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電動車陣營再添新兵 這一技術路線終於走通了?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自2018年理想汽車宣布推出增程式電動汽車後,行業內關於增程式技術路線的爭議一直不斷。有業內人士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是燃油車與純電動車之間的過渡產品,也有人認為,這是能徹底破解裡程焦慮的方案,可以兼顧城市代步與長續航需求。

日前,東風汽車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嵐圖汽車發布了旗下首款量產車嵐圖FREE,新車提供純電動和增程電動兩種動力方案。嵐圖FREE的發布,讓增程式技術路線再度成為全行業的關注焦點。

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增程式技術路線後,現有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是否會被重塑?嵐圖汽車發布的增程式電動車有哪些特有優勢?是否會進一步攪動增程式電動車的市場?這一系列的問題,值得關注。

聚焦「零焦慮」

「純電動汽車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施展拳腳的地方很多,但目前充電體系還沒有那麼健全,而增程式電動車可以很好地解決用戶充電難的痛點。」日前,嵐圖汽車CE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他對增程式電動車未來市場空間的判斷,在他看來,增程式電動汽車是未來5-10年最好的過渡方案。

據了解,目前嵐圖汽車採用的「兩條腿」走路的路線。12月18日,嵐圖汽車在深圳發布了旗下首款量產車型——中大型智能電動SUV嵐圖FREE,新車提供純電動和增程電動兩種動力方案,擁有4種智能座艙模式。其中,嵐圖純電版NEDC續航裡程為500公裡;嵐圖FREE增程電動版採用了「1.5T+四缸」高效增程技術,綜合續航可達860KM。據悉,這兩個版本的車型將於2021年上海國際車展期間正式上市,預計於明年第三季度實現交付。

盧放表示,嵐圖汽車之所以要同時推進純電動和增程式這一技術路線,主要還是站在用戶用車場景的角度考慮,致力於提供零焦慮的出行方案。

在日前由證券時報汽車行業部主辦的汽車行業座談會上,就有參會嘉賓總結了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暴露的幾大問題,包括:售價過高、續航不準、安全性存在隱憂、殘值過低、充電太難、體驗略差等。其中,充電難、續航不準是導致消費者出現新能源汽車使用焦慮的核心。

嵐圖方面認為,推出增程式版本的嵐圖FREE,可以徹底解決用戶充電難的痛點,實現用車的「零焦慮」。

爭議之中逐漸受到市場認可

作為東風汽車集團的高端品牌,嵐圖的一舉一動本身就非常具備話題性。此前,東風汽車集團還宣布回歸A股創業板上市,目前已順利過會。據了解,東風汽車集團回A的募集資金,主要會用於發展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項目,足以看出嵐圖汽車在整個集團公司中的重要性。

如今,嵐圖的首款量產車正式推出,並採用了增程式路線,更是進一步引起全行業的關注,也將增程式電動車再度引入人們的視野,成為話題的焦點。

此前,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曾「炮轟」增程式電動車,認為這一技術路線雖然具備一定的價值,但並不環保。

「發展電動車的最終目的是減少碳排放,用化石燃料發電還不如直接採用內燃機車,增程式電動車並不環保。」馮思翰稱。

對此,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坐不住了,直接叫板願與大眾旗下最先進的PHEV進行節能減排的對比測試。

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了解到,增程式電動車是一種配有地面充電和車載供電功能的純電驅動電動汽車。在電池電量充足時,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提供整車驅動功率需求,此時發動機不參與工作。當電池電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時,發動機啟動為電池提供能量對動力電池進行充電。當電池電量充足時,發動機又停止工作,由電池驅動電機,提供整車驅動。

簡單來說,增程式電動車搭載的發動機就相當於一個「充電寶」,是給車輛供電用。

因此,業內有一種聲音認為,這種技術路線並不能很好地實現節能。但從實際的市場反饋來看,增程式技術路線已逐漸獲得消費者的認可,12月18日,理想汽車宣布累計交付量已突破3萬輛,整個過程僅用了1年時間。從理想ONE的市場表現來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逐漸認可增程式電動汽車,也印證了這條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認為,增程式是節能減排又安全的電動車,正在加速發展。如今,嵐圖FREE的推出,可以說是為增程式電動車陣營再度注入了強勁力量。

據了解,嵐圖FREE增程版車型搭載1.5T四缸發動機,匹配最高功率80kW的發電機,可實現高性能與低油耗的高度結合。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了解到,FREE的售價不會高於40萬元。為了進一步消除消費者的用車焦慮,嵐圖汽車還發起了「創享計劃」,邀請用戶參與到嵐圖汽車的研發、測試、生產、服務等環節,在助力產品快速迭代的同時,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相關焦點

