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粗暴回懟 增程式電動車是否雞肋?

2020-09-09 愛卡用車常識

[愛卡汽車 用車原創]

8月29日下午,理想汽車在成都露天音樂公園舉辦了用戶日活動,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也親自到場並發表了演講。看似普通的一場活動卻被李想頻爆粗口的發言推上了風口浪尖,引發了網友對於李想以及理想汽車的激烈爭論。爭論的核心焦點便是理想ONE這一增程式電動車到底是不是「脫褲子放屁」。為何理想汽車能引起網友如此激烈的討論,增程式電動車又是否真的像網友所說的如此雞肋呢?

敢做敢說的李想

理想汽車,對於很多汽車小白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自成立至今僅僅只有5年多的時間,是國內數十家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而經過去年的行業洗牌與赴美上市潮流後,國內逐漸呈現出小鵬汽車(X)、蔚來汽車(W)、理想汽車(L)三家造車新勢力企業「三足鼎立」的局面,它們也被視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X)未(W)來(L)」。

理想汽車 理想ONE(詢價模塊,請勿手動編輯,如需刪除,請在圖片上右鍵刪除詢價)

自理想汽車創立至今,有且僅有一款在售車型,那便是定價32.8萬元的理想ONE(中大型SUV),其採用了增程式技術方案,通過搭載電池組與增程器(發動機)來解決現階段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焦慮。

從理想汽車公布的8月份交付數據來看,理想ONE在今年的1-8月份總共交付1.4萬餘輛,從首輛車交付至今,已經累計交付新車1.5萬餘輛。就在今年的7月31日,理想汽車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截至9月5日4時,理想汽車的市值已經達到140.8億美元(約962.4億人民幣)。

不論是從銷量還是市值來看,理想汽車還是佔有一定的用戶群體,也能受到不少投資者的青睞,所以其產品力跟市場前景還是有很多人支持的。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認可理想汽車,而抨擊的焦點就是理想ONE採用的增程式技術方案。

在8月29日下午的理想汽車用戶日活動上,李想發表了「為什麼不能是增程電動」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伊始李想便頻爆粗口,呵斥那些不認同增程式電動車的人群,甚至在活動後還繼續在朋友圈發文吐槽。

特立獨行的理想ONE

縱觀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不論是大牌老廠還是造車新勢力,基本上都是選擇純電動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而唯獨僅僅只有理想汽車選擇增程式技術方案,事實上,從理想ONE誕生以來,此類的爭議便時刻圍繞在身邊。在李想看來,如今的汽車技術研發人員應該在現有的技術下以用戶思維去考慮,而綜合豪華、舒適、續航等方面的考量後,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才是最為合適的。

•何為增程式電動汽車?

嚴格來說,增程式電動車屬於混合動力汽車,其突出的特點就是車輛裝備電池組與增程器(發動機),在電池電量充足時,增程器不工作,此時依靠電池供電行駛,而在電池電量較低時,增程器(發動機)啟動,帶動發電機為車輛提供動力。

•為何增程式電動車沒有鋪開?

首先,增程式電動車的的研發成本高昂。由於增程式電動車搭載了兩套系統,對於底盤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導致其成本居高不下。 其次,在國家層面,不論是對廠家還是消費者來說,政策顯然是更偏愛純電動車輛,雖然增程式電動車可以上綠牌,但是在北京這樣的城市卻依舊需要燃油指標,享受限行的「特殊照顧」。

再者,目前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已經可以輕鬆突破500km,同時充電樁又被那納入國家新基建,在未來充電樁將會大範圍鋪開,增程式電動車的優勢被削弱。

最後,由於布置了增程器等裝置,增程式電動車的電池組容量通常都不會太大,同時複雜的結構導致重量上升,其純電續航裡程並不會太長,所以要通過增程器消耗燃油發電的方式來驅動車輛,然而此時與燃油車似乎並未有本質上的區別。

不少網友認為,增程式電動車這種化學能→電能→動能的能量轉換方式,相較於傳統燃油車化學能→動能或純電動汽車電能→動能的方式來說,除了徒增能量消耗外,並沒有任何意義,同時也無法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進步。

