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沙子鄉:鞏固脫貧攻堅豐碩成果,開啟鄉村振興建設局面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沙子鄉在抓細抓實抓效的同時,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的新要求,強化有機銜接,著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切實把鄉村振興擺在優先發展位置,見之於心、見之於早、見之於行,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下好鄉村振興這盤大棋。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劉書記,請您結合全會精神談一談,您對綠色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和認識?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核心要義是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生態振興一脈相承,提供了路徑和方法。
-
抓強「五大」建設,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以「脫貧攻堅」為抓手,抓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建設,全方位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產業幫扶「一對一」,助力產業興旺。
-
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羅小雲副省長參加省水利廳2020年第七期「水之韻」沙龍中指出,將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有效對接意義重大。多年來,省水保院以鄉村生態環境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在基層農村得到廣泛應用,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回眸與展望】船場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創生態文明美麗村鎮
2018年,船場鎮圍繞建設「生態旅遊重鎮、飛地工業大鎮、綠色農業強鎮、現代宜居名鎮」發展定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生態文明美麗村鎮,全力以赴穩增長、促轉型,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記者來到船場鎮集星村鄉村振興服務站,村民張木興正在和工作人員核對漳武高速(船場集星段)建設工程青苗清點的面積、數量等情況。
-
靈山縣:以文明鄉風引領鄉村振興
這是靈山縣將鄉村風貌提升與鄉風文明相融合取得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靈山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等陣地作用,大力開展文化服務和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以「一約四會」推動移風易俗,提升基層群眾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振興築「魂」提「質」。
-
東安:蔡富強調研新科農業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
紅網時刻5月16日訊(東安站記者 謝夢娟)東安縣委副書記蔡富強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井頭圩鎮新科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現場調度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建設。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慧川陪同。蔡富強一行實地察看了新科農業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情況,並召開座談會,對下階段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打好鄉村生態振興「組合拳」
鄉村振興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其中生態振興是重要內容。「萬名幹部下基層」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各鄉村振興服務隊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和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為重點,努力把鄉村建設成為生態宜居、富裕繁榮、和諧發展的美麗家園。做好「造綠添彩」工作。
-
以「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
生態永續需要人類的呵護,人類發展離不開生態的支撐。生態振興是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實現生態振興,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引領,必須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首先應堅持「生態優先」。
-
貴州「新」三大戰略行動: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
賀俊怡 攝 中新網貴州新聞12月10日電 (記者 張偉)在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基礎上,「十四五」時期貴州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徐天才10日在中共貴州省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是貴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
-
瓊海美麗鄉村建設經驗分享會在潭門排港村舉行
人民網瓊海12月14日電(枉源) 12月13日,瓊海美麗鄉村建設經驗分享會在潭門鎮排港村舉行。當天下午,來自人民日報、人民網、環球網、求是《小康》雜誌社、人民論壇網等媒體的記者與瓊海市相關領導、有關村社項目負責人一起就「如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等話題進行分享交流。
-
永泰:打響「生態旅遊牌」 唱響「鄉村振興曲」
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樓衛東 謝星星 葉欣童 國家級生態縣、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在福州後花園——永泰,一項又一項國家級金字招牌,向世人展示好山好水好生態釋放出的發展紅利、惠民福利。
-
鄉村振興概念是什麼意思?鄉村振興概念股有哪些?
綜投網(www.zt5.com)08月22日訊 定義: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全面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
-
【鄉村振興】南運河畔育明珠 ——阜城縣建設美麗鄉村推進鄉村振興...
平整開闊的街道、乾淨整潔的院落、豐富多彩的文化牆……仲夏時節,踏入地處黑龍港流域的阜城縣鄉村,美麗的村莊、綠色的田野、茂密的樹林漸次映入眼帘,讓人神清氣爽,流連忘返。這是阜城縣建設美麗鄉村、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場景。
-
「專家視角」鄉村振興,激活數百萬億元生態資源價值!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激活數百萬億元生態資源價值——疫後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銜接溫鐵軍要高質量地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不僅需要對標「十六字」方針總要求,還應當著力做好兩個高質量銜接,即: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戰略下實現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
-
建設美麗鄉村:走出一條鄉風文明建設特色路~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導 鄉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和軟體基礎,也是突破的難點。近年來,通河縣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發揮自身優勢,走出了一條鄉風文明建設的特色路。為了改變榛子種植前三年無回報的窘境,通河縣幾經試驗,最終摸索出一條「以短養長、一地多用」的模式,開展「套養種植」,實現經濟與生態雙贏。如今,通河縣榛子種植面積達20多萬畝,有6800多戶農戶加入榛子種植行業,將榛子種植培育成當地立縣富民的支柱產業。鼓起的腰包使得農民們的精氣神也越發抖擻。在樺樹村的合唱團裡,歌聲唱出了農民的幸福感。
-
持之以恆抓實鄉村生態振興
美麗的生態環境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讓人願意在此駐足停留。鄉村的更好發展離不開生態振興,只有生態好了,廣大農民朋友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滿,也才能為鄉村旅遊等產業帶來更多人氣,助力更好更快實現鄉村振興。一些地方在投入時,只考慮了用於建設的資金,而在做好後續基礎設施管護方面缺乏考慮,往往就是建好後直接交由村莊全權負責,如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垃圾收集箱壞了需要更換,這些都需要資金,對於財力有限的鄉村確是難題。 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是實現鄉村生態振興的關鍵所在。首先,要讓生態發展理念在鄉村蔚然成風。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為了更好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專門成立自治區鄉村振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下設鄉村風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2個指揮部,高位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全區縣級以上文明村鎮綜合佔比達到63.4%。生態振興呈現新風貌一是穩步推進鄉村風貌提升。全區共有5.22萬個村莊開展「三清三拆」環境整治工作,2.65萬個基本整治型、548個設施完善型、102個精品示範型村莊建設竣工,農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明顯改觀。
-
重溫「五大」振興理念 做好脫貧攻堅 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繁榮的重大決策,而且是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體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打好「產業興旺」這座基石。「麥金黃,杏初嘗,鐮刀豐收滿野忙。」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