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權益規模不振 量化投資乏善可陳 中融基金頻響清盤警報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去年中融基金共清盤4隻產品,分別是中融鑫視野A/C、中融量化多因子A/C、中融0-1年中高等級債A/C、中融3-5年信用債A/C,此外該公司旗下還有7隻淪為迷你基金

《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

已經過去的2019年對於中融基金來說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公司旗下出現百億「爆款」基金,中融睿享86個月定期開放於2019年10月成立,首募規模達到141.02億元;另一方面,旗下產品清盤的情況也不容忽視。

事實上,去年公募基金行業的清盤產品數量仍處在較高水平。《投資時報》研究員根據Wind數據,對2019年公募基金清盤情況進行起底。結果顯示,當年共計129隻(各份額合併計算,下同)清盤,涉及51家基金公司。

其中,中融基金共清盤4隻產品,分別是中融鑫視野A/C、中融量化多因子A/C、中融0-1年中高等級債A/C、中融3-5年信用債A/C,涉及類型分別是靈活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債券型基金。

從清盤基金類型來看,主動權益類基金佔據兩席。值得注意的是,權益類基金一直是中融基金的軟肋。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該公司公募管理規模為804.76億元,較2018年增長197.4億元,固收類基金管理規模為761.33億元,佔比超過90%;權益類基金管理規模卻僅有43.43億元,佔比不足6%。

儘管2019年中融基金也在指數、主動權益、ETF基金上有所發力,陸續發行了中融中證500ETF、中融央視財經50ETF、中融高股息精選A/C、中融策略優選A/C等基金,不過主動型權益類基金規模依然不盡如人意,19隻產品去年末的總規模為30.15億元,若剔除新發產品,全年規模僅為20.08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還注意到,量化基金作為中融基金大力發展的產品,業績、管理規模也乏善可陳、鮮有亮點。除了已清盤的中融量化多因子A/C外,中融基金旗下還有中融量化精選A/C、中融量化小盤A/C、中融量化智選A/C三隻量化產品。而中融量化智選A/C、中融量化小盤A/C先後於2017年3月22日和2017年5月17日成立,兩隻產品的基金經理均是易海波。

中融量化小盤A業績表現

數據來源:Wind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中融量化智選A/C今年以來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32%、1.23%,同類排名為758/996、762/996;最近一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32.31%、31.8%,同類排名分別是509/744、516/744,排名均處於中下遊位置。

同為易海波所管理的基金——中融量化小盤A/C業績表現更加不理想。截至2月12日,其今年以來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0.96%、-0.99%,同類排名分別是349/414、351/414;若將時間拉長至成立以來,該基金累計收益率為-8.14%、-9.1%,年化收益率為-3.05%、-3.42%,同類排名分別為217/225、218/225。

中融量化精選A/C作為偏債型基金業績表現尚可。截至2月12日,該基金今年以來淨值增長率分別是1.04%、0.99%,同類排名分別是148/379、156/379;最近一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8.39%、7.72%,同類排名分別是181/309、197/309。

而基金業績不佳也導致了管理規模的縮水。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中融量化智選A/C、中融量化精選A/C、中融量化小盤A/C管理規模分別為1.41億元、0.37億元、0.19億元,後兩者均已淪為迷你基金。

除此之外,中融基金旗下還有中融產業升級、中融穩健添利、中融物聯網主題、中融醫療健康精選A/C、中融融裕雙利A/C淪為迷你基金,數量合計為7隻。其中中融醫療健康精選A/C管理規模僅為0.12億元,在該公司排名墊底。

與此同時,2019年也是中融基金人事動蕩的一年。先是楊凱因個人原因於2019年2月11日辭任總經理一職。在該職位空缺了將近5個月後,同年8月7日原副總經理黃震升任總經理。當年4月25日,原中融基金督察長向祖榮也因個人原因離職。

值得關注的是,中融基金高管層面的波動仍在延續。今年2月7日,中融基金髮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王啟道因個人原因離任副總裁,離任日期為2020年2月5日。

