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移動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上宣布目前已經建好30萬個5G基站,部署城市超過300個,5G信號現已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市及部分發達鄉鎮。
其實,前不久華為在第17屆全球分析師大會透露,華為目前已完成20萬站5G基站建設,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會建成5G基站80萬站,覆蓋全國超過340個城市。
近年來,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5G建設,為上下遊相關產業鏈增加了更多發展契機。
我國5G基站建設進度超預期
5G發展,基站先行!今年以來,從中央的多次部署,到資本市場的熱捧,新基建成為熱詞。其中,「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5G基站的建設備受關注。
近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當前中國5G基站建設進度超過預期,累計終端連接數7月底達到8800萬,下一步將以建設促應用,以應用帶建設,重點支持面向智慧醫療、虛擬企業專網、智能電網、車路協同車聯網等7大領域的5G創新應用,促進越來越多的5G行業應用落地見效。
作為5G覆蓋的基礎,我國5G基站建設在政策利好之下,正進入「快進」階段,並帶動了射頻器件市場的擴張與變革。
射頻器件加速布局,國產替代再進階
射頻器件是無線連接的核心,是實現信號發送和接收的基礎零件,其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無線通信、Wi-Fi、藍牙、智慧型手機、GPS等。隨著5G基站建設的發展,射頻器件的需求也將大幅增加。
據分析機構預測,到2023年射頻前端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5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4%。龐大的市場規模,吸引射頻公司相繼入局,尤其是在國內,打造自主射頻供應鏈就成為很多射頻廠商的追求。
基於國內5G建設的領先步伐,國內射頻器件產業發展環境良好,射頻也企業紛紛發力,擴大產能部署。
專注於射頻器件領域的大富科技,不斷優化產能布局,進行產能轉移及產能擴充。騰訊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已具備5G射頻單元結構件超大型化配套的加工製造能力,現已經在安徽、深圳兩地儲備了大噸位壓鑄生產設備及建有相應的生產基地。主要客戶為華為、愛立信等設備廠商,公司已多年蟬聯華為金牌核心供應商。
射頻行業領軍企業——晶訊聚震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在珠海正式發布了其自主研製的B41全頻段FBAR濾波器,不僅支持高功率,同時還可以縮小封裝尺寸,擁有大帶寬、高帶外抑制以及低插損等優異性能。該濾波器的出現,將打破國外壟斷,推動國內射頻器件廠商不斷向前發展。
射頻器件想要實現自主研發,關鍵在於技術的創新,希望國產射頻器件廠商藉助5G和物聯網的大趨勢,不斷提升自己,共同鑄就國產射頻器件產業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