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跑出5G「加速度」,射頻器件國產替代再進階

2020-08-18 產業最前線

日前,中國移動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上宣布目前已經建好30萬個5G基站,部署城市超過300個,5G信號現已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市及部分發達鄉鎮。

其實,前不久華為在第17屆全球分析師大會透露,華為目前已完成20萬站5G基站建設,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會建成5G基站80萬站,覆蓋全國超過340個城市。

近年來,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5G建設,為上下遊相關產業鏈增加了更多發展契機。

我國5G基站建設進度超預期

5G發展,基站先行!今年以來,從中央的多次部署,到資本市場的熱捧,新基建成為熱詞。其中,「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5G基站的建設備受關注。

近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當前中國5G基站建設進度超過預期,累計終端連接數7月底達到8800萬,下一步將以建設促應用,以應用帶建設,重點支持面向智慧醫療、虛擬企業專網、智能電網、車路協同車聯網等7大領域的5G創新應用,促進越來越多的5G行業應用落地見效。

作為5G覆蓋的基礎,我國5G基站建設在政策利好之下,正進入「快進」階段,並帶動了射頻器件市場的擴張與變革。

射頻器件加速布局,國產替代再進階

射頻器件是無線連接的核心,是實現信號發送和接收的基礎零件,其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無線通信、Wi-Fi、藍牙、智慧型手機、GPS等。隨著5G基站建設的發展,射頻器件的需求也將大幅增加。

據分析機構預測,到2023年射頻前端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5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4%。龐大的市場規模,吸引射頻公司相繼入局,尤其是在國內,打造自主射頻供應鏈就成為很多射頻廠商的追求。

基於國內5G建設的領先步伐,國內射頻器件產業發展環境良好,射頻也企業紛紛發力,擴大產能部署。

專注於射頻器件領域的大富科技,不斷優化產能布局,進行產能轉移及產能擴充。騰訊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已具備5G射頻單元結構件超大型化配套的加工製造能力,現已經在安徽、深圳兩地儲備了大噸位壓鑄生產設備及建有相應的生產基地。主要客戶為華為、愛立信等設備廠商,公司已多年蟬聯華為金牌核心供應商。

射頻行業領軍企業——晶訊聚震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在珠海正式發布了其自主研製的B41全頻段FBAR濾波器,不僅支持高功率,同時還可以縮小封裝尺寸,擁有大帶寬、高帶外抑制以及低插損等優異性能。該濾波器的出現,將打破國外壟斷,推動國內射頻器件廠商不斷向前發展。

