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華為是美國的陷阱?皮耶魯齊:華為不是當年的阿爾斯通

2020-08-27 身邊的科技


眾所周知,美國對華為的封殺愈演愈烈,先是切斷晶片供應鏈,最近又對華為的技術人員進行籤證限制,可以說美國是無所不用其及。在英國宣布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後,而法國方面表示,法國不會禁止華為在法國投資,但在敏感地點將進行保護,保護國家安全利益。

法國運營商對華為是左右搖擺

據最新消息,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在正式場合表態,「法國不會禁止華為參與本國的5G業務,我們不歧視任何運營商」。不過在談話中,布魯諾也表示,一切安排決定都會基於「戰略與國家安全利益」為出發點。而在本月初,法國網絡安全局也曾表示,不會禁止法國運營商使用華為的5G設備,但也不鼓勵。

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

此前,法國網絡安全機構ANSSI負責人Guillaume Poupard在接受Les Echos採訪時表示,法國不會在5G電信網絡建設過程中完全禁用華為的設備,但ANSSI正敦促當地電信運營商避免採購華為設備

同時法國當局建議尚未籤訂5G基建的運營商謹慎考慮華為。但在2020年7月23日,法國當局告知計劃購買華為5G設備的電信運營商:一旦設備許可證到期,他們將無法續籤。此類限制實際上等於表明到2028年將在法國5G網絡中逐步淘汰華為,可以說是變相禁止華為。

華為不是阿爾斯通

不過值得重視的是,法國財長的此次表態,態度還是有些模稜兩可的。這也激起了不少法國人的憤怒,難道法國人忘了當年阿爾斯通的結局了?

說起阿爾斯通,讓人想起《美國陷阱》這本書,這本書19年初在法國出版,是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寫的。

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曾去年在接受央視媒體採訪時表示:「寫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警示他國企業和領導層防患於未來。」此時的他呼籲:「昨天是阿爾斯通,今天是華為,那麼明天又會是誰?現在是歐洲和中國做出回擊的時候了。」

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曾接受媒體採訪

其實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美國也曾用相同的手段來打壓其他國家的科技巨頭,例如法國的阿爾斯通、日本半導體等等,當年法國的阿爾斯通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配送電等業務為一體的行業巨頭,在其發展最為巔峰時期,全球有15%的電力都是由阿爾斯通的設備所發出,顯然面對這樣一個行業巨頭,並沒有被美國投資財團掌握在手中,所以也是遭受到了一系列不公平待遇,高管被逮捕、被要求繳納巨額罰款、逼迫阿爾斯通出售最為核心的電力業務等等,在一連串的組合拳之下,美國幾乎就是「空手套白狼」獲得了法國阿爾斯通最為核心的業務。

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

任正非:不會就此妥協

其實就在去年有記者採訪任正非時,在他的辦公桌上發現了一本翻譯版《美國陷阱》。這就是法國阿爾斯通前高管皮耶魯齊(Frederic Pierucci),他出書講述了自己與美國司法部長達5年的鬥爭。說明任正非早有研究和準備。

任正非辦公桌上有一本翻譯版《美國陷阱》

因為華為並不願意成為第二個阿爾斯通,即便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華為CFO孟女士被逮捕,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直接表態:「自己並不會就此妥協,向美方出售華為最為核心的業務,所以自己也做好了再也見不到她的準備。就是一年損失1000億,華為也不做第二個阿爾斯通。

寫在最後

話又說回來,面對美國的不斷打壓,華為需冷靜面對,不能與美國不斷的糾纏而陷入鬥爭的陷阱裡,你打你的,我幹我的,做好技術研發是當前最重要的。就像任正非之前所言:華為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放眼未來才能夠屹立不倒,被眼前的利益所困,就真的陷入了惡性循環。

面對現在的情況,華為即使遭受到了一輪又一輪的制裁,但和當年的阿爾斯通還是不一樣!因為華為是有骨氣的,一直在堅定理性的迎難而上,而且華為的背後有中國支持,而阿爾斯通背後卻沒有。

