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單車 暗流湧動5公裡

2020-12-21 中國交通新聞網

「費那勁幹嘛,有等車的時間我都騎到了。」裴宇飛將共享電單車停下,在手機上操作了一番,聽到車輛傳來「還車成功」的提示音後,回答了「為什麼不選擇公交車」的問題。在京7年的裴宇飛在公司附近的北三環租了一間房,上下班通勤距離大約為4公裡。像他這樣通勤距離不近不遠的上班族,不少都會選擇共享電單車作為交通工具。「騎著車感覺自由些,疫情期間也不用和陌生人近距離接觸。」

很多人沒注意,在共享單車等新業態猶如颶風襲來的那個夏天,僅一字之差的共享電單車也悄然出世。如果說共享單車是「天之驕子」,那麼志在搶佔汽車和單車之間5—10公裡戰場的共享電單車,便猶如「庶出」般有著截然不同的待遇——遠離輿論中心,守在角落暗流湧動。政策監管、自身安全、運營維護……共享電單車經歷著比「共享單車草莽時代」更為複雜的成長陣痛。


入市 

「擰巴」的電單車成長之路

電單車即電動自行車,指「以車載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具有腳踏騎行能力,能實現電助動或/和電驅動的兩輪自行車」,而共享電單車是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單車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以兩個政策為界。

由於速度較快、車輛生產沒有統一標準,共享電單車在降生伊始就面臨著發展和安全難題,這也成為了它的「阿喀琉斯之踵」。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合出臺了《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大量剛入市的共享電單車企業一夕之間銷聲匿跡,其後幾年雖然在入市邊緣反覆試探,卻始終無從下手。

在一些人看來,電單車是個「擰巴」的產業。一直以來,電單車是否屬於非機動車在業界一直飽受爭議,路權界定上模糊不清,缺少有針對性的交通安全法規,電池隱患多、充電難、車輛成本和運維成本高、車輛使用門檻低風險係數高、消防等配套設施建設不到位、電池汙染等一連串問題,也如同烏雲一般壓在從業者心頭。

在此情況下,共享電單車企業不約而同走上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轉為在三四線城市甚至一些縣級市發展。

2019年4月15日實施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簡稱新國標)成為電單車的全新製造標準。新國標規定,電單車驅動行駛時,最高設計時速不超過25公裡,整車質量(含電池)不得超過55公斤。除此之外,在電壓、電動機額定連續輸出功率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規定。

新政一出,共享電單車企業紛紛挺直了腰板,購置符合標準的新車,準備進軍大城市。「看到新國標的時候,就感覺那些行業內的『害群之馬』要被清除了,我們可以好好發展了。」某共享電單車企業從業者老薛告訴記者,新國標會讓不規範的小成本共享電單車企業退出市場。

現狀 

多隱患有漏洞,入局仍有幾道關

在共享電單車企業進駐一二線城市之後,發展也遠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在調查中,不少市民向本報記者表示,自己對於共享電單車仍然不信任。「明明在App上顯示還有一些電,騎著騎著就突然沒有電了,在大街上失去動力,多危險啊!」北京市民孔女士表示。

除此之外,新國標明確要求電單車要有腳踏騎行功能,即有人力驅動功能。記者掃開一輛「小遛」電單車,在騎行時發現,這款電單車配備的腳踏不僅難以操作,且由於車輛過重,無法起到驅動作用,僅僅是一件擺設。

電池的安全問題也是懸在消費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由於共享電單車多為露天停放,淋雨、暴曬、線路老化等問題都會影響電池安全,如果保養維護不及時、不到位,就可能出現自燃等情況。此前在上海、合肥等地都發生過共享電單車街頭自燃事件。在此情況下,車輛若未投保,一旦發生事故,責任認定和索賠也是問題。

除去共享電單車自身存在的安全隱患,使用不規範引發的問題也為人詬病。「本來那些亂竄的外賣、快遞電動車和私人電動車已經夠讓人頭疼了,再加上共享電單車,路上越來越亂!」從未使用過共享電單車的北京市民趙先生氣憤地表示。趙先生所說的問題並不是個案,記者在北京多條城市道路上發現,機動車、電動車、共享電單車、踏板電動車、自行車等交織在一起爭奪路權,其中不乏有騎行者逆行、闖紅燈、橫穿馬路等違法行為,讓人看了心驚肉跳。