射頻器件想要實現自主研發,關鍵在於技術的創新,希望國產射頻器件廠商藉助5G和物聯網的大趨勢,不斷提升自己,共同鑄就國產射頻器件產業的崛起。

相關焦點

  • 全球射頻器件巨頭思佳訊暫時停工!射頻器件國產化替代或迎契機
    根據市場消息,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受政府防疫政策影響,全球三大射頻器件廠商之一的思佳訊(Skyworks)位於墨西哥的工廠從4月10日到30日關閉。4月24日,截止到收盤,思佳訊股價為92.79美元,跌0.16%,最新市值158億美元。
  • 電巢學堂:中國想真正引領5G時代,射頻器件的國產化是關鍵!
    但是我國在基站天線射頻元器件製造方面卻遠遠落後於國外,部分關鍵器件國產替代嚴重不足。 5G天線和射頻單元RRU集成為全新的有源天線AAU(ActiveAntennaUnit,有源天線單元)。射頻器件是AAU的核心部件,在5G通信中負責處理二進位信號與電磁波信號在收發時的轉換。
  • 華為再度「落子」射頻濾波器,國產替代何時成大器?
    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之下,射頻濾波器作為射頻器件中的重中之重,實現國產化替代已成必然。5G時代 射頻濾波器發展正當時隨著行動裝置功能越來越強大,支持的網絡頻段越來越多,射頻前端模塊成了行動裝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深度丨揭秘5G晶片之王,射頻晶片如何成為國產替代的曙光
    射頻市場具備國產替代的要素①射頻賽道具備持續成長性。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射頻前端晶片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5G趨勢下,射頻器件數量和質量都將增加,從而帶動5G射頻前端市場規模的大肆擴張,射頻晶片前景廣闊。
  • 卓勝微定增30億投資5G射頻晶片模組 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5月31日晚間,卓勝微(300782)披露定增預案,該上市公司計劃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資不超30.06億元,用於高端射頻濾波器晶片及模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5G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 射頻晶片供應鏈風險上升 200億美元規模國產替代誰先行
    來源:第一財經射頻晶片供應鏈風險上升 200億美元規模國產替代誰先行作者: 錢童心[ 近期由於海外疫情蔓延,國外大廠的停產風險陡增,國內的5G手機等電子信息產品的供應鏈正受到衝擊。考慮到今年下半年全球5G手機廠商計劃集中上市,不少廠商已經開始尋求國產化的替代方案,這給國內晶片企業帶來了市場替代的機會。 ]射頻晶片作為5G手機的核心部件近來重要性突顯,不過由於技術大部分掌握在美國和日本的幾家公司手上,中國市場的射頻晶片供給狀況仍然受制於人。
  • 看物聯網市場如何加速射頻晶片國產替代進程
    預判本土 PA 及其模組或將在 2020 年內突破,並與 2021 年迎來放量關鍵期,這將是本土 5G IoT 和 WiFi 巨大增 / 存量市場替代過程中,給予射頻晶片、模組、配套器件和解決方案供應商,一次持續 5 年以上的快速發展機遇。射頻 PA是射頻前端中價值量最高的單類型晶片,從手機、基站到萬物互聯,射頻 PA市場空間快速打開。
  • 射頻晶片器件國內替代國外
    除了蘋果,Skyworks還是許多本地手機製造商的射頻供應商。由於中國手機市場在過去幾年的增長,也給Skyworks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據相關數據顯示,Skyworks營收來源最大消費區域為美國,第二大消費地區為中國大陸,2018財年佔25.4%,2019財年上半年佔22.1%。
  • 分立器件行業專題報告:功率半導體和射頻晶片
    1、 功率器件:下遊需求多點開花,國產替代加速推進 1.1、 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地緣政治因素助推替代加速 1.1.1、 功率半導體市場廣闊,國產替代將是長期趨勢 功率半導體又稱電力電子元器件
  • 5g射頻晶片概念股名單有哪些 5g射頻晶片概念股一覽
    隨著資訊時代的進步,網絡已經進入5G時代,再加上5G網絡這次在疫情的投入和使用,相信不久的未來會全面覆蓋,那我們可以布局的5g射頻晶片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下。
  • 手機最核心的射頻晶片,被美國日本壟斷,國產替代計劃開啟
    除了手機之外,射頻晶片在5G通信領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射頻器件是無線連接的核心Qorvo與Skyworks、新博通、Muruta(村田)四家幾乎佔據了全球射頻領域80%的市場份額,被業內稱之為「四足鼎盛」。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國在5G領域開始佔有自己的技術優勢,必須要自己掌握射頻晶片,尤除此之外,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基地,同時華為、 vivo、 oppo、小米、魅族、聯想等國產品牌的手機銷售量佔全球的 50%以上。
