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收費是對阿里的一次叫板,但沒用

2021-01-19 虎嗅APP


如同機票定價向火車票看齊,航空公司會賠死一樣,豐巢也別指望真能在中國快遞市場賺到什麼錢。

 

現實是,豐巢這家航空公司旗下所有的飛機乘客都是從「通達系」快遞公司那買火車票進來的,人來得越多,豐巢虧得越狠。豐巢急了,我不管你從哪買的火車票,來我這一律補票價!乘客聽了比豐巢還急,我車票早交了,憑什麼再交一次!

 

豐巢的商業模型建立在賣機票之上,但在中國快遞市場,消費者見得最多、用得最多的只有火車票。

 

關鍵這張火車票的發售方根本不是快遞公司。

 

豐巢生錯地方了

 

把火車票賣給乘客的是「通達系」快遞公司,共有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5家,他們在2019年合計擁有國內快遞市場份額的70%,此數字自2014年以來沒有低於60%。

 

但中國快遞市場特殊之處就在於,這是一個由電商快遞主導的市場。比如各家「通達系」快遞公司來自阿里系電商的訂單數量基本佔各自訂單總量的50%以上,在拼多多出現之前,該比例還要更高。

 

下面是2014~2019年以來中國快遞總業務量與天貓雙十一物流訂單量的同比增速對比圖,可以看出二者的走勢是高度吻合的。




以電商快遞為核心業務的「通達系」快遞公司,與順豐、甚至與世界範圍內所有招聘快遞員這一職務的物流公司都有著本質不同。

 

亞馬遜、京東擁有屬於自己的配送體系,他們絕大多數的配送訂單都來自電商,但沒人會把他們歸為快遞公司。不僅僅在於他們的主營業務,更在於他們建設物流體系的方式與真正意義上的快遞公司截然不同。

 

在Fedex、UPS、DHL的物流體系裡,來自任意地方的物品都可以被送到物流體系中的任意地方,這套體系的設計思路在於應對那些隨機性、偶發性的物流需求。而在亞馬遜、京東的物流體系裡,他們能通過歷史銷售數據,最大程度上降低物流需求的偶發性,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在這些公司的物流體系裡計劃性被擺到了更靠前的位置。因此他們不需要購置太多用於臨時配送的交通工具,距離客戶更近的倉庫是更佳選擇。

 

順豐是Fedex、UPS、DHL等國際快遞公司模式在中國唯一的實踐者,儘管他們的誕生時間完全不同,但毫無疑問誕生背景都是在一個電子商務完全不發達的年代。因此,雙方的核心業務不約而同地以偶發性較強的商務件以及個人隔夜快遞為主。

 

快遞公司在物流設施上的投入要遠大於亞馬遜、京東,收費自然不菲。同時,京東以及美國電商公司主要以B2C業務為主,客單價因此十分接近主流快遞公司的收費。

 

中通快遞是「通達系」當前的領跑者,但這家公司在2019年的單票收入只有1.7元,其它「通達系」公司的單票收入基本都在這個數值附近徘徊,在國家郵政局在2019年上半年對國內快遞均價的統計中,浙江省地區的快遞均價只有5元出頭,也就是說那個地區下的通達系快遞加盟商和快遞員要共享餘下的3元出頭的單票收入,而扣除成本之後,你就知道豐巢想在快遞員和加盟商身上賺幾毛錢有多難了。



「通達系」快遞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今天仍在以C2C電商業務為主的低價市場中長大,C2C業務的典型特質是偶發性和隨機性,加之前期業務量低下,天然不適合前置倉,這是他們與亞馬遜、京東之流的不同;在物流體系上,儘管「通達系」快遞公司與國際快遞公司別無二致,但他們的單票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撐自建昂貴的物流設施,於是又催生了世界範圍內僅此一家的加盟快遞模式,通過分攤成本來滿足網絡正常運轉。


可以得見,當豐巢闖入這樣一個特殊屬性的快遞市場是多麼不幸的遭遇。


順豐在2014年後的市場份額就沒超過10%,也就是說,不管豐巢入櫃率多高,它的包裹主要來源都是「通達系」快遞公司。後者的系統與豐巢天生不兼容,整條產業鏈啃下來,到末端一公裡基本不剩肉了。同時,這條產業鏈的利益分配機制啟動時間要早於豐巢誕生,而隨著快遞加盟商和快遞員的生存環境惡化,就更沒有分利給順豐的動機。是的,相較於不可言說的站隊說法,對快遞櫃模式的不看好更可能是通達系集體撤資豐巢的根本原因。

