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經科技部批准,廣州市正式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科技部在批示中提出,試驗區建設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以人工智慧激發廣州「老城市新活力」,示範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由此,廣州進一步融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布局。隨著廣州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探索不斷深入,使廣州這座擁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老城市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廣州這塊「試驗田」,人工智慧的科技種子早就種下,並呈茁壯成長之勢。早在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之前,廣州已在人工智慧領域作出大量前瞻謀劃與布局,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工智慧發展體系,為其創建國家試驗區提供了基礎條件。
在政策方面,廣州市於2017年3月推出一項旨在推動製造業升級的「IAB」戰略,明確提出建設「國際一流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區」的目標,並在人才、土地、資金等方面予以政策保障。隨後,廣州市接連發布了《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廣州市關於推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規劃,明確了廣州在各階段人工智慧發展的戰略目標,在政策和實際舉措上,對人工智慧產業給予鼓勵支持,多領域多角度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建設。在制定全市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的同時,廣州也注重引導各轄區制定人工智慧專項扶持政策,各轄區相繼出臺了《廣州南沙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細則》等政策規劃。
在產業集群方面,隨著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實,廣州市人工智慧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在工業機器人、語言識別、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產業,廣州的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目前已形成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含廣州大學城)、廣州軟體谷、黃埔智能裝備價值創新園等多個人工智慧相關核心集聚區。不僅如此,隨著人工智慧產業培育引進力度的加大,一批AI龍頭企業正從廣州加速崛起。廣州對AI產業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推動產業集群快速發展,並成為廣州在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中的一塊新的「招牌」。
在科教資源方面,隨著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為代表的國際知名學府的進駐,使廣州進一步在人工智慧領域,形成了頂尖人才薈萃、關鍵核心技術迸發、前沿產業交叉融合發展、創新創業活力四射的創新生態。同時,作為華南地區科研教育中心,廣州不但高校資源豐厚,在人工智慧學科建設上也有建樹。2017年,廣州建立了科大訊飛華南人工智慧研究院和廣州國際人工智慧產業研究院,吸引全球人才,實現科研人才的本地化打造。2019年,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省實驗室(廣州)成功獲批,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領域科研頂尖力量。廣州雲集了豐富的科教資源,為人工智慧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在基礎設施方面,作為中國三大通信樞紐、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和網際網路三大國際出口之一,廣州擁有「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六連冠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數據基礎資源豐富。2019年度,廣州建成5G基站超過兩萬座,建設速度在國內城市當中最快,建設數量最多。此外,廣州的超算中心用戶已超過3500家,是全世界用戶數量最多、利用率最高、應用範圍最廣的超算中心之一,網絡基礎能力潛力巨大。
隨著人工智慧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和影響不斷擴大,廣州加速推進人工智慧應用場景落地,推動人工智慧賦能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2020年初,廣州正式啟動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創建的規劃,此後,廣州全面推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建設,僅在3月31日舉辦的動員活動中就實現98個項目集體籤署入駐協議、44個項目集體開業、99個項目集體開工,項目總投資超5800億元。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實現產業項目招引逆勢而上,引發行業關注。
在8月28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廣州投資年會上,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成為各界關注焦點,一批行業領軍人物點讚廣州在人工智慧等新興戰略領域的前瞻布局。同時,百度Apollo也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在廣州市的投入力度,與廣州共同打造人工智慧應用的新高地。隨後,中共廣州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更是再次提出,要堅持以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落地,為廣州這座城市帶來新的動力。未來,在「試驗區」的引領下,廣州人工智慧產業集聚發展定將取得更大成績,煥發出全新活力。
來源 / 綜合自《廣州日報》《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