除了高管層動蕩,投研力量也愈發捉襟見肘。2019年,該公司已有孔學兵、沈潼、付世偉三位基金經理相繼離職,《投資時報》研究員觀察上述三位基金經理任期回報發現,業績不佳或是其離職的主要原因,譬如孔學兵所管理的3隻權益類基金任職期虧損幅度均超過30%。

相關焦點

  • 新華基金核心投研人才出走 清盤危機頻現權益發展停滯
    如今,新華基金尚未公布新的副總經理及投資總監人選,崔建波的離開對於本就股弱債強的新華基金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數據顯示,近3年以來新華基金管理規模逐年遞減,且規模過多依賴於固收類產品,權益基金則始終發展緩慢。
  • 中融基金註冊資本縮水35%,控股股東頻「踩雷」
    作為中融基金控股股東,中融信託近年來在二級市場投資頻頻「踩雷」。因融資方違約、未能支付債務等糾紛,中融信託被迫入主了多家ST公司。今年8月,中融信託還被深交所通報批評,因公司擬自行召集的*ST兆新股東大會不符合《證券法》相關規定。
  • 國金基金新產品發行 多隻權益基金面臨清盤 高管頻頻變更
    基金的投資組合比例為:本基金股票資產佔基金資產的比例為60%-95%,其中投資於本基金界定的經濟新動能主題範圍內股票合計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基金經理為張航,現任管理基金數4隻,在管基金規模11.94億元,現任最多管理的基金類型為偏股混合型。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A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A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時間:2020年05月29日 14:16:02&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融量化智選混合A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
  • 投資實力仍待夯實?安信基金規模連續下滑,9隻產品跌破清盤線
    而安信基金旗下部分產品業績表現不甚理想。以主動權益類基金單只規模最大的安信價值精選為例,截至11月4日,該基金今年以來、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37.77%、48.25%、84.92%、54.55%,同類排名均在後1/2。 就規模下滑、基金業績等問題,《投資時報》向安信基金髮送溝通函,不過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 先鋒基金成立四年規模不足15億元 多數產品規模低於清盤線
    ,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亮眼,不過也有部分產品業績排名墊底,先鋒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先鋒基金)旗下先鋒聚利A/C就是其中的「後進生」。值得一提的是,先鋒基金旗下首隻主動權益類基金——先鋒精一A/C業績表現也不理想。
  • 中融基金首季規模增1.4億 副總裁易海波因個人原因離任
    自2007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期間,歷任研究發展中心金融工程研究員、理財投資部量化投資經理、量化投資部總經理。2016年11月加入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理量化投資部工作,現任公司副總裁職務。
  • 四季度證券ETF規模激增超70億元 年關將至權益基金提前啟動防禦策略
    與此同時,主動權益基金今年以來收益喜人。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QDII股票型基金(A類)今年以來整體業績13.47%,QDII混合基金(A類)30.07%。單只產品來看,已有產品年內業績突破90%。此外,四季度以來,大量資金湧入證券ETF,該類產品規模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增加了70多億元。而另一方面,績優基金「限購令」頻出,長期來看,這種保護原有投資者利益的方式,可以增強投資者的信任度。
  • 中融基金高管、投研人事大洗牌 偏股基金「雪上加霜」
    未來公司將繼續練好內功,補足短板,不迴避問題,不畏懼挑戰,持續打造核心競爭力。」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分析師姚慧直言,「迷你基金出現的兩大原因是為機構定製基金遭遇機構贖回,產品不具有競爭優勢。」他認為,權益類基金規模迷你的原因主要是業績。   除混合型基金管理規模小外,中融基金權益類基金整體規模也較小。
  • 方正富邦權益基金規模不振 2019年虧損額擴大76%
    來源:投資時報原標題:方正富邦權益基金規模不振 去年虧損額擴大76%來源:投資時報 《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方正富邦基金2019年淨利潤為-3018.12萬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76.13%,成立近9年已累計虧損1.99億元
