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自2018年理想汽車宣布推出增程式電動汽車後,行業內關於增程式技術路線的爭議一直不斷。有業內人士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是燃油車與純電動車之間的過渡產品,也有人認為,這是能徹底破解裡程焦慮的方案,可以兼顧城市代步與長續航需求。
日前,東風汽車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嵐圖汽車發布了旗下首款量產車嵐圖FREE,新車提供純電動和增程電動兩種動力方案。嵐圖FREE的發布,讓增程式技術路線再度成為全行業的關注焦點。
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增程式技術路線後,現有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是否會被重塑?嵐圖汽車發布的增程式電動車有哪些特有優勢?是否會進一步攪動增程式電動車的市場?這一系列的問題,值得關注。
聚焦「零焦慮」
「純電動汽車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施展拳腳的地方很多,但目前充電體系還沒有那麼健全,而增程式電動車可以很好地解決用戶充電難的痛點。」日前,嵐圖汽車CE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他對增程式電動車未來市場空間的判斷,在他看來,增程式電動汽車是未來5-10年最好的過渡方案。
據了解,目前嵐圖汽車採用的「兩條腿」走路的路線。12月18日,嵐圖汽車在深圳發布了旗下首款量產車型——中大型智能電動SUV嵐圖FREE,新車提供純電動和增程電動兩種動力方案,擁有4種智能座艙模式。其中,嵐圖純電版NEDC續航裡程為500公裡;嵐圖FREE增程電動版採用了「1.5T+四缸」高效增程技術,綜合續航可達860KM。據悉,這兩個版本的車型將於2021年上海國際車展期間正式上市,預計於明年第三季度實現交付。
盧放表示,嵐圖汽車之所以要同時推進純電動和增程式這一技術路線,主要還是站在用戶用車場景的角度考慮,致力於提供零焦慮的出行方案。
在日前由證券時報汽車行業部主辦的汽車行業座談會上,就有參會嘉賓總結了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暴露的幾大問題,包括:售價過高、續航不準、安全性存在隱憂、殘值過低、充電太難、體驗略差等。其中,充電難、續航不準是導致消費者出現新能源汽車使用焦慮的核心。
嵐圖方面認為,推出增程式版本的嵐圖FREE,可以徹底解決用戶充電難的痛點,實現用車的「零焦慮」。
爭議之中逐漸受到市場認可
作為東風汽車集團的高端品牌,嵐圖的一舉一動本身就非常具備話題性。此前,東風汽車集團還宣布回歸A股創業板上市,目前已順利過會。據了解,東風汽車集團回A的募集資金,主要會用於發展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項目,足以看出嵐圖汽車在整個集團公司中的重要性。
如今,嵐圖的首款量產車正式推出,並採用了增程式路線,更是進一步引起全行業的關注,也將增程式電動車再度引入人們的視野,成為話題的焦點。
此前,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曾「炮轟」增程式電動車,認為這一技術路線雖然具備一定的價值,但並不環保。
「發展電動車的最終目的是減少碳排放,用化石燃料發電還不如直接採用內燃機車,增程式電動車並不環保。」馮思翰稱。
對此,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坐不住了,直接叫板願與大眾旗下最先進的PHEV進行節能減排的對比測試。
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了解到,增程式電動車是一種配有地面充電和車載供電功能的純電驅動電動汽車。在電池電量充足時,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提供整車驅動功率需求,此時發動機不參與工作。當電池電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時,發動機啟動為電池提供能量對動力電池進行充電。當電池電量充足時,發動機又停止工作,由電池驅動電機,提供整車驅動。
簡單來說,增程式電動車搭載的發動機就相當於一個「充電寶」,是給車輛供電用。
因此,業內有一種聲音認為,這種技術路線並不能很好地實現節能。但從實際的市場反饋來看,增程式技術路線已逐漸獲得消費者的認可,12月18日,理想汽車宣布累計交付量已突破3萬輛,整個過程僅用了1年時間。從理想ONE的市場表現來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逐漸認可增程式電動汽車,也印證了這條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認為,增程式是節能減排又安全的電動車,正在加速發展。如今,嵐圖FREE的推出,可以說是為增程式電動車陣營再度注入了強勁力量。
據了解,嵐圖FREE增程版車型搭載1.5T四缸發動機,匹配最高功率80kW的發電機,可實現高性能與低油耗的高度結合。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了解到,FREE的售價不會高於40萬元。為了進一步消除消費者的用車焦慮,嵐圖汽車還發起了「創享計劃」,邀請用戶參與到嵐圖汽車的研發、測試、生產、服務等環節,在助力產品快速迭代的同時,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