•理想汽車選擇增程式的技術方案也有其自身的考量

首先,以目前的技術發展來說,想要在短時間內實現汽車電池的超級快速充電還是不現實的,相較於純電動汽車至少半小時的充電時間來說,加油似乎是一種更加便捷快速的方式。其次,相較於燃油車來說,增程式電動車在擁有燃油車便捷性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充電降低用車成本。再者,雖然在北京理想ONE不能享受新能源車輛政策,但是在上海等絕大多數城市都是承認理想ONE新能源汽車的身份,享受新能源汽車出行政策。

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公共充電樁的比例達到驚人的17.1:1,此比例在三四線城市還將更高,公共充電設施的建設速度遠遠無法趕上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用戶對充電的需求和增長速度。或許,這也是理想汽車的底氣之一。

用戶在意的是什麼?

對於我們用戶來說,大家關心的到底是車輛技術是否先進還是用車體驗是否優異?理性的講,任何技術誕生的本質都是服務人類生活,能夠更好的服務生活的技術便是「更好更先進」的技術。

在如今新能源汽車領域,化學電池之上還有燃料電池(氫能源),論技術先進程度,燃料電池遠勝化學電池,不論是從政策支持、節約能源還是保護環境來看,燃料電池都具有相當的優勢;但由於其功率不易做大、壽命不易做長、成本不易降低、事故後果過大等因素的限制,燃料電池汽車目前並沒有特別大的發展。由此可見,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汽車的技術是否先進並不重要,安全、舒適、便捷、低成本甚至是豪華才是絕大多數用戶所追求的。

按照李想的思路,增程式電動車從技術角度來說,不過是一輛純電動車加了一個增程器罷了,所以增程式電動車型基本解決了純電動車續航裡程不足的問題。

在往期文章的測試中,我們曾對理想ONE的油耗進行過測試,測試結果顯示,理想ONE在全程開啟增程器的工況下,綜合油耗大致在8L/100km左右,這樣的油耗在中大型SUV中屬於絕無僅有的存在。而如果將45L汽油換算成行駛裡程再與純電行駛裡程相加,那理想ONE最終的實際續航表現可以逼近800km,這同樣也是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無法達到的水平。所以對於多城市代步行駛,偶爾有長途出行需求的用戶來說,增程式電動車可以很好的平衡二者的需求。

如果我們的使用需求僅僅是在城市上下班通勤代步,那麼純電動車型更低的使用成本、出行政策等是其突出的優點。而傳統燃油車最優的工況便是高速行駛,在高速上,發動機可以保持最為經濟的轉速與負荷區間,保證最高效的燃油利用率。

任何客觀的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技術當然也不例外。理想ONE採用的增程式技術有它擅長的地方,自然也有它的弊端,不可能照顧到方方面面。對於用戶來說,每個人的用車需求都不盡相同,只要能充分滿足自身的用車需求,並且能夠讓我們舒服的用車即可,至於車輛到底採用何種技術,而這種技術又是否先進並不重要。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機器人當家! 解鎖上汽工廠的製造密碼

