱形轟炸機的首批成果可能在2021年對外明確展示。
美國為了確保美軍向全球敏感地區投送軍事力量能力,維持持空中優勢,其研製下一代遠程轟炸機的腳步從未停止。其最新的戰略轟炸機被命名為B-21。美國空軍的最新時間表要求B-21"襲擊者"轟炸機在2022年首飛。考慮到傳統上一架新飛機在任何首飛之前都需要6至9個月的室外地面測試,該時間表意味著B-21有很大可能在2021年下半年出廠。
美國研發新型戰略轟炸機,可是有針對性的,其主要考慮四大因素:
要服務於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防部《國防戰略指南》賦予美軍的關鍵使命任務,轟炸機所應發揮的作用;要能對潛在對手實施"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在核威懾行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無論如何,美軍就是想讓轟炸機威懾對手。
對於新型轟炸機,其載彈量和隱身性能無疑是最重要的。有分析認為,B-21戰略轟炸機有效載荷應該在6.5~14.0噸之間,可以攜帶多達80枚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而其隱身能力也非常出色,B-21採用的接近於零的雷達反射面積、能使紅外製導飛彈失效的閃爍蒙皮以及足以瞞過人眼的主動式偽裝,可使其在雷達、紅外以及可見光等各種波長範圍內具有隱身能力。
那麼另一大玩家,中國的的隱身戰略轟炸機研究進展如何呢?
中國人一直期望擁有自己的隱身戰略轟炸機,而隨著中國軍工產業和工業水平提升,中國自研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呼之欲出。而這在這幾年國內媒體的零星報導中可窺一二。
2018年,中國央視報導中首稱中國轟-20,意味中國隱形飛翼結構轟炸機被命名為轟-20。2016年9月,時任中國空軍司令馬曉天出席空軍開放活動被媒體問到未來中國轟炸機的發展問題時表示,中國空軍正在發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這是中國軍方首次向外界透露正在研發新一代轟炸機。
2018年5月8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發布題為《大國起飛》的宣傳片,紀念航空工業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研製生產基地——西飛創建60周年。宣傳片的末尾首次披露一款全身被厚布覆蓋的飛翼式飛機的輪廓照片。外界猜測,這種新戰機很可能就是中國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
2018年以後,美國國防部在提交給國會的年度報告中估計,轟-20很可能是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B-2相似的隱形亞音速轟炸機,最大航程至少為8500公裡,常規彈藥和核彈藥的總載重量至少為10噸。2019年,國防部補充說,轟-20能在本世紀20年代首次登臺。如果五角大樓對轟-20最大航程的估計是準確的,那麼它可以覆蓋太平洋北部的大多數地區,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轟-20有可能在2021年亮相併完成首飛。
在俄羅斯,"遠程航空兵未來航空複合體"(PAK-DA)轟炸機很有可能已在2020年過渡到生產階段。根據塔斯社的報導,截至今年5月,首架測試型飛機的主要結構組件已經進入生產階段,最終完成組裝的時間大概在2021年。
上述三個項目代表著了冷戰以來首批新設計的轟炸機。這三種轟炸機開始服役的時間尚未確定,但那時應該距離1997年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第一代隱形轟炸機服役有30年了。第一代隱形轟炸機是飛翼結構、四發動機的B-2A。由於空軍快速反應能力辦公室管理的這個項目具有保密性質,B-21的準確單位成本尚不清楚。在2015年10月確定合同時,空軍估計生產80至100架B-21的平均單位成本在5.5億美元左右。
隱形轟炸機能夠近距離甚至在對方防空範圍內飛行,因而能把生存能力、最大航程和武器攜帶能力完美結合起來。雖然這種飛機的隱形能力導致生產成本大幅提高,但好處是它能攜帶相對便宜的短程武器,例如滑翔炸彈。
然而,這些大國都不願完全放棄現有轟炸機群。美中俄三國將通過在新推進方式、傳感器和武器上大舉投資,為他們逐漸老化的冷戰時代平臺注入新生命。
到2021年6月,美國空軍預計將為波音公司生產的76架B-52轟炸機採購608臺新噴氣發動機。對B-52的掛架進行改裝,可以使每個外置掛點攜帶多達2.2萬磅的重量,從而使每個機翼可以攜帶3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AGM-183A空射型快速反應武器。
中國的轟-6J仍然是對抗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強大武器系統,尤其是當它配備鷹擊-12反艦飛彈的時候。
俄羅斯轟炸機群的現代化工作也不只是開發PAK-DA。過去一年,首批配備新發動機的圖-160和圖-95轟炸機開始試飛。
(文/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