  • 今年超3000隻私募基金清盤,背後原因是…
    在今年證券私募基金實現規模和業績雙豐收的同時,也有3000多隻私募基金在年內清盤,引發關注。基金君發現,其中非正常清算的比例超過八成,其背後的原因都不太一樣,有業績、策略的因素,也有帳戶問題,還有客戶贖回,以及私募面臨規模壓力,主動壓縮等情況。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者需要更加理性看待私募基金的清盤。
  • 今年超3000隻私募基金清盤,背後原因是…
    基金君發現,其中非正常清算的比例超過八成,其背後的原因都不太一樣,有業績、策略的因素,也有帳戶問題,還有客戶贖回,以及私募面臨規模壓力,主動壓縮等情況。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者需要更加理性看待私募基金的清盤。
  • 60億私募全清盤 董事長回應:睿策投資打算這樣幹
    每經記者 劉海軍4月25日,私募圈最火的事情莫過於北京睿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策投資)打算全面清盤旗下主動管理產品。作為一家頗有名氣的私募,睿策投資已成立了8年,公司管理規模60億元左右。公司董事長黃明任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曾任史丹福大學副教授。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A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時間:2020年05月29日 14:16:02&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融量化智選混合A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 年內8隻ETF終止運作 場內指基清盤或常態化
    「迷你基金清盤將日趨常態化,股票ETF等產品也不例外。」北京一家中型公募權益投資總監表示,與大規模基金相比,小規模基金會佔用投研資源,基金公司從性價比角度看,對於部分規模偏小、前景不佳的產品實施清盤,也在情理之中。
  • 聚首三亞,共商未來——恆天卓越基金峰會暨2021年度權益投資策略...
    12月4日,恆天卓越基金峰會暨2021年度權益投資策略研討會在海南三亞成功舉辦。從公募基金角度看,此次會議邀請了包括嘉實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等在內的19家公募管理人參會,參會管理人管理規模合計超6萬億元,佔整個公募基金行業18萬億規模超過三分之一。其中包括行業管理規模最大的易方達基金,管理規模突破萬億元;權益管理能力業內聞名的嘉實基金、富國基金等;固收方面管理能力突出的廣發基金、華夏基金;還包括量化對衝產品業內聞名的海富通基金等管理人。
  • 中融基金推出新混基朱柏蓉「一拖八」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已連續四周加倉,「新錢」也在源源不斷湧入,僅11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產品備案規模就超過了600億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611家,管理基金數量94,739隻,管理基金規模15.91萬億元,較10月增加739.46億元。
  • 年內基金首發規模記錄再度刷新!買基金應該選多大規模的比較好?
    若從5月份數據看,權益基金合計募集規模超過1800億,1個多月時間就會為市場帶來至少千億級別的增量資金。  1、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來說  規模太小首要問題就是單位份額分攤的成本較高。  一般基金產品的信息披露費、審計費等都是固定支付的,基金規模太小,單位份額分攤的成本就會相應增加。
  • 規模排名「硝煙四起」 基金公司頭部效應顯著
    僅前十家頭部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就佔據公募基金整體規模的36.96%。對比來看,今年有17家中小基金公司沒有新產品成立,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的產品還面臨募集失敗和慘遭清盤的窘境。  權益類基金規模快速增長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市場上公募基金規模已達到18.43萬億元。
  • 年內157隻基金清盤 債基佔比四成贖回壓力加大
    若從清盤類型來看,157隻清盤基金中因持有人大會通過表決而終止運行的有83隻,有73隻基金觸發合同終止條款,僅有1隻基金是保本到期不延續而清盤。從產品類型來看,截至12月21日,清盤數量最多的是債券型基金,達到63隻;其次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為39隻;此外,貨幣型基金、另類投資基金、QDII基金清盤數量分別為8隻、2隻和6隻。值得注意的是,基金清盤警報或將持續拉響。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有660隻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