助力續航提升 解讀特斯拉熱泵空調技術

汽車設計的邊界在哪? 看看設計師怎麼說

single

相關焦點

  • 李想實力開懟 增程式電動車是當下最優解?
    其實李想此番就是想表達,增程式電動車才是最適合當下市場環境的新能源汽車。增程式電動車究竟是何方神聖?紅點新能源不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是新能源領域的終極的解決方案,純電及自動駕駛才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但在當今純電動汽車仍存在明顯短板的情況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增程式電動車確實是當下消費者最穩妥的選擇。李想字字句句懟的究竟是誰?
  • 大眾馮思翰炮轟增程式電動車!李想:理想one吊打奧迪Q7 e-tron...
    大眾集團中國研發部門負責人威德曼也符合到,即使對單車來說,增程式電動車也意義不大,是過時的技術。此話一出,以李想火爆的性格定然不會吃啞巴虧。果然,今天中午,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官方微博公開喊話:呼籲媒體拿理想one和大眾最高級別的奧迪Q7 e-tron、保時捷Cayenne E-Hybird進行數據測試對比,看看孰優孰劣。並貼出了兩張銷量表。
  • 李想在用戶日爆粗大罵技術人員,力挺理想增程式電動路線
    李想的情緒來自一直以來,技術人員對增程式電動車技術路線的否認和詆毀。李想在會場上再次力挺增程式電動車技術,並怒罵認為增程式電動落後的研發人員。李想認為這些研發技術人員,根本沒有用戶思維,絲毫不關心用戶體驗,言辭激烈。從李想的言辭中,可以看出其對增程式電動的技術路線充滿了自信。
  • 怒懟友商,李想怎麼變成了羅老師
    錘子手機開過大大小小數十場發布會,除了發布TNT時讓人印象深刻的「理解萬歲」,大概就只剩發布第一臺手機時羅老師把幾乎所有友商怒懟一遍的勇氣了。經歷市場毒打之後,錘子手機最終被收購,羅老師卸任CEO,不再「年少輕狂」。
  • 「懟人」的李想與「被懟」的理想
    如此喋喋不休,這一次李想急了。 頻踩坑的男人 「為什麼不能是增程式?」在現場,李想頻提的這個問題背後是其造車的辛酸。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一開始布局純電動路線大不相同,李想在成立車和家的最初,其思路是小型純電動SEV。
  • 李想朋友圈怒懟某車企員工:比水軍還看不起你們
    近日,理想汽車CEO李想在朋友圈中發文稱,「一百多年前的技術路線為何變成了如今技術的道德制高點的?李想並不是首次公開「怒懟」某些車企員工,在8月29日理想汽車用戶日上,李想也是難掩激動的情緒,直接「爆粗口」怒懟某些企業的研發人員,將場內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 李想怒懟——某車企員工收黑錢,人品差過水軍
    李想並不是首次公開「怒懟」某些車企員工,在8月29日理想汽車用戶日上,李想也是難掩激動的情緒,直接「爆粗口」怒懟某些企業的研發人員,將場內的氛圍推向了高潮。最開始,李想向用戶問了兩個問題,一是所有家裡有理想ONE的車主,讓你們換成電動車你們幹不幹?二是家裡同時有燃油車跟理想ONE的車主,燃油車你們還開不開?按照「劇本」,臺下觀眾的回應當然是 「不幹、不開」。
  • 市場已經放棄增程式電動車
    剩下不到一半的比例還要囊括汽油車、柴油車、氫能車、混動車……增程式電動車能佔多少?即便還有人繼續買,二手車的行情也是可預想到的慘烈,沒人接盤。  信徒們可以說自己會把增程式電動車開到報廢,不在乎錢,只買個新鮮,那汽叔只能呵呵,畢竟被人當韭菜還主動施肥的蠢事各行各業都有發生。  總之,從這本厚厚的規劃裡,增程式電動所標榜的「新能源」屬於非主流。
  • 大眾:增程式電動車是最糟糕的 理想ONE坐不住了
    在大眾汽車的PHEV技術交流和體驗活動上,馮思翰言辭犀利地公開表示,站在環保的角度,增程式電動車是最糟糕的解決方案。對此,李想也表示非常願意和大眾旗下最先進的PHEV進行節能環保的對比測試。 到底什麼是增程式技術 什麼是「增程式」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車簡單來說,就是一臺需要加油的"電動車"。但增程器(發動機)不直接參與車輛驅動力,而是將動力傳遞給電機,電機再發電,從而給車輛驅動力。
  • 李想隔空喊話嵐圖 增程式未來屬於中國品牌
    其中增程電動方案與理想一致,對於此事李想在社交媒體喊話,增程電動車這個市場最終一定是屬於中國品牌的。 嵐圖汽車CEO盧放此前在接受採訪時稱,「我們跟理想不是競爭對手。我們跟所有的新能源車企,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我們共同的目標是把傳統的燃油車不斷地向新能源車轉化,把電動車市場做大,這是我們所期望的。」
  • 嵐圖也來了 增程式電動車還有多大想像空間
