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下,中國企業如何出海

2020-09-09 時代郵刊

這段時間以來,世界多國圍追堵截中國的應用軟體和產品,已經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先是印度抵制中國的產品(手機電視等)和應用軟體,有人甚至開發了專門檢測中國應用軟體的應用,慫恿用戶有針對性地卸載中國的應用軟體。緊接著是美國對於抖音海外版TikTok的強盜式做法,已經引發大量美國用戶的不滿。而日本等國家也在跟隨美國蠢蠢欲動。

這種發展趨勢令人感到憂慮,再加上疫情導致現在各個國家都處於自閉狀態,不禁讓人感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快速發展的全球化進程,真的要開始停滯甚至逆轉了嗎?

網際網路本來是一個可以打破疆域國界、突破物理限制的賽博空間,開放是其最主要的特質之一。但是現在卻隨著國際形勢,慢慢地走入了封閉,越來越被分割成一個個孤島,每一個國家的網際網路用戶,都成為孤島上的居民,被限制在自己的井底觀天。這對於整個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發展是一個致命打擊,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會是受害者。

其實這個道理在哪都一樣。封殺中國的應用軟體,也會傷及本國國民和企業的利益,就像中國以前在抵制某國貨物商品的時候,最終也會影響到本土企業和就業。因為在全球化狀態下,沒有任何一種產品或產業是可以完全獨立的,它都會涉及上下遊的各個環節,會有不同的國家牽扯到這個鏈條當中來。就比如印度下線了很多中國產品,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這些產品解決了多少印度人的就業問題,產品下線又損害了多少印度用戶的權利,等等。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的應用和產品被這些國家抵制,也恰恰反映出當下中國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發展是無法阻擋的,而且在國際上佔據了一定優勢。近20年來,中美兩國可以說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具創造力、活躍度最高的國家,而且已經形成了良性競爭和相互學習的關係。中國有龐大的用戶基數,這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沃土,加上越來越多的創新產品和應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美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這本質上都是全球化帶來的成果。

中國不僅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全球化的推動者。據IMF統計數據測算,2009年至2018年,中國對全球GDP增量的貢獻率高達34%(按市場匯率核算),穩居世界第一位。正基於此,你發展得好,具有重要價值和不可替代性,才會成為大家的眼中釘,別人才會忌妒你,然後來封殺你,這本身也是值得自豪的地方。而面對這樣的大環境和大形勢,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戰略,到了一個需要全新思考和蛻變的緊要關頭。

對於中國的網際網路應用軟體和科技產品來說,進行在地化、本土化轉變,是目前最快速有效的選擇。舉一個成功的案例,中國另一款國民APP——支付寶,它的海外布局就更具有生命力和借鑑意義。因為它採取的是本地化的雙贏模式,即入股當地類似的、排名靠前或者很有潛力的軟體和應用公司,輸出自己的技術優勢,快速促進這個應用軟體發展成當地的排頭兵,最後實現與對方的共同發展,而不是去完全搶佔對方的市場佔比。比如號稱「印度版支付寶」的Paytm,現在已經成為印度最大的行動支付和商務平臺。目前支付寶已經在東南亞等海外國家發展了9個類似的本地化「錢包」,發展勢頭良好。

