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nm、5nm製程狂奔之下,再回首28nm方興未艾

2020-12-02 手機鳳凰網

近日,蘋果公司第二場秋季發布會的消息再次刷爆媒體圈,其中已然在首場發布會亮相的蘋果自研全球首款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程A14處理器,再次現身;

同時,在過去的9月,NVIDIA發布了基於三星8nm工藝製程的NVIDIA 30系顯卡;緊接著三星發布了旗下基於自家8nm工藝製程的980 Pro PCIe 4.0固態硬碟;國慶剛過,AMD旗下基於7nm工藝(大概率是臺積電)製程Zen3架構的銳龍5000系列CPU發布;

甚至,不久前臺積電宣布,將於2021年開始風險試產3nm工藝製程。

8nm、7nm、5nm....在品牌大廠的耳濡目染之中,極易讓我們產生一絲錯覺,即所有半導體廠商都在瘋狂研發先進位程,或者說先進位程才是半導體產業的絕對主流。

01半導體產業的主流?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體量巨大的半導體產業,3nm/5nm這種狂奔和刷新產業性能的頂級工藝製程,如同產業大廈上最高最炫目的那一個塔尖,極度絢麗多彩卻註定只能是少數人擁有;而塔尖之下的28nm才是芸芸眾生的依靠,才是半導體產業大廈的基礎。

28nm工藝製程 半導體產業的主流

下面,筆者將從成本、工藝難度以及市場體量等維度展開剖析,實際上在半導體工藝發展到今天,業界習慣將28nm以內,諸如14nm/10nm/8nm以及更加尖端的工藝稱之為先進位程,至於超過28nm以及包括28nm工藝,則統稱為成熟工藝,其中28nm規格更是成熟工藝中的絕對代表工藝。

02先進位程和成熟工藝的成本/性能之爭

半導體產業,和其他所有的產業相同,需要嚴格控制成本和性能的關係,從而讓買方和賣方保持一個相對平衡區間和生態;尤其是對於動輒投資超過百億美元的晶圓廠而言,製造工藝的成本和性能比,是運轉的關鍵。

在目前設計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只有少數客戶能負擔得起轉向高級節點的費用。根據統計,16nm /14nm晶片的平均IC設計成本約為8000萬美元,而28nm體矽製程器件約為3000萬美元,設計7nm晶片則需要2.71億美元。

晶圓絕對霸主 臺積電

時下,晶圓工藝處於先進位程和成熟工藝結合點的28nm製程,是整個產業毋庸置疑的成本性能控制最好的工藝。對比於40nm甚至更加落後的製程而言,28nm在功耗設計、頻率控制、性能穩定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至於14nm及更先進位程,良品率過低、研發成本不斷加碼等方面累計起來的綜合成本,幾乎抵消了先進位程帶來的性能價格優勢。

全面來看,平衡了性能和成本的28nm可以說是目前晶圓工藝中最具性價比和最為主流的工藝了。

03成熟工藝28nm的主要玩家

基於28nm工藝製程能夠較為完美的維持性能和成本的平衡,同時在應用場景上能夠滿足大部分中端市場的需求,幾乎全球主流的晶圓廠商都在承接28nm工藝的晶圓需求,同時也是新進晶圓廠學習模仿,能夠快速切入產業鏈的關鍵工藝。

目前,包括臺積電,GF(格芯),聯電,三星、中芯國際、聯發科以及華虹旗下的華力微電子等眾多國內外Fab廠能夠研發和生產基於28nm工藝的晶圓晶片。其中,更有甚者例如聯電,為了進一步鞏固28nm工藝的市場份額,幾乎完全放棄了先進工藝製程14nm的研發和投入,可見28nm成熟工藝的市場價值。

28nm工藝是中芯國際的重要業務

至於我們熟知的中芯國際,更是將旗下兩座支持28nm工藝製程生產線放置在位於首都北京的北方晶圓工廠。

甚至對於臺積電而言,28nm製程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在2011年首次投入量產後,28nm營收佔比,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從2%爬升到了22%份額。

04如何看待先進位程和28nm的成熟工藝

其實,一句話,以28nm工藝為代表的成熟工藝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將是眾多廠商維繫利潤,參與半導體先進工藝研發的基礎;至於先進位程,受制於研發成本、技術難度和潛在客源的雙重壓力,終將屬於少數頂尖Fab廠之間的競爭。