    面對不環保、技術過時等指摘,獨坐在風口浪尖李想肯定忍不住了。增程式的主要賣點,也仍是解決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焦慮。去西藏,去東北,去雲南,諸如此類的試駕報導屢屢出現。而其爭議,則主要在於到底用電還是用油,用車成本幾何,動力是否會受影響,以及增程式電動車到底是不是一條已然過時的技術路線?很多觀點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是一款處於」中間態「的產品。結構上,它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似乎可以歸為一家:都有電池和油箱,都可以充電和加油。
  • 李一男的「增程式」電動車
    鋪墊這麼多,其實是想聊聊李一男這次要造的車,「增程式」電動車。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的區別,大家都能分得清,一個耗電、一個耗油。而新能源汽車領域,又區分了插電式、油電混動式、插電混動式,這又出來了增程式,很容易讓人混淆。
  • 李想用戶日怒懟網友,理想ONE的增程到底是不是「脫褲子放屁」?
    理想汽車用戶日活動上,在眾多理想ONE車主面前,CEO李想對反對增程式電動車的人開罵,還在朋友圈暗諷有人黑理想。增程式技術到底是不是多此一舉暫且不論,身為企業高層,在客戶開放日的發布會上公然爆粗,實在是有失大廠風範。但是,理想One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增程電動技術為什麼這麼不受待見?
  • 李想為何在用戶日上「開罵」?增程電動車沒有新血液是主因
    對於增程電動的不看好,同時來源於燃油車領域和電動車領域。在燃油車輛領域,車廠往往是通過大排量發動機來驅動C級SUV,同時定價也更高,成為其高端品類中的一員。而理想ONE通過中端的價格,就獲得了不錯的續航能力以及動力表現,同時駕駛成本更低。如果燃油車廠也跟進增程式,必然自己毀滅自己的現有高端產品線,這是他們不會採取的。
  • 增程式電動車陣營再添新兵 這一技術路線終於走通了?
    來源:證券時報網自2018年理想汽車宣布推出增程式電動汽車後,行業內關於增程式技術路線的爭議一直不斷。有業內人士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是燃油車與純電動車之間的過渡產品,也有人認為,這是能徹底破解裡程焦慮的方案,可以兼顧城市代步與長續航需求。
  • 增程式電動車陣營再添新兵 這一技術路線終於走通了
    自2018年理想汽車宣布推出增程式電動汽車後,行業內關於增程式技術路線的爭議一直不斷。有業內人士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是燃油車與純電動車之間的過渡產品,也有人認為,這是能徹底破解裡程焦慮的方案,可以兼顧城市代步與長續航需求。
  • 李想的粗口,究竟是真性情還是無能狂怒?
    在外界看來,充其量只能說李想個人修養不佳,但是無法找出其話中的破綻進行攻擊。所以,李想的爆出口,到底是「真性情」還是為了博眼球的有意而為,我們不得而知。對於局外人來說,與其爭議李想該怎麼說話,不如看看李想的粗口爆的是否有道理。
  • 什麼是增程式電動車,這款車你會買嗎?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煩惱?喜歡電動車帶來的新鮮感和科技感,但又不願接受續航裡程帶來的煩惱和苦苦尋找充電樁帶來的不便?汽車媒體人出身的李想,太知道中國消費者需要一臺什麼車了。經歷了4年左右的研究後,終於發布了這款增程式電動車"理想one",補貼後售價為32.8萬,這是一臺需要加油的"電動車"。何為增程式電動車增程式電動車簡單來說,其增程器(發動機)不直接參與車輛驅動力,而是將動力傳遞給電機,電機再發電,從而給車輛驅動力。
  • 理想ONE的增程式電動究竟是什麼意思?
    2019年4月10日,李想的理想ONE終於上市了。一時間,各種報導鋪天蓋地的席捲而來,無論你是否關注汽車方面的新聞,都會或多或少了解到有這麼一款新車。而其超過800km的綜合續航裡程,也讓這一新車打出了「沒有裡程焦慮」的旗號,如此看來,李想的理想還真是消費者的理想之選。共計 2238 字丨建議閱讀時間 6 分鐘能夠讓李想這麼底氣十足,主要原因在於理想ONE的另闢蹊徑,它沒有採用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純電形式,也不是油電混或是插電式混動,而是大家很少聽到的增程式電動。
  • 五百萬,憑什麼買增程式電動車?
    生活在大城市的你,是否還在為搖不到號發愁?買了新能源車的你,是否天天續航焦慮?能上綠牌也能燒油的增程式電動車,你們快來了解一下!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增加續航裡程」,解決純電動車的裡程焦慮。其結構原理較為簡單,增程器、發電機、電池組、電動機一併串聯,最後由電動機驅動車輪。相比純電動,增程式電動只是多了一個增程器,而這個神秘的東西,其實就是一臺燒油的內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