  • 增程式電動車陣營再添新兵 這一技術路線終於走通了
    自2018年理想汽車宣布推出增程式電動汽車後,行業內關於增程式技術路線的爭議一直不斷。有業內人士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是燃油車與純電動車之間的過渡產品,也有人認為,這是能徹底破解裡程焦慮的方案,可以兼顧城市代步與長續航需求。
  • 嵐圖也來了 增程式電動車還有多大想像空間
    增程式,英文為Extended range,直譯過來就是裡程拓展。其實和純電動車一樣,這一技術路線也是老傳統的再利用。時至今日,技術迅速發展,但這一基本原理始終延續了下來。增程式的主要賣點,也仍是解決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焦慮。去西藏,去東北,去雲南,諸如此類的試駕報導屢屢出現。
  • 嵐圖新車採用增程式技術,電動車領域前景光明
    @度看湖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開始將目光轉向新能源電動車,新能源汽車才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各大自主品牌在研究新能源技術的時候走了不同的路線。理想汽車率先使用增程式電動車技術,讓「增程式」這一概念為大家所熟知,如今又有一款新車也使用了增程式電動車技術,它就是嵐圖汽車推出的新車i-FREE。
  • 爭議鼎沸 賽道擁擠——三問增程式電動車的成長性
    從最初的不被市場認可、不被行業肯定,到此後飽受爭議,環保、安全等問題屢屢引起討論,再到如今專家看好、車企紛紛入局,增程式電動汽車走過了一段艱辛的道路。 日前,東風嵐圖為首款車型嵐圖FREE舉辦的聲勢浩大的發布會上,嵐圖FREE增程電動車再度引起了業內對增程式路線的熱切關注。
  • 增程式電動車終於「根正苗紅」,賽力斯準備好乘風破浪了嗎?
    過去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談到技術路線時,只提到了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節能車,沒有明確提到增程式電動車。這讓不少專家產生些疑慮:「增程式到底算不算插電式混合動力?」  這種疑慮也導致了車企在研發增程式電動車的過程中慎之又慎,甚至直接放棄了這一技術路線,讓增程式電動車處於一個「不明不白」的尷尬定位。
  • 李想在用戶日爆粗大罵技術人員,力挺理想增程式電動路線
    李想的情緒來自一直以來,技術人員對增程式電動車技術路線的否認和詆毀。李想在會場上再次力挺增程式電動車技術,並怒罵認為增程式電動落後的研發人員。李想認為這些研發技術人員,根本沒有用戶思維,絲毫不關心用戶體驗,言辭激烈。從李想的言辭中,可以看出其對增程式電動的技術路線充滿了自信。
  • 新能源技術路線不止一條,增程式終將被市場承認
    天氣一冷,就有人心疼起電動車車主,充電難、充電慢,裡程續航令人焦慮,空調不敢開太高,就怕續航蹭蹭往下掉。 在新能源車市蓬勃發展的今天,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認知是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動版車型。其實,在新能源車領域,除了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動版車型外,還有一種動力的車型,那就是增程電動。
  • 李一男的「增程式」電動車
    別人造車,容易被人詬病PPT造車,但李一男不一樣,要背景有背景,要背影有背影,普遍認為,這事兒有戲。鋪墊這麼多,其實是想聊聊李一男這次要造的車,「增程式」電動車。而新能源汽車領域,又區分了插電式、油電混動式、插電混動式,這又出來了增程式,很容易讓人混淆。而所謂「增程式」,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這種技術方案能夠增加續航裡程。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問題,就是裡程焦慮,如果能夠增加續航,那可是解決了一大痛點。
  • 增程式電動車動力系統技術及評價
    這是達思靈的介紹。如果是說相關的車廠需要合作,包括用你們自己的發動機做增程器的開發,我們可以提供相關的服務,包括漢騰,不要找裡卡多,可以找我們,便宜很多。看來我們宣傳不夠,又都去找國外的企業了,我們的技術也是我從加拿大帶回來的。二、增程式電動車技術問題討論達思靈過去八年中通過市場接觸以及開發自己總結出來的,跟大家一起分享。
  • 市場已經放棄增程式電動車