兩條路並行

將視野拉回到國內,對於姍姍學步的國內晶圓廠而言,背靠國內不斷湧現的半導體消費需求,一方面需要堅持完善28nm乃至40nm等性價比奇高的成熟工藝,加緊完善供應鏈,實現自我造血,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半導體賽道上緊跟領先集團;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先進工藝的研發和製造,充分利用國內井噴的半導體消費需求,快速將技術落地,快速量產。

隨著半導體晶圓工藝不斷逼近極值,行業內技術的先發優勢不斷被削減,作為後來者的國產晶圓廠商,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歷史機遇,兩條路同步走,半導體國產化,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3nm/5nm製程狂奔之下 再回首28nm方興未艾
    近日,蘋果公司第二場秋季發布會的消息再次刷爆媒體圈,其中已然在首場發布會亮相的蘋果自研全球首款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程A14處理器,再次現身;同時,在過去的9月,NVIDIA發布了基於三星8nm工藝製程的NVIDIA 30系顯卡;緊接著三星發布了旗下基於自家8nm工藝製程的980 Pro
  • 3nm/5nm製程狂奔之下,再回首28nm方興未艾
    近日,蘋果公司第二場秋季發布會的消息再次刷爆媒體圈,其中已然在首場發布會亮相的蘋果自研全球首款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程A14處理器,再次現身;同時,在過去的9月,NVIDIA發布了基於三星8nm工藝製程的NVIDIA 30系顯卡;緊接著三星發布了旗下基於自家8nm工藝製程的980 Pro PCIe 4.0固態硬碟;國慶剛過,AMD旗下基於7nm工藝(大概率是臺積電)製程Zen3架構的銳龍
  • 28nm向3nm的「大躍進」
    因此,在最近5年左右的時間內,28nm之後的先進位程技術迭代速度超過了之前所有製程節點的發展速度,14nm、10nm、7nm、5nm,以及2022年就可以實現量產的3nm製程,不斷刷新著業界對先進位程技術的認知,雖然能夠實現量產的廠商越來越少,但對其產品的追求者似乎越來越多。
  • 晶片製程:28nm向3nm的「大躍進」
    因此,在最近5年左右的時間內,28nm之後的先進位程技術迭代速度超過了之前所有製程節點的發展速度,14nm、10nm、7nm、5nm,以及2022年就可以實現量產的3nm製程,不斷刷新著業界對先進位程技術的認知,雖然能夠實現量產的廠商越來越少,但對其產品的追求者似乎越來越多
  • NVIDIA發布基於三星8nm工藝製程的NVIDIA 30系顯卡
    近日蘋果公司第二場秋季發布會的消息再次刷爆媒體圈,其中已然在首場發布會亮相的蘋果自研全球首款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程A14處理器,再次現身;同時在過去的9月,NVIDIA發布了基於三星8nm工藝製程的NVIDIA 30系顯卡;緊接著三星發布了旗下基於自家8nm工藝製程的
  • 荷蘭都5nm製程了,我國自研28nm光刻機有啥意義?對華為幫助多大
    (這裡的5nm製程是指製作晶片時,連接電晶體的導線可以達到5nm的尺寸要求,一根頭髮的直徑大概是0.05毫米,5nm相當於頭髮的1萬分之一大小,製程越小說明技術越先進。)臺積電搭建的5nm晶片生產線使用的就是它,比我國自主研發的28nm光刻機要領先兩三代。
  • 3nm、5nm製程—複雜且昂貴的爭奪戰
    延伸閱讀——全新GAA技術,邁向5nm時代的基石從摩爾定律誕生之後,半導體產品技術的發展、性能的進步和普及速度的快慢,最終幾乎都和工藝相關。沒有好的工藝,半導體產業幾乎無法快速前行。不過,近期隨著工藝快速進步,技術難度越來越大,人們發現傳統的工藝技術已經無法滿足7nm以下的製程了。
  • 5nm晶片成本將近3000元,2nm成本或更高,網友:玩不起
    但其中關注最廣泛的要屬處理器了,畢竟處理器承擔了整個手機的運算任務,優秀的處理器往往能夠提供更強悍的數據處理能力,而一款處理器的性能又由其工藝製程所決定。例如大家今年比較熟悉的驍龍865工藝製程達到了7nm,下個月(10月)iPhone 12和華為Mate40搭載的都是由5nm工藝製程的旗艦晶片。尤其是現在正處於5G爆發的初期,不僅手機需要,其他的AI智能設備對晶片的要求越來越高。
  • 臺積電積極擴張5nm製程,2021年底將囊括近六成先進位程市佔