  • 國產射頻公司在5G時代悄然崛起
    射頻晶片一直被稱為「模擬晶片皇冠上的明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隨著移動通信的跨越式發展,中國儼然已經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最有活力的消費電子市場,在這片沃土上也湧現了不少射頻晶片廠商。今年以來,國產射頻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場景,據統計,光在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家射頻企業拿到了新一輪的融資,融資規模高達數億元。
  • 一種國產器件替代驗證項目的確定方法
    編者說:隨著自主可控需求逐漸迫切,國產器件替代驗證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於對成本考慮,原位替換方法使用更加簡潔。但隨之在設計、工藝等方面與國外器件存在著差異,進而會反映到器件的功能和性能方面,最終將影響到整個電子產品運行的安全穩定。因此替代驗證尤為重要。本期由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工程師 裴淳為大家進行解讀。
  • 全球主要射頻晶片器件廠商盤點
    手機上的射頻晶片佔到整個線路板面積的30%~40%。手機中所有核心器件都國產化了,唯獨有射頻器件,95%還是歐美廠商主導。這個現象是不正常的,肯定會被打破,中國晶片公司的機會最大。」前不久,華為海思RF射頻專家這樣評論道。
  • 國產射頻晶片燃起星星之火
    隨著5G時代到來,射頻前端晶片作為移動智能終端中最為關鍵的器件之一,市場規模將迎來快速增長,成為全球以及我國廠商的必爭之地。隨著移動通信技術持續更新升級,單個智慧型手機中射頻前端晶片數量不斷增加、整體價值不斷提高。5G浪潮將給射頻前端晶片市場帶來巨大商機,以及在進口替代概念盛行的背景下,國產射頻前端晶片受到市場重點關注,本土廠商成為國內資本市場的「寵兒」。最典型的案例要數卓勝微。
  • 各種射頻器件科普
    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主要使用GaAs或SiGe,有較高的擊穿電壓,可用於高功率、高頻器件應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GaN在性能上顯著強亍GaAs,但成本較高。目前移動端民用市場主要採用GaAs 作為功放,而GaN在部分基站端應用率先實現替代。未來GaN將成為高射頻、大功耗應用的主要方案。
  • 一文讀懂國產射頻濾波器
    預測,未來五年,在5G驅動下,5G手機新一輪的換機潮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將推動中國射頻濾波器市場規模提升,市場規模有望在2024年達56.7億美元。 受益於中國消費電子的蓬勃發展,中國是射頻濾波器產品消費大國,但中國射頻濾波器市場被美國和日本企業佔據,本土企業出貨量不及需求量的5%,產需不匹配,供應缺口大,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 氮化鎵射頻及功率器件項目在嘉興開工
    及功率器件項目樁基開工。這個項目總投資25億元,佔地111.35畝,分兩期實施,全部達產後預計實現年銷售30億元以上,可進一步推動嘉興集成電路新一代半導體產業。今年一季度,嘉興科技城實現投資加速度,已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6個億,同比增長超過30%。目前,有32個二產項目在開工建設。5月份之前,還有3-4個項目在完成手續後,也將開工建設。
  • 匯芯通信樊永輝:五維度夯實5G射頻器件產業之基
    ,5G是新基建核心,是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而射頻器件是5G產業鏈短板,5G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中高頻射頻器件的技術進步與市場規模。一是半導體和材料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對射頻器件產業支撐不足。射頻器件產業發展的小型化、半導體化及集成化趨勢需要半導體和材料技術的支撐。國內的半導體和材料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對射頻器件小型化、半導體化及集成化的發展趨勢支撐不足。二是整體解決方案能力不足,低價競爭難以維持高強度研發。
  • 從國產替代到齊頭並進,慧智微5G產品斬獲「年度重大創新突破產品」獎
    國產射頻晶片不僅僅是替代,也可與國際巨頭齊頭並進儘管射頻前端市場蓬勃發展,但是良好的前景吸引了諸多企業試圖進入這一領域,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更關鍵的是,射頻前端擁有百億美元級的市場規模,但是Skyworks、Qorvo、博通、高通以及Murata這幾家廠商合計佔據了近87%的市場份額,全球前十名中也沒有國內廠商,這個領域可以說基本沒有發言權。受中美貿易衝突和華為事件的影響,2020年射頻前端領域的國產替代成為備受行業關注的關鍵領域,國內射頻產業迎來大發展的絕佳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