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控訴機油增多,原理你們知道嗎?

2020-12-23 第壹車市

近期爆發的機油增多事件令小編想起幾年前沸沸揚揚的本田CR-V機油增多事件,當時本田CR-V出現了明顯的、肉眼可見的機油增多現象,有車主反映嚴重情況下還出現了發動機抖動、熄火、警告燈點亮等異常情況。有專家分析,本田最明顯的1.5TGDI發動機問題可能與設計有關。在1.5GDI的基礎之上,扭矩和熱效率大幅提升,必然需要提升噴油量和噴射脈寬以及壓力,在氣缸壁凝結的機會自然也就增大了。另外1.5TGDI採用了側置噴油嘴的設計,好處是能夠藉助氣缸內的進氣氣流形成縱向滾流,讓混合更加充分提高燃燒效率。但是側置也增加了油氣直接接觸氣缸壁的可能,在低溫下也更容易形成凝結。

而近期多家品牌爆發出的機油增多顯然不是這個原因造成,因為不可能都搭載同款發動機,而且就目前各大論壇、貼吧的車主所反映的也只是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並未出現發動機異響、熄火等情況。那此次的機油增多是什麼情況呢?別著急,你的機油增多,可能是油氣分離器工作時"受冷"了。

何為油氣分離器?油氣分離器屬於廢氣循環系統的一部分,它是個獨立的管路,從油底殼到發動機進氣孔。它的作用是把油底殼裡的機油蒸汽和燃燒室裡竄出來的水蒸汽進行分解,分離的油膜順管壁流到油底殼,過濾過的蒸汽進入發動機再次燃燒。油氣分離器一般安裝在發動機曲軸箱呼吸口或者廢氣管的部位,是分離曲軸箱排出氣體中的機油,減少機油從曲軸箱呼吸口排放到發動機外面。

現代發動機都配有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發動機正常工作溫度下,汽油極易會發成油氣,與通過竄氣進入曲軸箱的燃燒廢氣和少量水汽一起積聚在曲軸箱中。強制通風系統通過引入空濾中的新鮮空氣,通過PCV閥將這部分氣體吹入進氣道再次參與燃燒。為了避免燒機油和機油增多,在PCV閥附就配備了油氣分離器,機油冷卻回收。當然無論何種形式的油氣分離器,都不能夠做到100%的回收。

由於油氣分離器需要達到一定溫度,讓混在機油中的汽油揮發成氣體才能夠發揮最大效率。多數發動機在低溫環境下工作都會產生燃油稀釋,也就是機油增多現象。特別是在低溫下,短途低速行駛。由於發動機工作溫度過低,強制通風系統無法完全發揮作用,而燃油不斷進入油底盒之中,很容易造成燃油稀釋的現象。

由此可見,你的愛車機油增多,最大的原因是油氣分離器工作是並未達到應有的溫度,作用並未充分發揮,可見是用車習慣的原因。解決辦法也很簡單,把車開上高速,讓發動機充分運轉,給油氣分離器想要的溫度,就不怕它會"生氣",稀釋機油了。