相關焦點

  • 美國陷阱:昨日法國的阿爾斯通,今日中國的華為、TikTok
    就是這樣一家可以稱之為法國國寶的公司,卻在2014年被美國通用電氣1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自己的核心部門。這項收購在當時轟動了世界能源圈,這種分量的公司法國人怎麼會輕易賣給外國公司呢,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直至2019年,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的《美國陷阱》一書出版,事情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 美國如果成功引渡孟晚舟,結局會怎樣?皮耶魯齊就是最好的例子
    阿爾斯通的前車之鑑「世界上每4個燈泡中就有1個燈泡的電力來自於阿爾斯通的技術」,這句話是當年人們對法國阿爾斯通在能源領域的地位的認可!作為全球交通運輸和電力基礎設施領域的先驅,阿爾斯通的曾經是無比輝煌的,但是現在人們對它的評價只剩下了嘆息!
  • 世界級勒索,綁架孟晚舟華為會成美國資產?《美國陷阱》有答案
    而對於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押,人們從皮耶魯齊的遭遇,就明白了美國打壓華為的目的——因為,華為的技術力量已超越美國同類科技企業,並搶佔了其不小的市場份額。而最為關鍵的是,華為正雄心勃勃地奔赴在超越美國的浪潮上。
  • 任正非桌上的《美國陷阱》:阿爾斯通悲劇,是孟晚舟案的前車之鑑
    而皮耶魯齊入獄之後,公司高層更是走了一步昏招,想要棄車保帥犧牲皮耶魯齊,先後派給皮耶魯齊的都是沒有經驗的律師。 在經過長時間暗無天日的關押,並且開始懷疑阿爾斯通是否真的能解救他之後,皮耶魯齊2013年7月決定認罪,但即便如此他也被關押到2018年9月才出獄。
  • 《美國陷阱》:逮捕孟晚舟,是美國一手策劃的陰謀
    親身經歷的美國陷阱2018年開始,美國對中國發起了貿易戰,包括華為、中興在內的許多中國科技巨頭遭到了美國的打壓和圍剿。2018年12月1日,美國對華為的圍剿到達高潮:這一天,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同時也是華為財務長的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並隨即被美國司法部要求引渡。
  • 美國是如何吃掉法國的華為:阿爾斯通,法國一句怨言不敢說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寫了一本書《美國陷阱》,講述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美國政府為打擊本國企業的競爭對手,是如何依靠「長臂管轄」,利用巨額罰款將阿爾斯通這個世界500強企業拆解的。都說美國人霸道,我們平常人壓根沒機會見識一下,中國人看到美國人都是樂呵呵的,有很多的還崇洋媚外,壓根不會把她們跟世界警察扯上關係。但美國人做了很多的噁心事總會水落石出的。
  • 華為TikTok的遭遇不是第一次出現,阿爾斯通告訴你:美國是慣犯
    近段時間美國頻頻對中國企業出手,華為Tik Tok都難逃他們的制裁,而這樣針對外國企業的的事件並不是在美國第一次發生。法國阿爾斯通是全球軌道交通電力設備和電力傳輸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企業,創新環保的技術在世界數一數二。阿爾斯通與我國也有50多年的軌道交通、發電和電力傳輸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歷史。
  • 5G技不如人,面對美國全面制裁,阿爾斯通事件能給華為哪些啟示
    華為事件,從2018年底孟晚舟被捕,到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再到今年5月15日制裁的升級,已經成為國民關注的焦點。本篇文章筆者和大家聊聊,華為的崛起對美國有多大影響?為何舉國之力打壓華為?歷史上與華為經歷相似的阿爾斯通事件是怎麼回事?華為的結局又將如何?
  • 孟晚舟為什麼被緊盯不放,迫使華為成為阿爾斯通第二?
    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孟晚舟的身份是任正非先生的女兒,是華為的副董事長、財務長。那麼,美國是不是有想法通過逮捕一個高管,從而以此為藉口遏制制裁華為的發展呢,並且近些年中國企業確實在某些領域引領了國際,從而觸及影響了美國人的利益。此外美國司法部通過逮捕高管迫使對方企業屈服的事情是有先例的,那就讓我們看看阿爾斯通被收購事件。
  • 美國紅眼病又犯了,東芝、阿爾斯通到華為:美國打壓對手的黑歷史
    縱觀歷史,只要是認為會對自身構成威脅的對手,美國從來都不手軟,除了我們國家的華為、Tik Tok外,美國打壓對手的黑歷史中比較突出的還有日本的科技巨頭東芝,法國的能源和運輸業巨頭阿爾斯通。此外,德國西門子公司也因2016年的賄賂行為,向美國政府繳納了總額高達16億美元的罰金——當時,該公司正與美國的通用電氣在發電機和自動化技術領域展開競爭。
  • 任正非:她不能成為第二個皮耶魯齊
    任正非:她不能成為第二個皮耶魯齊其實,有一個人與孟晚舟的遭遇十分相似,他就是皮耶魯齊。法國企業阿爾斯通,曾是全球交通運輸和電力基礎設施領域的領航者,風頭一度蓋過美國「同行」通用電氣,也因此讓美國很是不滿,而那時候皮耶魯奇則是阿爾斯通國際銷售副總裁。2013年4月14日,他在紐約轉機時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