我完全相信,在全世界競爭激烈的市場裡真刀真槍拼出來的中國應用軟體和產品,不會輕易地被這些不利因素打倒,中國企業一定會找到更多更好的辦法來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逆全球化大浪潮下,為什麼中國企業必須堅持打造全球品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財富》(中文版)聯合裡斯戰略定位諮詢在《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上聯合發布《全球戰略定位報告:國家心智資源中的萬億機會》中國版(下簡稱《定位報告》),這份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國家心智資源的概念。
  • 圍獵TikTok:逆全球化下的當代獵巫運動
    一位評論家說:「但我們仍然不知道TikTok的算法是如何編程的,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向哪些用戶展示哪些視頻。我們不知道它如何使用自己收集的數據,或者它如何制定和執行自己的規則。我們應該了解這些事情——不僅僅是關於TikTok,還有那些美國社交媒體應用。」
  • 全球化2.0來了,中國開發者如何揚帆出海?
    華為在遊戲的本地化工作上幫助了巨人網絡:巨人網絡在華為的幫助下使用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出海服務能力引擎做了德語的本地化適配,將遊戲內容的翻譯做到了「信、達、雅」,含有德語的新版《月圓之夜》在全球同步上線後,華為還幫巨人網絡繼續開發了西班牙語版。語言本地化只是企業出海過程中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案例。企業出海並不容易,它面臨種種困難。
  • TikTok非死不可,死在逆全球化浪潮,以及政治合謀
    近些年來,進行了數百年轟轟烈烈的全球化運動,正遇到了一股逆流。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逆全球化」的擔憂開始顯現,直到2016年懂王上臺,「逆全球化」更是成為醉酒之後的那種不可抑制,此前的大快朵頤經由肚腹變成了汙穢,夾雜著各種感受,不管不顧地宣洩而出。
  • 全球化2.0來了,中國開發者如何揚帆出海?
    華為在遊戲的本地化工作上幫助了巨人網絡:巨人網絡在華為的幫助下使用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出海服務能力引擎做了德語的本地化適配,將遊戲內容的翻譯做到了「信、達、雅」,含有德語的新版《月圓之夜》在全球同步上線後,華為還幫巨人網絡繼續開發了西班牙語版。語言本地化只是企業出海過程中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案例。
  •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方向
    來源:曹書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方向一 全球化內在動力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全球各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其背後的深層次動力是發達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內部跨國企業的利益。顯而易見,無論是全球化的貿易規則還是全球化的資本流動規則,其本質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發達經濟體內部跨國企業的利益。1.2全球化規則下發達國家與非發達國家經濟不平衡加劇全球化的浪潮為全球各國的經濟增長帶來了強大的動力,然而發達國家在全球化浪潮中獲取的好處遠遠大於非發達國家獲取的好處。
  • 2020中國網際網路出海CEO大會:直面全球化 洞見新航向
    「2020 中國網際網路出海 CEO 大會」系揚帆出海 2020 年度最重磅品牌活動,以「匯聚出海標杆企業,共建中國網際網路出海生態」為核心,匯集 100+網際網路出海行業 C 級別領導者、1000+出海圈有志之士,精準洞察出海航向,助推產業合作,打造一個強大的出海生態圈。
  • 專訪HuntMobi CEO彭麗:全球化浪潮中如何發掘營銷新機遇
    2020 年,出海廠商普遍最關注的還是疫情下的新常態,再加上地緣關係、政策法規等問題,不同區域和市場呈現出的生態也都不盡相同。尤其是在當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全球化市場的浪潮中,如何通過精準的營銷來觸達到當地用戶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 海外業務受阻 網際網路企業出海之路前景如何?
    近期,印度對一批中國App展開封禁,多家網際網路巨頭暫停在印度的應用運營。此前,美國也一度對Tiktok等應用下髮禁令,字節跳動捲入風波。  在近十年的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下,一批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出海,各類App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遍地開花。而海外業務屢屢受阻,國內企業出海之路前景如何?
  • 「逆全球化」甚囂塵上,馬云為何對「全球化」依然充滿信心
