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市更新煥發老城市新活力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增量土地供應的短缺與存量空間的改造壓力與日俱增,城市更新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提高城市品質、滿足居民美好生活願景的新趨勢,成為民生改善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以前四方城小區的配套設施比較破舊、汙水橫流,經過微改造後,配套設施完善了,環境衛生變得乾淨整潔了,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給小區居民帶來了很好的居住環境。」 荔城街掛綠社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荔城街四方城小區舊貌換新顏,是我區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
「十三五」期間,我區城市化、城市建設突飛猛進,而城市更新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16年至今,我區通過全面改造和微改造,推進實施更新面積16709畝,完成改造面積10261畝,實施及完成改造面積居全市前列,連續四年被廣州市評為優秀。近三年,我區城市更新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500億元,排全市前列。
強化組織領導和政策指引
為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鍵」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城市更新工作。今年8月,廣州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相關工作方案,將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到了新的高度。
早在2017年,我區就成立了以區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隨之,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成立了專門的事業單位城市更新發展中心,城市更新任務較重的鎮街也成立了專門的工作部門負責相關工作,將城市更新作為改善人居環境、優化城市規劃布局、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抓手,積極破解發展歷史遺留問題,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城市高質量發展。
城市更新是存量土地的二次開發,要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開展改造。我區在省、市政策文件的基礎上,先後制定了《增城區舊村莊全面改造項目實施指引》《增城區舊村改造項目公開招標選擇合作意向企業試行辦法》《增城區加快推進舊村全面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等文件,為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政策指引。
「這既是保證城市更新工作的規範性和公平性,也是結合我區實際,在村民住宅和集體物業復建總量核定、土地騰挪置換、簡化審批手續、留用地納入舊村改造等方面制定可操作的辦法,為推進城市更新提供實事求是的政策支持。」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更新科有關負責人表示。
立足實際因地制宜
積極探索城市更新方式方法
城市更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特別是舊村改造,涉及完善用地手續、重新規劃利用、村民和村集體利益再分配等複雜問題,具有政策要求嚴、資金需求大、過程時間長、歷史遺留問題多、利益平衡難、社會穩定風險高等特點。
為此,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在推進城市更新工作過程中,立足增城實際,積極探索,形成了涵蓋五個方面的創新做法。
——重點圍繞廣汕公路、新城大道、地鐵等主要交通幹道沿線,按照「集中連片、應儲盡儲」原則,加大低效舊廠房用地的收儲力度,豐富政府儲備用地資源,通過城市更新保障城市發展所需的經營性用地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騰出緊張的新徵建設用地規模和指標保障招商引入重大產業項目落地。
——在全市首創舊村全面改造項目公開招標引入合作意向企業,由政府主導制定統一的招標文件,在企業實力、改造經驗等方面設定具體的量化評分標準,通過公開招標引入對增城發展有信心、有團隊、有實力、有經驗的市場主體參與我區舊村改造,解決村集體與企業私下籤協議、平臺公司倒賣項目等問題,有效加強了舊村改造項目的監督,建立了公平透明的舊村改造營商環境。
——舊村改造的實施方案內涵較多,包括了復建量核定、土地整備、控規方案、融資面積核定等,為固化每個環節的工作成果,為下一個環節提供行政支撐,採取分解審批機制,將復建量、土地整備方案先行審批,為合作企業及時開展拆補工作及用地報批爭取時間,破解實施方案審批耗時長的難點問題。
——支持舊村改造提前建設安置區和公建配套設施。舊村改造項目引入合作意向企業或合作企業後,經村集體經濟組織代表表決同意選址、戶型組合和設計布局等重要指標,不用等實施方案審批,即可利用已落地留用地等合法建設用地申請用地規劃條件,優先啟動首期復建安置區或公建配套設施建設。這樣既可以節約項目建設時間,又可以通過提前建設安置房減少舊村改造爛尾風險。
——創新留用地納入舊村改造方式。按照每畝留用地兌現400平方米的集體物業的方式,鼓勵留用地納入舊村改造範圍,相關建設費用納入改造成本消化。一方面可以結合舊村改造提升留用地對應物業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留用地平衡改造強度,提升舊村改造品質。
紮實推進「三舊」改造
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十三五」期間,我區加快推進「三舊」改造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舊廠房改造方面,我區通過實施舊廠房改造面積接近5000畝,將近30%的面積用於市政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比如廣汕公路北繞線部分路段拆遷、執信中學、廣附實驗小學用地都是通過城市更新項目實現的。
在舊村改造方面,我區從2017年正式啟動舊村改造工作以來,逐步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舊村改造政策機制,目前已引入合作企業項目23個、合作意向企業項目6個,審批項目實施方案項目5個,啟動拆遷和安置區建設的舊村項目3個。
在舊城改造方面,我區全面推進四方城、人民醫院宿舍、水電二局等38個舊城老舊小區微改造,政府財政投入約2.5億元,改造惠及約6000戶20000人。
經過5年的探索,城市更新為我區的功能布局、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環境品質等方面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城區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推動公共及市政配套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力助推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城市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增城日報)
(責任編輯:DF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