  • 從《美國陷阱》揭露美國司法黑幕,幫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
    美國舉國之力打擊華為,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大家都覺得是為了悍衛美國的霸權專門針對中國企業,但實際上美國並不是專門針對誰,它對所有國家都是這樣的!哪怕對自己的盟友法國的企業也沒有絲毫手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美國是怎麼利用國家機器對付法國企業阿爾斯通的。
  • 任正非:她不能成為第二個皮耶魯齊
    任正非:她不能成為第二個皮耶魯齊其實,還有一個人跟孟晩舟的遭遇非常相似,這個人就是皮耶魯齊。法國企業阿爾斯通,曾經風頭一度蓋過美國的「通用電氣」,遭到美國的嫉妒,當時的皮耶魯齊是阿爾斯通的國際營銷副總裁。
  • 滅標杆企業毀一國產業,日、法都沒躲過美國陷阱,華為能倖免嗎?
    不甘在技術革命中落後於他國的美方,企圖通過打壓別國公司,實現自己的技術增長,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為了達到削弱阿爾斯通的目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在機場逮捕了前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逮捕皮耶魯齊的理由,是阿爾斯通在埃及、沙特等項目上的存在行賄行為。
  • 從法國不公開打壓華為來聊聊當年法國版「華為」的悲劇
    最近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蘭西並沒有將中國華為公司排除在法國下一代5G應用移動市場,言外之意也就是說5G用不用華為主要看華為是不是能打。在美國帶著一大堆小弟要置華為於死地時,法國人這麼跳出來說要實事求是、客觀地對待華為,其實已經算是給美國難看了。那麼為什麼法國人要給美國人難看呢?因為法國也有法國版的華為事件,讓它恨上了美國人!今天咱們就聊聊法國版華為。
  • 壓垮華為,獨霸30萬億5G市場?瘋狂打壓華為,美國「吃相」太難看
    曾經差點登上清潔能源發電全球龍頭的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在美國陷阱當中被迫賣掉了最值錢的業務。而通用電氣公司在沒有自己投入大量研發,沒有流汗開拓渠道的前提下獲得了大量市場。而阿爾斯通當時的全球副總裁皮耶魯齊身陷囹圄,花了大量時間思考美國的所作為,最終留下警示作品《美國陷阱》。
  • 《美國陷阱》:在機場被抓的那一刻,我還天真的以為,會沒事的
    它並不是某位知名作家或者大師寫的,而是一位親身經歷美國陷阱的法國人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出獄以後寫的自傳。隨後美國司法部門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商業賄賂,且對他所在的公司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金。阿爾斯通集團在當時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 隱秘戰爭:多國「華為」如何掉入「美國陷阱」?
    " 幾十年來,美國以各種國內法為藉口,長臂管轄打壓了許多大型跨國公司,有的喪失市場地位,有的被迫繳納巨額罰金,更有的,被美國收入囊中。華為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另一方面,通用電氣和司法部合謀,為阿爾斯通設下了一個陷阱,一個美國陷阱。2013年4月14日,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在美國轉機,剛下飛機就被FBI逮捕了,理由是他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電力項目上涉嫌行賄。(這操作眼熟不?)一個法國公司的高管,就算真的在印度尼西亞項目上向印度尼西亞官員行賄了,關美國什麼事?
  • 【深度】從東芝到阿爾斯通,美國「厚黑」劣跡斑斑
    這家曾經全球數一數二的晶片巨頭,最終在2018年將其晶片業務出售給美國併購公司貝恩資本,黯然退出晶片製造行業。肢解阿爾斯通,美國人設的局去年5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辦公桌上的一本書引起廣泛關注。這本名為《美國陷阱》的書以法國名企阿爾斯通(Alstom)的遭遇為例,揭露美國對外國企業巧取豪奪的黑幕。
  • 孟晚舟不會跳進「美國陷阱」
    針對此事,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我看到報導的時候,就想起了2013年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的遭遇,在他寫的《美國陷阱》這本書裡有非常詳細的描繪。」那麼,華春瑩談到的《美國陷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作為一家法國企業,阿爾斯通曾是全球交通運輸和電力基礎設施領域的領航者,風頭一度蓋過美國「同行」通用電氣,也因此招致美國政府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