相關焦點

  • 機油為什麼增多,弄懂發動機原理就清楚了
    最近,機油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汽車圈的朋友們可是"忙瘋了",做檢測,做測試,一時間忙的不可開交,可是大家心裡都清楚,輕微的機油增多是任何一款發動機都會存在的正常現象,機油蓋處的輕微機油乳化也沒什麼影響,今天我就結合各路大咖的測試結果與說法,跟大家聊聊熱議的"機油增多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 哪些機油增多,是正常的?
    機油增多現象,近年來仿佛一直"不缺席",無論德系、日系、美系、法系還是自主品牌,都時不時爆過這個問題,讓很多車主談"油"色變,甚至查看油標尺成為日常項目。有人說,這是冬季正常現象,也有人說,長期下去,會導致發動機磨損……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從原理說起。
  • 機油增多的不都是雙擎?亞洲龍,凱美瑞機油增多幾時休?
    豐田在中國的兩款主力車型,亞洲龍,凱美瑞正在經歷機油增多的問題,並且一直遲遲沒有得到解決。其中亞洲龍在上市之初還被吹捧為換殼的雷克薩斯ES。因為這些車型都是使用了TNGA架構,共享一些零部件。不過,在機油增多的問題出現之後,亞洲龍,凱美瑞的銷量也確實受到了很大影響。
  • 關於燒機油、斷軸、機油增多,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燒機油、斷軸、機油增多、異響……各種汽車問題層出不窮,而對於這些問題,各家媒體和廠商也是眾說紛紜,那麼這些問題到底是設計缺陷,還是使用不當呢?我們採訪了幾家4S店的維修技師,聽聽他們怎麼說!1、豐田部分車型機油增多去年年底,凱美瑞、亞洲龍、雷克薩斯ES等車型相繼爆出機油增多問題,我們採訪到了豐田的維修技師,他表示,發動機艙不可能自己造機油,必然是有滲漏導致機油多了,目前檢查情況是噴油嘴有滲漏,廠家暫時還沒有給出具體的改進方案。
  • 從「燒機油」和「機油增多」來聊一聊「機油梗」如何破?
    發動機機油增多、乳化、燒機油等情況,說「兩年一小炒,三年一大炒」一點不過分,在汽車圈已經是「常客」了。不管是美系、德系、日系還是自主品牌,都因為「機油梗」上過熱搜。其實,很多用戶對於發動機內部結構的了解並不多,對於機油方面的情況如何評估自然也拿不準主意。
  • 鍵盤追兇|增多乳化,你的機油還好嗎?
    在車輛中,汽油、機油同屬有機物,相似相溶,所以汽油是機油增多的關鍵點而並非乳化的關鍵點。而在此次事件中,不相容且造成乳化現象的元兇其實就是我們離不開的生命之源:水。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內燃機的工作原理便是物理學科的一大重點,進氣-壓縮-噴油-燃燒-膨脹做功-排氣的工作過程循環往復,再配合傳動原件便驅動了我們的汽車,其中似乎沒有水蒸氣的事情,更沒有機油乳化或增多的相關步驟,那麼身為「罪魁禍首」的水從哪裡來,如何導致問題發生的過程便十分重要。
  • 特定時期機油增多,是所有發動機都會出現的現象
    作為一個汽車自媒體,最近的微信後臺收到不少粉絲關於機油增多的留言。上網一搜,機油增多的討論還真不少。有人擔憂、有人淡定,也看見不少車友已經列出了一些"知識點"。本文也就車友們關注的"敏感點"作一個解答。什麼情況下機油會增多?
  • 機油增多別被別有用心的人忽悠,看看小舵主給你聊聊
    最近,很多朋友問小舵主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發動機機油增多了。作為一個老司機,我在這裡給大家聊一聊。事實上,發動機機油的增多並不是幾個日系品牌的專利。幾乎所有車型在特定情況下都會出現這個問題。但是,有許多人甚至機構就預謀著製造混亂,開始煽風點火。
  • 亞洲龍「機油增多、機油乳化」重現江湖 車主:這能能正常嗎?
    來源:中國網汽車中國網汽車12月21日訊 今年年初,一汽豐田亞洲龍雙擎車型爆發出大量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問題。而隨著嚴寒天氣的到來,近日中國網汽車質量投訴平臺(我要投訴:http://315.auto.china.com.cn/)又開始陸續接到亞洲龍雙擎車型機油乳化、機油增多問題的投訴。車主表示:「現在機油液面高度已經超過了1cm多,4S店告訴我這個是正常現象,但這個能正常嗎?那肯定是有點毛病。希望廠家解決這個問題。」
  • 20萬元之選,機油增多、轉向卡滯等,本田雅閣值得購入嗎?
    在購車之選中,很多人都繞不過這麼一款車型。事實上,這款車型,在中國車市中,也有著不錯的銷量表現。 雅閣鑑於眾多網友的購車選擇中有很多困惑,車宇世界為此於2002年2月正式開通了「答網友問」這個欄目。在這個欄目中,我們承諾做到有問必答、有一說一。作為一款非常受關注的車型,本田雅閣出現的品牌非常高。
