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城鄉規劃部門對違法建築進行認定時,往往會使用航拍技術的,城市規劃部門會對航拍圖進行比較,但是,航拍圖來決定拆遷補償,符合法律規定嗎?
網友諮詢:政府用八年前的航拍圖來定性拆遷戶的違建有法律依據嗎?
福建聯合信實(龍巖)律師事務所吳凱凱律師解答:
政府用八年前的航拍圖確定房屋為違法建築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依據《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在城市建設房屋需要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在農村需要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沒有辦理這兩個證件的就屬於違法建築。同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認真做好城鎮房屋拆遷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的緊急通知》(國辦發明電[2003]42號)規定對拆遷範圍內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手續不全房屋,應依據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補辦手續。而不能認定為違法建築。
所以說政府依據航拍圖確定房屋是違法建築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吳凱凱律師解析: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以航拍圖來決定拆遷補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房屋拆遷補償是以有關機構的評估和房屋拆遷部門的調查作為依據的。
航拍圖,是利用遙感技術,以飛機為工作平臺,所測得的某一地區的地面或地質影像。各地測繪局根據拍攝的影像資料進行測繪圖紙。航拍圖直接反應的是房屋的建造時間、結構變化情況。
以航拍圖為準來界定被拆遷房屋的合法性,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地方集體土地上房屋在產權證的發放和管理方面並不規範,很多地方的農民在辦理建房申請時手續並不完備。
拆遷補償是指拆遷人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百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度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知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道,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以航拍圖來決定拆遷補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房屋拆遷補償是以有關機構的評估和房屋拆遷部門的調查作為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