 

不過,將快遞櫃置於中國市場討論盈利可能性是不公平的,因為中國快遞市場的主導權在過去10年裡從未屬於順豐,甚至不屬於快遞公司。事實上,Packstation作為DHL旗下的智能快遞櫃品牌,多少驗證了快遞櫃模式的可行性——由於DHL在德國市場的高份額,以及德國本土電商的發展有限,智能快遞櫃完全可以通過大範圍鋪設來實現規模效應,即便在不收費的前提下也能大致抵消末端配送的人力成本。

 

在國內,有底氣這麼做()的是菜鳥網絡。因為菜鳥背後的阿里巴巴正是這一物流系統的主導者,目前最後一公裡設施並未被其列入盈利計劃。()

 

不打工是不可能不打工的

 

生於同一時代的順豐與「通達系」快遞公司為何最終走上不同道路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在《貴族順豐丟掉自負》一文中,我試著給出如下角度來解釋:

 

今天很少有人意識到,20年前落後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促使順豐布局高端市場的動力所在。來自市場的信任程度,直接決定了快遞公司的訂單數量。由於當年加盟商或是快遞員卷貨跑路的新聞常見諸報端,因此當時市場對於快遞的首要需求是安全,其次才是快。在這個階段下,順豐通過直營模式的強管控性,很好地承接了市場首要需求。

 

以加盟模式為主的「通達系」是怎麼承接安全需求的呢?嚴格來說,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是淘寶。客戶無需信任「通達系」,信任淘寶足矣。對「通達系」來說,解決訂單來源的代價則是收費從此受制於淘寶商家的定價。

 

淘寶與「通達系」快遞公司在當時的合作是天作之合,阿里巴巴對物流缺乏興趣——至少沒到自己掏錢建造物流團隊那種程度,但他們對物流需求的渴望是真實而又緊迫的。「通達系」則解決了生計問題。


儘管阿里不會對商家的商品定價指手畫腳,但「通達系」與淘寶合作的前提是必須把價格壓低。於是,潘多拉魔盒在一夜之間被打開,小人物也能改變歷史。

 

圓通創始人喻渭蛟成了那個改變歷史的小人物——在當時,他只是眾多農民快遞公司老闆中的一個,甚至算不上最優秀的那個,但沒人比喻渭蛟更有野心。2005年,喻渭蛟和馬雲的合作揭開了序幕,他把圓通的區域價格降至8元,不足市場價的50%。這讓地盤很小的圓通,有了跟順豐、申通()掰手腕的資本。

 

2010年,暨南大學快遞業研究中心的一名主任預測,低價競爭過去了。可是自那之後,快遞平均單價每年都在下降。

 

「不降價就沒有客戶,沒有客戶就完不成任務量。」我還在報社做記者採訪時,某城市的快遞加盟商這樣告訴我,「完不成任務量總部就會罰錢。反正最後怎麼都能算進它們營收裡。」

 

價格戰到最後,已經完全超出加盟制快遞公司和阿里的掌控,以至於多方老大出面異口同聲地表示不再打價格戰,卻毫無效果。我剛入行時單純地認為囚徒困境可以解釋,但事實是一名分析師告訴我的,「並不是大家商量好漲價,有人擔心別人不漲,最後自己也不漲。」他說,「這個行業的定價權不在老闆手裡,而是數以萬計的快遞加盟商。」

 

該分析師表示,價格戰持續多年,根本問題是加盟制帶來的管理鬆散。「大部分加盟商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長遠目光,於是價格戰就成標配。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他繼續說,「這麼多年,你見過哪家老闆真正想辦法停止價格戰?大家都是口頭上倡導。不僅如此,總部對加盟商的件量考核,還加劇了價格戰。」

 

價格戰對加盟商與快遞員的損害,要遠大於快遞公司總部和阿里。在市場集中化沒有真正完成前,加盟商與快遞員必須飲鴆止渴,因為完不成件量考核的罰款要大於低價競爭帶來的損失。但對於總部來說,他們的收益是有預期且受到保障的——這就是為什麼行業價格戰一路打到現在,加盟制快遞公司的毛利率沒有出現明顯下滑,甚至出現了中通這樣毛利率、淨利潤持續上升的黑馬型選手。從這個角度來看,價格戰仍將繼續,直到我們現在熟悉的快遞公司當中有人倒下。()