  • 「機油乳化、機油增多」,豐田再次經歷危機
    但是一則「機油門」的事件打破了豐田以往的平靜。根據多位網友和車主爆料,自今年2月底開始,包括一汽豐田亞洲龍雙擎、新一代RAV4榮放雙擎、廣汽豐田凱美瑞雙擎,甚至還有雷克薩斯ES300h......這些車主都遇到了機油增多甚至是機油乳化,並伴隨汽油味道的現象。
  • 豐田美國召回,與中國機油增多是一回事兒嗎?
    豐田汽車「機油門」事件還在持續發酵,由於近期豐田汽車在美國也出現了問題,並且進行了召回。我們也知道目前豐田汽車由於採用了TNGA架構之後,基本上是全球統一的架構,統一的發動機型號,統一的生產標準。如果美國市場的豐田出現了問題,我們也有理由懷疑,與中國市場的機油增多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簡單說,防凍液滲入,多發生在老車上,因為老車發動機缸體一般都伴有老化,水道位置的沙眼被鏽透,或者出現金屬裂縫都有可能。如果是新車有可能是發動機水道設計或缸體製造工藝的問題。如果真發現有防凍液滲入的問題就需要大修或更換發動機了。外部進溼氣或進水也很好理解。比如涉水或洗車時從空濾處發生輕微滲漏。另外,當渦輪中冷器吸入高溼度空氣時,缸內可能會因為燃燒不充分形成水汽溼壁。
  • 「PLT減磨靈」機油增多、機油乳化,汽車究竟是怎麼了?
    最近一段時間,個別豐田車主發現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的情況,其中極個別的車輛還在機油加注口蓋位置出現了乳化現象。受之前CR-V機油增多的影響,碰到這種情況的車主擔心發動機會出現問題,而且其他車主則擔心自己的愛車會不會中招。針對這種情況,小編就給廣大車主們科普一下,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的看待這些問題。
  • 豐田、雷克薩斯多款車型機油增多、乳化
    他認為,豐田亞洲龍的發動機是缸內直噴的,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車跑的時間少,跑的路程也都比較短,這對車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因為車的發動機沒有充分熱起來,這樣非常容易造成機油增多。「缸內直噴包括中心噴射和側面噴射兩種。側面噴射在低轉速低負荷的時候,如果噴射的角度、噴射的量比較大,就有可能就噴到壁面上去了。
  • 知識點來了:關於汽車發動機機油增多,你不了解的那些事兒
    提起汽車發動機機油增多,是不是有點"談虎色變"的感覺。畢竟,諸多汽車品牌在這個事兒上栽了跟頭,好像無論如何解釋,都無法消除消費者的困惑。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因機油增多問題召回的車輛已佔到近兩年總召回總數量的10%左右,由此,也引發了公眾對用車安全的考量。
  • 車主爆料:凱美瑞機油增多,冷卻液減少,與美國是一回事兒!
    最近豐田汽車的機油門事件,在中國市場鬧得沸沸揚揚,一向以品質好著稱的凱美瑞,亞洲龍,榮放成為了消費者不敢去購買的車型。不過豐田汽車目前在中國市場的態度比較強硬,不承認汽車有問題,也沒有採取召回措施。然而最近由於豐田汽車已經在美國召回了車型,消費者不免有疑問,豐田汽車在美國召回,與在中國召回是一回事兒嗎?
  • 如果我不提,還有誰記得亞洲龍的機油增多?
    自此以後,豐田並不再對機油增多乳化的問題做過任何的回覆。所以,這個問題就真的過去了嗎?並沒有!8個月過去了,關於豐田的機油增多問題並沒有銷聲匿跡,亞洲龍這款車型至今都有相關的投訴出現。「機油增多正常現象,不影響日常使用」,這樣的回覆不禁讓筆者想到了著名的CR-V機油增多事件,當年本田對外的回覆也是如此,也是一樣的正常現象,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本田CR-V被迫宣告停產,召回解決相關的問題。
  • 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機油增多
    自三月份集中爆發以來,不論是老款車主,還是現款車主,都遭到了機油增多事件的影響。不到一年的時間,廠家從最開始的沉默不語到正常現象;消費者的態度也發生的轉變,從剛開始的難以接受,到現在的習以為常,只能暗自禱告:希望機油增多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 豐田和雷克薩斯機油增多/乳化有解決辦法了?我們做了個實測
    易車原創 近期,豐田和雷克薩斯旗下一些混動車型因出現機油增多和乳化的現象而備受關注,情況主要表現為:機油量超過機油尺最高刻度值;機油蓋內側出現乳白色機油。就此事我們諮詢了豐田系的一些相關工作人員並得到了一個說法:長距離的中高速行駛可以減緩或消除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