但也有市民認為,不能將使用者的違法責任轉嫁到企業身上。「不能說有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就怪共享電單車的出現吧。」北京市民梁先生說,「總的來說,共享電單車還是方便了不少人,對於不遵守交通秩序的人,應該從行車文明和監管上進行教育和處罰,而不是單純批評共享電單車本身。」

除去騎行使用不規範問題,不少人認為共享電單車也有「停放堵道」的問題。在北京安貞門附近的幾個寫字樓下,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扎堆停放,本就不寬敞的人行道被擠壓得只剩一人寬,行人怨聲載道。「別再投放車輛了,還不夠多嗎?再投放乾脆把人行道用來當停車場好了。」行人凌大爺推著孫子的嬰兒車很難通過人行道,向記者抱怨。記者發現,在這些扎堆停放的車中,共享電單車只佔少部分,大部分仍然是共享單車。據「天眼查」公開數據顯示,不少共享電單車企業都曾因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而被告上法庭,還有一些企業因停放佔道而受到過有關部門的行政處罰。

種種原因交織,共享電單車在不少城市仍不被接受。北京市交通委日前發布的《關於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行業2020年第一季度運營管理監督情況的公示》中提到,「部分企業在車輛報備方面仍存在嚴重違投車輛、嚴重車輛數據造假等行為」,同時提醒市民「自覺有序停放自行車,不使用任何品牌的租賃電動自行車」。北京某風險投資財務顧問雷小姐告訴記者,共享電單車產業在投資方看來是個很好的項目,其數據化能力強、使用率高、客單價高,投產比評估就會更高。但她也坦言:「儘管有投資價值,但是這個行業有政策壁壘,資方也不太敢投,怕不知道哪天就被強制退市了。」

適應

 戴著鐐銬起舞,能否舞出新意?

在眾多規範和限制下,共享電單車企業也在努力適應。「獵吧出行」副總經理周方遊表示,「獵吧出行」作為最早一批投放共享電單車的企業,這些年也在不斷調整思路。針對公眾最為關心的安全問題,企業通過配備共享頭盔、App安全駕駛提示,協助行業協會推動車型升級合規,提高安全係數。

「人民出行」則選擇在電池安全上下功夫,為每輛電單車都安裝了高效防爆電池,並與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合作,通過電池中的BMS管理系統對電池的充放電全程進行實時監控與管理,並在城市安全區域建立集中充電中心,盡力遏制充電事故的發生。「我們同時與保險公司合作,為每輛車都購買了專項的騎行保險,為使用者加上一層保障。」「人民出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此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被稱為「最嚴頭盔令」,一些共享電單車企業也迅速作出了行動。如「獵吧出行」和「人民出行」就在部分城市投放了配備共享頭盔的車輛,「獵吧出行」還加裝了頭盔感應器。

在車輛停放方面,周方遊認為大眾對共享電單車有誤解:「共享電單車支撐北鬥和GPS精準定位,發展電子圍欄技術更為成熟。如果使用者停車不規範,運維人員可以快速、精準地找到車輛並擺放整齊。」某共享電單車企業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共享電單車的造價和整體運營成本遠高於共享單車,從成本角度考慮並不會進行大量投放。

為了驗證這一說法,記者打開一輛共享電單車,還車時發現,如果沒有按照App中所說「停車時將車頭朝向馬路,並與馬路邊緣呈90度」的規範方式停放,將無法還車。

進一步查詢企業信息,記者發現部分企業也參與到城市交通治理體系中。「獵吧出行」在浙江嘉興、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試點,將自身車輛數據與有關部門共享,配合治理。「人民出行」與廣西南寧市政府在探討和溝通後,於今年上線5G慢行交通平臺,通過「人民出行」電單車進行多方同步智能動靜態實時監管,提升政府智慧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時,該平臺還可以採集地理位置、實時天氣、個人徵信、城市影像等數據,實時傳輸至5G慢行交通平臺進行綜合分析,提供可視化模型,為城市規劃、公共運輸規劃、公眾出行等領域提供大數據樣本,從而提升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共同參與構建智慧城市。

