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鹹慶信老師常在博客更新以變頻器維修為主的原創文章,並著書兩冊,為工控博客著書第一人。《變頻器實用電路圖集與原理圖說》、《變頻器實用電路維修和故障解析》即為鹹老師所寫。
本文所及,皆指工作於開關狀態,處理開關量信號的電路類型。線性放大器不在此列。凡文中用「=」的地方,若換用「約等於」、「 接近」、「 大致是」等表述,更為貼切。為圖省事,一概以「=」取代之。
圖1 三極體反相器電路及輸入、輸出信號波形示意圖
反相器之所以成為反相器,除電路結構適宜處理開關量信號以外,輸入信號也須為「合法」信號,即具備性格鮮明的「開、關」特點,而且電壓幅度也符合要求。若為反相器輸入線性信號或電壓幅度不適宜,反相器可能對此不知所措,此為非法信號——別怪反相器輸出不正常。共發射極電路(併合理設置其靜態工作點)即典型的反相器電路。其輸入、輸出信號變化趨勢呈反向關係。
在線檢測:Vbe = 0.7V(高電平),Vc=0V(低電平);Vbe = 0V(低電平),Vc=Vcc(高電平)。若傳輸方波信號,其動態信號電壓Vbe = 0.3V左右,Vc=Vcc/2。
正常狀態僅為此。此外為故障狀態。
以晶片供電+5V為例。電路對輸入高、低電平的識別為:輸入信號低於1.5V為低電平,高於3V以上為高電平,在1.6V~2.9V以內,為非法信號。其輸出低電平,則接近0V,輸出高電平接近+5V。
圖2 集成反相器電路之一及波形圖
(1)靜態或傳輸直流信號時,IN=0V,OUT=Vcc,或為相反狀態。
(2)動態傳輸脈衝信號時,用直流電壓擋測量,有直流平均化傾向,反映脈衝佔空比的大小,接近示波器所測信號平均值。
a、若輸入信號幅度與晶片供電電壓幅度相等(如為5V),並且輸入信號為方波時:
IN=OUT=2.5V
b、若輸入信號幅度與晶片供電電壓幅度相等(如為5V),但輸入信號不為方波(如圖2中輸入信號佔空比約為1/3)時:
IN約為1.6V左右,OUT約為3.3V左右。可以想見,若輸入信號佔空比為30%,反相後輸出信號佔空比即為70%。輸入、輸出呈互補關係,其和應接近於Vcc。
即IN+OUT=5V。
因而反相器若用於傳輸非方波的脈衝信號。在線所測輸入、輸出電壓可能是亂七八糟的數值,其正常與否,可用IN+OUT=5V此式驗之,若符合,即為正常。否則即為反常。
c、若輸入信號幅度與晶片供電電壓幅度不等(如輸入信號最大幅度為3.3V,而晶片供電電壓為5V),輸入信號不為方波(如圖2中輸入信號佔空比約為1/3)時,可由輸入信號幅度推算佔空比,進而推算出輸出電壓值。
則測IN=1V(最大幅度為3.3V),推算輸入信號佔空比約為30%,反相後其佔空比約為70%(最大幅度為5V),則OUT=3.5V左右,電路傳輸正常。
圖3 反相器電路形式之二——高電壓大電流驅動器
上圖虛線框內為外部負載電路。晶片供電為+5V,輸入信號幅度在0~5V以內。輸出級為開路集電極輸出模式,外部負載電路可以根據需要採用更高的供電電壓和較大的工作電流。典型電路如ULN2003A等,可直接驅動繼電器,電喇叭,信號燈等負載。在應用中較靈活。
在線檢測:IN=0V,OUT=24V;IN=5V,OUT=0V。仍符合反相器規則。
圖4 電路形式之一
此電路的IN=OUT,似乎和省略掉該電路,將IN\OUT端短接的效果是一樣的。何也?
蓋有兩種作用:
其一,提高帶載能力。如MCU引腳的拉電流能力因上拉電阻所限,可能僅為1mA電流輸出能力,以至於連發光二極體也無法驅動,用圖3電路,則使帶載能力顯著提高。
圖5 電路形式之二
其二,起到阻抗變換作用。如圖4串行脈衝傳輸電路,系主板MCU和面板MCU的通訊電路,輸入和輸出信號在幅度和極性上顯然是一樣的,但若直接傳輸,對外部幹擾信號的抵抗力較差。串入否定之否定之電路,使傳輸線阻大為降低,有一定的電流在流通著,幹擾信號便被「水流」衝走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抗幹擾能力。
圖4,用一隻同相器或許可以取代,而圖5,則非用兩組反相器電路不可。
圖6 反相器的多組串聯方式
從邏輯關係分析,用一級反相器肯定和三組反相器的結果是一樣的,為何白白浪費兩組呢?
無論數字電路或放大器,因輸入阻抗較高,當其突置時,其輸出端電壓是不確定(輸出級電路是不安分)的,這和無業游民多了會增加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是一個道理。那麼使其就業哪怕是一個閒職也好。
每個反相器晶片內往往包含多組反相器,如74HC14,即內含6組反相器電路,恰好有兩組剩餘時,構成圖5電路,就算是較好的安置方法了。
End----
投稿郵箱:blog@gkong.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論壇君