    從接單狀況來看,半導體代工產能的吃緊預估將至少延續到2021年上半年,在10nm等級以下先進位程方面,臺積電與三星現階段產能都在近乎滿載的水準,且明後年將陸續有4/3nm製程問世,使得ASML的EUV設備已經成為各家晶圓廠亟欲爭奪的稀缺資源,沒有EUV機臺就無法在先進位程上擴大產能。
  • 臺積電:2nm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據臺媒透露,有別於3nm與5nm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臺積電2nm改採全新的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研發進度超前。據悉,臺積電去年成立了2nm專案研發團隊,尋找可行路徑進行開發。
  • 5nm-3nm-2nm-1nm,臺積電先進工藝路線圖曝光
    據多家媒體報導,臺積電計劃在2023年開始量產「 3nm Plus」工藝,這是3nm工藝的改進版本,首款產品可能是針對Apple的。工藝比5nm工藝的電晶體密度高70%,性能提高15%,功耗降低30%。
  • 5nm-3nm-2nm-1nm,臺積電先進工藝路線圖曝光
    據多家媒體報導,臺積電計劃在2023年開始量產「 3nm Plus」工藝,這是3nm工藝的改進版本,首款產品可能是針對Apple的。
  • 臺積電:2nm製程將在2024年量產
    引言   在晶片受制於國外後,晶片製造技術一度成為了舉國之力都要攻克的任務,但最新消息稱,我國臺灣的臺積電公司,在2nm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據臺媒透露,有別於3nm與5nm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臺積電2nm改採全新的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研發進度超前。     據悉,臺積電去年成立了2nm專案研發團隊,尋找可行路徑進行開發。
  • 三星、臺積電5nm製程何時量產?後續或引發7nm需求缺口?
    Samsung目前推出的5LPE(Low Power Early)是較早期就投入開發的產品,搭配自家System LSI的晶片設計下,首款5nm產品同樣屬於旗艦級手機AP,預計會在2020下半年發表,更進一步的5LPP(Low Power Plus)製程則預計在年底發表,實際量產時程落在2021年。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據臺媒透露,有別於3nm與5nm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臺積電2nm改採全新的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研發進度超前。據悉,臺積電去年成立了2nm專案研發團隊,尋找可行路徑進行開發。
  • 臺積電8000工程師開發2nm製程,這下差距又大了
    臺積電近日舉行了線上年度技術論壇,其總裁魏哲家分享了臺積電的最新技術進展,首度公開宣布,2nm 製程生產重鎮已於新竹寶山動工興建,預計將於明年修建完成,屆時將有 8000 名研發精英進駐。據了解,臺積電去年的研發資金接近 30 億美元,今年將持續擴大投資。
  • 臺積電8000工程師開發2nm製程,這下差距又大了
    臺積電近日舉行了線上年度技術論壇,其總裁魏哲家分享了臺積電的最新技術進展,首度公開宣布,2nm 製程生產重鎮已於新竹寶山動工興建,預計將於明年修建完成,屆時將有 8000 名研發精英進駐。據了解,臺積電去年的研發資金接近 30 億美元,今年將持續擴大投資。臺積電錶示,其5nm工藝規劃了兩代,分別是N5和N5P。其中N5確定引入EUV(極紫外光刻)技術,並且已經在大規模量產之中。
  • 中芯國際正式宣布,530億建新廠,目標很明確,劍指7nm/5nm晶片!
    根據消息稱,我國每年進口3000億美元的晶片中,28nm製程以上的晶片佔主要部分,7nm製程以下的晶片只是少數需求。就比如,很多的空調電視,還有通訊基站等等都是採用28nm製程的工藝,7nm製程工藝以下的晶片都只是使用在手機上面。
  • 龍芯總設計師發聲不必追5nm工藝,14nm夠用了!
    此話一出就在網上引起很多熱議,不少網友吐槽其不思進取,當臺積電、美企都在追5nm、7nm工藝製程時,中國晶片領軍人物卻說出這樣的話雖然華為晶片被斷供讓我們意識到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落後,但現在喊著造7nm、5nm晶片就能把問題解決是不現實的,目前5nm製程的晶片只用於手機,比如華為的麒麟9000就是採用5nm工藝,而其他產品對晶片並不高,只要是28nm以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