監管

 要將「共享」和「電單車」分開討論

交通運輸部管理幹部學院法學教授張柱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所謂的共享電單車難題需要將「共享」和「電單車」分開討論。新國標出臺後,電單車的亂象仍然廣泛存在,這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車企的管理。「很多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單車應該由車企負責將車輛召回,很多超速的車現在仍然在上路。」張柱庭表示,不合規車輛召回後,再來討論共享電單車的治理問題更有意義。「在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行業中,停放管理薄弱,投放超載、『殭屍車』、用戶資金監管漏洞等問題已經成為社會詬病。這些問題影響著綠色出行政策法規體系的合諧性、一致性,影響著人們對共享單車行業的認知。因此我們應當在出行的綠色藍圖中畫出一條包含運營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安全的紅色底線。也應該研究下共享電單車的出現能不能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如果是肯定的答案,那麼對相關政策的制定是有推動作用的。」張柱庭說。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孫健一直以來都很關注共享電單車領域,他表示,電單車是城市騎行環節的重要一環。「從我們的研究數據來看,以上海市為例,每天出行5500萬人次,而騎行人數接近三分之一,幾乎是地鐵和公交出行人次之和。而電單車騎行人次在騎行總人次中的比例更高,大約有70%。」儘管有如此巨大的騎行量,但電單車的安全問題仍在制約其發展。「安全確實是很大的隱患,電單車速度明顯高於自行車,但同樣在非機動車道騎行。這相當於有的汽車用跑高速路的速度跑在城市幹道,自然不安全。」因此,孫健建議,管理部門可以在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進行治理。

在空間上,孫健建議,可以嘗試在城市內限速較嚴格的道路,讓電單車進入快車道,甚至在車道上進行一些規劃和設計,為電單車設立車道。而城區核心區則應適當限制機動車出行,鼓勵市民出行時選擇公共運輸和騎行、步行,這樣更加綠色,也更加安全。在時間上,孫健認為,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用不同的政策對待共享電單車。「比如大城市的近郊,很多人下夜班出了地鐵,由於天色已晚,共享單車沒有車燈,公交車停運或出租汽車較少的情況下,想要回家只能選擇「黑車」或者「黑摩的」,非常不安全。在這樣的時間段開放共享電單車,就可以解決這些人的出行。」孫健表示,在某些特定時間段內,也可以引入共享電單車作為過渡性交通工具,「上海寶山區新修了一個遊輪港,通往遊輪港的地鐵雖然已經規劃好了,但距離建成通車還有一段時間,修建BRT車站又會和日後的地鐵線路重合,在這樣的過渡期內,共享電單車就可以滿足出行需求。」

針對共享電單車企業自身,孫健則認為應當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推廣5G、北鬥等新科技,進行精準定位,杜絕違停,同時在電池方面應當將「充電」模式轉換為「換電」模式,就能避免很多電池安全事故。在軟體上,應當利用共享電單車自身的能源優勢,更加貼合用戶的使用需求,「夏天的車體降溫,冬天的坐墊加熱,這些共享電單車都是有能源優勢的,應該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也應當與之相匹配,提高精細化的治理能力。」孫健說。