 

至於阿里,從商業競爭角度來看,快遞價格戰時間越長,就越利於阿里保持對快遞公司的話語權優勢。

 

豐巢不高興也沒用

 

在豐巢成為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快遞櫃公司之後,已經沒有退路,連續多年的市場培育期已經接近尾聲,盈利或者扭轉虧損局面勢在必行。在沒有找到新的盈利手段之前,指望豐巢撤回收費決策基本不可能。

 

由此不難推斷那些因停用豐巢而暫時無處安放的包裹的去向,一種是轉移至附近的菜鳥驛站,後者藉此完成對豐巢的替代;二來是快遞員不得不就地等待直到包裹被籤收為止,如此勢必壓縮快遞員的攬件時間,最終影響到快遞員個人收入。


當然,考慮到目前網絡上的情緒大概率被放大,因此豐巢被更多小區進一步停用的可能性不會太大,上述走勢很難影響全局。

 

剩下的問題在於,當豐巢借收費一事叫板阿里以及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秩序之後,豐巢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嗎?答案是很難。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從9.9元包郵時代至今,不在快遞上花太多錢的思維定式早已形成,一朝一夕根本改不過來。


不僅如此,如果以為喜歡包郵只是中國消費者的專屬那就大錯特錯了,之前BigCommerce發布過一份全球運輸報告,上面說,近70%的英國在線消費者因不滿賣家提供的運輸選項而放棄購物車;有44%的在線消費者會避開不提供免費送貨的零售商,反之,有80%的消費者純粹是因為賣家提供免費送貨服務而選擇該零售商。

 

報告還表明,33%的英國消費者不願意為「兩日達」服務支付額外的費用,90%的人表示會因為免費送貨服務而加購某商品。

 

看看報告,再想想平時的自己,是不是也沒差呢?可見包郵在某種程度上順應了消費者心理。豐巢邁出收費第一步之後,之後每一次的收費想必都困難重重。因此,豐巢的盈利估計還要另尋他路。

 

從對是否能撼動電商公司對中國快遞物流體系的影響來看,就更難了。在國內電商龍頭阿里之後,拼多多等其他潛在電商玩家,把電商+低價物流這一套體系玩得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拼多多的客單價僅有阿里系電商客單價的25%,包裹量卻在今年3月份以來激增至日均5000萬,達到菜鳥日均處理單量的25%。而從「通達系」快遞公司對拼多多訂單的感興趣程度來看,快遞市場在電商影響下的低價競爭日子還會持續。

 