    從匹配各類標準到通關便捷化,海關為物資搭起綠色通道,也觸動了馬雲更多關於「全球化」的思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提出二十一年後,在「逆全球化」甚囂塵上的今天,他依然對「全球化」充滿信心嗎?2020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公布後,央視新聞《相對論》推出十期《部長共話:下半年,這麼幹!》新媒體訪談,在專訪十位部長的基礎上,對話相關領域代表人物。
  • 逆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中國與全球氣候治理轉型丨新書訊
    因此,全球氣候治理轉型的內涵是指,新興經濟體圍繞低碳科技的研發、投資、生產、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展開的機制建設、區域合作、價值觀供給和參與主體的擴展,使得全球氣候治理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公正、普惠和高效。
  • 乘HMS生態之風,破全球化之浪,中國企業出海新趨勢
    中國科技企業出海,已經經歷了一個周期和輪迴,從一開始的勢如破竹,到最後的舉步維艱,可以看到一個中國科技行業發展的縮影。不過全球化的浪潮還是勢不可擋,想要突破科技的封鎖,最終證明還是需要靠自己的技術來突破,只有在自己的技術平臺上,才真的能夠有底氣去開始真正的公平競爭。隨著華為HMS生態的推出,中國企業出海開始有了全新的平臺和支撐,這也意味著,中國企業出海的2.0時代已經到來。
  • 成也網際網路,敗也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或許正在加速逆全球化的進程
    網際網路誕生之後,幫助人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網際網路的發展也加速的全球化,讓世界變成了的地球村,降低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成本,加速了人們獲取信息的便利和速度。網際網路讓人們獲取信息可以說是唾手可得。但是,網際網路或許也正在步入逆全球化的進程當中。
  • 逆全球化惡浪卷過喜馬拉雅:印度何以拿中國APP撒氣
    當下逆全球化已經捲起驚濤駭浪,在這種惡劣環境中,中國的科技創新企業如何更好的生存?這是我在5月《張一鳴面臨的挑戰,會變成所有企業的問題》一貼裡提到的問題,到今天已經變成了嚴峻的現實。印度政府於6月29日晚間發出一道APP禁令,表示將禁止包括 TikTok以及微信等在內的 59 款中國 app在印度的使用。
  • 瑞泰信息數位化出海特輯 全球化業務應對策略及思考
    儘管2020年的國際經貿摩擦以及新冠疫情的雙重疊加導致中國企業的出海之路撲朔迷離,但中國企業順應全球化及業務發展需求的出海戰略不會受到方向上的影響。中國企業選擇出海勢必要更加謹慎更加規範的規劃來拓展目標地區的業務發展,而在這其中,政治政策風險、法律合規性風險、地區IT系統支撐基礎條件差異尤為重要。出海企業階段不同,如何構建營銷服務數位化平臺?
  • 聲網合伙人王驊出席36kr Global 年終盛典 分享出海企業全球化經驗
    聲網Agora 新興市場負責人&合伙人王驊出席盛典,與來自柔宇科技全球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劉奚源、 Geek+ 創始人兼CEO鄭勇兩位嘉賓共同參與 「中國企業全球化」 圓桌探討,王驊在圓桌討論中分享了聲網在日本、美國等海外市場的行業觀察,以及在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大背景下對全球化趨勢的看法。
  • 第14屆中國企業全球化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全球產學研精英共話「後...
    8月6日晚,因疫情在網上舉辦的第14屆中國企業全球化(ChinaGoesGlobalTM)高峰論壇(下簡稱「論壇」) 在線上舉行主題分享活動。論壇由中國全球化協會(CGA)與法國裡昂商學院共同主辦,圍繞「疫情,全球化與中國」這一主題,遍邀全球產學研領袖,共享中國企業「出海」的成功經驗,深入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為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發展出謀劃策。
  • TikTok遭「劫」,中國企業出海還能乘風破浪嗎?
    TikTok無論如何逃不掉美國的「制裁」,無論最終的結局是收購還是禁用,在全球化進程中,在海外進行擴張和布局的腳步都將受阻,而中國企業坎坷的出海路可見一斑。「中國企業去印度,很大程度上是去賺取用戶量,畢竟只有用戶規模和體量大的市場,才能支撐巨頭的大體量。」但它們所看重的海外流量紅利以及複製「下一個中國」的夢想,正在被現實打臉。TikTok「封殺令」事件顯然是捲入了國家之間的角力,亦凸顯中美之間的摩擦逐漸升溫。
  • 華為枕戈待旦,蘋果首次跌破2萬億市值,逆全球化終嘗惡果
    數據統計,在封禁華為,逆市場化的大政策下,美國自有研發收入也受到了波及,封禁宣布同時,美國第一科技公司,蘋果的市值一度跌破2萬億。在今年資本市場高歌猛進的大前提下,如此劇烈的震蕩說明了對於全球化的折戟沉沙,全球投資者表明了一致的態度。
  • TikTok微信小米......網際網路企業出海還能乘風破浪嗎?
    近年來,在全球化戰略的指引下,出海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一致行動」,規模和速度都在大幅提高,BAT、華為以及攜程、小米、美團等都在不斷向外擴張。然而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出海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們如TikTok、微信、小米等受到多重打壓,此次封禁被稱作是中國網際網路」出海「歷程中的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