相關焦點

  • 共享電單車怎麼樣 共享電單車哪個好用【詳解】
    共享電單車哪個好用?五大共享電單車評測。在共享單車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共享電單車又將拉開了新的戰局,作為介於短途單車和長途出行之間的出行工具,共享電單車哪個好用些?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但仔細一看,車身上加裝了黑色的電池盒,車尾還印著醒目的「共享電單車」字樣。
  • 共享電單車品牌有哪些?共享電單車排名
    共享電單車品牌有哪些?共享電單車排名 !共享電單車,它解決的是中短途1-10公裡的用戶出行需求,它也是通過手機掃碼,查找周邊車輛,預約車輛,掃碼支付再解鎖用車。到達目的地後,將車輛安全停在停車點,全程通過手機端的幾個簡單操作即可結束計費,它跟共享單車不同,它方便快捷,省時省力,能讓用戶快速到達目地的。
  • 美團電單車發布《2020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超41%電單車...
    DoNews10月15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5日,美團電單車聯合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大數據團隊聯合發布《2020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數據顯示,41%以上的共享電單車用戶日均出行超過2次,平均騎行時速10.9公裡,與共享單車等城市慢行交通出行方式互為補充。
  • 為什麼定製共享電單車要比加盟共享電單車好?
    據了解,2020上半年,青桔單車斬獲10億美元融資,美團共享電單車也曾以百萬訂單的大動作秀了一下肌肉,哈囉更是在2月份便對外宣稱已經在超過320座城市提供服務,號稱已經拿下約70%的市場份額。全國大部分省份各個地區,都隨處可見這些品牌的身影。
  • 北京7號共享電單車收費標準、進駐地點及7號共享電單車官網
    開鎖後,輕擰右手車把就可以自動行駛,記者試騎了4公裡,大概花了12分鐘,比共享單車省力、省時。使用過程中,記者也發現了7號電單車跟摩拜、ofo等共享單車在使用上有兩點不同:  一是收費規則。  共享單車均按照使用時長收費,而7號電單車是按裡程收費:小於等於5公裡,2元;大於5公裡,每超出1公裡多收1元,不足1公裡不收費。此外,根據用車時長收取超時費,一小時內不收取費用,每超過1小時要收取10元。  簡單可以理解為,在1小時內騎行不足6公裡時收費2元。這個價格還是吸引人的,既比打車、坐專車甚至坐三蹦子便宜,又比擠公交和地鐵體驗好、省時間。
  • 5分鐘1元錢 續航80公裡 小遛共享電單車在蘭州開啟測試
    5分鐘1元錢 續航80公裡「豪華版」共享電單車你騎了嗎?讀者大道上的小遛共享電單車每日甘肅網4月30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皮質加寬加厚軟座椅,雙腳踏板,電動助力無需踩踏,寬輪胎……「豪華版」共享電單車悄然登陸蘭州,你發現了嗎?
  • 現在唐山還有幾種共享電單車?唐山市共享助力單車
    現在唐山還有幾種共享電單車?唐山市共享助力單車!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如今不少城市道路跟不上私家車暴漲的速度,導致出行效率過低,日常堵車成習慣,很多上班族經常在擁擠的道路中焦急等待,不管是自己開車還是坐公交都難免遇到堵車情況,唐山也是如此。
  • 共享電單車莫蹈共享單車覆轍
    近段時間,共享電單車在國內出現井噴態勢。據統計,全國投放總量已近500萬輛,「彩虹大戰」烽煙再起。然而,多個一線城市明確表態,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單車,一些試圖悄悄進駐的企業明顯感覺到了阻力。輕便快捷的電單車有助於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出行問題。但這是否意味著就該鋪天蓋地投放共享電單車呢?答案是否定的。無序投放、擠佔道路,運維不力、有車難騎,押金難退、維權無門……這幾年,共享單車的速興速衰大家都看在眼裡,留下的爛攤子,至今仍未收拾乾淨。相比之下,電單車不僅自重大、速度快,還涉及頭盔佩戴以及充電安全等問題,可謂是騎行風險與消防風險並存,顯然更應審慎處之。
  • csgo暗流湧動攻略:狂牙大行動暗流湧動任務通關路線[多圖]
    csgo狂牙大行動暗流湧動劇情任務怎麼完成?想要通關這個任務,那麼大家需要對這個任務的玩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這次為大家帶來的就是暗流湧動的通關攻略,下面的攻略中會詳細的為大家講解暗流湧動任務的完成方法。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北上廣不歡迎共享電單車「之前燕郊連共享單車都沒有,但現在可以騎電單車了。」李青發現,從11月底起,在燕郊城區,一行行排列整齊的青桔共享電動車開始隨處可見。在她居住小區附近的公交站旁邊,就有兩列滴滴青桔電單車,一列5輛,早上晚出門半個小時,10輛車就基本都被騎走了。青桔等頭部品牌的共享電單車都是免押金的。