如果豐巢不能改變世界,最好儘早適應環境。






相關焦點

  • 豐巢收費菜鳥獲益,阿里系物流會壓制順豐嗎?
    文/東方亦落從4月30日開始,豐巢快遞櫃存放快遞超時要收費了。並且收費也有「雙重標準」: 普通用戶可免費存放包裹12小時,超時後每12小時收取0.5元,3元封頂;豐巢會員月卡5元/月,不限保管次數,當月任意收件,每件可享7天時長存放,有效時長30天,季卡12元/3個月,不限保管次數,7天存放時長。此消息一出,網上炸開了鍋。
  • 豐巢快遞櫃收費 是順豐的妥協
    該負責人表示,豐巢入駐小區都籤署了合同,約定給物業的費用,但95%都不包括對消費者和快遞員收費的規定,小區物業一般來說也不會幹涉豐巢的經營活動。p5R中文科技資訊  據澎湃新聞報導,8日上午,豐巢給該業委會致函,說明三點內容:p5R中文科技資訊  一、用戶前兩次超時不收費,過程中如選擇不同意超時收費,後續快件將不會投遞入櫃;p5R中文科技資訊  二、豐巢微信公眾號APP可設置代收偏好。
  • 為豐巢開始收費點讚
    文|餘德豐巢宣布向「滯留超過12小時」的快遞收費,在「免費」幾年之後,敢於不再做公益而開始商業化,應該點讚。為什麼?因為提供服務取得回報是商業的根本,指望順豐系常年做公益,不要說順豐,把騰迅和阿里綁一起,也做不了幾年的公益。
  • 豐巢收費?小區物業組團在阿里1688平臺批發快遞櫃
    最近,通過阿里採購批發平臺1688下單快遞自提櫃的客戶數量激增。通常來說,快遞自提櫃是偏冷門的機械設備,這樣的下單速度和頻率在此之前比較少見。公司運營經理凌江濤透露,因為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風波,最近一周來,公司快遞櫃銷售量比往常激增,「以前買家大多是三四線城市或縣區快遞小網點運營商,但近期多了不少一二線城市的買家,不少來自小區物業。」
  • 快遞的無奈,豐巢的有恃無恐,豐巢的收費是否合理?
    很多人開始吐槽豐巢12小時就開始收費,甚至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時間待遇問題,這種收費是【霸王】收費。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從有了豐巢以及各種的驛站之內,很多的快遞配送直接不再做任何的告知直接放在裡面,這也讓很多人不滿,之前免費就算了,現在開始收費了,這也是讓很多人開始很憤怒。甚至很多人聯名連同物業抵制,以及監管部門也是多次強調重聲不通知客戶並得到客戶同意的的情況下直接放在快遞櫃,是屬於違規的行為是不允許的。
  • 順豐不知道豐巢要向用戶收費
    外界一致認為,豐巢突然向用戶收取快遞存儲超時費,是為了解決虧損的「飲鴆止渴」壞招。然而據《零售老闆內參》獨家了解到,豐巢昨天決定收取這筆費用是,它的股東順豐公司,應該是事前不知情的。而不打招呼的收費舉動,有可能與豐巢年初就決定的一起收購案,直接有關。一旦收購官宣完成,豐巢將有望壟斷快遞櫃市場。
  • 上海已有116個小區對「對豐巢說不」!豐巢超時收費,上海市郵政管理...
    來源:中國基金報五月以來,豐巢科技啟動會員制服務的做法引發各方熱議。近兩日,豐巢收費風波再度升級,多家媒體報導稱,目前江浙滬地區「拒絕豐巢」的小區已超百家,並有多家小區表示要自建快遞櫃來抵制豐巢的「收割」。據報導,5月13日,業委會參與者平臺「眾蟻社區」上參與「對豐巢說不」的上海小區已有116個。
  • 豐巢收費不是問題
    而當2020年5月初,這豐巢公司「收購」了速遞易之後,豐巢就成了當之無愧的「壟斷者」。 只是形式上,或者說智能快遞櫃的數量上處於「壟斷地位」而已,可這樣的錯覺,就讓一直處於「嚴重」虧損狀態的豐巢,著急「止血」扭虧。 說實話,快遞行業受制於電商,本就「利潤微薄」,可這插在快遞員與消費者之間的智能快遞櫃,還想要「橫刀奪愛」,那是相當的艱難。
  • 豐巢快遞櫃收費有理?
    4月底豐巢宣布推出會員服務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豐巢收費舉措推出後,杭州東新園小區、上海中環花苑等多個小區宣布停用豐巢。據環京津網報導稱,目前上海已有超70個小區抱團發聲,抵制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北京也有部分小區要求豐巢快遞櫃撤出。而豐巢方面也不甘示弱,發布聲明指責東新園小區構成違約,將追索經濟和商譽損失。
  • 豐巢寄存超時收費合理嗎?
    近日,豐巢宣布向「滯留超過12小時」的快遞收費,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支持,也有很多人反對,上海和杭州有些小區強烈反彈,直接強硬地停用了社區內的豐巢柜子。那豐巢這個快遞暫存柜子,收費到底合不合理呢?表面上看,豐巢為用戶提供了暫存服務,提供服務取得回報是商業的根本,按照這個市場原則,豐巢收費合情合理。而且豐巢還曬出了自己的業績單,聲稱連年虧損。為了大家好,似乎收費也說得過去。問題在於,這個邏輯,真經得起推敲嗎?小新認為,豐巢向用戶收費,不應該一刀切。