    一 純電動車成為主流  其實從當下的購車補貼上,國家已經投過票了,增程式電動車並不在他們的鼓勵範圍之內。  汽叔之所以從「五年」和「十五年」裡單把這兩個信息點放在一起,是想說國家是在用最直白的方式來告訴車企們:別成天給我整么蛾子了,好好搞純電動車吧。
  • 想買增程式電動車的,進!
    不過與其他新勢力聚焦於純電動汽車相比,理想汽車的首款產品理想one就顯得很異類,開創性的走了國內沒有過的增程式技術路線。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挺新鮮的概念,但實際增程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而當時其誕生的原因,也是和今天理想one一樣的解決電池續航力不足問題。
  • 李想實力開懟 增程式電動車是當下最優解?
    李想問了兩個問題,一是「所有家裡有理想ONE的車主,讓你們換成電動車你們幹不幹?」「二是家裡同時有燃油車跟理想ONE的車主,燃油車你們還開不開?」』,請問,讓一群毫無用戶思維,完全不關心用戶的人,天天的研究技術路線,能有什麼技術路線啊?」
  • 增程式電動車,這臺SUV只要13.98萬,卻鮮為人知
    提及增程式動力車,一定是今年火熱的理想ONE,雖有自燃、斷軸、剎車失靈等重大質量問題,但迅速擴張的銷量並不受影響。剛剛結束的11月份,理想汽車僅靠一款增程式電動車月銷量達到4646輛,創單月交付量新高;今年累計26498輛。
  • 「眼觀」追隨理想採用增程式技術路線,李一男的選擇並不被看好
    據悉,他打算效仿理想,採用增程式技術路線,並把新車定位在20萬左右區間。一切似乎形勢大好,但我們仍不免要潑一盆冷水。首先,新能源汽車不同於兩輪電動車,其難度係數要高上好幾個量級。新能源汽車對資金、技術、團隊等的要求也更高,缺一樣都可能導致企業岌岌可危,半路夭折。而資金往往又成為新能源車企最核心的命門,這幾年因資金斷裂而倒下的車企已數不勝數。蔚來、理想等也通過上市融資,暫時脫離了資金不足的險境。
  • 什麼是增程式電動車,這款車你會買嗎?
    喜歡電動車帶來的新鮮感和科技感,但又不願接受續航裡程帶來的煩惱和苦苦尋找充電樁帶來的不便?汽車媒體人出身的李想,太知道中國消費者需要一臺什麼車了。經歷了4年左右的研究後,終於發布了這款增程式電動車"理想one",補貼後售價為32.8萬,這是一臺需要加油的"電動車"。
  • 增程式電動車:解決冬季出行的最優方案
    打開APP 增程式電動車:解決冬季出行的最優方案 粵訊 發表於 2021-01-11 17:15:22 這幾天,誰都沒想到2021
  • 純電車、增程式電動車與插電混動式電動車的優劣簡析
    這基本就是1.3T—1.5T排量發動機一個正常的碳排放數據。但是這份報告同時也披露了一臺純電動車每公裡碳排放數據,上汽榮威Marvel X,這臺純電動車的每公裡碳排放數值為303gCO2e/km,也就是說,這臺純電動車的汙染排放水平竟然要比傳統的燃油車還要高,這也在數據上支持了楊裕生院士的理論。
  • 混動路線之爭:插電式和增程式哪個好?
    原因是日前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在一場活動中,談論不同電動車技術路線時表示:增程式電動車從單車角度看具備一定的價值,但從整個國家和地球的角度來說,是最糟糕的方案。一同參加活動的大眾中國研發部門負責人威德曼也表示,增程式已經是過時的技術,發展潛力不大。大眾中國高層對增程式技術路線幾乎全盤否定式的評價,迅速引起了主攻增程式技術路線的新造車勢力——理想汽車CEO的回懟。
  • 傳奇人物李一男造車,瞄準理想的增程式電動車
    歲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原華中理工大學);1993年研究生畢業即進入華為,半個月升任主任工程師,半年中央研究院副總經理,兩年成為公司總工程師,4年位居華為公司副總裁,時年27歲,一度作為任正非的接班人;2000年李一男出走華為,創建港灣網絡,兩年後成為華為最大的競爭對手;2006年華為17億收購港灣網絡,李一男回歸華為;2008年跳槽至百度任首席技術官
  • 李想粗暴回懟 增程式電動車是否雞肋?
    爭論的核心焦點便是理想ONE這一增程式電動車到底是不是「脫褲子放屁」。為何理想汽車能引起網友如此激烈的討論,增程式電動車又是否真的像網友所說的如此雞肋呢?理想汽車 理想ONE(詢價模塊,請勿手動編輯,如需刪除,請在圖片上右鍵刪除詢價)自理想汽車創立至今,有且僅有一款在售車型,那便是定價32.8萬元的理想ONE(中大型SUV),其採用了增程式技術方案,通過搭載電池組與增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