  • 共享電單車發展的三年
    2020年,共享電單車再次引發熱議。從正式投放至今,共享電單車已發展了三年,作為一個時代進步的產物和交通出行的補充,本應一帆風順,卻因管理等問題在市場上幾經波折。 對於消費者和城市來說,共享電單車發展的這三年帶來了什麼?
  • 共享電單車突圍求變
    本報記者 趙琳琳報導從滴滴到共享單車,再到共享汽車,藉助共享經濟的浪潮,出行領域不斷出現新玩家和新形式。回顧共享單車的初衷,主要還是「解決人們最後一公裡的短途出行需求」。但如果出行距離太長就會感到疲憊,騎車會覺得太累,這是用戶的一個痛點,因此共享電單車的出現就把用戶的使用場景定位於3-10公裡的中短途出行。
  • 騎共享電單車 要不要戴頭盔?
    原標題:騎共享電單車 要不要戴頭盔?交警:當前不強制,建議自覺佩戴自我市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以來,摩託車、電動車駕乘人員的安全意識有所增強,大部分駕乘人員會主動佩戴頭盔。另一方面,近兩年來,城區隨處可見共享電單車的身影,騎共享電單車是否需佩戴頭盔,成為市民熱議的焦點。昨日,記者帶著市民的疑問展開走訪調查。在城區車流量較多的幾個路口,記者觀察發現,路過的30輛非機動車中就有12輛共享電單車。隨後,記者隨機採訪一些市民,大部分市民認為騎共享電單車不需佩戴頭盔;如果要求佩戴,希望共享電單車企業能配備相應的頭盔。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共享出行的滲透率逐步提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規模將達6.02億人。其中,「最後一公裡」的出行痛點,推動形成了共享電單車。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
  • 溫州有哪些共享電動車?溫州共享電單車品牌
    如今共享電單車可以說是已經遍布全國了,各色各樣的共享電單車都有,都為當地市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那麼溫州有哪些共享電動車?都有共享電單車品牌?很多人在街頭上只看到有人在騎共享電單車,就是沒關注過這些都是什麼共享電單車,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說說吧!
  • 2020全國共享電單車行業發展數據分析及前景報告
    《2020 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以下簡稱《觀察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41% 以上的共享電單車用戶日均出行超過 2 次,平均騎行時速 10.9 公裡,與 日前,由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大數據團隊與美團電單車聯合撰寫的全國首份共享電單車行業大數據報告
  • 共享電單車
    【原創】共享電單車市場「新契機」共享電單車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2020-11-16 09:24:37 閱讀:14 共享電單車迎來發展「新契機」,隨之帶動共享電單車用鋰電池高速發展。近日,全國第一批《共享電單車系列團體標準》正式對外發布。該系列標準由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協會標準化委員會編制,多家相關企業參與編制。
  • 計程車「掐架」共享單車背後:5公裡內通勤需求大 投放標準待完善
    9月19日以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多名計程車司機將街頭共享單車運至郊外,原因是共享單車影響了他們的收入,的確有數據顯示,共享單車出現後,汽車和摩的的出行率降低超過5成,共享單車為何會搶了的哥飯碗?從此次鄂爾多斯事件中的照片來看,被計程車拉走了都是這種帶有電瓶的共享電單車。
  • 共享電動車品牌有哪些?國內品牌共享電單車!
    共享電動車可以說是共享單車升級版,又稱為共享電單車或者共享電瓶車!共享單車當時的瘋狂發展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但是這種瘋狂的發展模式並沒有持續多久,管理不當,違規停車等等多種問題的出行導致現在共享單車已經沒落,真正存在的共享單車品牌已經沒有幾家。在吸取了這些教訓之後,共享電動車的發展就顯的井井有條!
  • 新共享電單車即將入駐石家莊
    作為一個年輕時尚的城市,沒有共享電單車怎麼行。據了解,早在17年,石家莊就有共享電單車進入,但由於各種問題導致後面逐漸消失。如今,即將又有一個全新的共享電單車進入,那就是喵走出行共享電單車。那麼,喵走出行共享電單車與其他共享電單車有啥區別?在使用方式上與其他品牌差不多,都是通過app掃碼用車,電子圍欄裡停車,禁止未成年人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喵走出行擁有預約用車功能,用戶再也不用擔心沒車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