  • 雙向收費!豐巢使出「連環計」
    豐巢5年來在用戶、快遞公司之間周旋,和近日一些在用戶和快遞公司之間的言論,更像是一種離間。豐巢是怎麼做的呢?它一面要收費,稱用戶長時間將包裹放在快遞櫃裡是一種資源浪費,又一面鼓吹快遞公司應該對包裹是否送上門,實行差別收費。
  • 豐巢收費,順豐,你這次可玩「砸」了!
    文/海盜君標題:豐巢收費,順豐,你這次可玩「砸」了!豐巢執意在收費的道路上一意孤行下去,拒絕聽從民眾意見,稱公司一直處於虧損,如果不收費那就只能退出市場,不能為大家服務了。在豐巢進駐各小區之初,依靠背後資本,豐巢打出的口號是永久免費,豐巢因此打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成為現如今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地位,這個地位讓豐巢飄了,覺得之前幾年已經培養出用戶的依賴性,覺得大家都離不開自己了,於是開始「資本收割」,違背諾言,宣布收費。
  • 豐巢收費遭反對,快遞櫃收費是必然嗎?
    豐巢保留追索東新園業委會毀約的責任權利,同時將依據合約追索相關經濟和商譽損失。  豐巢會員制引爭議  關於快遞櫃收費的爭議,來自於豐巢前不久推出的會員制。  豐巢會員的收費標準是月卡5元,季卡12元。在成為豐巢會員後,用戶於會員有效期內不限保管次數,7天內免費存放,且可以享受豐巢寄件折扣及品牌聯合權益。
  • 「豐巢超時收費風波」吵翻天 廣州情況怎麼樣?
    新快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豐巢向用戶收費,快遞員也是叫苦不迭,因為豐巢與用戶之間的利益之爭一定程度轉到了快遞員與用戶之間。「有一些件早上投遞,客戶晚上八九點回來已經超時要給錢了,就直接打電話罵我們了。」圓通速遞的快遞員小林對記者表示,除了挨罵受氣,5月以來自己被投訴了2次,投訴明顯增多,而被投訴一次就要扣50元。
  • 豐巢去年虧近8億 收費背後資本暗戰早已打響
    4月30日,豐巢宣布對非會員用戶實行超時收費,快件免費存放12小時後,每12小時收取0.5元超時「保管費」,3元封頂。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極大爭議。短短一周多時間,全國抵制快遞櫃收費的小區迅速增加。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上海市,「對豐巢說不」的小區就達一百多個。1、從免費到收費,「豐巢」出爾反爾?
  • 「豐巢超時收費風波」吵翻天 廣東情況怎麼樣?
    在新浪發起的一項2000多人參與的網絡投票中,超過60%的網友不接受豐巢快遞櫃收費,接受收費但希望有更好服務和更合理價格的佔超過28%,僅約11%的網友表示接受。此前報導:遭多小區抵制,豐巢超時收費引風波!廣東省郵政管理局表態了今起豐巢超時存放要收費,網友吐槽:兩端收費,吃相太難看!■豐巢快遞櫃推出會員服務。
  • 強制收費、併購速遞易,負債纍纍的豐巢急了
    引發該小區停用快遞櫃的,是豐巢在五一前夕發布的一則收費公告。公告顯示,豐巢將向用戶收費。超過12小時,每12小時收取0.5元,3元封頂。購買會員後,價格會低一些。這一舉措顯然引起了不滿。「東新園業委會和物業一直認為,豐巢快遞櫃的這個行為損害了全體業主的利益。」東新園一物業工作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 豐巢雙向收費 被杭州一小區停用
    昨天據杭州媒體報導稱,杭州東新園小區因豐巢快遞櫃向業主收取超時保管費,損害了業主的利益,豐巢快遞櫃將在5月7日7時起暫停使用。此前,豐巢發布通知稱從4月30日起雙向收費,在對快遞員收費的基礎上,保管超過12小時的包裹同時向用戶收費。
  • 快遞櫃開啟收費時代,豐巢這條路能走多遠?
    豐巢「會員制」引爭議,其實收費計劃蓄謀已久收費,豐巢不是第一家,但是推出「會員制」,豐巢可以說是開了先河。目前,豐巢的會員權益包括三大部分:1,消費者滯留件享受超長時間保管快件;2,消費者使用豐巢寄件享受額外折扣優惠;3,品牌聯合權益,如視頻網站、生活服務網站會員超低購買折扣。
  • 豐巢收費,順豐的紅包是個什麼梗?
    豐巢收費惹爭議,但看近幾天豐巢的表態似乎是鐵了心要收費。為了安慰大家,豐巢大股東順豐第一時間表示將舉行早取件贏紅包活動:如果順豐快遞用戶快件到達豐巢快遞櫃後2小時之內取走的話可以獲得一個2元紅包,4小時之內則是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